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478節
這一日,駐留永定河南岸的縣丞陳勇,正在與駐留盧溝橋的巡檢司志武商議移民之事。 按照朝廷文書,算算日子,進入宛平縣的百姓也就這兩日到,前去迎接的人派出了三十里,到現在也沒個回應,看來今晚是不可能來了。 現在不是秋日,晚上走走路還有點舒服,這已經入冬了,晚上北風寒的很,此時百姓也應該就地扎營,等待天亮再趕路吧。 “居所營造都完工了吧?” 陳勇有些日子沒回衙署了,打聽著最近的消息。 司志武將手放在小火爐上面,說道:“宛平縣挨著北平,又有布政使協調北平軍士,居所營造已準備齊當,陳縣丞是沒見到,見到了你也想移民。” “咋,一些移民的房子,還沒修出花來不成?” 陳勇好奇。 司志武嘆了一口氣,道:“聽聞山東一些移民居所,就是一個破草屋,勉強不透風就行。可咱布政使太較真,非定了二十年居所的規矩,還要求每個居所前面留塊石頭,刻下工匠與軍士名字。” 陳勇嘖嘖不已,羨慕著倒了一杯酒:“這是好事啊,留名萬世啊。” 司志武呸了一口,咬牙道:“這是倒追二十年啊!布政使發了話,誰建的居所,二十年內倒了,哪怕他們離開了衛所,也要追過去,收繳了他們享受的新軍之策,還要補償。” “這……” 陳勇打了個哆嗦。 北平布政使張昺是個狠角色啊,他說的話,估計沒人敢當做兒戲,加上平安與其關系也不錯,都司點了頭,那日后真出了事,說不得真的會倒追回去。 眼下新軍之策的待遇吸引著無數百姓,想要參軍的人恨不得都要送禮了,可衛所考核制度在那里擱著呢,出了事,倒霉一批人,現在沒人敢私自開后門。 萬一因為蓋房子不合格給趕出了衛所,那自己將和這么好的待遇徹底無緣,加上施工建材都是布政使司與朝廷出錢,軍士只需要當工匠,拿出安營扎寨的本事,打造出適合百姓的居所。 說白了,就是出力氣,干好活就行。 軍士賣力,布政使司有錢,宛平縣的移民居所自然不同尋常。 在陳勇與司志武喝得醉意微醺的時候,突然有衙役闖了進來,大聲喊道:“縣丞,巡檢,山西移民來了,是來我們宛平縣的移民!就在五里外了!” “五里?!” 陳勇立馬跳了起來,自己可是派人出去了三十里迎接,這移民怎么就到了五里? “陳縣丞,移民走錯了路,現在正沿著永定河朝這邊走來。” 衙役連忙解釋道。 陳勇當即打了一盆冷水,洗了洗臉,清醒之后,這才帶著司志武走了出去。夜色中,永定河旁多出了一道火龍,金燦燦的,不斷躍動著前進,看不到尾。 “當真是到我們宛平縣的?” 陳勇不知道這來了多少人,但看隊伍長短,定是不少。 司志武瞇著眼看著,心中盤算了下,回道:“如此隊伍,怕不低于三萬人。” 陳勇清楚,宛平縣此番接收山西移民的名額是六千戶,三萬兩千余人,這北平附近一次性接收移民最多的地方。 而北平附近的其他區域,多是以兩千戶、萬人規模為主,整個北平方圓三百里之內,將安置二十萬人口。 “走!” 陳勇看著前面移民隊伍中飛出了一隊火把,知是移民的護衛騎兵,便帶人迎去。 梁九很是激動,飛馬在前,直至近了才勒住馬,高聲喊:“敢問可是宛平縣官員?” 陳勇上前,回道:“宛平縣丞陳勇,率眾迎遲,還請這位小將軍多擔待。” 梁九勒住有些躁動的馬,從懷中取出文書,道:“我等乃是山西移民護衛隊,接朝廷、山西巡撫命,護送山西百姓六千戶,合計三萬兩千二百五十人,實到三萬兩千一百三十九人,這是入宛平縣的文書。” 陳勇當即接過,仔細看了看,確系無誤后,一臉笑意,道:“辛苦,辛苦你們了,來,快準備過橋,我已差人通告衙署,那里應該已準備迎接事宜了。” 