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食記 第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表兄不善(重生)、[韓娛同人]我的古代女友、[韓娛]重生韓娛之舞者
? 愛食記 作者:神圣午睡 王子或許會愛上一個灰姑娘,但肯定不會愛上一個胖姑娘。胖姑娘想要得到王子般的男神,首先得變成一個苗條的灰姑娘。然后,她還要在沒有魔法的幫助下接近男神。而競爭者當(dāng)然不會只有后媽的兩個蠢女兒。現(xiàn)代都市里,到處都是野心勃勃的灰姑娘。就連公主們也早就放下身價,主動出擊…… 雖然為愛逆襲是愛情小說里屢見不鮮的主題,但這一次的故事格外現(xiàn)實。女主并不是只要善良可愛就能自動獲得男神青睞,而她對王子的愛,也沒有童話小說里那么簡單純粹。現(xiàn)代社會里,一份完美的愛情,遠比童話里來得復(fù)雜得多。 但是請放心,雖然很現(xiàn)實,但依然是個輕喜劇,并且,故事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美食。 內(nèi)容標簽: 都市情緣 歡喜冤家 青梅竹馬 美食 搜索關(guān)鍵字:主角:譚麗莎 ┃ 配角:姚望 ┃ 其它:美食,逆襲 一句話簡介:愛美食的胖姑娘為愛逆襲的故事 立意:正視欲望,勇往直前 第1章 闖禍的炸醬面 許多人生的重大轉(zhuǎn)變,都始于一個微不足道的因素。在當(dāng)事人眼里,這是忍無可忍的水到渠成。可在外人看來,卻是不可理喻的突兀決定。就像此刻,李澤完全沒意識到譚麗莎在想什么,還在像往常一樣,半真半假地用玩笑損她。 李澤是譚麗莎的男朋友。用個中性一點的說法,他是一個謎一樣的男子。 李澤對外聲稱身高一米七二,實際上他的身高是一個謎。他和身高一米六八的譚麗莎光腳站在一起時,兩人的肩膀位于同一個高度。 李澤的學(xué)歷也有點迷。如果你第一見到他,他會言簡意賅地介紹自己畢業(yè)于北大,令你肅然起敬。 然而,稍微熟悉一點,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職位和薪資狀況和這樣輝煌的學(xué)歷不太匹配。李澤在一家小型培訓(xùn)公司做網(wǎng)管,負責(zé)維護公司網(wǎng)頁,管理網(wǎng)絡(luò)教室和學(xué)員微信群。公司小,任務(wù)輕,故而工資在北京低得難以置信,唯一的好處就是清閑。 真正熟悉以后,你才會知道他所謂的北大,是北大成人教育。對此李澤似乎很驕傲。他常說,北大后來不收成教了,所以他們這樣的成教生已經(jīng)是絕跡江湖的限量款。之所以說他是“似乎很驕傲”,是因為相識之初,他并不會主動讓人家知道他是限量款,總讓人以為他是北大至今仍然尚未停產(chǎn)的、平平無奇的普通本科生。 李澤的金錢觀也是一個謎。他給自己花錢很大方,喜歡什么東西,只要看上了,手頭有錢,毫不猶豫就買了。這是北京人講究生活品質(zhì),瀟灑大氣的表現(xiàn)。但譚麗莎偶爾買一個名牌護膚品,他就會諄諄教導(dǎo)譚麗莎不要被消費主義廣告洗了腦。 他甚至連五官都模模糊糊(雖然他自己稱之為清秀),長了一張讓人看不清、記不住的臉。他外形上最大的特點就是瘦,買皮帶都要讓人家多給他打幾個眼。幸虧他不住朝陽區(qū),否則肯定會被懷疑吸毒而頻頻被舉報。 當(dāng)然李澤也有一些確定性因素。最確定無疑的就是他那張北京身份證,以及與其相配的北京口音。這張真實的身份證,讓李澤擁有了迷之自信,理直氣壯地嘲笑譚麗莎的家鄉(xiāng)大連。在李澤的嘴里,北京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包括他家住的那個四合院。更不用說,他媽在四合院里做的炸醬面了。 然而,就是這么一碗炸醬面,讓譚麗莎第一次產(chǎn)生了分手的沖動。 這碗闖禍的炸醬面本身沒毛病,是一碗非常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面。白色的面條,上面搭著講究的老北京人愛吃的幾樣蔬菜:紅色的心兒里美蘿卜絲,淡綠色的黃瓜絲兒,白色的豆芽,還有青豆黃豆。 面的中間有一勺深褐色的,混合著rou丁的炸醬。醬并不是普通的醬,是二八醬,也就是甜面醬和黃醬以二八比例兌出來的混合醬,均出自北京老字號六必居。