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寵夫郎后我在異世暴富 第137節
第121章 舒王桓元嘉登基后, 建元景安。 在后世的史書記載與野史傳說中,他幾乎是一個傳奇。 其一,便是他終生未立皇后, 未開后宮。 臨終前傳位皇弟桓元明,開了立哥兒為帝的先河。且要求皇陵不封不樹,無碑無刻。 其二,便是他在位時將國家的發展推動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生產力得到了長足發展,數不盡的發明與創造,皆在景安年間誕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這些發明,據說都出自景安年間另一位神秘人物——興平伯之手。 興平伯乃是爵位封號,史載興平伯本是名出生鄉野的書生,后棄文從商。 因緣際會與皇帝相識,竟得重用。其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百工農桑無一不精,獻策無數,以一介平民身份,得賜爵位,初封子爵,后封伯爵,傳襲子孫,其夫郎也被封一品誥命。 其家鄉雙林縣的百姓甚至為他立生祠祭祀,感謝當年興平伯說服時任知縣,在雙林縣率先推廣種植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在之后某年饑荒到來時,雙林縣不僅沒有遭遇糧食危機,還有余力支援其它府縣。 且自那之后,這些農作物徹底在全國各地得到普及,有了新品種主食類作物的補充與平衡,小麥、水稻的糧價也相應回落。 這些加在一起,也為這個千瘡百孔,幾近搖搖欲墜的國家,爭取到了喘息的機會。 數年的休養生息過后,日子愈發好過起來,漸有盛世之景。 …… 而時間回溯到如今,嚴之默和姚灼剛剛接過圣旨,對自己突然成了“興平子”與誥命夫郎的事情,仍滿滿盡是難以置信。 圣旨所言,這是為了表彰嚴之默利農桑、獻藥方、救皇子、制火器等的功勞。 別的不說,單從桓元嘉登基以后,先是解決了篡位不成的楚王及其母妃一族,其后第一件事就是將明哥兒乃先帝七皇子的身份昭告天下一事便知,他對這位皇弟的偏愛與彌補之情多么明顯。 不僅如此,還直接將整個合陽府給了明哥兒當封地。 一來是因為明哥兒在嚴宅生活日久,對合陽府感情深厚。 二來合陽府下的雙林縣,是率先種植新作物、推廣新農具,且開始修建水泥路的地方。 桓元嘉希望明哥兒能跟著嚴之默學到一些相關的知識與技巧,日后長大成人,也可輔佐自己,成為國之肱股。 至于嚴之默,本就護佑合陽王有功,更是合陽王親自認的義兄。 可以想見,潑天富貴,簡直唾手可得。 然而這些,偏偏是嚴之默最不屑一顧的東西。 倒是在搞清楚明哥兒的身份與身世時,二人著實唏噓了一陣。 據說,七皇子的母妃乃是一名被先帝意外寵幸的宣氏宮女。 得帝王垂青后,便封了一個最低品階的淑女*,居于一處偏僻宮苑,且很快被喜新厭舊的先帝遺忘。 怎料,她竟僅僅因為那一次寵幸便懷上龍種。 宣氏自知,自己在后宮命如草芥,保住這個孩子并順利生育的機會微乎其微。 她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地活著,然而卻沒有瞞過圣寵正隆的麗妃的耳目。 但終究算她有些運氣,在麗妃想要設計害她流產的當日,貼身宮女冒死去皇后宮中求救。 誰都知道皇后娘娘是先帝發妻,只是在當年誕下第一胎長公主時傷了身子,從此便體弱多病,甚少理事。 在后來再度懷孕,為先帝誕下唯一的嫡出皇子后,更是常年纏綿病榻。 可那日,誰也不知皇后為何動了惻隱之心。 為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淑女,在跋扈的麗妃眼皮子底下將人帶走,之后更是一直庇護著宣氏,直至她順利生產。 宣氏誕下一名皇子,便是直接封個美人都有可能。 哪知七皇子出生沒多久,皇后的病情突然加重,很快撒手人寰。 宮里流傳出七皇子命格不祥的傳聞,都說是他克死了皇后,讓先帝對這個帶走了發妻性命的皇子,滿是厭惡之情,當即就下令,賜死淑女宣氏,又將七皇子送去行宮撫養,甚至不許他名入皇家玉牒。 一個不入玉牒的皇子,根本就不能算是皇子,從而沒有了繼承皇位的可能性。 麗妃本以為這么一個小小嬰孩,勢必早就無聲無息地死在了行宮,殊不知,一直有人在暗中相助。 而那個人,就是那時也不過年方七八歲的五皇子桓元嘉。 如此,七皇子,也就是明哥兒在桓元嘉的保護下長到六歲,卻依舊在一次行宮走水的意外中被人挾持到行宮之外,欲殺之滅口。 