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5
卿你稍微輕點,要打也不能打頭啊……”林如海淡淡道:“是,臣回去就打他板子!”林楠駭然:“爹!”陛下你和我有仇是吧?目光灼灼的望向李熙,希望他能再接再厲,負責到底……李熙心虛的干咳一聲,道:“哈,林愛卿你也多年沒見過宮里的杏花了吧,等一會議完事,朕帶你好好看看……”果然指望不上!早就知道這個人從來都是指望不上的!林楠看了一圈,周圍除了愛莫能助的李資,盡是些低頭竊笑和假裝什么都沒看到的……頓時深感他爹的強大,到了御書房,各人神色便都鄭重起來,入座后,李熙向林楠點點頭,道:“你先給眾位大臣解釋一下?!?/br>林楠應了,上前一步,道:“諸位大人應該知道,我大昌制鹽之術,多是用煎煮,此法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產鹽效率卻極其低下,刮土、淋鹵、取鹵所費幾何且不提,僅僅是煮鹵一項,五尺鐵鍋,熬煮三個時辰,出鹽不到十斤,卻耗木材數十斤……據說許多產鹽地,為了煮鹽,大肆砍伐樹木,以致周圍都成了荒山野嶺……”在座的也有做過地方官的,略略知道些煮鹽的工序,卻也不及林楠說的這般清楚,更多的卻是吃過豬rou卻沒見過豬跑的人,覺得頗為新奇,卻想不通林楠為何突然會提起此事,這和他寫的所謂策論又有何關系,為何會引得陛下都為之動容?林楠頓了頓,還是沒提砍伐樹木會造成水土流失,形成隱患的道理,只是道:“先前我在一本古書上,讀到提及曬鹽之法,方才已呈給陛下——此法在光照充足的地區,效率百倍于煮鹽之術,更無須如此多的人力物力?!?/br>百倍效率!這話聽在在座的,包括李熙李資在內的耳朵里,不亞于是春雷咋響。誰都知道食鹽對大昌、對百姓的重要性,效率百倍于前,這是何等驚人的事!當下有人不顧李熙在側,起身驚問道:“此話當真?”林楠肯定的點頭:“當真!”“你在哪本書上看見的?你怎知它就有百倍之效?”林楠道:“哪本書不記得了,但此法可不可行,有沒有百倍之效,試過不就知道了?”必須不記得了啊,他不能說自個兒在初中化學中學過的吧,食鹽工業的流程:海水→蒸發池→結晶池→粗鹽和母液……可行自然是絕對的,畢竟是后世證實了的東西,至于有沒有百倍之效——好吧,他承認他是胡謅的,反正這句話這么籠統,要看你怎么算了,如果鹽田夠大的話,也不是不可能……在林楠的那個世界,曬鹽之法在明朝的時候便被發明出來,卻不知道為何,一直未能普及,直到清末光緒年間,才漸漸流傳開來,取代了原有的煮鹽之術。煮鹽之法,效率低下,耗費人力物力巨大,而且忒不環?!秩绾W龅氖茄阐}御史,是以林楠在這方面接觸的最多,是以對古代工業最不滿的,就是這煮鹽之術了!效率低什么的其實都在其次,林楠最看不過去,是區區一個食鹽,就成了百姓脖子上的一根套索,就成了貪官污吏jian商們的聚寶盆!揚州的官員和鹽商狼狽為jian,官鹽私賣,從中獲利無數,個個吃的腦滿腸肥,在被他們吞吃了大半的同時,朝廷還能從中收到占了近五分之一國稅的鹽稅來,可見百姓在吃鹽上,等于又交了一次丁稅,偏偏這丁稅,絕大多數還不是給了朝廷,而是被鹽商吞吃了去!在林楠想到鹽稅的同時,李熙顯然也想到了此處,雖然如今有了水泥瓷磚什么的,國庫有了不少盈余,可是眼下正大修河堤,花錢花的跟流水似得——這法子好是好,可是在鹽稅上……他有些算不過帳來,目光落在林如海身上:“林愛卿,你管著戶部,你看這個……”林如海聞聲上前,淡淡道:“臣略略算了算,若當真能普及此法,百姓只需以三成的價格吃鹽,在鹽稅上便能與之前相當,甚至更勝以往?!?/br>林如海這個帳,算的大家都糊涂了——林楠的法子出來,雖然成本是少了,產鹽是多了,可是食鹽上原本就是暴利,成本幾可忽略不計,買鹽的人也沒增加,怎的價格降了,鹽稅不降?林如海淡淡道:“若此法果真有百倍產量,且耗人力極少,臣建議陛下采用官制商銷制——禁止百姓私下煮鹽曬鹽,但官府鹽場的鹽盡便可敞開了賣,再無官私之分,鹽商再也無法從中獲取數倍之利,到百姓手里,自然要便宜的多?!?/br>頓了頓又道:“鹽政之弊,在于專商,官視商為利藪,商視官為護符,官商勾結,因循茍且……若用此法,廢除專商,所獲之利自然盡歸國庫?!?/br>李熙立刻便懂了——朝廷只需掌握鹽場,不許人私自曬鹽煮鹽,誰要買鹽都可以到鹽場來,反正有賣不完的鹽,你愛花錢屯就屯去——最重要的事,誰說產率是之前百倍,就得降價到百分之一?鹽場掌握在朝廷手中,還不是想賣多少錢賣多少?林楠佩服的看向他爹,強人啊強人!他不過是將曬鹽之術拿了出來,他爹立刻就想出了一整套推行的法子,連國有企業都弄出來了,真是了不得……他拿出東西的時候,并不是那么篤定的一定能治得了鹽商,畢竟大昌之所以用民制官收商銷的專商制,多是為了大筆大筆的稅銀,只是降低成本一項,對鹽稅上的幫助實則有限的很,畢竟食鹽的利潤全然不在成本上。李熙既想通了,如此有利百姓又有利于國庫的事兒,自然是非做不可,看林楠越發順眼,覺得這位小財神渾身都在閃金光似得,道:“既然如此,那這事兒就這么定了,至于選址建鹽場的事兒,林楠……”林楠聞聲,立刻向他爹身后一躲,建廠子這種勞心勞力的活兒,他可不愿意去……李熙一句話憋在半中央,終于明白林如海為何總想著揍他了,咬牙忍了,道:“你去一趟工部,挑選合適的官員,負責將他們教會了……老三你得閑的時候,也去看一看?!?/br>第116章杏林中,好一陣冷場。一生只有一次的,可以說是最重要、最風光的一次宴會,被私底下稱為龍門宴的瓊林宴,才剛剛一開場,萬歲爺走了,狀元公走了,大臣走了一半,扔下一群人面面相覷……新科進士們雖然很好奇林郎這次又寫出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好文章,令得陛下都為之失態,以致扔下這么多人一走了之,但更多的還是失落和無措——說不定這是這輩子唯一一次面見陛下的機會呢,虧了先前還各種忐忑各種緊張……唉,林郎你和陛下那么熟了,有事兒什么時候說不行,非得挑這個時候?好吧,他其實只呈了一篇策論而已,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