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26節(jié)
“只要精于永嘉學派的學問,朝廷必重用。” 朱允炆求賢若渴。 永嘉學派是規(guī)范與運作大明資本主義的重要思想,它需要在永嘉萌芽壯大,繼而掀起思想解放的浪潮。 資本論、共產(chǎn)論,那些對此時的大明而言太過猛烈,朱允炆希望大明的資本發(fā)展是植根于漢文化、漢土壤的。 事實證明,這一片土地上有足夠的智慧,足夠聰明的百姓、知識分子與敢想敢為敢闖的先哲,他們有能力幫助大明破浪遠航! 葉耕笑了笑,偏頭看向自己的孫女:“這就是我的傳人。” 葉靈兒沉默。 孫安看著葉靈兒,面露難色。 女子當訓導? 不可為。 女人怎么能當先生呢? 朱允炆凝眸,看著清秀的葉靈兒,輕聲說:“葉公沒有開玩笑?” 葉耕呵呵冷笑:“她是我的孫女,五歲起就跟著我修習永嘉學派的文集,至今已有十二年,聰明伶俐,悟性非凡,甚至還憑著學問,預測過帖木兒大敗,預測過朝廷移民東北!” 朱允炆驚訝不已。 傳聞諸葛亮的老婆黃月英就是一個身懷大才的女子,在和老劉隆中對之前,不知道和老婆對了多少次了。 難道說大明也有如黃月英一般的女才人?預測帖木兒、東北事,這可不是簡單之輩。朱允炆有些不信,看著葉靈兒,嚴肅地說:“你想成為府學的先生,就需要拿出你的本事。” 葉靈兒看了看一旁的爺爺,見爺爺點頭,便伸出玉指,指向湯不平說:“他是你的護衛(wèi),你們應該是金陵來的人吧?”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不拘一格,奇女子 湯不平有些驚悚,手不自覺地微微一沉,冰冷的飛鏢落入掌心,鋒芒從指尖處閃現(xiàn)出來。 “他也不是管家之流,而是一個文官。”葉靈兒并沒有注意到這一幕,說完黃淮之后,看向何文淵,繼續(xù)說:“至于這位公子,應是經(jīng)歷過大悲大喜,依舊心性了得之人。” 朱允炆微皺眉頭,看著云淡風輕的葉靈兒,問:“你如何知我們來自金陵?” 葉靈兒笑而不語。 葉耕似乎對孫女的表現(xiàn)極是滿意,哈哈大笑過后,幫著解釋:“她有過目不忘之能,之所以說你們來自金陵,是因為建文報。” “建文報?” 朱允炆凝眸。 葉耕點了點頭:“開國四十年大閱兵,建文報通篇報道,僅僅是繪圖就有六十幅之多。雖說有些繪圖人物不清晰,但一些細節(jié)卻是很明確,比如你腰間的‘白龍’玉佩,這護衛(wèi)的劍眉。當然,這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今年吏部考核才剛剛開始,知府一級的官員即使是調(diào)任,也需等到七月間。” 走正常程序,應是七月?lián)Q人,如今突然三月?lián)Q人,顯然是受到了某些干擾,加上一些細節(jié),孫安、何文淵等人敬畏、謙恭的態(tài)度,猜測出來并非不可能。 朱允炆摘下腰間的玉佩,苦澀地搖了搖頭,收入懷中說:“看來,還是小看了永嘉學派調(diào)查的厲害。這種調(diào)查、推導與演繹,可謂是一門高深學問,這位姑娘令人佩服。” 葉耕頓了頓拐杖,一雙深邃的目光看著朱允炆:“雖大致清楚你們的身份,但這里是先輩埋骨之地,不適行禮,就此別過,各自安好吧。” 朱允炆見葉耕想要離開,笑著說:“既然她有本事當班昭,那我不介意破例一次。孫安,明日手書溫州府府學聘請文書,親至葉公家中,邀請葉靈兒入府學任訓導,教導永嘉學派課業(yè)。” 孫安看著眼前的小姑娘有些為難,但皇上發(fā)了話,又不能不從,只好硬著頭皮答應。 朱允炆看著葉靈兒,頷首微笑。 歷史上有不少奇女子,比如曹大家班昭,班彪的女兒,班固的meimei。此女精通儒家經(jīng)典、經(jīng)史典籍,她的學生是漢和帝劉肇的皇后、貴妃,包括一些公卿大臣。 在班彪、班固死后,《漢書》編撰進程被迫擱置。漢和帝得知班昭才學異秉,下詔讓其在東觀藏書閣潛心續(xù)寫《漢書》,這才有了“東觀續(xù)史”的典故。 