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難撩 第24節(jié)
她看到聞澈也在亭下抄書時愣了下,但還是行色匆匆地走了過來,向聞澈潦草行了拜禮之后,便道:“姑娘,越王殿下來了,由門房引著正往雪苑來呢。” 自打上回在蘭澤宮兩人不歡而散后,聞臨便再沒有往侯府送過那些莫名其妙的書信,也沒有派人捎來只字片語。但是元蘅此時驀然聽到他的名字,還是會胸腔里憋悶,像是被人重重拍了一掌。 她側(cè)目看向聞澈,意思是看他要不要先回避。畢竟在雪苑中被越王撞見兩人坐在一起,不知這人會否將惡氣出到聞澈身上。 平日聞澈最識人心,今日卻避開了她的視線,安然繼續(xù)抄寫。 他竟鐵了心要裝傻。 元蘅正欲開口與他說明白,誰知聞澈卻抬眼看她,眸色平淡如初:“硯臺里的墨干了,勞煩元姑娘研墨。” 說話間,雪苑外的腳步聲已經(jīng)近了。 聞臨的笑也停在看到聞澈的那一瞬時。他愣了下,才終于挪動腳步走了進來,停在亭外幾步遠處。 這時聞澈才似看到聞臨一般,笑著起身:“皇兄?今日朝中事務(wù)不忙么?” 氣氛一時僵住了。 多年前,他們幾位皇子正在內(nèi)廷讀書時,聞臨與聞澈的關(guān)系便不好,二人也鮮少說話。后來皇帝寵蕙妃而輕皇后,將聞澈責(zé)去俞州,兩人便再沒見過面。 即使聞澈已經(jīng)回啟都許久了,兩人也是互不來往。 聞臨面上冷色只顯了一刻便隱去了,故作親熱地迎了上去:“澈弟!真是多年未見了,都怪皇兄,忙于政事一直沒機會與你一敘。你現(xiàn)在竟長得這般高了。” 避開他想扶自己的手,聞澈道:“是啊,不過離開啟都前,我便已經(jīng)這么高了。” “哦,是么,那是皇兄疏忽了。” 聞臨不尷不尬地笑了一聲,再也編不出往下能說的話了。 幸而元蘅不動聲色地站在了兩人之間的空處,笑著將兩人的僵持的話頭挑開了。 “不知今日越王殿下來此,所為何事?” 聞臨的目光還留在聞澈手中的紫毫筆上,似乎要從尾端擰著的濃墨上看出一個窟窿來。 聽見元蘅的聲音,他才重新將笑變回了走進雪苑時的模樣,朝身后招了招手。有個侍從便捧著幾冊書卷走了過來,放置在亭下石案上。 “上回在澤蘭宮,我說了些不好的話惹你煩心,那日之后我已經(jīng)反省過,實在是我的不對。正好,府中有些褚閣老昔日留下的文集。今日給你送來,權(quán)當賠禮。” 聞臨的話說得真摯,但是元蘅一個字也不信。 元蘅掀開書卷翻看,笑道:“多謝殿下的贈禮,當日之事是誤會,也是元蘅過于沖動了,應(yīng)當是元蘅向您賠罪才是,怎能勞您來侯府一趟?” 聞臨瞥了一眼此時再度坐回亭下的聞澈,執(zhí)筆寫字,身上暗紅云紋衣袍頗顯風(fēng)姿,一派如珠如玉波瀾不驚的模樣。 雖未言語,但聞臨明白,這是輕蔑。 他最熟悉這樣的聞澈,分明什么都不做,也能惹人厭惡。 聞臨擺手一笑,攏了衣袖坐下:“你我之間,還這般客氣作甚?” 元蘅并不計較他說的這話是客套還是意有所指,她對聞臨送來的文集很是有興趣。當日在衍州拜師后,褚清連便不止一次惋惜過自己的東西留在啟都太多,尚未能來得及全部帶走。 如今竟能親眼一見。 見元蘅翻看文集著迷,聞臨不由得湊近一些,幾乎快要從后面攏到元蘅的肩,隱約見能嗅到她發(fā)間清淡如空谷幽蘭的香氣。 “元蘅。” 聞澈忽然開口,且直接喚了她的名諱,眼也不抬道,“你這里寫錯了一句話,過來改。” 他鮮少在她面前語氣強硬。 聽此言,元蘅方擱下手中的書卷,朝聞澈坐著的位置走了過去。 那清雅的香氣驟然遠去,聞臨方不悅地看向二人。 