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節閱讀_374
孟清和尚不知南京城中因他而起的風波,將鳥銃的圖紙送到兵仗局后,終日一門心思的撲在改進冶鐵工藝和火器研發上。 “劉熟手怎么說就怎么做,缺錢缺人盡管開口。本官只有一個要求,務必將此事做好。屆時,本官會向朝廷為諸位請功。” 鼓勵的話不能少,實際的利益更要擺在明面上。 遵化的工匠抵達大寧之后,孟清和再次登門拜訪白公公,白公公果然是個好說話的人,直接從兵仗局派遣三名內管,數名有實才的文吏,填補大寧雜造局的空缺。 大寧雜造局大使和副使面上不顯,心中多少有些不安。 從兵仗局要人,是伯爺對他們的工作不滿? “兩位不必擔憂,兵仗局之人只是暫時借調。”有些話不能說得太清楚,卻也不能讓手下的人寒心,“待此事完成,雜造局還會擴充,新增五個工坊,用人之處更多,兩位家中可有適齡子弟?” 話只說了一半,意思卻十分明白。 工坊新建,需要大量人手,只要能力過關,依兩人在雜造局中的地位,安排做個管事,監工,綽綽有余。 “卑職謝伯爺!” 職場和官場,看似兩個不同的領域,某些道理卻是相通。 規則要講,人情也不能真的拋開。在不違背大原則的情況下,開開后門,也算不得什么。 安排好了雜造局的事,孟清和寫給天子的奏疏也快馬送出了大寧。 鳥銃圖紙給了兵仗局,白彥回肯定會為他說話,錦衣衛沒有異動,說明天子不打算辦他。 同沈瑄的書信未斷,得知他正駐軍開平萬全衛一帶,遇到兩股韃靼游騎,鬼力赤的主力距離邊塞依舊很遠。 “開春后,韃子會不會南下打谷草?” “未必,秋歲就沒來。” “先前有定國公鎮守北疆,如今又有魏國公,來了就是送死!” 這樣的談話,在邊軍中并不稀奇。 大寧制造的佛郎機炮在邊關開吼,沈瑄朱高煦帶數千士兵巡邊,草原上的鄰居,對打谷草的熱情瞬間降落數個百分點。與之相對的,兀良哈部落的生意做得不亦可乎。 對此,朱棣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規定鐵器火藥等嚴禁交易,茶葉鹽巴必須限量。 孟清和堅決擁護天子的決定,請來兀良哈的大小頭目,開了一場生動活潑的邊貿座談會。 “物以稀為貴,量少才能賣上價錢,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興寧伯口沫橫飛,拳頭揮舞,壯漢們聚精會神,聽得如癡如醉。 原來,生意要這么做。 原來,他們的價格定得如此之低。 原來…… 總之,在會議之后,兀良哈的大小頭目們無不捶胸頓足,恨不能把賣出去的糧食和茶葉再搶回來。 “許各位同韃靼交易,本官可是擔了風險的。本官視諸位如親友,自己人。換做旁人,一粒糧食都不許出塞。” 壟斷生意啊,不趁機提價還等何時?既然一起擔了風險,好處是不是也該分配一下? 價格太高,擔心對方來硬的? 沒關系,抽—刀子上!本官支持諸位,天子支持諸位,大明支持諸位! 壯漢們頓悟了,喜色滿面回了部落,當天就將出售給草原的貨物價格提高數倍。 不買?沒關系,明天價格更高。 對韃靼和瓦剌的生意,完全是賣方市場,明知道價格不合理,買貨的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真XXXX的不是東西啊! 從永樂四年到永樂八年,兀良哈同韃靼瓦剌一直維持著交易,也始終摩擦不斷,三方揮刀子互砍的次數遠超和邊軍對毆。 到永樂八年,情況才發生變化。 無他,永樂帝帶著數量嚴重超額的軍隊到草原拜訪鄰居而已。 距離猛虎下山,永樂帝殺出邊塞只剩不到四年的時間。這意味著,馬哈木和鬼力赤的幸福日子可以從后向前倒數了。加上孟清和這個變數,可以想見,草原鄰居們的日子,將會何等的豐富多彩。 在那之前,孟清和還得想辦法進一步完善火銃的制造工藝。大明的新式火銃火炮,也需在他處戰場檢測一下威力。 有幸被選中的試驗場,正是安南。 第一百六十四章 威懾 永樂四年元月辛酉,一支由五輛大車,百余名騎士組成的隊伍,由北迤南,飛馳在官道之上。 馬上騎士均著朱紅對襟袢襖,腰挎長刀,背負長弓硬弩。 為首的數名騎士,單手持韁,單臂撐旗,親王旗及五行旗在風中烈烈飛揚。 驚鴻一瞥,氣勢驚人。 路過驛站,隊伍并未停歇,只有隊尾的三名騎士下馬,吩咐驛卒灌滿水囊,有現成的干糧全部送來,隨后丟出一個錢袋,翻身上馬,打了個呼哨,緊隨前方的隊伍飛馳而去。 “天爺!” 驛卒捧著錢袋,嘴里念著老天,呆呆的立著,仍在狀況之外。 不過是些熱水和干糧,竟然還給錢? 驛丞也被驚動了,快步跑到驛站門前,單手搭在額前,望著遠去的隊伍,咂咂嘴,看這架勢,莫非是哪位進京的藩王? 沒有親王輅,也沒有親王儀仗,該是王府官屬進京朝拜。 在驛站中歇息用飯的眾人,此刻多在談論這支隊伍。 “人都說北疆邊軍驍勇,對上一兩個韃子不在話下,我還以為是虛話。親眼所見,才知不是虛言。” “如今漢王和趙王都在北邊,順天府有定國公鎮守,魏國公練兵,大寧城有興寧伯,甘肅寧夏遼東等地都是將官驍勇善謀,兵強馬壯,韃子連谷草都不敢打了,生怕來了就回不去了!” “此言當真?” “我還能騙你不成?自今上登位,北疆諸地早已今非昔比。見兄臺面善,在下方多說幾句……” 說話的是個一臉書生氣的中年人,因事坐罪被謫云南,后因精通算學再被舉薦,此次是到順天府大興縣任主簿一職。想起赴任前同僚親朋臉上的欣羨,不免更加得意。 順天府,龍興之地! 朝廷早有遷都之意,南北兩京,誰主誰次,聰明人都能猜到。 翻閱永樂三年至今的朝廷邸報,除了外邦使臣朝貢,應天基本沒多少好事,不是這個被抓,就是那個被貶。前段時間,高皇帝的女婿,今上的妹夫,駙馬都尉都被人推橋下淹死了,還同錦衣衛扯上了關系。好不容易消停一陣,禮部尚書又被錦衣衛抓了,罪名一抓一大把,貪污受賄,縱族人行不法事,欺壓鄉里,最低也是充軍流放。 反觀順天,雖是邊塞之地,卻頻傳佳訊。 荒田開墾,糧食豐產,互市繁茂,接連有草原部落歸附,遼東女真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