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79節
一條鞭法、遏兼并國策,確實是贏得了底層的歡迎,也讓這些人大出血。 他們沒辦法反對國策,卻有辦法反對國子監革新。 看來,新俸祿的出-臺,也只是讓這些官員嘴里皇恩浩蕩下,私底下該怎么說,還是濤聲依舊。 行。 你們不是反對嗎? 那咱就來點大的。 朱允炆親自擬寫詔書,命行人司嚴許博宣讀于內閣。 郁新、張紞、解縉跪著接旨。 嚴許博清了清嗓子,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國子監乃帝國育才之地,事關國運興衰。前有徐監丞《國子監十大弊病》,后有百官反革新之舉,朕意難決,憂心忡忡,今欲興辯論之道,以聽肺腑之言。” “夫辯論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焉。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以決事由。” “以此之法,決國子監革新與否。由是,命內閣于百官、國子監,選五人為反對革新之甲方,朕擬選五人為支持革新之乙方,朕與百官、監生悉數旁聽,以辯論之果,定國子監之未來!” 解縉等人領旨之后,嚴許博回去復命。 看著圣旨的內容,郁新呵呵笑了起來,說道:“皇上想以辯論之舉,決定是否推行國子監革新之策,此法倒是新鮮。謝大紳,你如何看?” 因為解縉支持國子監革新課業,而這與郁新、張紞觀點相左,因此,二人對解縉有所埋怨與孤立。 解縉聽著郁新陰陽怪氣的聲音,皺了皺眉,說道:“郁閣老,國子監既有弊病,革新是理所當然的事。” 張紞知道議論下去也沒有結果,反而傷了和氣,便說道:“既然皇上想以辯論定結果,那便辯論一場吧。” “怎么,張閣老還打算親自下場辯一辯不成?” 解縉看著自信的張紞問道。 張紞只輕松一笑,道:“百官與國子監人才眾多,何須我等親自去辯?憑心而論,《國子監十大弊病》疏,確實有可取之處,若革新其他,張某無話可說,若革新課業,將農、商、匠、醫、星象、籌數、體訓等雜學納入國子監課業,百官不會同意!” 解縉微微搖頭,整理了下官服,說道:“若辯論結果是支持雜學加入國子監課業,你們當如何?” “如何?呵,若真如此,那便說明我等,已無力治國,應讓賢了。” 郁新直言道。 解縉嘆了一口氣,說道:“到時候,我會備些薄酒,給郁大人踐行。” “呵,若走的人是你呢?” 郁新面如冰霜。 解縉哈哈一笑,道:“那郁大人的酒,我一定會多喝幾杯。” “哎,好了,作為內閣閣臣,何須如此?皇上已下了旨意,聽從便是。至于結果,十日國子監,自然會分出來,我等就不要再起紛爭了。” 張紞有些頭疼。 這年頭,當個和事老都難。 朝臣如何議論,推選辯論之人,朱允炆并不在意,而是在翰林院中,召見了翰林侍讀姚廣孝、農稅總司夏元吉、編修楊士奇與李志剛、國子監率性堂監生的吳云。 “朕蒙學至今,深感治國學問之深,縱窮盡一生,也無法探尋其根底。帝國萬千事,需要的是萬千人才,可如今的國子監,有多少可用之才?” 朱允炆面色凝重地看著身前五人,繼續說道:“學問之道,并非僅存于四書五經,以夏侍郎來論,若只讀四書五經,不精籌數學問,不通稅制厚薄,不曉農戶生存,戶部如何知我大明錢糧來自何處,用往何處,如何厘清開支,平抑財政?” “天下學問,可以是斧鉞鉤叉,刀槍劍戟,可以是鹽鐵、米糧、布匹,也可以是星象、水流、山脈,一切事物之中,都蘊含著學問。你們可曾想過,為什么鳥能飛起?而人不能飛起?為什么春天風從東面來,冬天風從北面來?” “朕告訴你們,只憑著四書五經,根本無法讓大明成為真正的盛世!農夫不需要四書五經,他們需要的是更好的耕作器具!器具制造難道不是學問?難道不是功業?士兵不需要四書五經,他們需要的是強大的戰法、戰術與武器裝備,難道說這些不是學問?” “士農工商,四民之中,只有士需要四書五經!可是朝堂之中,反對農工商等學問進入國子監的,恰恰又是士!朕今日給你們說這些,是希望你們清楚,學問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做官的!既然百官反對革新國子監,反對農工商等學問進入國子監,還用孔孟之道來反對!” “那你們便用孔孟之道,用你們的智慧與才情,用你們的睿智與思維,去辯駁他們,辯到他們啞口無言,辯到他們心服口服!回答朕,你們能不能做到?!” “能!” 