沒有寫錯。 端端正正的簪花小楷在紙頁上,內(nèi)容嚴謹流暢,每句注解都是她認真推敲過的,萬不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謬誤。 聞澈仍舊沒什么表情,只是從容地將她的那句話用朱筆劃掉了:“下回別走神,也要留心一些。” 元蘅起初不明白他又要鬧什么,直到抬眸看向邊上的聞臨時驟然懂了。 聞臨并不等他們二人談話斟酌對錯,便已經(jīng)走了過來,笑道:“澈弟怎么會在雪苑為元姑娘抄書?” 這笑不知是方才面色幾度變換之后才牽強扯出來的。 聞澈手中的筆未停:“這你要問她了。我好好地來找宋景,被她說無聊,擄到雪苑來做苦力的。” 話里話外,都能聽出一些不為外人道的親昵。 聞臨附和著笑了下,寬袖遮掩下的手卻攥緊了。 他握拳抵唇輕咳了聲,道:“昨日元將軍送了書信來啟都,問及你我二人的婚事。將軍的意思是,最好在年節(jié)過后便辦了成親禮。蘅兒,你覺得上元節(jié)過后怎樣?或者等二月春試過后,朝中諸事不忙時?” 一聲“蘅兒”,不止元蘅身子一顫,連聞澈的筆都頓了下。 好好的字寫毀了,墨跡團在一起,在整潔的紙上顯得尤為明顯。 “春試后再議吧。” 元蘅并不知道元成暉往啟都送信來,但也不想計較,只想將婚事暫且搪塞過去。 等科舉過后她授了官,此事自然作罷,沒必要此時再過多糾纏。 寫毀了就干脆不寫了,聞澈將書卷合上,手肘擱在石案上,手背支著自己的鬢角,懶散一笑:“皇兄,元蘅的家信,怎會送往越王府啊?兒女婚姻,為人父母都是站在自己兒女的位子上考量的。怎么這元將軍……與皇兄更親近些?” 聞臨反唇相譏:“來日都是一家人,親近些有何不妥?” “皇兄怎么還動怒了呢?別生氣,我胡言的。” 聞澈眼尾上挑,面上的笑意有些微妙,“沒人說不妥,但是若不知道皇兄對元蘅心意的人,難保不會覺得,皇兄要娶的是元家,不是她呢。” 敢將這種話挑到明面上來,也就聞澈做得出來。不過只要是聞澈,所有的不合理也都合理了。畢竟此人當年還敢在大殿上直接怒斥皇帝的過錯。 “澈弟可真會說笑。”聞臨笑了笑,沉默不語。 說到底,聞澈是應(yīng)宋景之邀來侯府,而聞臨是不請自來,久坐之后徒增尷尬。見元蘅并沒有于明處拒絕婚事定期,聞臨便只當她想通了,也不再與聞澈計較,告辭離開。 見元蘅送別聞臨回來之后,聞澈將筆放回玉擱上,不咸不淡道:“送完了?” “好歹是你皇兄,你坐在這里倒是不動。” “那畢竟是你未婚夫婿。” 聞澈說不上心里什么滋味,只覺得自己好像哪里都不舒坦。今日聞臨就是來探元蘅的態(tài)度的,而提起議婚之事時她也沒說不同意。 元蘅將石案上的書卷摞好抱起來,淡笑著看向聞澈:“殿下最近怎么總是陰陽怪氣的?” “有么?” 聞澈不認,起身往宋景的院子中去了。 第23章 春闈 直到入了冬到正旦伊始,喧闐的鼓樂爆竹侵擾了雪苑的安逸,元蘅才發(fā)覺自己已經(jīng)將近兩月沒有出門見人了。 即使是侯府夜宴,元蘅也只是沒飲上一杯酒便借機回了雪苑中去溫書。 除了要溫書以外,最要緊的是避開越王府來的人。 年關(guān)時府中迎來送往的事幾乎都讓宋景去做了。 他雖然不大情愿,但是每回看到橫眉冷目的安遠侯,他再多的不情愿也無計可施。他做事向來隨心,此事在啟都人盡皆知。因此讓他敷衍聞臨起來甚是方便,也不用擔(dān)心聞臨會如何計較。 與此同時,臨近江朔諸郡的赤柘部自打吃了一場敗仗,便將兵力撤出北成防線足足有六十里,算是給江朔了些緩口氣的時機。而毗鄰赤柘的西塞族人也因戰(zhàn)事消耗,糧草不足,逐漸消停了下來。