《女誡》一書,也是班昭的作品,說她是女人之中的孔夫子,并不為過。 除了班昭外,還有第一個“女博士”——隔紗講禮的宣文君。宣昭帝苻堅曾令學生一百二十人從宣文君受業(yè),使周官學得以保存流傳。 封建時代,男尊女卑是沒錯,可總有幾個女子成為時代中最出彩的花,比如班昭,比如李清照等,現(xiàn)在葉適后人葉靈兒,她有才能,那就給她一次機會。 大明要開始的是轟轟烈烈的新時代,沒幾朵紅花怎么行。 朱允炆走向葉耕,詢問:“葉公隱在民間,定是知曉民情,可有疾苦、欺壓之事?” 葉耕與朱允炆同行,緩慢下山:“朝廷諸多施策,尤其是一條鞭法,集所有稅為一種稅,封死了衙門巧立名目之路,讓百姓有了喘息,可謂造福萬民。只不過,農(nóng)稅十五稅一,依舊是沉重。” 朱允炆攙扶著葉耕,對這種年老的智者很是尊重:“十五稅一,確實談不上輕松。葉公也須看到,朝廷眼下正在推基礎建設,大興文教,初級的工業(yè)規(guī)劃也在落實之中,種種條目,哪個不需要龐大的財力作支撐。” 葉耕嘆息:“所以說,興,百姓苦。” 朱允炆不得不承認,確實如此。 大明現(xiàn)在推動資本萌芽,推動初級工業(yè),但這些動力與基礎并不是什么掠奪、原始積累,而是小農(nóng)經(jīng)濟,是無數(shù)百姓辛勤耕作支撐起來的。 辛苦農(nóng)民,壓榨百姓,這幾乎成為了一個不可破解的魔咒,無論是哪個時代! 正如后世,也是農(nóng)民咬著牙支撐起了四十年輝煌! 一次次危機來的時候,都往農(nóng)民身上壓,直至實現(xiàn)軟著陸。可那些生活在輝煌里的人,卻反過來譏笑、看不起、鄙視農(nóng)民。 興嗎? 興! 百姓苦嗎? 苦! 大明百姓苦嗎? 一樣苦。 但有沒有辦法? 沒有! 至少朱允炆目前是沒有任何辦法的,大明需要資源支撐發(fā)展,而無數(shù)的百姓,無數(shù)的農(nóng)民,就必須成為被壓迫的、被盤削的人。 只不過朱允炆努力減少了這種壓迫感,降低了盤削的力度,減少了民間的矛盾與沖突,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生活的不沉重。 十五稅一,抽得依舊讓人喊疼。 但朱允炆沒辦法,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大明不能調(diào)整農(nóng)稅稅率,雖說商業(yè)發(fā)展帶來了豐厚的商稅,但前所未有的支出也是一個接一個,增加的與支出的,保持著一定的平衡,一旦農(nóng)稅調(diào)整,戶部財政必然被波及,到時候戶部缺錢了,是發(fā)行國債呢,還是增加稅收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努力維持現(xiàn)狀,讓百姓再苦上一些年,直至鄭和回來,農(nóng)產(chǎn)品實現(xiàn)豐收,百姓徹底解決肚子問題,生活有了剩余,商品市場開始了大的內(nèi)循環(huán),商業(yè)可以支撐起大半個國庫的時候,才能調(diào)整農(nóng)稅。 朱允炆看著年老的葉耕,保證道:“我在等遠航的船隊回來,他們?nèi)羰腔貋砹恕N铱梢源饝~公,十年之后,農(nóng)稅可以從十五稅一,調(diào)整為二十稅一。” “你是說鄭和的船隊,他們沒有沉沒?” 葉耕有些意外。 朱允炆笑道:“誰告訴葉公他們沉沒了?” 葉耕有些疲累,坐在一旁的青石上歇著:“我看過建文報,鄭和是建文五年九月二十日出航的,可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建文十年二月,曾經(jīng)跟隨鄭和的水師李素都回來過了,卻不見鄭和船隊歸來,不是遭了海難,還能是什么?這大海之外的天地,能容得下四年半的穿行嗎?” 朱允炆目光中閃過一絲擔憂。 沒錯,鄭和他們離開的時間太久了,他們現(xiàn)在到底在哪里,還剩下多少人,有沒有找到土豆、番薯、玉米,一概不知。 