六必居是北京最古老的醬園,始于明嘉靖九年。也就是400多年前。400多年是什么概念?美國建國才200多年呀!也就是說,有這碗醬的時候,美國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醬的出身高貴,rou也得好。上好的五花rou,肥rou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細細切成小拇指頭肚兒那么大小的見方,每塊兒上都得是三分肥,七分瘦。太肥了膩。太瘦了柴。就必須是那么剛剛好,這味兒才正。 有了rou,有了醬,炸醬也是一門藝術(shù)。二八醬拿水解開了,做成醬汁。熱鍋涼油,用香蔥、蒜末、姜末熗鍋,出了香味把rou丁先煸一煸,為的是提香和出油。rou變金黃了,再放醬汁,然后就是見功夫的時候了。 這炸醬雖然家常,卻是個功夫菜。小火兒咕嘟著,一點一點把醬里的水熬干了,香味才能一點點地熬出來。尤其到了后來,多長時間用鏟子翻騰一下,都是有講究的。 這炸醬啊,就跟人生是一樣的,你不能急,也不能慢,就得按部就班地熬著。所有的滋味,就在一個“熬”字里面。 這番話譚麗莎已經(jīng)背得滾瓜爛熟。因為每次吃炸醬面,李澤的父親都會給她講一遍。第一次聽這段“炸醬經(jīng)”時,譚麗莎肅然起敬。她望著眼前這碗炸醬面,以及她吃飯的這間平房,只覺得自己身處歷史和文化的塵埃之中,心里慚愧自己剛才對這個院子的大不敬。 這個院子給譚麗莎的第一印象并不好。當(dāng)時她還沒有經(jīng)過李澤父親的教化,故而第一眼只看到了塵埃,沒看見歷史。那是李澤第一次帶譚麗莎回他那“城里的”家。李澤早就輕描淡寫地說過他們家住四合院,讓譚麗莎心生向往。但一見之下,她只覺大失所望。 在譚麗莎的心目中,四合院里應(yīng)該有雅致的磚墻,明凈的大窗子,下面種著花,院子里一個大魚缸,里面有荷花和金魚。鬧中取靜,雍容大氣。 但李澤家那個院子不是這樣。事實上那根本不是他們家的院子。大概很多年前這院子是四方形的,但現(xiàn)在它的形狀已經(jīng)一言難盡。所有的房子都增生出了很多不規(guī)則的磚砌小凸起,化身為廚房、雜物間、甚至臥室。而凸起外面,則不明不白地堆著各種不知是垃圾還是財產(chǎn)的雜物,將這本來就已經(jīng)不富裕的室外公共空間,擠成了迷宮般的蜿蜒小路。 譚麗莎第一次跟著李澤穿行其中時,不斷體會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詩情畫意——總以為自己馬上就要撞墻了,沒成想墻邊又閃出一道縫,能容人鉆進去。 李澤嫻熟地帶著譚麗莎游走,一路跟鄰居打著招呼。他得意地對譚麗莎說:“我們這兒,治安特好。街坊們都認識,出門都不用鎖門。” 譚麗莎心說這我倒是信——賊肯定不敢來,怕迷路。 李澤的mama第一次留譚麗莎在家里吃飯,招待的就是炸醬面。譚麗莎不僅滿意,甚至有些受寵若驚。那時炸醬面在她心目中還是帶著光環(huán)的老北京名吃。她早就聽說,北京人招待客人的最高規(guī)格,就是一碗家里親自做的炸醬面。李澤在外面吃飯,從來不吃炸醬面。他輕蔑地說:“外面的炸醬面都沒法吃。跟我媽做的沒法比。” 面是李澤他媽做的,講解是李澤他爸完成的。譚麗莎對此很有好感,覺得這大概說明李澤父親也參與家務(wù)。時間長了才知道,老李先生在家里的家務(wù)貢獻都集中在嘴上:吃飯,或者說話。 但初次體驗時,譚麗莎被這一切深深地迷住了,身邊的李澤仿佛也有了那么點皇城根腳下的貴氣。就連這“四合院”還要使用公共廁所這件事,她都覺得可以忍受了。 然而,大概吃到第二十次時,大不敬的念頭又從譚麗莎心里冒了出來。她覺得李澤家吃炸醬面的次數(shù)實在是太多了一點。李澤每周末都要回家吃飯,幾乎每次都要吃炸醬面。每次他都要滿足地呼出一口氣:“可吃上這口兒了。” 那口氣,好像他是在海外漂泊多年,剛剛落葉歸根的遠方游子。但實際上他不過是從海淀區(qū)跑到東城區(qū),而且上禮拜剛吃過一模一樣的一碗。 漸漸地,譚麗莎失去了為炸醬面的敬畏心。再多的文化加成,這也就是個炸醬面啊。 而最終那碗炸醬面之所以闖禍,直接的導(dǎo)火索,是李澤父親又開始念炸醬經(jīng)時,譚麗莎有點走神。她走神是因為心情不好——明天還要加班,要去會展中心參展。老板讓她負責(zé)最后檢查展位,所以要額外早起。這是個苦差事,同事早就搶了別的好活,個個都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沒空。