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工廠穿民國 第54節
“咱們運氣還挺好的。”小華不免有些后怕,還不忘叮囑,“東家,以后咱們還是別出來了。外面太亂了,我剛聽那個賀剛說,好像湖南馬上就要開戰了。” 秦無雙仔細回想,“開戰也不在這兒,沒事的。”見他著急,還是應了,“我應該不會再過來了。” 小華松了一口氣,實在不是他膽子,而是這個地方太嚇人了。 回到客棧,秦無雙特地帶大伙去這邊最大的酒樓,“今兒大伙受了驚嚇,咱們吃點好的補補。” 三位研究員確實嚇得夠嗆。 有個研究員嘆氣,“下次去外面考察,我也得配槍,這也太嚇人了。” 李仲東前年來這邊考察,對本地民情知道得更多些,“現在倒還好些,只是征兵。前幾年,這邊鬧災,城里的米價飛漲,百姓活不下去,到處搶將城里的商鋪。把洋行都給砸了。那些西洋人朝城里轟了大泡,死了幾百口子。清朝派欽差大臣前來解決,有個官員表示會給百姓發糧,解決大家的溫飽問題。朝廷不滿意,將他撤職回家。后來又派了個大臣過來,直接將鬧事最兇的百姓砍頭示眾。那才叫憋氣呢。” 眾人聽著心里都生出憤慨,卻對此事無可奈何。 秦無雙見他們憂心忡忡,趕緊給他們打氣,“以后一定會好起來的。你們要往好的方向看。別這么悲觀。” 過了一會兒,小二將飯菜端上來,秦無雙招呼大家吃飯,“聽說湘菜以酸辣居多。咱們也嘗嘗。” 她點的是酒樓的特色菜:酸辣海參、酸辣雞雜、菌茹湯、東安子雞、松鼠桂魚、醋溜包菜、醋溜腰花、臭豆腐、酸湯魚等等。 每人一碗菌菇湯,清新的山泉水,再添上本地特有的菌菇,味道極其鮮美,它的香氣也很特別,清香撲鼻,卻又不讓人膩味,讓人回味無窮。 秦無雙喝了一口,只覺得胃里都是暖的,她忍不住贊嘆,“我一直只以為云南菌菇才是最美味的,沒想到湖南的菌菇一點也不遜色。” 李仲東面露古怪,“東家去過云南?” 秦無雙搖頭,“沒去過,只是吃過那邊的菌菇。” 李仲東嘆氣,“還是別去那邊。好好的地全種了大1煙。” 秦無雙和小華齊齊愕然,“啊?大1煙?” 李仲東點頭,這也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事情,“除了云南,四川也都種大1煙。我去年到那邊游歷,那邊糧食大漲,許多農民家里都餓死了人,他們想改種糧食,被軍閥知曉,差點打個半死。這事還上了申報呢。軍閥命令治下百姓不許種糧食,違者砍頭!” 秦無雙還是頭一次聽說這么匪夷所思的事情。農民想種糧食填飽肚子,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些軍閥竟如此喪心病狂,種些害人東西。 這就是軍閥,為了爭地盤,他們眼里只有高額利潤,絲毫不顧百姓死活。 另外兩位研究生餓了很久的肚子,聽到他說這么掃興的話,趕緊打圓場,“這些都是官府cao心的事,與我們何干。還是吃飯吧。” 秦無雙想反駁,卻又沒有立場,是啊,她能做什么呢? “湖南這邊山清水秀,是個好地方,奈何……”秦無雙是真喜歡這邊的風景,可是這樣秀麗的景色卻被戰火籠罩,興許哪一天就會炸開。 秦無雙在心里安慰自己:未來是光明的,現在的黑暗都是暫時的。 李仲東又向秦無雙介紹湖南的魚,“這邊的魚滋味非常獨特。您嘗嘗。” 秦無雙夾了一塊魚,濃郁的味道刺激人的味蕾,確實很獨特。 大伙都不怎么能愛吃辣,可這滋味太好了,又辣又酸,勾得人口齒生津,越吃越想吃。 小華是最不愛能吃酸的,這里面的菜好幾樣都是酸的,偏偏又不舍得放下筷子,“好酸。怎么放那么醋啊?” 