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1
上激動未消,陸爍忍不住問了起來。 “老太傅高德!” 袁仲道激動地贊揚了一句。 “……他老人家已經同意了。” 說著他就將信遞給了陸爍,示意他自己看,只不過他臉上的表情卻是愈發復雜。 這位授業恩師,高德仍在,然而當年共同拜在他門下的袁魏高三同窗,卻是生死富貴各異,讓人忍不住慨嘆時光荏苒、流年易變。 陸爍卻沒有注意到袁仲道的變化,他一門心思都在手中的信上。 很快他就看完了,而此時袁仲道也終于恢復了正常。 “太好了,外公!” 陸爍笑著說道:“我看謝裴那里可以慢慢準備了,等時機一到,就立刻將人送過去……” 袁仲道復雜的神色掩去,轉而換上了愉悅之色,他笑著點點頭,道:“好!一會兒就讓袁管事傳信過去……” 這事半妥了一半,兩人都松了口氣。 …… 春去夏至,轉眼七月流火,天氣日漸涼爽,颯颯青葉染上深綠,潺潺溪流綿延不息,一年之秋將近了。 聒噪的蟬聲停了,忐忑準備了三年的考生們也終于上路赴考。 魏州隸屬京畿路關內道,雖治所在鳳翔府,但因有著京師這一特別的存在,故而歷年來,整個關內道的鄉試也都是在京師的彀文書院內進行。 魏州距離京師并不遠,加之又有陸昀夫妻在京師照應著,因此袁仲道對于袁文林此次的赴考倒是沒什么擔心的,備好馬車理好要帶的書籍,袁文林就在幾個家丁的護衛下赴京了。 與此同時,一山之隔的晉州那邊,晉王也終于緊隨著動身。 陳皇后既是國母,又是各皇子嫡母,圣上為陳皇后舉辦千秋會,晉王雖不受待見,但他為人子,入京為母慶賀卻是必須的。 這也是自幾年前被貶斥到晉州以來,晉王頭一次光明正大的帶人出晉州。 晉王一走,桃山書院這邊立刻就得了信。 陸爍和袁仲道等人沒有露面,他們目標太大,并不適合親自出面。 畢竟,前次逃走一個刺客的余波還在,以至于他們這幾個月與謝裴聯系時,也都是遮遮掩掩的,唯恐暴露了。 眼下臨門一腳,更不能出差錯。 因而,袁仲道只派了袁管事喬裝打扮去了桃山北坡,讓他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計劃行事。 桃山北坡那里,衛釗已好得差不多了。 他原先身上傷的集中,舊傷未好,又添新傷,一層摞一層,雖沒傷到根本卻也不輕,好在袁家珍奇藥丸藥粉不少,內服兼外涂,如今他已與常人無異。 袁管事很快帶著人與衛釗謝裴回合,趁著黑夜將衛釗送到了涇河旁。 涇河由北向南而流,在同州處匯入黃河,向東一片通途,水運極快,袁仲道提前安排好了船只,扮作運糧船向河北道行進,而衛釗則被喬裝扮成運糧的河工,由眾多侍衛扮成的河工護衛著往滄州去。 ☆、第328章 解元!! 今夜月色深濃,但卻沒有星,月光灑落下來,映照在水波之上,使得涇河如同一條綴滿黑點的白練,時不時跳躍著光輝,遠遠看去,如同一顆顆閃爍著的寶石。 衛釗負手站在涇河旁,身后跟著三兩個一言不發的侍從,做著一樣的打扮,都是一身粗麻制成的布衣,看著臟兮兮的。 這是黃河旁十分常見的河工打扮。 盡管如此,明月清輝下這負手而立的男子,卻仍舊有一種慨然正氣透露出來,讓人無法忽視他的光華。 遠遠地,水上傳來一陣時高時低號子的聲響,是船只要靠岸了。 終于到了離開此處的時間! 衛釗專注的看著眼前翻騰的河水,那水影兒里似乎映照著這十余年發生的一幕幕。 看著看著,他心中逐漸五味陳雜,到最后,那些雜陳的情感卻都匯聚到一處,使得他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爺,船上都已經準備好了!是時候上去了……” 正當衛釗陷入沉思之時,一旁突然走上來一人,輕輕在他身旁叫了一句。 衛釗回過神來,看了那人一眼。 是袁管事。 “那就直接上船吧!” 衛釗也不多言,直接點點頭,就帶著身后幾人,跟著袁管事一步步走向碼頭。 邊走,袁管事邊低聲交代著:“滄州那邊,早已安排好了接應的人,三皮是認得的,您到時按照他的安排上玉羅山就是了……” 諸如此類云云。 幾人腳程極快,不一會兒就到了碼頭處。 此時夜雖然已經深了,碼頭停靠的船只卻不少,一艘挨著一艘,幾人很快就走到了他們要乘坐的大船前頭。 這是只運糧的船只,船上裝著糧米,顯得格外的擁擠,但衛釗看著上頭亂糟糟的環境和時不時走動的河工,卻放下心來。 這船很像那么回事!加上人多隱蔽處也多,倒是很適合藏人。 “先生費心了!” 衛釗聲音雖有些冷,但里頭的感激之意卻很是明顯。 袁管事什么也沒說,卻深深作了個揖,表明了他的態度。 衛釗也就不再多說,直接提著衣服下擺上了船,身后的幾個隨從也隨后跟上。 袁管事依舊作著揖禮,頭微垂,一時間只聽得到噔噔噔腳踩木板的聲音。 不一會兒,這聲音卻停了。 袁管事有些詫異,正要抬頭,就聽衛釗聲音微微低沉,言道:“大恩不言謝,守常記住了,還請袁叔幫忙帶到……” 守常,正是袁仲道親自為衛釗取的字! 要帶給什么人,袁管事自然是知道的。 他抬頭正要回上一句,那噔噔噔的聲音就又響了起來。 卻是衛釗帶人走遠了。 …… 半月之后,護送著衛釗往滄州去的家丁才終于回來,言說那邊一切均已安排妥當。 袁仲道和陸爍祖孫倆這才安下心來。 袁仲道又仔細問了那邊的情況。 這才知道,自衛釗到滄州之后,唐老太傅就徹底隱居到了玉羅山深處,那里極為隱蔽,環境卻清幽,衛釗每日跟著唐老太傅讀書論道,一老一少朝夕相伴,倒也頗為自得。 這已是最好的結果了,一切都與先前預想的一樣。 至于接下來會如何,就要看朝局和衛釗的造化了。 想及此,祖孫倆也就不再惦念此事。 授課聽課,一切都按照原先的軌道運行著,但此時桃山書院里的眾人,卻更多的將目光放到了剛結束不久的鄉試上。 桃山書院學子眾多,雖多數是舉人,但秀才卻也不少,相應的,今年下場博前程的也不再少數。 科舉,這可是關乎學子一生的大事,尤其鄉試還是科舉的一道重要門檻! 跨過這道坎,就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