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所以,你是要我阻止這些人,先一步找到寶藏?并且揭露他們的惡行?”林寒初問。 “不錯。”他收斂起眼神中的兇橫之色,意味深長地望向林寒初:“你是林擎之女,你爹慘死,你理應找到季煥背后的主使者,為他報仇,還他公道。我已年邁,孤掌難鳴,恐怕無心也無力再揭開這個秘密,因此我將這一身的絕學傳授給你,好讓你去完成這個使命。” 林寒初覺得好像有一個巨大的千斤重擔即將壓到肩頭,以她的個性,她不愛財謀利,也無心在江湖上爭權奪勢。武林大會上,嚴亮已死,季煥也差點就死在德天劍下。她故意讓于墨霄砍下一劍,本已一心求死。就是想了結所有的江湖紛爭和感情糾葛。誰知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李公公居然揭露了一個驚天的秘密,還告訴她,原來在季煥的背后,有一股巨大到她不可想象的前朝勢力,一直在向她伸出魔手。她要不就逃,過一輩子隱姓埋名,東躲西藏的生活。而萬一被這些人抓住了把柄,那么她就要步她父親、劉一照、劉秀之的后塵;要么就只能硬著頭皮去揭露這些人的罪行,同時也揭開這個國庫寶藏的秘密。在這背后,等待她的又會是什么呢?有誰會陪她一起來承受這些呢?是趙柘,還是于墨霄?她無法回答。 她沉吟了片刻,老李見她臉上陰晴不定,他默默地等著,沒有說話。他明白,一旦做下決定,就沒有辦法回頭,也沒有退路。 少頃,老李只聽她緩緩道:“前輩,我答應,為了你的救命之恩,也為了替我爹洗清冤屈,更是為了那些因為這個秘密而枉死的人。”她聲音雖然輕細,但義正言辭:“可是,如今王安石已經去世多年,我爹枉死,這世上還有誰知道當年關于這個寶藏的秘密呢?我應該如何追查下去呢?” 老李點頭:“據我在神宗身邊當差多年,我只知道找到這個寶藏的關鍵,在于兩幅畫作。其中的一幅畫就是《早春圖》。” “早春圖?”林寒初驚訝,“就是神宗最喜愛的畫院畫家郭熙的名作?” “不錯,就是那幅名畫,神宗皇帝極其喜愛。可是就是這幅畫在元祐五年,你爹離開開封的那一年,遺失了。” “怎么會這樣,難道和我爹有關系?” “我不知道。神宗死后,郭熙失寵。即位的哲宗皇帝喜愛古風,厚古薄今,不喜郭熙的畫作,因此當年他的大部分畫作都被存放到了翰林書畫院的庫房之中。元祐五年時,當時的侍郎作提舉官鄧雍無意之中發現郭熙的畫作遭書院裝裱工人踐踏,就求官家將郭熙作品一并賞賜。不料賞賜當日,庫房意外遭竊,清點之后發現其它三十余幅畫作都好端端的,卻少了一幅《早春圖》。”他說道這里停頓了一下,輕輕嘆息:“郭熙得知哲宗踐踏他的畫作,而早春圖也意外遺失之后,在當年也病死了。” “究竟是誰偷了畫?可有線索?” “神宗過世之后,我繼續留在哲宗皇帝身邊服侍。當年哲宗皇帝派我去翰林畫院清點郭熙的畫,連同《早春圖》一同賞賜給鄧雍。” “那你清點時看到《早春圖》了嗎?” “當日我午膳后身體不適,就拜托另外一位公公去清點,我并沒有看到那幅畫。而聽后來案情的描述,那位公公去翰林畫院時,《早春圖》就已經不見了。案情具體的來龍去脈,我只略有耳聞。當年《早春圖》遺失后,因為事關重大,又是先皇遺物,哲宗曾經派御前侍衛秘密調查過此案。此外,除了當年的御前侍衛和哲宗身邊的幾個內侍,極少人知道此畫已經丟失。” “調查的結果如何?”林寒初追問。 “我在元祐六年就還鄉了,案件的結果不得而知。但當年參與調查此案的殿前都指揮使正是于中仁。” 林寒初詫異,原來于中仁也牽涉到二十年前的案件當中,她不及思索,又追問老李:“你說寶藏和兩幅畫有關,那另一幅呢?” “我只知道另一幅畫和王安石有關,所以很有可能王安石當年告訴了你爹,而除了你爹之外,當今世上知道這另一幅畫下落的人應該也包括你。這就是為什么江湖和朝廷上那么多人要捉拿你,追查這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林寒初唏噓,這個困擾她多時的疑問終于揭開。她反問自t己,她真的知道嗎?林擎從未告訴過她關于寶藏的線索。亦或是他已經告訴了她,而她不自知? 第17章 第十六章:畫鶴 正月十六辰時三刻,崇政殿。殿內正北一面巨大的雕龍圍屏前,臺階御案上,今晨的君王異常興奮,他正在案前作畫。 昨夜是傳統的上元節,佳節盛況還依稀在眼前。他記得宮城前架起幾層樓高的山棚彩燈。山棚上結彩扎燈,瑩煌壯麗,還畫了仙人故事,栩栩如生。在山棚前的宣德門兩側,是兩條巨大的龍燈,用草把扎成,外罩輕紗,每一條都有幾十丈長,內設數萬盞燈燭,將兩條巨龍點耀如真龍一般威武,彩輝四射,雙龍昂首,活靈活現。 按慣例,皇帝這一日要乘小輦親臨宣德樓看燈,與民同樂。開封的街道上,萬燈千盞,閃閃爍爍,遍地生輝,東京開封城裝飾得如同人間仙境一般,到處是擁擠熙攘的看燈人群,其中也不乏有想一睹君王龍顏的。 他賞燈直至丑時才姍姍回宮,才睡了兩個時辰便聽到門外異常的禽鳴。睡意闌珊的君王推開門窗,居然在遠處的宣德門之上,看見群鶴盤旋的奇異景觀。君王篤信,這定是國運昌盛、祥瑞興旺之預兆。他便鋪展案卷,丹青賦詩。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