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幾大諸侯國的人心不齊,最終不了了之,反而使得陳國威名大振。 在修養生息過后,陳國便將矛頭對準了昔日尊貴無媲的宋國。原本的諸侯國,皆是有宋國分封而來,但如今的宋國早已落寞,哪有反抗的余地。 本來,諸侯國們是不應對宋國下手的,畢竟宋國還是有些禮義正統的身份。 壞就壞在,幾大諸侯國之所以圍攻陳國,乃是與宋國有關。 陳國自詡強國,又有諸侯國間霸主的地位,得知是何人動的手腳之后,又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 陳王甚至在陳國的宗廟前祭祀,當著眾臣的面,說是要將宋國的九鼎奪來,置于諸先王廟前,以慰諸先王之靈。 其實,此事著實有些陰差陽錯,宋王自知國弱,一向小心謹慎,在諸侯國間周旋,怎么可能主動插手滅陳一事。 況且,陳國與宋國間,還隔著一個蔡,縱使陳國滅了,對宋國又能有多少好處,除非所有的諸侯國自相殘殺,獨留宋國。 第112章 但顯而易見,這是不可能的。 沒有哪個諸侯國的君主是傻子,即便他們是,他們的臣下也不可能眼看著君主遭人算計。 但總有人,自詡忠臣,又愛自作聰明。 那日親眼目睹宋王喜愛之人為諸縈神女的臣子顯便是。 臣子顯,原先是沒有姓的,不過是一介庶民,但機緣巧合得到一位隱士的教導,并為其冠姓王,此后便有了名字,為王顯。 王顯的發達也極為有機緣,他是在山間為隱士放牧的時候,遇上了出游的先任宋王。 先宋王見他姿容不同于粗鄙的庶民,便起了交談之心,后來才發現此人竟有學識,大喜過望,先宋王忙不迭的將王顯請入王畿,授以官職。 雖然王顯未必有多少才干,但他將隱士的行事說辭學了個□□成,又兼的確有些學識,很合愛好學問的先宋王的脾性,自以為這便是上天賜予他的賢臣,愈發倚重。 待到先宋王離世后,王顯已經身居要職,從微賤的庶民,變作有自己封邑的顯貴了。 但他究竟有沒有才干,如今的宋王繼任后,又豈會不知。 于是,有意無意的將王顯身上所兼職位一再卸去。后來的王顯,在得知宋王竟然中意神女之后,率其他幾位臣子,一副視死如歸的勸諫模樣,未嘗不是因此。 并且,王顯從不自認為是佞臣,相反,他甚至自以為對宋王室忠心耿耿,為報先宋王的知遇之恩,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原先宋王顧及先宋王與王顯的忠心,動作一直不太明顯,但是自王顯率眾臣對他行逼迫之事后,宋王的態度就堅決了起來,毫不留情,卻又讓人挑不出錯處。 但宋王仍舊是留了情的,王顯雖然在王畿的職位悉數被卸去,但他的封邑,宋王卻未曾剝奪。 本來,他應該安安穩穩的回封地,但王顯偏不,他自覺宋王雖不夠穩重,有負于他,但他王顯,卻不能辜負先宋王。 故而,王顯沒有直接返回封地,而是轉道去了齊國,王顯認為對于宋國而言,最大的威脅就是陳國。 自詡聰明的王顯,準備以自己成全宋國的來日。 不得不說的是,王顯此人還是有些忽悠人的口舌之才的,又兼他的確手握宋國權勢多年,氣勢不同,在王顯的努力下,竟真的說動了幾大諸侯國圍攻陳國。 最為緊要的是,王顯借用的是宋王之名。 此事若是真能成了,或許對宋國還能有兩分獲益,但很可惜,人心不齊的幾大諸侯國,湊在一塊,除了人多勢眾,在最初破了陳國的幾座城之外,后面就因為分贓不均,自亂陣腳。 說到底,陳國這些年隱隱的霸主之相,并非作假。 最終,王顯的自作聰明,非但沒能使宋國獲益,反倒惹惱了陳國。 其他幾大諸侯國,自覺先前一役被宋國戲耍,莫說出手相助,恐怕連宋國國破后,如何瓜分都想好了。 畢竟宋國一日在,諸侯國們就不能明目張膽的僭越,反倒會被那些恪守禮數的賢才及學子們唾棄。能有陳國開頭,名正言順滅了宋國,誰會不樂意呢? 而陳王不是那些只知享樂的昏庸君主,他既然敢放言滅宋,自然不會僅僅是為了宋國的挑撥,也不會是為了出一口氣。 而是先前宋國國中的宗室叛亂,那位聲譽頗高的叛亂宗室,恰好就在走投無路下,投靠了陳國。 陳王一邊放言要滅宋,一邊又令人散步謠言,只要宋國盡歸那位宗室手中,陳王與其私交甚厚,定然不會殃及池魚,絕不屠城搶掠,說不定就此諒解了宋國的過錯。 上兵伐謀,攻心為上,陳王用的便是此道。 又兼宋國早已腐朽不堪,將士雖有忠勇之人,但不抵陳國的虎狼之師,很快就威脅到了宋國王畿。 陳國來勢洶洶,很顯然,陳王是真的想要滅宋。 因而,所有臣子都在勸宋王快些離去,王畿地勢平坦,根本不適合守城,若是宋王遷都,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說來可笑,當年宋國先祖建立都城之時,對宋國而言,最大的威脅,無外乎是那些兇狠未開化的蠻夷,所以他們大肆分封,讓功臣和宗室弟子為宋國鎮守四方,此后安枕無憂。 即便哪日有蠻夷逼近,四面皆是封國,只需點燃烽火,亦能有人馳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