秦無雙失笑,“酸湯魚里面可不放醋。放醋,這菜的味兒就串了。” 掌柜的過來送菜,聽到她這話,點頭附和,“還是這位姑娘懂咱們湘菜,咱們這酸菜魚用的是本地酸湯,并不放醋。一道菜放兩種醋,那就掩蓋了另一種醋,沒人那么做。酸辣海參、酸辣雞雜加的是咱們這邊釀制的醋,香怡人,醇厚彌香。” 秦無雙笑道,“你們菜的味道確實不錯。” 掌柜沖他們拱拱手,“多謝你們賞臉。” 掌柜走后,秦無雙突然問他們,“咱們國家哪兒的香醋賣得最好啊?” 小華當即道,“當然是山西啦。” 李仲東持反對意見,“我看不見得,鎮江的醋就不錯。” 另外兩個研究員,一個說天津的獨流老醋,“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曾經還是宮廷貢品呢!” 另一個說河南特產老鱉一特醋,“除了加小麥和高粱,還加入了三十多種中藥材制曲。聞上去十分醇香,酸而不澀,入口回甘,回味無窮。” 秦無雙的那個世界四大名醋是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四川保寧麩醋、福建紅曲老醋。 沒想到還有這么多好醋。如果她將這些醋弄到現代賣,豈不是又多了一條將大洋轉換成人民幣的門道? 釀醋需要小麥和高粱不假,但是她可以投放相當數量的玉米呀。 這樣百姓既不會餓死,而她又得到了好醋。 吃完飯,天色還早,三位研究員回房休息,秦無雙帶著小華在街上溜達。 小華見她還有精神逛街,心中暗暗佩服東家,同時有些不理解,“東家,你不困嗎?” 秦無雙背著手,“上船再睡。晃晃悠悠,那睡得才香呢。現在么……先看看本地有什么特產,給家里人也帶些回去。” 小華偷偷打了個哈欠,掐了下自己的虎口位置,秦無雙無意中瞧見這一幕,有些心疼,“你去午休吧,小孩子要多睡才能長高,我一個人逛也行。” 小華將頭搖成撥浪鼓,“不,東家,我陪您一塊。這地兒不安全。” “大街上有什么不安全的。”秦無雙拍拍自己的包,“要是真遇到壞人,我拿這東西嚇唬他。” 小華看著那包,想想東家之前那狠勁兒,站在原地躊躇半晌,到底還是回去補覺了。 秦無雙從客棧出來,獨自在街上溜達,沒走幾步就遇到了一家洋行。 從甲午戰爭輸了以后,華國的港口都被洋人瓜分干凈,港口的城市大大小小建了不少洋行。這家洋行應該就是李仲東之前說過被百姓搶劫過的。跟上海的洋行不同,這個洋行也收華國的東西。 現在他們在打仗,需求最多的是糧食。不少華國買辦正在采買,秦無雙走過去瞄了一眼,門口排隊的幾個百姓賣的都是糧食。 有個老頭拿著黑松露上前,小心翼翼詢問,“請問這邊還收黑松露嗎?” 那買辦有些不耐煩,推搡了他一下,指著門口掛著的牌子,“老頭,只收糧食,不要黑松露。” 那老頭一看就是不識字的,被推到,卻也不敢抱怨,轉身想要離開,不小心撞到一個人,一抬頭,發現是個姑娘,他忙往旁邊讓了兩步,不停鞠躬道歉,“對不住,老頭子不是故意的。” 秦無雙伸手止住他動作,看著他手里的東西笑問,“老漢,你這黑松露多少錢一斤?” 老頭愣了愣,“我這是上好的黑松露,去年洋人收這個,一斤給兩個大洋,今年不知道咋回事,不收了。其他家也不收這個。” 秦無雙是知道的,這時候的黑松露,國人并不認。它的味道跟蒜頭其實很相似,而蒜頭的價格比黑松露低得很。倒是外國人喜歡它的味道。但洋人在打仗,連糧食都要從外國買,哪還吃得起黑松露。 秦無雙問老頭,“你有多少?” 老頭看了她一眼,小心翼翼問,“你要?” 秦無雙很肯定點頭,“我要。就按你剛剛說的價。” 老頭大喜過望,“我家里還有。我這就給你拿。” 秦無雙示意他別這么激動,“先不急。