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4
自是不必說,他們闔家都在指著二老過生活呢。就算分家后,秦老爹秦老娘自有收益,也不必指著他們奉養。 可到底二老的年紀擺在這里,尤其秦老娘,身子骨大不如前,已經需要他們來照顧服侍了。 只不過別說二老不愿意了,就連他們都不愿意二老依附著兒孫過生活。 這豈不是上顛下倒了么! 所以幾經商量之后,雖然如了二老的意,把長房的二進院落單拎了出來,給二老居住。 但是他們五房分家之前自是罷了,就算分家之后,也會一如往昔,服侍著二老過日子的。 所以姚氏同秦連虎就決定以二老的意愿為主,秦老娘不是舍不得之前住了三十來年的老宅么,那就索性在二進院子里起上一棟同老宅上房一模一樣的明三暗六的房舍好了,二老住著興許能自在一些。 而其余幾個房頭,像是杜氏同秦連熊那邊,根本沒覺得還有需要改動的地方。只是家里三個皮猴猻實在是太過頑劣,家什甚的都得以結實為主才成。 沈氏同秦連龍那邊,也只是應了香葉的要求,給她弄了幾扇漂亮的窗欞罷了。 至于羅氏同秦連豹那邊,因為花椒的堅持,羅氏最后還是敗下了陣來,答應讓花椒同茴香分住西廂房,于是也就只將西廂房好好規劃布置了一番。 終于能有自己的私密空間了,花椒自然歡喜不已,同蒔蘿眨了眨眼睛,兩姊妹就將房間分配好了。 西廂房一明兩暗三間房舍,明間就做了姐妹二人的書房,蒔蘿住了南次間,花椒住在比較靠近正房的北次間,好讓羅氏好歹安心一些。 打開大門,花椒牽著茴香徑直往北次間去,先把小枕頭擺在了已經鋪好了被褥的小小圍子床上。 香葉也跟了過來,點了點床擋板,道:“椒椒的床和我的床一模樣,就是擋板不一樣,我的是桑葚山鳥,你的是石榴八哥。” 花椒不住地點頭,嘻嘻地笑:“待會讓大姐過來看。” 待茴香順手點燃了花椒臥房里的油燈,三人魚貫而出時,就看見舒妍舒妙正在不住地打量著明間的布置,眼底熠熠生輝。(。) ☆、第二百六十二章 入譜 明間朗闊,堂前掛著應景的,松葉如星芒,竹葉如墨影,含苞的梅枝疏影橫斜,說不出的清絕優雅、逸趣橫生。 長案上供著一盆剛剛冒出花尖兒的水仙花,紫砂的橢圓盆中擱著五顏六色的鵝卵石,水仙上頭還點綴著五福梅花形狀的紅紙圈兒。 當地放著一張梨木案面的大書桌,又配有兩張高度不一的圈椅,圈椅上搭了大紅團花的棉布坐墊。 桌面上雖還空空如也,南北兩側的多寶槅子上已經擺上了花椒的袖珍玩具。 舒妍又跺了跺腳,看著地面歪了腦袋。 兩側房門上懸著大紅團花的棉布簾子,今兒天氣晴好,外頭陽光明媚,更襯得桑皮紙糊的窗戶白凈地透亮,屋檐下掛著的嶄新的大紅燈籠更是紅的炫目。 明明是雪后的冬日,卻根本沒有感覺到寒風的刺骨。 舒妍微張著小嘴,忽的發現花椒家同自家好像大不一樣。 只一霎時的,她也說不出到底哪里不一樣。 忽的低頭看地,想起嬸娘曾經提過一回,說是秦家的堡墻不但是以糯米汁澆筑起來的,就連房舍亦是如此,還有地面,也沒有鋪就青磚,亦是用得糯米汁。還說這樣的地面不裂不破,就是用上一兩百年,也依舊光整平滑如新…… 正欲蹲下身子好好瞧上一瞧,花椒姊妹三個魚貫著從北次間走了出來,舒妍的那點兒思緒也瞬間煙消云散拋諸腦后,忙跑了過來,眼睛亮晶晶地,同她們道:“我怎么覺得好像過年一樣。” 正攥著小手跑過來湊在多寶槅子前看著袖珍玩具的舒妙就不住地點頭,頭都沒抬,就一臉欽羨地道:“二堂姐和五堂妹的屋子好漂亮。” 舒妍不住地點頭,又指著堂前的問著茴香:“二堂姐,這是誰畫的,是三叔嗎?” 茴香就點了點頭,舒妍眼里剛剛露出羨慕之色,丁香已是得意地道:“我們家前前后后屋里掛的所有的畫都是三叔給畫的,我們小字輩屋里掛的都是歲寒三友,可都不一樣,尤其是這梅花,” 丁香說著就蹬蹬蹬的跑過去站在長案邊,卻沒有拿手去指墻上的畫,只是告訴舒妍:“這幅上的梅花就是疏影橫斜,還有的上頭或是老干新苞,或是瘦枝疏花,都畫的可好了。”還道:“上回大舅過來看到三叔作畫,也說竟然不知道三叔的畫竟這樣好呢!” 香葉聽著就重重地點頭,還道:“三伯給小叔屋里畫的也可漂亮了,那大公雞就和活的一樣!” 舒妍已是聽的有些愣怔了,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不由喃喃地道:“要是能去看看就好了。” 花椒幾個看著就都笑了起來,丁香更是道:“怎么不能去看,待會得空了,就帶你去。” 只是眨眼的工夫,就到了日昳時分,直到暖房宴散場,花椒幾個也沒找到機會帶著舒妍舒妙進內宅好好逛一逛。 賓客們都知道秦家擇了申時祭祖歸火,所以宴席散場之后,就紛紛告辭離開了。 舒妍舒妙也只得跟著顧氏小姚氏家去了,丁香就悄悄安慰她們道:“等過了小年,我讓大哥去接你們過來玩兒。” 舒妍舒妙不住地點頭,舒妍還伸出手指頭來要同她拉鉤:“二表姐可別忘了。” 而這廂秦家送走滿堂的賓客,闔家這才長松了一口氣。 宴席的收尾工作自有老舅公老舅婆幫著料理,家里又開始忙著打點祭祖事宜。 秦家的祠堂坐落在整個宅院的東南角,說起來算是這么多院落中最為宏大精美、蔚為壯觀的建筑了。 即便隔壁的書院是二進二層的建筑,卻也遠遠不及祠堂來的莊嚴肅穆。 可說到底,也不過是磚木結構、單檐硬山頂,以粉墻黛瓦灰調子為主的水鄉傳統單層民居式的建筑罷了。 坐北朝南,三間二進的祠堂,依次為祠門、享堂和寢堂,通面闊六丈有余,通進深八丈有余,脊高三丈。 祠門上掛著“秦氏宗祠”的匾額,享堂朝南開著三組雙開的大門,明間上方掛著“耕讀傳家”的匾額。 不但規制不高,也簡樸無華。 別說雕梁畫棟、錦楹繡枋,就連石刻磚雕木雕也極其少見,只能說用材比較講究,莊重古樸。 再有一個,因著地勢的緣故,兩進院落一進高于一進罷了。 別說比不上姚氏一族重檐歇山式的支祠,就連周氏一族精雕細刻了諸多磚雕石雕的祠堂也遠遠不及。 可秦家人卻已經心滿意足了。 不用在蓮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