但朱允炆相信,相信鄭和,相信大明水師軍士,相信大明人能做到! 朱允炆堅定地說:“葉公,永嘉學派主張調(diào)查、了解然后再去談論。這大海之外的天地,你可并不了解,莫要說四年半,就是五年,十年航行也容得下。你應該等著聽好消息,鄭和一定會回來的。” 葉耕疑惑:“他回來未來就能減少農(nóng)稅?” 朱允炆斬釘截鐵:“沒錯!” 葉耕呵呵笑了:“若真如此,我可要多活一段時間,至少也得等到鄭和回來,是吧?” 朱允炆握著葉耕蒼老的手,認真地說:“鄭和回來之后,你會知道,全天下人都會知道!到時候,葉公可不要驚訝。” 葉耕與朱允炆邊說邊笑,走走停停,終返回了山下的小村落里。 葉耕對于親和的朱允炆很是欣賞,拉著朱允炆進入了書屋,書屋里的書實在是太多了,幾乎堆到屋頂,一本本厚重的古書堆出了一座小型的圖書館,就連桌案上,也只留下了小小的筆墨空間,其他地方都是書。 朱允炆拿起一本古樸的《臨川先生文集》,翻看看去,只見: 人君能敕正則治,不能敕正則亂,所以敕之不可以無,其為一也。……時有難易,事有大細,為難當于其易,為大當于其細,幾者事細而易為之時也,故人君不可以不知幾。 這是王安石的大作。 作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拗相公,他憑借著“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氣與魄力,開啟了一場繼商鞅變法之后的又一次全面變法。 葉耕掃了一眼朱允炆看的書,嘆息道:“可惜拗相公沒有生在建文朝。” 朱允炆將書放下,搖了搖頭說:“若拗相公當真生在我朝,朝廷也未必敢用他。” “為何?” 葉耕有些意外。 朱允炆笑道:“因為拗相公不會用人啊,變法之事,絕非個人之事,他所選用之人,多有缺陷,甚至是小人,依靠著這些人,即不能提出建議,也不能推行舉措,即沒有反饋問題,也沒有及時跟進,只坐在上面,高高在上,籌劃執(zhí)行,如此變法,又怎能成功?” 葉耕肅然,進言道:“拗相公選人不當,確實害了變法。只愿朝廷選得良才,新政延續(xù),造福百姓。” 朱允炆坐了下來,與葉耕坐論治國之道。 葉適等人在賦予永嘉學派內(nèi)涵時,主張在史料中尋找富國強兵之道。葉耕踐行了這個思路,一生中閱覽了大量的史料,與朱允炆談論起歷史更是信手拈來,侃侃而談。 朱允炆通過與葉適的爭論,汲取永嘉學派的觀點與思想,思考如何使用永嘉學派這一柄利劍,劈開理學這一座大山!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朱允炆的國書 思想的嬗變需要溫和進行,不應如施了猛藥,讓一個思想直接取代另一個思想。 人的認識與接受程度,是伴隨著時間、宣傳進行的,覺醒帶動蒙昧,先進帶動落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緩慢推進。 朱允炆深入了解了永嘉學派,并破除世俗約束、理學桎梏,將永嘉學派傳人與學說引入溫州府學,種下了思想解放的種子。 與其他種子不同的是,思想與學說有著特殊的感染力、傳播力與生命力,一旦站住腳跟,在這個文教大行的時代里,定會掀起風潮! 翌日。 溫州府學教授孫安、訓導陳良佐等親自至葉耕家中,以府學高規(guī)格聘請葉靈兒為訓導。 葉靈兒清楚自己進入府學是為了家學學問,為了傳播永嘉學派,而非是搔首弄姿,博名取利,盤起長發(fā),頭戴四方帽,身著玄衣,不施粉黛,如一俊俏郎君。 朱允炆看著大明第一個女訓導,嚴肅地說:“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由此可見,女子輔天下古來有之,萬望你能將家學發(fā)揚光大,他日有所成,國子監(jiān)當有你一席之位。” 葉靈兒肅然行禮:“臣定不負隆恩。” 朱允炆微微點頭,對孫安與一旁的何文淵說:“她是溫州府學訓導,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