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3
書迷正在閱讀:寵妾嬌養(yǎng)成、愛如繁星、致朝與暮、重生之逆襲天后、甜到上癮[娛樂圈]、龍未、夜妖傳說、她很可愛、你個小傻子、微博大V的娛樂圈日常
的藥材我準備自己配。” “你自己配!”許芳驚得失聲:“你配的涼茶哪有人會賣賬呀!你們別看樓下的李記涼茶鋪門臉不起眼,就以為這涼茶的生意好做了——這店可是開了幾十年了,李家就是靠它發(fā)的家,別看它小,周圍的人是認它的招牌的! 我說句不好聽的大實話,這涼茶生意看來本錢小,可是不好做著呢!你倆看外面街上的涼茶鋪,要么是中藥店自搭的鋪子,要么就是老字號的店,本港人的嘴刁著了!我給李老板做了這么多年的伙計,都沒想過自己支攤子,就是因為這生意不好做呀!” 香港是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夏季漫長,從5月到9月。氣溫常年都在30度以上,而臺風和暴雨也是這里的常客,所以港人喜歡喝涼茶,祛濕解毒。所以這里的大街小巷遍布涼茶鋪。 陶小霜道:“我對我的方子有信心,就是碼頭那邊我們不是很熟,所以……”她看向張家豪,“想讓張哥給我們做個中間人,帶我們?nèi)ズ湍抢锏脑捠氯舜騻€招呼。”她說的話事人,是指社團在碼頭那邊開設的堂口的主事人。 張家豪愣了一下,然后道:“你們只是做推車仔的話,哪里用得著打招呼,到時自然會有古惑仔來找你們收水錢的。”這里的水錢就是指保護費。 “一輛推車的話,倒是可以等古惑仔上門來收。”孫齊圣笑著道:“可我們準備雇5輛車同時開張。我聽說只要生意上了規(guī)模,就需要和堂口的老大喝個茶,才算全了社團的面子,是有這回事吧?” “5輛車?!”張家豪張大了嘴,這兩個大陸仔是瘋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 陶小霜:不是筑基期的一章。 孫齊圣:金丹?我也想著了! 第172章 開張 雖然在許芳和張家豪面前一副胸有成竹,什么都難不倒兩人的架勢,可實際上,為了籌備涼茶推車的生意,陶小霜和孫齊圣足足忙活了十多天。 先是籌錢的事。 兩人在迷霧鎮(zhèn)買了2000斤的櫻桃草莓——把鎮(zhèn)上所有的存貨都一掃而空,然后花了3天的時間,他們用運寶箱把這些價格昂貴的反季水果飛來了香港——因為運寶箱一次只能裝700斤左右的水果,所以用去了3天。接著兩人在九龍倉碼頭附近以40000港幣的價格賣給了幾個水果商人。 兜里有了錢,陶小霜和孫齊圣立刻就過海,去旺角那邊的五金市場買移動餐車。要買什么餐車是早就看好的——半人高的不銹鋼結(jié)構(gòu)的車架,3米長1米寬,有一大一小2個灶臺的料理臺,還配了棚子和4個替換用的車輪。這種樣式的餐車賣價是整2000港幣,兩人和那老板磨了好一會子的嘴皮子,才少了200港幣,以5800塊的價格成交了,不過那老板得負責送到灣仔碼頭去。 買完餐車,還需要買加熱用的小煤氣罐和盛放涼茶的大鍋。買小煤氣罐時,兩人才想到一件事——煤氣罐需要勾掛在餐車的底部或者側(cè)面,所以就需要對那5輛餐車進行改裝,在合適的位子加上掛鉤和縛帶。 兩人趕緊回頭去找那個賣餐車的老板,好在餐車還沒運走。 買煤氣罐和大鍋花了1200港幣,而改裝餐車則花去了600港幣。托餐車老板一起送去對岸,又加了400港幣的運費。 然后,為了能就近熬煮涼茶和有個歇腳的地方,兩人在灣仔碼頭附近租了一套小單間帶廚房的平房,碼頭附近的房子可比錦屏街那邊貴多了。就這套房子的租金就是每月2500塊港幣,還得自付差餉。接下來,孫齊圣去‘小上海’附近雇工,陶小霜則待在租屋的廚房里熬制24味涼茶。 據(jù)說,熬制24味涼茶的方子始創(chuàng)于清朝末期,那時福建一帶民生凋敝,青壯年多下南洋謀生,家中老父老母和父老鄉(xiāng)親怕他們到了南洋后水土不服,或者當?shù)氐恼螝猓詴趩⒊糖芭浜枚喾N祛濕解毒的中藥材,讓下南洋的青年們隨身攜帶,并叮囑他們一下船就把這些藥材熬煮好,然后飲服數(shù)日。這樣日久年深下,就形成了24味涼茶的方子。 在香港,涼茶的種類很多,但陶小霜和孫齊圣商量后,決定一開始只賣24味涼茶,原因很簡單——他們手里的錢不多,得省著用。 港島是個彈丸之地,連食物和淡水都依托大陸的供給,更何況是對土壤要求很高的藥材了。所以,香港那些遠道而來的藥材可不便宜。光是備齊足量的24味涼茶所需的藥材,兩人就又花掉了9000港幣;再加上買餐車和煤氣罐、鍋灶等器具的錢,那40000港幣已經(jīng)花去了一半。 而照著兩人的預想,他們至少得雇4個伙計。這4個伙計會和孫齊圣一起在碼頭上售賣涼茶,而陶小霜則負責在租屋里熬制24味涼茶和準備5人的3餐。 雖然叫24味涼茶,可并不是說一定要用24種中藥材,事實上,對其中需要的藥材種類,每一家涼茶鋪都有自己的秘方,除了主要的幾種,其余的無論數(shù)量和種類都是可以變更的。而陶小霜的方子的奧秘就在于她加入的薄荷上——她用的干薄荷葉產(chǎn)于迷霧鎮(zhèn)。 等陶小霜熬好兩大鍋的24味涼茶——這一鍋就是20斤,又要調(diào)火候又要不時用大勺攪拌,煮好以后她熱得滿頭大汗,兩個手臂也酸軟不堪,而這時孫齊圣也帶著4個雇好的推車仔回來了。 陶小霜和孫齊圣給這4個推車仔出的人工是每天35塊港幣,比香港所謂的人均收入低了15港幣。通過翻看舊報紙,陶小霜和孫齊圣知道就在上半年,香港的民政總署才發(fā)布了市區(qū)的人均收入——人均1500港幣/月。可據(jù)兩人觀察,其中不乏水分——錦屏街在港島不算最貧窮的地段,可住在那里的人的月收入很少能達到1500港幣這個標準。 比如許芳,她工作的李記涼茶鋪只有她一個員工,從煮茶到接待到打掃她都一人包辦,店東只會一天來巡邏兩次;每個月她的人工是1300港幣,這在錦屏街的伙計里算是最高的,其他店里的伙計只有1000港幣左右的人工。 再比如張家豪,他雖然只是個搬運工,可在搬運公司里的年資很高,又是小組長,所以他能拿到搬運工里最高的人工,大約1800港幣。而一個普通的搬運工的每月人工大概是1300到1500港幣之間。 所以,孫齊圣一在‘小上海’的街頭喊話說他要招人干活,活不算重,每天的人工是35塊港幣,還包3餐飯,感興趣的何止4、5個呀,40個人都不止。 孫齊圣挑人有兩個標準。首先,這人的身板得好,推著裝滿涼茶的餐車沿途販賣可是個力氣活。其次這人需要有一定的賣相,至少長相不能影響人的食欲吧。另外,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