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
小哥兒姑娘都還惦記著要嫁給夫子或者給夫子做小,咱家要是因為夫子獎勵了一本講義給夫子送了禮,還不招了他們的眼。一人一句閑話,我的名聲就完了。柳條兒他們幾個為什么不進學堂,還不是進了學堂,夫子就更不可能要他們了。”而且他還要在那群人里橫呢,他平日橫得起來是因為自己立身正,行得端,坐得直。方夫子才剛給他刷了一下名聲,不能就這么毀了。柳婉音娘一聽事情這么嚴重,慌了神,歉疚地道,“木兒,娘糊涂呀,差點害了你。”柳婉音見狀也不好說他娘什么,“娘,沒事,您這不是沒送,以后不要學那李玉蘭。她自己都是半吊子醋,你看柳生才跟在舉人老爺身邊不到半年,舉止都比她強了不止一條街。”“娘這不是怕給你和你哥丟人,以后不學她了。”柳婉音娘憨憨地笑了笑,“咱木兒比她強多了,以后,你跟著舉人老爺學,娘跟著你學。”方睿軒接下來幾天的課上,繼續講述常用字的同時都是帶著柳家村的人寫契約。各種形式的契約,一一讓他們寫了一遍。還有一些文字陷阱,表述上的陷阱也淺顯地講述了一番。買遍賣遍了小石子,村口的老柳樹,屋檐下的燕子窩,河邊的青草。“契約若是看不懂,最好雙方協商一下,換一種淺顯都能雙方都看得懂的表述。”其實方睿軒原話想說,不要讓讀書人寫。但是想了想,不好把這種一棍子打死人和一下子得罪一大片人的話說出來,就含糊了兩句。若是一些心術不正的讀書人,在里面給摻雜許多無用的修飾描寫贊美之類的,這群人被坑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寫契約不是寫文章,不講究文辭,只要做到精準簡單就行了。”方睿軒簡直為這些人cao碎了心,全大炎朝都找不出一個他這么盡心的夫子。第22章辯論時光匆匆,轉眼間已是冬來秋往。基礎班的課程在第一場冬雪前結束了。一些青壯年齡,想要出去做工補貼家用的漢子,更是早早地退出了學堂,背著行李出去打工干活。方舉人沒有對月抒懷,對雪談情的心思。他只是個宅男,只懂程序,不懂這些風花雪月。專業班的課堂上多了三個人:柳文駿、劉仁杰、曹玉衡。因為方夫子的學費是嚴格按年收,今年十一月進學堂的,下一次交束修的時間就是下一年的十一月。那些家長才舍得提前將孩子們送來。柳小五真是不辜負方睿軒給他起名文駿,學堂功課比起他的幾個侄子來說十分出色。柳大錘考慮過后拍板決定,將小兒子送進學堂。柳家老大老二心中不滿,卻不敢違逆父親的意思,只能將自家幾個不爭氣的孩子抓起來狠揍了一頓。劉仁杰聰明伶俐,讀書的資質十分不錯,他會進入正式學堂方睿軒并不奇怪,當初劉老漢鄭重其事地拜托他給大孫子起一個響亮好聽有前途的名字的時候就有些預感。不過曹玉衡可就在方睿軒的意料之外了。“你父母知道你經常在學堂中挨打嗎?”方睿軒在曹玉衡的父母交完束修走后問道。“知道。”曹玉衡一板一眼答道,對于剛剛夫子沒有告黑狀反而向他父母夸贊他聽話懂事心懷感激。“既然知道了,那為什么還送你來學堂。”方睿軒有些奇怪了,這曹家衣食無憂卻也不是很富貴呀,曹玉衡的表現只是一般,除了每天都要挨打,沒有什么亮點了。很多比曹玉衡學得好的,父母都沒有讓來上學。曹玉衡還有一個一歲的弟弟,他爹娘不考慮小兒子就這么巴巴地把他送來了。在這古代,溺愛孩子的父母可是很少見的。當然方睿軒這般問話,沒有看不起曹玉衡的意思。這孩子還沒有開竅,堅持學下來未必不能學出個名堂。他單純地想知道曹玉衡父母對他的期望,做出不同的安排。若是曹玉衡的父母希望他日后找一個賬房之類的營生,方睿軒除了日常教學外還會教導他一些律法算賬之類的只是,對做學問的要求自然會減弱。若真要不遺余力的供他出人頭地,方睿軒自會換種教法。當然,方睿軒不知道的是,在曹玉衡爹眼中,錯八個字就是曹玉衡最大的亮點了。誰能這么有本事,基本上每次都八個字這么準。方睿軒要是知道的話,恐怕也會認同曹玉衡爹的話的,只是這話讓他來說就不好了。不然,他方舉人、方夫子,不就成為現代學校招生辦的招生老師了。多跌份!曹玉衡思考了一會兒,將他爹的原話刪刪減減道,“我爹說,夫子打我是為我好,真心希望我成材。所以還得請夫子繼續來教我。”“真的?”方睿軒再次確定了一下。一個六歲的小屁孩還來他面前耍心眼。曹玉衡漲紅了臉,張了張口,真的這兩個字是怎么也說不出口。“那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方睿軒不欲為難他,轉而問道曹玉衡的想法。“我會好好學的。”曹玉衡保證道。其實,曹玉衡父親的原話是,哪家學堂的夫子不打人,方夫子將手心打腫了,起碼還知道換屁股揍。再說方睿軒這里的束修便宜呀,雖然只優惠三年,但是每年省下二兩銀子,三年過后,攢下來的錢還能夠再讀一年。曹玉衡年幼,具體的規劃曹父還要等兩年再看。方睿軒算了一下他九個學生的年紀,最大的十歲,最小的四歲,這是學前班和小學一起辦的節奏。“明天就是臘八了,相信今天我講什么,大家都聽不進去。我們今天不講書本上的內容,來做一場辯論。”“何為辯論呢?”“就是給你一種觀點,你提出種種論點說服別人,讓別人相信你是對的。”方睿軒細細地給九個人講述了規則。“規則已經明白了,咱們先來講個故事。”說罷,方睿軒娓娓講述的聲音在教室中響起。早習慣了師父說故事講道理的三徒弟,聽得十分認真。原來方睿軒講的是中的陳太丘與友期行。是南宋的巨著,可惜沒有辦法再現世了。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出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過了中午還沒到,陳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現在已經離開了。”朋友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相約出行,卻丟下別人自己走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的時候您沒到,這是不守信用;對著孩子罵他父親,這是有沒禮貌。”朋友慚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大門。“聽說這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