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易公子,我不知這對還是不對,但是我曾見過活字印刷,將所有的字都準備好,只需要排列成文章正確的順序,然后一張張印刷下來即可,極為方便,還有印章印在軟泥上,也是如此效果,我想既然這槍的每一部分都是一樣,是否也能如此?你看他們這兩把的零件,幾乎是一模一樣。” 沈奕知道,光是憑手藝人的手工,做不出這般一模一樣的東西來,況且?仔細看看,這零件表面的紋路并沒有像易弦手工做出來的那種痕跡,想來那外夷應當是有旁的法子。 易弦從沈奕手中接過那些零件,細細想了想,點點頭,“娘娘所言極是,若能制出模具,自然是?好不過,只是恐怕不會有這般簡單。” “我不過是如此一說,可不可行還要看易公子。” 沈奕跟易弦說完,垂著眉眼,又轉頭去看向秦溯,“子尋,你說這外夷,是從何處而來?我倒是想去見識見識。” 秦溯也想過這個問題,“就算我們不去找他們,他們也早晚有一天會來找我們,他們的人既然已經到了靖國,想來下一步要么是接觸浮梁,要么是來我大雍,但區別不大,總是能見著的。” 沈奕也覺得如此,“那外夷之人去靖國之時,說的是想要建立貿易通路,子尋猜猜,他們可沒可能跟人交易這個東西?” 秦溯眉頭微蹙,這一點她倒是沒想到,“他們若是提前去了浮梁,此事便難辦了。” “不如回去探查一番,若是當年外夷之人也曾來過大雍,還從大雍帶走了火藥等物,那必然會有所記載,等查出外夷從何而來之后,我便可遣人前往,若真找到,亦以通商路之由,探探他們的底。” 沈奕早已經想好了,不論什么時候,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對方是敵是友還不清楚,還是早做準備為好,更何況,這商路,通得越多越好。 秦溯應下,吩咐人先回宮去,查閱卷宗,找出這些記載。 二人用過午膳,又在兵營中逗留一段時間,等到日頭西斜,這才啟程回宮去。 記載雖已久遠,但是亦能查到,根據查到的信息,沈奕當即遣人前往。 既然選秀之事不了了之,這天一天天熱起來,在秦溯忙著新政的時候,沈奕也開始忙著往避暑山莊的準備。 “安平!” 沈奕正在永安宮中看賬本,就聽見秦溯的聲音由遠及近,接著一道身影閃了進來。 “何事如此高興?” 沈奕合上賬本看過去,就看見秦溯正高興地拿著一封書信走進來。 “我們不必去避暑山莊了,瞧瞧這是什么,”秦溯一邊說著,一邊坐到沈奕身旁,打開了手中的書信,“李大人遞回來的消息,說是今年江南是個好年景,讓我等前去瞧瞧,且前段時間,春汛之時,曾沖垮河堤,李大人為疏通河道,從靜遠郡遠河引水,借勢另通一股,此股正好由靜遠郡直通江南郡,三次擴寬后,已形成一條可通行的運河,以往數天的路程,如今不過三天便能一路南下。” 秦溯之前也收到過李巖開運河的上奏,想著李巖此人應當不是勞民傷財,貪圖功績的人,遂放心批準,卻不想幾個月的功夫,竟然給了自己這么大一個驚喜。 沈奕頓時也驚得站起身來,拿起書信細看,當真是如此,“前段時間便有耳聞,還以為是謠傳,不想竟是真事,如此一來,南北通航,便是方便多了,更何況還是直接從南方糧倉直通京畿沿邊……若是?往南下,以運河接通這幾道河流,東西南北,大雍之內,水路便暢通了,如此一來,可是大喜!” 秦溯眼睛也亮起來,當即應下,這水路比陸路可是快多了,若是能將其打通,其用定然極大。 “好,那我二人此次下江南,便好好瞧瞧,且此次往江南而去,回來之時,我還想行東海北上,?去東郡瞧瞧,崔決也來了書信,說是靖縣已順利并入東郡,兩地之間正在cao練水師,現已初具成效,該當去瞧瞧。” 秦溯接著說道,崔決就是虞琛攻打靖縣之時,秦溯舉薦之人,因其立下大功,且有大才,也愿意留在東海效力,故而被秦溯特意安排留下,訓練水師,協助東郡郡守協調兩地,這些時日來,也是做出了不少的功績。 沈奕自然是笑著應下,秦溯如今打下來的天下,也該是她經商布局的地方,此行正巧查探一番。 二人達成一致,秦溯又同沈奕商議起新政之事來。 一開始推行新政,自然是受了不少的阻力,民間亦是議論紛紛,現在新政讓百姓得了利,雖可能想不明白,但是日子卻越來越好過確實是每個人心中都有數的,對于推行新政的秦溯也越發擁戴。 秦溯覺得現在時機差不多了,既然最開始畫出新政雛形的人是沈奕,那現在也該是論功行賞之時。 先前二人也商量過,沈奕每次都是以時機未到為名推脫,現在此行南巡,帝后同游,正是好時機。 沈奕本還想推脫,但是看著秦溯堅持的眼神,也明白過來。 兩女子結為連理,在民間本就是受人詬病之時,若非花溪整了出天命所歸,想必定然不會那般順利。 且現在就算是沈奕身為皇后,民間各種閑話也是不斷,對于沈奕只當是個吉祥物一般,形同虛設,此次南下,定然要同百姓接觸,秦溯和沈奕二人的差別便是定然,甚至可能會有些風言風語傳入沈奕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