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214節
滿堂喝彩,就連張泉、王大苗也忍不住站起叫好。 “這是——” 于謙有些驚訝。 王大苗坐了下來,笑道:“這是老劉頭的絕技,雷聲、雨聲、鳥聲、馬蹄聲,甚至連兵器交鋒聲都能喊出來,聽他說書,那才是身臨其境,舒坦得很啊。” 朱文奎贊嘆地看去:“著實厲害。” 于謙也敬佩不已,這可就是人才啊。 想想當年孟嘗君如果沒有門客會“雞鳴狗盜”這些特殊本事也回不去。 朱文奎看向張泉手邊的書,不由問道:“這位兄長看的是什么書?” 張泉拍了拍書,笑道:“你是讀書人,想來應該清楚四大名著吧,這便是其中之一的《瀛涯勝覽》。” “四大名著?” 朱文奎看向于謙。 于謙搖頭,表示不要看我,我也不知道。 張泉看著面面相覷的朱文奎與于謙,皺眉道:“你們竟是不知?這可不行,讀書人怎能不讀四大名著?” 王大苗也不解:“我家伢子可喜歡四大名著,你們沒看過?” 朱文奎笑道:“這《瀛涯勝覽》我們倒是讀過,著作之人名為馬歡,是鄭和大船隊中的書吏通事,這書中記錄了鄭和大航海時經過的諸多國家,風景風俗,地理山川,國王語言、氣候物產、海潮航路等等。只是,四大名著的說法,我們并不知情。” 張泉見朱文奎輕松說出,舒展開眉頭,笑道:“你們不知道也不怪你們,一個個都在埋頭苦讀。這四大名著還是今年年初中華書局定下的,說是以銷賣量為準,選出了四本小說。這《瀛涯勝覽》便是第四本。” 于謙好奇地問:“那前面三本是?” 王大苗指了指說書人,咧嘴道:“第一本便是《三國志通俗演義》,第二本是《水滸傳》,第三本是《太祖開國志》。” 朱文奎、于謙連連點頭。 《三國志通俗演義》是建文皇帝接過羅貫中書稿后刊行于世的,其出現標志著洪武時期禁書之策的結束。《水滸傳》隨后刊行,在金陵引起熱潮。 但實事求是地說,當年這兩本書面世之后,只不過在一些大城之中“暢銷”,像是金陵、蘇州、杭州、開封、徐州等地,在一些府縣里面,都沒多少人買書看書,更不要提銷售。 可時代在變化。 自進入建文朝以后,國子監率先改制,引雜學入國子監,隨后將這種改制推廣至府州縣。與此同時,朝廷還在大力發展文教與掃盲事業,每年投入在教化領域的錢鈔已然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社學廣立之后,朝廷文教進入到新的階段,強行要求少年進入社學,義務教育興起。 兒子讀書,老子掃盲,讓民間識字率得到了顯著提升,經過十多年,尤其是最近五年的教化,民間百姓中已出現了不少能識字讀書之人。 朱文奎知道,這就是父皇朱允炆所說的:市井文化。 原以為發展到這一步需要再過個十年八年,不成想在這滄州小地方竟看到了市井文化的成長。 朱文奎看著王大苗與張泉兩人,說道:“小子冒昧,敢問兩位是作何營生?” “耕田,哈哈。怎么,耕田就不能看書了?咱家伢子說了,不識字不讀書,就會成為蠢貨,做出蠢事。咱們雖然是苦哈哈的老農,可不是苦哈哈的蠢貨老農。” 王大苗爽朗地說。 于謙連連點頭:“沒錯,世人都應識字讀書,唯有如此,學問方可代代流傳。讀書人多了,聰明人也多,聰明人多了,國子監便能研究出更多的學問,大明能更強盛。” 朱文奎端起茶碗品了口,含笑道:“皇上說過,學問來自民間與百姓,可識字最少的卻也是民間與百姓,這讓許多好的文化、技術沒有流傳下來,實在是太過可惜。若民間與百姓識字讀書的多了,那文化與技術便不會再輕易遺失。若是皇上看到民間百姓都在談論四大名著,定是欣慰不已。” 張泉拍手:“皇上說得對極,若不是皇上這些年勤勉為政,力推掃盲,咱也不敢想自己竟也能看看這小說。