姚廣孝、楊士奇等人齊聲回道。 “準備材料,準備辯論吧。姚廣孝為首席辯論師,夏元吉為次席,楊士奇為三席,李志剛與吳云配合,負責抓住對方言論漏洞,輔助三人,不作辯護。” 朱允炆安排好辯論的任務,便講述了一些基本的辯論技巧,然后讓五人盡早形成辯論方案。 與此同時,百官也收到了消息,在暗暗諷刺皇上不自量力之后,便開始選拔自己的人員。 百官嘛,人多,嘴也多,誰不想趁此機會,留名一把? 于是,從禮部到六部,從各級侍郎到七品官員,再到國子監,踴躍報名者眾,甚至連都察院的人也參與了一把。 不過只有五個名額,誰來? 五個名額? 不,確切地說,只有三個。 陳迪說了,自己是禮部尚書,國子監又是禮部所管,禮部要一個名額,不過分吧? 國子監祭酒程師周也說了,作為國子監的最高領導,我要一個位置,坐著說幾句話,總沒問題吧? 什么? 我太老了? 好吧,那交給國子監司業張智吧。 剩下三個名額,一群人爭搶,哄哄亂亂,兩天過去了,人選還沒敲定。而姚廣孝等人,已將辯論方略遞交朱允炆…… ps: 感謝當年殘月兄打賞,順帶推薦殘月兄科幻大作《星際生存從侵略開始》。 奇妙的科幻構思,神秘而宏達的星際探險,宇宙奧秘的探索,星際征戰的人文思考,如一幀幀電影畫面,投射而出。 驚雪是《三體》謎,也是《星際生存從侵略開始》謎。 在我們低頭時,追問歷史。 在我們仰望星空時,追問宇宙。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閱覽下《星際生存從侵略開始》,謝謝。 第一百零二章 賣田許可證的難題 武英殿。 馬恩慧身邊的侍女來問三次了,都被雙喜擋了回去。 雙喜不敢讓人入殿。 皇上在看到一份奏疏的時候,便陷入了沉思,這個時候,最忌打擾。 朱允炆目光看著手中的《屯田商賣破局新軍之困》的奏疏,奏疏之上,不僅有平安、盛庸的名字,還有張昺的名字。 這也意味著,在北平府那邊,三人已經達成了共識,只等自己批準。 新軍之策困局的核心,便是軍民一體的衛所制。 即是軍,也是民! 即訓練,也種田! 可在這樣的衛所制之下,想要強軍強國,那是癡人說夢! 所以,必須找到破解之道。 北平府的張昺、平安、盛庸找到了方法,只不過這個方法太過于“驚世駭俗”。 其方法是: 將衛所制之下的屯田,發賣給士紳,將發賣屯田所得錢糧,七成轉為國庫財政,作為軍士屯田三年應繳錢糧,三成入軍士手中,改善軍士生活。 至于三年之后,則以士紳所購屯田之稅賦,支撐新軍錢糧開支。 張昺的觀點很明確,如今士紳田產被大幅削減與遏制,正是急需補充田產的時候,若此時有一批屯田可以發賣,士紳必然入手。 張昺請求朝廷允許士紳買賣屯田,且給予二十稅一的三年政策,三年后,執行十五稅一。 朱允炆沒有料到張昺、平安等人會想到這么一招。 從當下來看,將屯田劃撥農戶是不切實際的,一是農戶容易被欺負,被盤削,二是屯田區域內的農戶數量太少,根本無力負擔大面積的耕作。 而將屯田以買賣的方式,交給士紳,或許是一條可行之策。 雖然屯田區域有些偏遠,但對于士紳而言,偏遠不是問題,問題是有沒有利。 只要有利,商人、士子、富紳,都會伸出貪婪的手。 若是稅收政策給予傾斜,那屯田買賣,很可能會被士紳歡迎。 可朱允炆擔憂的是,一旦放開政策,會不會波及國策。 一邊強勢推行遏制田產兼并國策,一邊鼓勵士紳買賣屯田,這么矛盾的政策同時出現在北平,會不會引起問題? 士紳買去屯田之后,衛所原本“自給自足”的狀態將會被打破,北地的糧食能不能滿足這部分需求?一旦糧食不足,引起糧食價格上漲,必會威脅民生與新軍之策。 給予士紳買賣屯田稅收優惠,會不會導致衛所軍兵鋌而走險,聯合士紳,侵吞周圍農戶田產,然后拿去“合法”發賣,享受低稅福利? 這一重重的問題,絕不是簡單的一個賣田許可證的問題。 朱允炆嘆了一口氣,盤算許久,也拿不定主意。 “傳解縉、姚廣孝、黃子澄、夏元吉。” 朱允炆下令。 雙喜走了過來,謹慎地說道:“皇上,已是戌時了,是否傳膳之后,再召大臣?” 朱允炆抬頭看了看,這才發現掌燈多時。 “皇后用過膳了嗎?” 朱允炆揉了揉眉頭,問道。 雙喜連忙道:“回皇上,皇后差人來詢三次,咱家見皇上一直在思慮國事,便沒驚擾皇上,大概此時,皇后應用過膳了。” 朱允炆起身,活動了下肩膀,道:“皇后在等朕,先傳膳至坤寧宮吧,吩咐人給皇后說下,朕隨后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