梁晉領(lǐng)一萬精騎,順勢收回了前面邊境被占的四座城池,將百年前北成吃的啞巴虧一口氣從外族人手中討了回來。 時逢正旦,依照舊例,各路軍隊主帥都應(yīng)入啟都述職。因著江朔邊境暫且不受赤柘的sao擾,連多年沒有回來過的梁晉,此番也親自回來了。 梁晉并不敢久留。 赤柘之地水草豐茂,只需要開了春就能重新休養(yǎng)生息。想要恢復(fù)過來只是時間問題。他們世代好戰(zhàn),即便是曾經(jīng)聯(lián)姻議和也只能換來短短幾年安寧。若讓他們知悉主帥不在邊境,難保不會行偷襲之事。 即便這樣,梁晉還是在啟都留了小半個月。接連平了江朔內(nèi)亂,安北成防線,梁晉霎時聲名鵲起,稱一句功高震主也不為過。因此,他百忙中也要親回啟都,以示對皇帝恩威的順從,安撫皇帝疑心,也好讓外甥聞澈在啟都的日子更好過些。 但是元成暉卻再度稱病不肯來,只派了燕云軍的副將帶著他親自所擬寫的稟奏折子入了都,對元蘅也只捎來一封很是客套的家信。 元蘅看過信后,便就著屋中g(shù)untang的爐火,將它燒了個干凈。 她竟沒想到,元成暉現(xiàn)在連封給她的書信都要讓元媗代筆了。幼妹元媗的詩書曾是她一手教出來的,她還能不認得字跡么? 不過想來是元成暉于心有愧,知道對不住她,即便提筆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無論是侵占元蘅守城之功,還是以漱玉安危逼迫她入啟都,哪一件都令他無顏面對自己這個長女。 火舌穿透微黃的紙頁,漸漸吞噬信紙上的墨字。此時她卻從信封背面看到了一個小人像。很隱秘地畫在里面,若非火光,元蘅幾乎是看不到的。 是元媗畫上的。 像是想哄人開心,但又找不到合適法子的無奈之舉。 元蘅笑出了聲,漸冷的心終于被暖回來一些。 *** 入了春,惠風(fēng)清朗。 貢院位于啟都的偏角,平日里沒什么人經(jīng)過,向來清靜。這日卻人潮熙攘,只因這是三年一遇的科舉會試。 舉子眾多,入內(nèi)搜身查驗的隊伍排得老長,近乎將街道都堵了半截。貢院前的轎輦也停置許多,內(nèi)閣學(xué)士、禮部衙門的大小官員都已入內(nèi)。 但主考的禮部侍郎林延之卻遲遲未至。 林延之的轎輦悄悄地落在了貢院對街的茶館,跟著小廝的指引入了內(nèi)堂。 見到陸從淵的那一瞬,林延之腳步躊躇了下,片刻后款步走過去,熱情一拜:“陸大人!不知今日陸大人邀下官來此,是……” 陸從淵靜坐在臨街的位置上,聽見林延之的聲音才擱下手中握著的白瓷杯,緩緩起身,微笑著拱手回禮:“今日林大人主考春闈,陸某本不該在此時叨擾,但有些事,事關(guān)重大,還是要今日說清楚。” 隨即,陸從淵做了一個請坐的手勢,林延之雖猶疑,但思忖著時辰尚早,淺談幾句應(yīng)當不會耽誤什么事,便應(yīng)聲落座了。 手畔的茶還微燙,林延之并不碰,只等著陸從淵開口。 “今日春闈,據(jù)說出了件稀罕事?” 陸從淵并不點明,薄唇微啟,飲了茶。 聽此,林延之已經(jīng)明白陸從淵說的是什么了。此次春闈科考的人中竟有安遠侯的外孫女。還不待守衛(wèi)將人逐出去,皇帝的旨意卻下來了,特許元蘅入內(nèi)參與春闈。料峭春寒,這圣旨卻聽得眾人汗流浹背。 林延之無奈一笑:“是了,千古未聞的稀罕事。但有什么辦法?陛下親自下的旨意,準此女參與春闈,在下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