說起來,這大海之上的故事可太多了。聽說這馬歡也跟著船隊去了,不知道這次回來會帶來什么故事……” 于謙看向朱文奎:“話說船隊離開近兩年了,是不是也快返航了?” 朱文奎想了想,說:“按照最初的計劃,他們應該會在這個月碰面,如果順利,此時說不得在返航之中。” “你們知道水師的事?” “呃,這個,聽先生們說起過一些。” “大家伙都過來啊,有水師的消息。” 說書的老劉惡狠狠地看向張泉、王大苗,沒看自己正要說“袁術死”呢,馬上要賞錢呢,你這一嗓子下去我還怎么吃飯……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新的行業,資本發展 滄州,中華書局。 主事丁廣河看著眼前的太子,又驚又喜。驚的是太子竟然來到了這里,喜的是再一次見到太子。 丁廣河雖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中華書局直屬皇家產業。 按照皇室規定,行省主事一年一入京,府域主事兩年一入京,縣域主事三年一入京。當然,偏遠的地方行省主事可以通過驛傳來送文書賬冊,未必需要親自到京師。 丁廣河有幸見到太子,還是在遷都之后的第一個除夕日,皇帝朱允炆與太子朱文奎同時現身英烈廣場。 那一日,建文皇帝發布了先拜祭后拜年的詔令。 這也意味著大明王朝的除夕日被定為拜祭日,無論身在何處,都需要去就近的英烈碑拜祭一番,然后才是迎接元旦新年。 同樣是那一日,朱文奎代皇帝發表了“察jian治貪零容忍”的文章,將朝廷之策定在了整頓官場之上。 太子雖未成年,可其表現出的對貪腐欺民官吏零容忍的強勢與威嚴令無數百姓歡喜。 那日,丁廣河在。 朱文奎雖然不認識丁廣河,但看他緊張與恭敬的神情便明白過來,笑著安撫道:“孤來這里不是找你麻煩,將書局的賬冊拿過來就好。” 丁廣河連忙將賬冊找出,送至桌案上,問道:“殿下可是想找售賣最好的是哪些書?” 朱文奎微微點頭。 丁廣河放松了一些,說:“今年上半年賣得最好的書,還是往年的四本,即《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瀛涯勝覽》與《太祖開國志》。不過有兩本書異軍突起,最近售賣的不錯,在這滄州城,也有不少人購買。” 朱文奎抬起頭看向丁廣河,問道:“哪兩本書?” 丁廣河安排伙計找來兩本書,然后遞給朱文奎:“一本是前宋沈括的《夢溪筆談》,還有一本名為《國子監的天才監生》。” 朱文奎微微皺眉。 《夢溪筆談》銷量增加可以理解,畢竟這里面學問龐雜,一些社學啟蒙時也會引導弟子翻閱這本書。倒是這《國子監的天才監生》,可是第一次聽聞與見到,當看到署名是胡濙時,朱文奎有些郁悶了,這個祭酒不是很忙嘛,怎么還有時間去寫書? 只聽說胡濙在研究醫學,準備寫醫書,沒聽說過胡濙還寫國子監監生的書啊。 打開一看,好嘛,還真記錄了不少驚才絕艷的天才。 比如商學院的周忱,這家伙在西疆省苦干多年,為絲綢之路貢獻很大,直升戶部侍郎。比如刑部侍郎王淮,早年間在國子監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朱文奎還看到了周昌、郭嘉樂、胡其儀、宋斷斷等人的名字。 書的框架很簡單: 人物,精彩的故事,蘊含的道理,要成為這種人應該具備的能力。 不得不說,這種簡單的安排,卻很讓人喜歡看,尤其是一些故事值得津津樂道,浮想聯翩,比如胡其儀乘熱氣球飛天差點被凍死的事,既宣傳了胡其儀為追求學問不畏死亡的勇氣,也傳達了溫度會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的道理。 