后來趕到的暗衛除掉了刺客,自己卻也身受重傷,無力將明哥兒送回安全的地方。 他臨死前告訴了明哥兒一個去處,可后來桓元嘉去那里尋找,卻沒有尋到明哥兒的蹤跡。 過去的一年中,桓元嘉一直在堅持尋找明哥兒的下落。 沒想到他居然會流落至南地,又陰差陽錯被嚴之默夫夫收養。 在早慧的明哥兒看來,自己出生起便嘗遍天家冷暖。 待出了那四方城墻,流落民間,方見世情百態。 這世間有善有惡,有苦有甜。 想必日后再回憶起少時,這段在嚴宅當“明二爺”的時光,是其中最安寧的一抹。 …… 直播間今日也是出奇的熱鬧。 【沒想到我一個看種田專區的,還能屆到這么有出息的主播】 【這就是養成的魅力嗎!今天下播我要去翻翻回放】 【默寶的經歷讓我想到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咱們灼哥兒都是誥命夫郎了!!嗚哇哇我好感動!】 鏡頭畫面中,明哥兒這會兒已換了一身親王規制的禮服,腰佩玉帶,頭戴吉冠。 小小的人兒,卻因這身裝扮而多了幾分嚴肅氣質。 可一開口,還是那個溫和有禮的小哥兒。 他扶起對自己行禮的嚴之默夫夫二人,當著所有人的面道:“二位于我,恩同再造,怎可受此大禮。” 在一旁的合陽府大小官員見狀,心里都是一陣艷羨不已。 今日之前,他們只知嚴之默乃雙林縣的一名富商。 說是富商,也未見得有什么深厚底蘊,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誰都未曾將其放在眼里。 哪知人家現在搖身一變,成了半個“皇親國戚”。 今后有合陽王乃至當朝天子給其撐腰,還有誰敢不給嚴灼記一份面子? 事實上,后來的若干年里,嚴灼記的發展著實稱得上一句順利。 其原因并非嚴之默行使了什么特權,而是嚴灼記經營的產品,本就足夠特殊,一經擴大銷售范圍,幾成壟斷之勢。 短短數年前,原料更易得且售價更低廉的黃蠟,將原先民用白蠟市場的平衡徹底打破。 白蠟自然也未銷聲匿跡,只是為了與黃蠟競爭,不得不在降低價格的同時提高質量。 而嚴灼記仍在與西窗閣聯手,不斷新建、收購更多的蠟園,再將蠟園進行統一的管理。 改變了過去一些蠟農不科學的養殖方法,使得自家蠟園出產的蠟花質量與產量都長期保持在較高水準,廣受各地的蠟燭工坊歡迎。 在這樣的“內卷”之下,可以想見不久之后,蠟燭有希望成為大多數人家都能用得起的東西。 除此之外,肥皂亦是嚴灼記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過去肥皂僅有兩大種類,分別是賣給普通老百姓的枸桔油皂和加了各類中草藥的美容藥皂。 后來在此基礎上,衍生出數十種功效與香型。 原先時興用的皂角、澡豆等,正在一點點地退出歷史舞臺。 在此之上的高端產品線,包含香水、精油、香薰蠟燭等在內的種種,在嚴之默得封爵位后,通通被貼上貢品標簽。 京城的嚴灼記分號開業那日,現場高門云集,各家貴女與貴君,均已能在當日買到限量新品為傲。 在積累了足夠的資本后,嚴之默開始涉足其它行業,搭建早已在腦海中構想完畢的商業版圖。 很快人們驚奇地發現了許多個“第一”,都與大名鼎鼎的興平子有關。 第一家造紙坊,生產出的紙張價廉物美,導致書籍的價格也應聲而落。 第一家水泥坊,其售賣的水泥可以蓋房,可以修路,牢固又耐久。 …… 后來甚至開起了自己的酒樓,主營菜品是一道叫做火鍋的東西。 一個金屬制的鍋子,可以根據個人的選擇,分成兩個格或是四個格。 每一個格子中都可盛放不同味道的湯底,再配合幾十種涮煮的食材與豐富的蘸料,一下子風靡各地。 景元十年,嚴灼記正式被賜予“皇商”殊榮。 同年,新的商稅規定頒布實施,延續百年,根深蒂固的“重農抑商”政策第一次受到動搖。 景元十五年,嚴之默晉“興平伯”。 同年萬壽節,皇恩浩蕩,特許嚴之默攜家眷進宮赴宴。 嚴之默萬萬沒想到,自己穿越異世,還有機會進皇宮一日游。 兩人今日進宮是隨著合陽王一起,一家人所坐之位,周遭都是品級差不多的外臣。 嚴之默與姚灼秉承著低調行事,來一趟只為開眼界的原則,小部分時間正襟危坐,大部分時間認真品嘗各類菜色。 姚灼吃了一塊做成小鯉魚模樣的年糕后,低聲對嚴之默道:“我嘗著還不如如意居的點心鋪子做的好吃。” 嚴之默也嘗了一塊,點點頭。 宮宴大多只為了追求擺盤漂亮,菜肴都做出許久,放到涼了才上桌。 就拿這個年糕來說,邊緣都有些干硬了,自然影響了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