你先帶我去你們鎮最大的山貨鋪。” 老頭不明白她的意思,有些惴惴不安。 秦無雙沖他安撫一笑,“放心,我說收就一定收。我要交待山貨鋪,讓他幫我收。實不相瞞,我不是本地人,我是從上海來的。明兒就要回去。但是這生意我想源源不斷做下去。所以找個店家幫忙收,一舉兩得。” 老頭懂了,連連點頭,在前面帶路,“好得很。我們山上有許多蘑菇,好吃得很。您可以多帶些回去。” 秦無雙點頭,云南去不了,估計那兒更不太平,在湖南收一波山貨帶回去,也挺好。 她跟在他身后,沒一會兒,兩人就到了一家山貨鋪。 作者有話說: 第51章 這鋪子說是本地最大山貨鋪子,但是門臉并不是很寬敞,里面擠擠挨挨擺了幾十個藤筐,各式各樣的山貨都有。動物類的有野雞、野兔、熊掌等,植物類的有干蕨菜、竹蓀、猴頭菇、燕窩、板栗、核桃、雞樅菌、牛肝菌、松口蘑、干巴菌、青頭菌、綠朵菌、雞爪菌、雁鵝菌等等。 秦無雙在店內逡巡一圈,這些菌類都是百姓愛吃的。她讓伙計把掌柜或東家叫過來,“我有筆大生意要跟他談。” 伙計自打她進來,看著她的穿著和氣勢就不敢上前,以為這是哪里的女土匪。可是她一開口,說話客客氣氣,又不太像。這會聽說有大生意,他也不敢耽擱,麻溜進去喊掌柜。 掌柜很快就過來,他大概有四十多歲,留著八字胡,兩只小眼睛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一看就是經營多年。 秦無雙也不跟他廢話,“是這樣的,我是上海人,需要收大量的山貨,先來了你們湖南,后面會再去云南,我想找個長期合作伙伴為我收購山貨。這樣吧,你給每樣山貨報價錢,我覺得合適,咱們就定下,如果貴,那我再去別家。” 做生意的人都不怎么老實。這話半真半假,也是讓他掂量些,不要報虛價。 掌柜做買賣這么多年,還是頭一次遇到這么個收山貨的。自己不報價,反倒讓他們先報價。他看了眼老頭,拿不準這人跟秦無雙是什么關系。 老頭很著急,但是他在邊上一聲不敢吭。 掌柜請秦無雙坐下,讓伙計上茶。 秦無雙想了想,“明天我要回趟上海,這樣吧,你們先把店里有的貨都點一下,我看著不錯的都帶走。我后面會派人過來收。錢當場結清,但是需要保證山貨質量。” 掌柜手里的茶杯差點沒拿穩,驚疑不定打量她。都帶走?這……他激動得心臟都快蹦出來,將茶杯放下,示意秦無雙喝茶。 秦無雙頷首,品了一口,笑了笑,“好茶,看樣子這是你們湖南的君山銀針了?可惜給我這樣的粗人喝,糟蹋了。” 掌柜笑笑,“再好的茶也是給人喝的。更何況您是店里的貴客。” 他示意秦無雙等等,“我現在就去盤點。不知您要哪些貨?” 秦無雙還真不能所有貨都收,拿野雞、野兔、熊掌回現代賣,她豈不是要把牢底坐穿。 她想了想笑道,“動物類的一概不要。植物類么,太過稀有的不要,還不夠我折騰的。我要量多的。” 成為瀕臨保護植物都是因為量少。她還是別怵眉頭了。 掌柜明白了,“請您稍等。” 老頭這時候湊過來,舉起手上的黑松露,“我這……” 秦無雙見他彷徨,笑了笑,“你經常在山上采山貨?” 老頭不明白她想問什么,點了點頭,“是。” 秦無雙問他都采些什么山貨? 老頭張口就答,“蕨菜、蘑菇、板栗很多樣。” 秦無雙啜了一口茶,看了一眼正在盤賬的掌柜,輕飄飄地問,“那你記得價格嗎?” 老頭挺直脊背,“那當然記得。你別看老漢不識字,但我們祖祖輩輩就靠山貨活著,幾十年前的價格,我都知曉。” 秦無雙笑了,問他蕨菜干多少錢一斤? 老頭笑道,“蕨菜干一角二分錢。” “雞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