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沈瑞雖是點頭,卻不會真的靜待結果,賀老太太可不是等閑老嫗,是個極會輿論造勢的人,他還要好好謀劃,防著她針對沈家造謠。 案子開審,沈家人更當閉門不出,沈瑞便打發長壽悄悄出去找了杜老八,請他多關注街面上的情形。 這幾日,賀老太太除了找到賀東盛昔日好友、同僚、同年外,甚至去找了李東陽。 李東陽哪里會見,這種時候他亦是避嫌唯恐不及。 那些被她找上的人則都與李一樣態度,此案密審,愛莫能助。 賀老太太豈會甘心,坊間果然流傳起三司大人被沈家蒙蔽等等風言風語,漸漸的,竟變成,當初松江通倭案審案有貓膩。 而此時,朝上正在就王守仁的封賞而爭吵不休。 張永、王守仁取得的是正德朝第一場勝利,雖是剿匪,但此匪勾連倭寇,亦不同尋常匪患,朝廷內外都是知曉的。 且朝中大佬更是深知其中與寧藩關系,此番實是勞苦功高。 內官張永的封賞不與外臣相關,早在正月初十皇上就下了道圣旨,調御用監太監張永為御馬監掌印太監,且管神機營中軍并顯武營神機營右掖。 不過隨后又連下數旨,原御馬監太監徐智調中軍頭司管奮武營,御馬監太監王潤調內官監掌印太監。而以司設監太監馬永成為御馬監監督太監即御馬監二把手,司禮監太監劉瑾管神機營中軍二司五千營。 這是小皇帝在登基后第一次大規模調動內官,將御馬監整個大換血,似是一點兒不委婉,直白的表露出要把弘治朝老人換下去的意圖。 而在人員安排上,卻又委婉的讓劉瑾、張永、馬永成形成巧妙的制衡。 內官相互牽制以免一家獨大原就是外臣所樂見的,誰都不希望出現英宗朝大太監王振那般舊事,但外臣也都不得不嘆一句,小皇帝這帝王心術用得越發精純了。 而在王守仁的封賞上,外臣又見識到小皇帝深厚的打太極、耍賴、不講理功力。 雖然朝上都承認這次剿匪不凡,但那又怎樣,早在國朝初年兵部就定下的規矩:“首功四等:迤北為大,遼東次之,西番、苗蠻又次之,內地反寇又次之。” 再是不凡,再是重視藩亂,這次,是且只能是內地反寇罷了。 內閣一致認為,王守仁原是正五品,本次提一階到從四品就很對得起他了,應當只賞些錢帛,考評記優什么的。 小皇帝卻表示,由此次剿匪可見王卿能文能武且善謀斷,當提為通政使司右通政,正四品。 同時又表示,父皇在時,多次盛贊禮部侍郎王華可為閣臣,今可升王華為東閣大學士加銜禮部尚書,入閣輔政。 一時間朝上嘩然,因三位閣老都不希望再有人入閣,其門下諸官便紛紛出言反對,折子雪片一樣飛到小皇帝案頭。 劉瑾那邊則恨王華不識抬舉,便在呈交折子時動了些手腳。 小皇帝看了前頭那些彈劾王家父子的折子就心煩,一腳踹翻小山一樣的奏折堆,根本不再看,自然,也就看不到被劉瑾藏匿在重重彈章中星點贊許王華的奏折。 朝中就此陷入拉鋸戰,小皇帝不松口,所有說王華的奏折無論好壞都留中不發,而內閣也表示,若是皇帝執意下中旨,內閣將會封回。 賀老太太則踩在這么個時機,又穿起她三品誥命冠服,領著嬌嬌弱弱的孫女和年幼懵懂的重孫子,前去都察院門前告狀。 是的,三司中,她沒選擇告狀人最常去的大理寺,沒選擇兒子先前所在、熟人最多的刑部,而是選擇了一個極不沾邊的都察院。 然都察院是什么地方,那是御史們的大本營。 一位滿頭銀絲的太淑人,神情憔悴,但目光堅毅,身旁立著個身子單薄仿佛一陣風就能吹跑、一臉哀婉病容的怯弱少女,手中領著個虎頭虎腦卻眼含淚珠兒、一臉委屈的稚齡童子。 這幅畫面一出現在都察院門前,就立刻引起正義感爆棚的御史們的注意。 而賀老太太口中說的是,松江通倭案中,王守仁身為欽差,卻處事不公,因其為先刑部尚書之子沈瑞的老師,便大肆包庇沈氏族人,顛倒黑白,偽造證據,誣陷賀家。 聽聞是王守仁的枉法事,御史們一個個眼睛锃亮,輪番來向賀老太太套話,又急急忙忙回去炮制彈章。 消息傳回沈府,三老爺簡直要氣炸了肺,直接摔了茶盞,罵道:“妖婦,無恥至極!” 沈全、沈漣、陸三郎等又哪里忍得住,紛紛罵將起來。 沈瑞也是恨得牙根癢癢,他雖然料定賀老太太不可能不造謠,但萬沒料到她會牽連到王守仁身上去。 老師這是真刀真槍拼殺出來的軍功,他父子原就遭朝廷諸大佬忌憚,若是因這老妖婆的污蔑而被彈劾不得晉升,簡直是天大的委屈。沈瑞此刻活撕了她的心都有。 因事關重大,這次杜老八親自喬裝成菜農進了沈府送信。 這會兒也在書房之中,等待沈家給出他進一步的指使,他一臉橫rou抖了抖,目光狠厲,言辭兇惡:“沈二公子,你發個話,某家這就去讓老豬狗再不能胡吣。” 沒等沈瑞說話,沈漣就連忙開口制止道:“八爺,可不能動手!收拾這老妖婆容易,可這種時候,若弄廢了她,倒顯得咱們家心虛要滅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