分卷閱讀28
子樹的含義是‘使老百姓戰栗’。”要知道魯國是根正苗紅的周朝親族,祖先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孔子偶像),宰我卻在這樣家底的魯國國君面前直損周朝“不愛民”,竟然在為百姓而建的神社中“使民戰栗”,怎么看都不如前面的夏商兩朝好——人家選擇的樹木是松和柏,不改柯易葉的常青樹,以喻愛民之心堅定不移永世長存。宰我的言下之意是:你還假惺惺地問我神社的事情,你們周天子都沒想著百姓的好呢,還在這“貓哭死耗子”呢。這話真是尖銳,宰我果然是言語科高材生,諷刺人還引經據典的。同是言語科高材生,比起我溫潤正氣聰慧有氣質的子貢君,宰我那人差遠了,此人偏激,而且嘴巴也忒毒辣。孔子聽聞這件事后,估計也是沒臉看了:“這話誰聽誰尷尬??!人家國君再怎么沒權勢也好歹是一國之君啊?!?/br>于是就狠狠地教育宰我:已經過去那么久遠的事情就不要再揪著不放了,人家周朝祖先選擇的栗子樹,關魯國國君什么事,哀公同志躺槍躺得很不甘心??!而且,不止在這件事情上,在別的時候也不應該揪著已成過去式的錯誤不放,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也不是一個大氣包容的人會干的事情!盡管孔夫子苦口婆心,但是,以我對宰我的了解程度來看,這家伙估計對老師的教導是左耳進右耳出的了。我們千萬要以宰我為警戒,就拿“既往不咎”這件事來說,不論對人禮不禮貌,揪著過去不放都無法改變事實的了,別以為大發一通言論就顯得自己很厲害,別人往好處說,咱也只能得到“馬后炮”這樣的評價,而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別人已經把咱恨上了!最后,以一個趣味性知識選擇題輕松結束本章。答案會在下一章“作者有話說”里公布。本文提到了“松樹”這種植物,請問在黃山風景區中沒有以下哪棵松樹?A送客松B留客松C陪客松歡迎看官在評論中回答這個問題~孔子竟是這樣評價管仲的!哈嘍,看官好,又到了周六的節目時間,一純一如既往地扒拉著孔夫子,威脅他加班來上節目。孔子看著我兇狠如狼的眼神,一個踉蹌。一純“啪啪”地拍著臺本:“夫子你要整點勁爆的內容才行呀,像“怒懟季氏”那一期收視率就不錯啊……這個社會不比你那個時候,沒點猛料都莫嘚個人點擊咯!”孔子捋捋胡須,不就是懟個人嘛,老虎不發威你當我凱蒂貓??!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仲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第22則孔子開啟嘴炮模式:“管仲此人的器量真是狹小呀!”有人就說:“是不是因為管仲節儉???”管仲怎么看都是一個正面例子嘛,怎么可能小氣呢,會不會是因為節儉而顯得小氣了呢。孔子冷笑:“他有三處房產,家里的執事和女仆也是一人一職而不兼任,怎么談得上節儉呢?”一純只想問:一個蘿卜一個坑,管仲你付工資的時候不會心疼嗎?這是有錢多到花不完的節奏啊。那人心里估計也是這么想的,但依舊無法接受管仲是個反面例子,于是又問:“那是不是因為管仲知禮???”嗨,一純一聽這話,就知道提問的人不了解孔子啊,孔夫子主張“禮,與其奢也寧簡”!這下要觸到雷點了。果不其然,孔子懟回去:“國君在門口設立大照壁,管仲也在家里設立照壁;國君與別國國君舉行會見時,在堂上設有放空酒杯的臺子,管仲也享有這個臺子。如果說管仲知禮,那么還有誰不知禮呢?”千萬不要和孔子爭論禮儀的事情,人家秋官大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國,詰四方”,本就夠厲害的了;孔子還一心想著恢復禮樂,各種大小禮節別提多熟悉了。一純假扮孔子來詳細補充一下剛剛出現的兩個詞,“塞門”和“反坫”。“塞門”就是照壁,兩邊不連接其它墻體,像一個屏風,不過是一石砌屏風。對于天子皇帝來講,家門設一個大照壁可以遮擋外人視線,更顯威嚴,故宮里的九龍影壁就皇家照壁的;對于士大夫階層來講,家里設立一個屏風,可以阻擋一些外邪,也相當于是身份的象征。孔府里也有與照壁同用的屏門重光門,但規格較天子小,而且是在孔子身后皇帝賞賜的恩典,和管仲的情況不同。我們都知道,周禮對每一階層的規定都很詳細明確,在“屏風”的使用上也有明確規定:“天子外屏,諸侯內屏,大夫以簾,士以帷。”管仲功勞再大身份也還是大夫階層,即便國君給你配享塞門的權利,也應該婉拒——這是孔子的看法。“反坫”也是這個道理。反坫,全稱“反爵之坫”,“爵”即酒杯。春秋時,兩國國君會面洽談,相互敬酒一飲而盡之后,放置空杯子的臺子就是反坫。不難想象,管仲功勞大,國君可能也賜給他這個恩典了,而在特講究禮節的孔子看來這又是很不妥的。正當您以為孔子看不慣管仲的時候,不等您唏噓兩聲,孔子就收口了。圣人之所以為圣人,是因為比常人要拎得清,不主觀臆斷,不太受個人恩怨影響,全面地看待人和事。孔門弟子大概是以為孔子跟管仲不對盤,于是也說起了管仲的不足!一純壞心眼兒地想這些家伙不會是潛意識里想討好孔子吧,什么“朋友的敵人是敵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閨蜜信條,十足小女生的友誼模式??!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第16則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弊釉唬骸肮苤傧嗷腹灾T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br>——第17則子路和子貢這倆貨是出了名地擁護夫子,不怪我想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我最愛的子貢也伙同傻大個來非議管仲,實在想捂臉,偶像也有年少輕狂的時候啊!先補充一段歷史背景,雖然90%的看官對此都清楚得很。齊襄公時國政混亂,有兩個兒子各自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