梁九接回文書,藏在胸口,拍了拍之后,轉身對后面的百姓喊道:“宛平縣就要到了,加把勁啊!” 河對岸的遠處,原本黑暗的原野之上,突然冒出了許多的光,如豆的光芒不斷串聯,不斷連綿,逐漸亮成一片。 “看,那里就是宛平,知縣大人已經知道你們來了。” 陳勇指著遠方。 梁九與眾百姓看到那黑夜中的燈火,心頭充滿了溫暖。 這夜雖寒,風雖有些刺面,但那遠處的燈火,卻如火炬,溫暖著自己的身體,血有些熱了,腳步越發快了。 “走得咧,走得咧,穿山渡河鞋兒破嘞。” “走一步嘞,再走一里嘞,挑了血泡娘也疼嘞。” “走遠嘍,走遠嘍,父老鄉親莫流淚嘞。走近嘞,走近嘞,到了宛平再扎根嘞。” “扎根嘞,扎根嘞,我們不忘本是山西人嘞。” 無數百姓在夜色中喊了出來,沒多少華麗的調子,卻飽含著感情,聲音落在永定河中,傳蕩在兩岸的曠野里…… 第五百六十六章 抽勾,扎根 宛平知縣孫儒召集所有衙署官吏,親自迎接山西百姓,看到小孩子,還會拍拍腦袋,抱上一抱,看到老人,噓寒問暖,寬慰幾句。 這些人經歷了離家的痛苦,又經過曲折而漫長的遷移,才最終到了這里,怎么能不重視呢,畢竟有了這三萬多人,宛平現許多荒蕪的田地就有人開墾了,說不得還能將宛平縣升格為宛平州,到時候自己可就是個坐地升官,最少也是個知州。 事關自己的仕途與利益,怎么能不用點心…… 更要命的是,宛平挨著北平,布政使大人吃了飯溜溜就能過來,一旦發現自己接待不周,安置不妥,那知州的夢還沒做,就將破碎。 所以,孫儒做足了父母官的樣子。 無論孫儒出于什么心態,什么動機,但他的工作是無可挑剔的,三萬余人的安置,他帶著官吏做到了有條不紊。 大鍋飯、菜、rou都準備地妥妥的,待百姓吃飽有了力氣之后,考慮到天色已晚,老人孩子身體虛弱,便將百姓集中安置在了宛平城中,府衙、大戶、士民,紛紛騰出位置接待。 這一夜的宛平縣城,家家門敞開著,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家人們。人的質樸與關懷在這里是如此的真實。 陳木看著已熟睡的孩子,依靠在床頭看著窗戶的方向。 崔娘輕輕給兒子揉著腿,接連走路,孩子營養又沒跟上,睡覺的時候總是抽筋,若不揉揉,怕又要疼醒,看著自家的男人一動不動,只在那似乎笑著,不由出聲:“那么累了還不睡,天亮之后,便是分家辦加家用,還有分地,少不得忙活。” 陳木收回目光,看著崔娘,柔和地說道:“這一路上就盼著有張床可以睡覺,可到了這里,真有了床,反而有點不習慣了。想想睡在大地上的感覺,身體似乎被按在了地上,和大地成為一體,星星似乎在跑,月亮似乎在跑,我們似乎也在跑。” 崔娘噗嗤笑了,白了一眼:“睡在地上你還能跑,那咋不見你跑到這里來,還費兩條腿的力氣。我看你是睡習慣了,明兒分了家,你還是睡地上罷。” 陳木一把拉過崔娘到懷里,任由崔娘捶打也不松開,只輕聲道:“走了那么遠的路,現在回頭看,好像死了一回。” “呸呸呸,不準這樣說。” 崔娘連忙拿手按住陳木的嘴。 陳木笑著看著崔娘,在其拿走手之后,感嘆著:“一輩子沒走過這么長的路,現在終于到了這里。雖不知我們以后會怎么樣,想來,應該不會比安邑時更差吧?” 崔娘含笑,憧憬著:“這次移民,朝廷做得算是用心了,哪怕是他們給咱一個茅草屋,我們也能憑著自己的手,搭出個結實的家來。” 陳木看著自己的大手,重重點頭,沒錯,全指望朝廷是靠不住的,他們只負責移民,說白了,把人送到地方,朝廷的任務就結束了,至于后續分破茅草屋、分地、分種子、耕牛、農具,就是地方的事了。 “聽說這里到北平城很近,里面住了很多人。” 崔娘輕聲道。 