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338節
林繁扶著房毓落座,在她身前蹲下來,道:“原想親自去接您,卻沒有成行。” “不要緊,”房毓握著林繁的手,眼神溫柔,“你還念著我,我就很高興了。” 林繁聽了,偏轉頭看向秦鸞。 母親見著他時會笑,歡喜之情溢于言表,但她似乎對他們的母子身份沒有察覺。 林繁吃不準母親的狀況,怕一句話不注意,刺激到她,便以眼神詢問秦鸞。 秦鸞上前,亦蹲下身子,道:“我上山時候,師太還問我,怎得只有我,沒有前回那個哥兒,我就說啊……” 她的語調放得緩緩的。 是說故事,也是嘮家常,不疾不徐地,在這些日常話語里將房毓眼下的狀況都透給了林繁。 林繁這就有數了。 “您好些年沒有下山來了吧?”林繁問道,“這一路上,馬車還穩當嗎?” “穩的,”房毓笑道,“就是坐在車里,不知外頭路,之后想回山上去,也不知道怎么走。” 林繁的喉頭滾了滾。 母親下山后,自不會再叫她在山上道觀中長住了。 并非山上不好,也不是他一定要把母親拘在身邊彰顯自己的孝順、而不顧母親的心愿,而是,他得讓母親慢慢好起來。 恢復記憶,說簡單不簡單,說難,亦并非沒有可能。 前回從泰山回到京城后,他看了不少此方面的書,后來在飛門關也與廖太醫討論過一些,大體辦法與他之前的思路一致。 他得多陪伴她,讓母親回到她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接觸她曾經熟悉的人與事。 一點一滴間,日積月累。 繼續住在山上,不適合母親記憶的恢復。 當然,心里有主意,嘴上卻不能立刻這么說。 “不認得路也不妨事,”林繁溫聲道,“您要回去時,我和阿鸞送您。” “那可真好,”房毓的眼睛里全是笑意,“對了,我還有東西要給你……” 林繁忙問:“是什么?” 房毓指了指自己的那包行囊。 秦鸞起身,從中取出小木匣子,交給房毓。 房毓打開來,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頭的香囊:“里面裝的是平安符,在大殿那兒……” 林繁認真聽著。 秦鸞已經聽過一次了,但她也沒有走神,全神貫注地聽房毓再講一次。 這是房毓的沉甸甸的心意。 接受禮物,不是拿過來就好了,更要緊的是去體會其中的情感,把自己的珍視與歡喜,通過交談與傾聽傳達給對方。 “山上料子就只有這種,”房毓拿在手中,在林繁身上比了比,“也不知道哥兒喜不喜歡。” “喜歡的,”林繁雙手接過,站起身把香囊仔細系在了腰間,“很喜歡。” 說完,林繁低垂著眼,手指按在香囊上,來回摩挲著。 這是母親送給他的第一份禮物。 他面容上的喜悅,為了傳遞給母親,固然有夸張之處,但他心中情緒的翻涌,卻沒有任何摻假。 喜悅之余,更多的是感慨,澀澀的,激得嗓子眼都有些酸了。 房毓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幾眼:“真好。” 哥兒生得俊,配什么都好看。 一旁,林芷緊緊抿著唇,一瞬不瞬看著他們。 從頭至尾,房毓的目光都在秦鸞與林繁身上,而沒有顧到其他。 非常的專注,在她注意之外的人與事,全部都忽略了。 這與林芷記憶里的房毓不一樣。 以前的房毓,可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她的心思細膩,周圍人的一丁點狀況,都逃不過她的眼睛,因而,所有情況她都能掌握在心。 但現在,她變了。 要林芷說,如今的這種專注,好像更適合房毓。 她下山來,突然從“與世隔絕”回到了世俗來,若是萬事都掌握,所有不解的、疑惑的事物沖擊過來,反而會扛不住。 只專注一點,慢慢接受與消化,才不至于把她構建起來的生活一下子沖垮掉。 畢竟,二十年了。 誰都不知道,當年房毓為何會忽然失蹤,又為什么出到了泰山。 就算是想去看看先太子出事的地方,她也該與他們商量,周全了再去,而不是一聲不響、孤身離開。 她一定是遇到了什么。 “先出去吧,”林芷低聲與長公主道,“她現在顧不上我,也別叫她分心。” 長公主亦在觀察房毓的狀態,聞言,猜測出林芷想法,便點了點頭。 兩人一塊出了大帳。 天邊只余一絲晚霞,晚風襲來,帶著涼意。 “我也很想知道她身上的事,”長公主輕聲道,“急不得。” 林芷頷首:“我看出來了,她只是不記得從前的事情了,在道觀后的事情,她還清明。” “我聽阿鸞說,這已經是好上許多了,”長公主道,“在念之上山去見她之前,嫂嫂只能記得天天在面前轉的,久未見面的,也會迷糊。可你看,她如今能記住念之,哪怕只見過一次,都這么牽掛著。” “母子連心,”林芷道,“母親對親生孩子的感情,總是最熾烈的。” 長公主嘆了聲:“是啊……” 骨rou相連,愛也好、恨也罷。 一如皇太后對趙隸,近些年三番兩次被趙隸氣得心碎,不還是事事要擋在趙隸前頭? 想到了正事上,平陽長公主便問:“大軍在這兒駐扎,商城里頭有什么反應?” “你們回來前,孔聞生才剛來過,”林芷道,“帶著兩位同知,與老侯爺、念之在帳內談了一番,聽說離開時臉色也苦哈哈的,具體的,殿下等下問問念之。” 長公主聽完,倏地笑了聲。 也是。 大軍說來就來,沒有因由,孔聞生自不可能坐得住。 “也就幾天工夫,”長公主挑了挑眉,“讓他熬著吧。” 說完,長公主又問:“吳王廟那兒,你去看過了嗎?” “還沒有,”林芷答道,“沒顧得上。” 長公主點了點頭。 她也沒有去過,以前香火興盛時沒有,后來敗落了也沒有。 不是不想,而是不行。 這二十年間,韜光養晦的她,絕對不可能靠近這些會刺激到趙隸的地方。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385章 大總管 不說吳王廟,即便是泰山,平陽長公主也沒有到訪過。 雖然說,祭祀亡兄的理由名正言順,但她還是忍著。 每逢趙臨忌日,長公主只在府里擺個供桌,這一點,她并不瞞著皇太后。 她若對趙臨的身后事避諱,在皇太后那兒,反倒顯得可疑。 因此,長公主甚至問皇太后借過人手。 用她的說法,她與林芷都不懂這些,該供什么,該念什么,稀里糊涂的。 禮部的官員倒是熟門熟路,可她身為長公主,為此去叨擾禮部官員,實在不合適。 皇太后聽了,當即借了兩個年長的嬤嬤來,后來還問她狀況。 一回生、二回熟,之后全是長公主府里自個兒cao辦,只故意尋幾個問題,去慈寧宮里提一嘴。 反倒是皇太后,在趙臨身死的幾年后,主動提起來。 “想不想去泰山看看。” 長公主當時,心噗通噗通跳。 她想的,萬分想的。 可她最終還是拒絕了。 她是長公主,出一趟遠門,光是儀仗就不得了。 再加上祭祀事宜,能把各個衙門忙得團團轉。 大周正是齊心協力、共圖內政發展的時候,不該為了她一人的想法,勞師動眾。 皇太后聽得兩眼淚花,長吁短嘆了好一會兒,才沒有繼續“勸”她。 而長公主自己,一忍就是這么二十年。 直到這一次,她終于又耍起了長公主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