朱文奎看向丁廣河,問道:“這書多少錢,百姓能買得起嗎?” 丁廣河笑道:“殿下,這本書在所有書里算是便宜,三百八十文。擱十幾年前,確實沒多少人能買得起,可如今百姓手中不缺幾百文錢。民間以讀書為樂,以有書為榮,一些人家甚至還將書擺在了廳房里,故意邀人去吃飯,看到自家買的書,以此為樂……” 朱文奎笑了。 雖說攀比虛榮要不得,可這攀比的不是穿著,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書籍,這倒是一件好事。 于謙問道:“這里的百姓每年大概有多少存余?” 丁廣河想了想,認真地說:“這個倒沒仔細計算過,但在碼頭卸貨的那些農夫,每年做工就能有六七貫,這還不包括農忙時,加上家中莊稼所得,林林總總一年下來還是能有十幾貫錢,去了一家花銷,走訪送禮等,每年留下個五至八貫錢還是可能。” 朱文奎點了點頭。 五貫錢雖是不多,可對于尋常百姓之家已是不錯。積累個十年,家中不敢說富,但也不至于因為一兩年連續的減產絕收而造成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百姓有了抗災能力,朝廷穩定的基石便鋪好了。 自滄州離開,朱文奎、于謙等人一路南下,走走停停,在六月底抵達了金陵。 通濟門外。 人群聚在一起,紛紛攘攘。 宋遠扯著嗓子喊道:“清山裝配廠,要三十人,長期做工,一旬八百文,一旬一結。” 陳鋒不甘示弱,聲音更高了:“大舟紡織廠,要四十人……” “有沒有去玻璃廠的?” “面粉廠煤工來三個!” 于謙站在人群之外,看著熱鬧的場景,皺眉道:“出了好多不曾聽聞的行當。” 朱文奎一只手摸著下巴,思索著。 父皇曾說過,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會進入另一個階段的,或許政治體系不變更,但經濟體系會先發生變化。有一個名為資本主義經濟的東西,會伴隨著商業、手工業的發展,無可阻擋地出現在大明。 而資本主義的一個標識,便是自由雇傭市場的出現。 這些年來,金陵、蘇州、杭州等地,早就出現了這種雇傭市場,只不過遠沒有眼下如此熱鬧,那時候也沒有出現那么多的廠,更多的是一些紡織作坊。 可現在,隨著外無強敵,內無大災,朝廷減稅,有酬徭役,百姓逐漸有了購買力,市場需求在增加,隨之而來的便是各類各樣的工廠出現,以滿足這些需求。 朱文奎聽朱允炆說起過資本的可怕,知道資本的逐利本性,它可以讓人過得好,也能讓人死無葬身之地,它可以成就偉大,也可以讓偉大淪為渺小。 關鍵不是阻止它來到大明,而是如何引導與使用資本。 時代的潮流是不可能逆轉的,唯有順勢而為,善于使用,才能確保一切力量為朝廷所用。 朱文奎明白,未來自己治理大明少不了與資本較量。 好事。 父皇將周圍的敵人都清理完了,瓦剌也被徹底分解,沒了往日的威風。除了水師之外,大明軍隊在未來幾十年很可能都不會有大的戰事。 沒敵人可收拾,想要延續與再創大明輝煌,就需要內治! 內治難點之一,便是商與資本。 朱文奎看到了大明新興的行業,看到了朱允炆曾描述過的可能,對眼前的欣欣向榮既是期待,也有所忌憚。 于謙察覺到了朱文奎的情緒變化,笑道:“權衡利弊,扶利而去弊。再多變化,只要不改變大明前進的方向,不扯后腿,總會越來越好。” 朱文奎點頭,一掃擔憂,豪情地說:“任它雷霆擊空,我自乘風破浪!” 在朱文奎、于謙一行人在南方游歷時,在北京的二皇子朱文垣已經開始學習處理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