陳木攬著崔娘,遐想著說:“聽隨行的商人說起,現在北平城人可算是不少了,前陣子好像北面打仗,北平就出了十萬軍士。” “啊,打仗,怎么又打仗?” 崔娘緊張起來。 自家從山西跑到宛平,一個原因就是怕打仗,白蓮教在陜西鬧騰,瓦剌在大同外鬧騰,加上里長還在家里鬧騰,實在是沒活路了才走上了這一條路。 陳木輕輕拍著崔娘略顯單薄的后背,頗有幾分驕傲:“那是關外的仗,聽說咱們將韃靼瓦剌殺得片甲不留,追了他們幾千里才罷手。” “幾千里……” 崔娘白了陳木一眼,以前在家里糊弄吹噓,自己無知也就算了,可自從走了這一路,怎么會不知道一千多里是個怎么長的距離,這是個累死人累死馬的距離。 不過看樣子,大明是打了勝仗,那就好。 陳木不知道怎么睡著的,醒來時,就見崔娘緊抱著自己,身上還蓋著一層棉被,上面用厚衣服壓著。 一家人起來,收拾妥當了,謝過東家之后,陳木帶著家里和一堆行李到了城西,雖是一早,但已是人山人海,莫要說移民過來的三萬多百姓,就是城中的近萬百姓也跑出來不少,還有一些商人干脆支起攤點,叫賣起來。 知縣孫儒帶縣丞、巡檢等人到場,安撫好秩序之后,便站在高臺處,扯著嗓子喊起來:“六千戶,二百戶一輪,從東面開始抽勾,都莫要亂,莫要爭吵。抽勾到哪里,就是哪里,不得有異。留出兩日,準許你們自行調換,兩日之后,官府造冊入戶籍,發放地契,家宅不準再隨意更換,都清楚了嗎?” “清楚。” 百姓們激動不已。 所謂抽勾,其實和抓鬮沒多少區別,不同的是抓鬮是紙,抽勾是長短不一的秸稈,尋常時都是露一截,藏一截,從上面看看不出端倪,只能看運氣。 考慮到人多,又需要排定次序,宛平縣沒有去砍高粱弄個秸稈什么的,而是使用了等寬等大的木條來代替,木條背后寫上字號,全都放在了十口木箱子里。 “開始吧。” 孫儒喊著,衙役在東面點數夠了二百戶人家的頂梁柱,排隊上前,從木箱子狹窄的口中伸入手,然后取出一個木條,識字不識字,都會看一眼。 師爺看著男人手中的木片,會高聲喊一句:“恭喜,抽中的是城東一百二十號房屋。城東的,帶家人靠東面站,哎呀,這位是城西的,九十五號,帶家人到西面……” 陳木著急地看著,自個來得時候就在西面了,這可不太巧,需要輪到最后了,不由有些著急。崔娘倒無所謂,抱著小女兒看著一批批人抽著,笑容滿面的樣子,這些人是多久沒這樣笑過了。 “不要著急,總會輪到我們。” 崔娘平靜地說道。 陳木搖頭,擦了擦額頭急出來的汗,開口:“你懂什么,人家都搶走了好的,剩下的肯定都是差的。再說了,萬一我們太偏了,分給的地又是貧瘠的,還怎么活過?” “那你現在就上去?” 崔娘給了陳木一個膽子。 陳木吞咽了下口水,沒要這個膽子,人家都老老實實的等著呢,自家要是亂了,豈不是丟人。萬一不給分宅院,沒了地契,那才虧死。 忙到太陽偏西時,終于輪到了陳木,在崔娘期許的目光中,孩子喊爹的聲音中,陳木走上了臺,路過第一個木箱,又走過第二個木箱,在崔娘疑惑的目光中,走到了第八個木箱前,伸手在木箱里面,似乎挑揀起來,耽誤的時間有點長。 就在縣丞準備催促的時候,陳木拿出了木條,看了兩眼,不識字,又訕訕然遞給一旁的師爺,師爺看過,眼神一亮,喊道:“不錯啊,城北八十號,嘖嘖,這可是好地段,挨著主道,還能做點買賣。” 陳木不關心什么買賣,只問了句:“附近有好田沒?” 師爺無語地看了一眼陳木,挨著主道你不做買賣,還想著種田干嘛?不過這些人本就是農家人,若沒田,怕都不知道怎么過日子了。 “有良田,只不過要走個一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