等她反應(yīng)過來時已經(jīng)責(zé)無旁貸。每到這種時候,她就后悔又難受。也不是要偷懶不想去,就是生氣怎么別人都那么精,怎么自己總是被算計的那個人。 可是這話也沒法跟李澤說。一跟他說,不是說她計較,建議她“大氣點”,就是輕飄飄的一句“覺得受氣就別干了!” 李澤自己確實可以別干了,他大不了回家吃爹媽的。但北漂譚麗莎不能不干。兩人在這件事上,根本沒有共同語言。 李澤看她心不在焉,就拿手指頭在她面前的桌子上敲了兩下,半開玩笑地警告說:“嘿,好好聽課,別走神兒啊。你那炸醬面還差點意思。” 李澤說這話并無惡意。在他心里,這是一種已經(jīng)把譚麗莎當(dāng)自己媳婦兒的親熱語氣,還暗含著一種體貼之意——長輩總是愛挑理的,他是在提醒譚麗莎不要做出任何不敬舉動。這對他們的未來——也就是婚姻大事——是有好處的,也就等于對譚麗莎是有好處的了。 李澤的mama也笑,說:“我們家李澤嘴可刁了,不好伺候著呢。以后小譚可有的辛苦了。” 這個“以后”,自然是結(jié)婚以后。承認兒子嘴刁,承諾他們的以后。這是來自李澤mama的善意。 譚麗莎心里煩躁,但還是盡量忍住了,她勉強笑了笑,回了個“嗯”。 李澤有點焦慮。譚麗莎平時都會回以燦爛的笑容,說一句“我努力。”或者“他還行,不難伺候”之類的客套話。有時候還會樂呵呵地說幾句玩笑話,這是她最招人喜歡的地方。 但今天她好像有點冷淡。李澤挽回氣氛的方法,就是替譚麗莎損她自己。損自己,是北京人的基本禮儀方式之一,譚麗莎這個外地姑娘,到現(xiàn)在還沒完全掌握這種禮儀的精髓。李澤認為自己有必要履行教師的職責(zé)。 李澤就用開玩笑的語氣說:“莎莎就是大大咧咧的。那時候她第一次買醬回來,跟她說了買干黃醬,還是買成了什么……石橋大醬。” 李澤說石橋大醬時,皺眉冥思,好像這是個需要努力搜索才能記起來的生僻外語。 “哦,外地的醬啊,那味兒肯定不對。”李澤的父親和顏悅色地教導(dǎo)著:“小譚啊,我跟你說,這炸醬炸醬,醬是最重要的。別的材料馬虎點就罷了,這醬可萬萬錯不得。其實啊,這做人也是這樣,關(guān)鍵的地方,它就不能馬虎……” 在譚麗莎與李澤交往的三年中,今天的這番話不算什么。在此之前,李澤父母對譚麗莎的身材相貌家鄉(xiāng)都有過更不禮貌的指摘。 可今天,這“外地的”三個字一出,雖然說的是醬,不是人,但已經(jīng)成了壓倒譚麗莎的最后一根稻草。“外地的”在北京話里,雖然不像上海人嘴里的“鄉(xiāng)下人”那么直接,但更有一種意味深長的貶義。 三年來,她沒少感受這種微妙的貶損。外地人這個身份,就像臉上的青春痘,總是在你徹底把它忘了之際冒出來搗搗亂。而李澤一家人,就像是上火的食物,總是能觸發(fā)它重新冒頭。 她低頭看著這碗炸醬面,突然覺得眼前的一切都讓她無法忍耐。她努力微笑,盡量心平氣和地說:“叔叔阿姨,我今天有點不舒服。明天還要去布展,早上六點就得到會場。我想早點休息,就先回去了。” 所有人都呆了一呆,仿佛舞臺上的配角突然說出了不屬于他的臺詞。 李澤的mama笑道:“那也不急在這一頓飯呀?吃完了再走吧。” “我不餓,就不吃了。”譚麗莎站起來,維持著笑容,還點頭哈腰的。 李澤終于覺得不對勁了:“怎么了?” 譚麗莎淡淡地說:“沒事兒。我就有點累。先走了啊。” 她站起來,拿起包就走了。 李澤全家楞在那里。李澤的mama注意到了譚麗莎面前的那碗面幾乎沒動,女性特有的體貼讓她對譚麗莎的情緒有所感覺。她小聲問李澤:“是不是你招她了?” 李澤疑惑:“沒有啊。她下了班就跟我一塊兒過來了。” “那她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兒?她最近工作怎么樣?她那工作也沒個編制,會不會讓人給開了?” “那她也沒跟我說啊。再說她不是明天還要去加班嗎?不像是要被開了啊。” 李澤的父親冷笑:“這外地孩子是沒規(guī)矩。誰招她惹她了,就這么站起來就走人?剩下這面給誰吃?浪費糧食!” 李澤說:“一會兒我吃吧。” 他mama勸道:“要不你追上去問問?” “我不去。”李澤裝作滿不在乎地說:“誰知道她想什么呢。我又不是她肚子里的蛔蟲。我不慣她這臭毛病。” 李澤父親也說:“甭搭理她。要不以后更來勁。” 父子倆繼續(xù)呼嚕呼嚕地吃面。李澤的mama無奈地嘆了口氣。她知道這爺倆就是這樣的脾氣。她也難受過,但現(xiàn)在習(xí)慣了。她希望譚麗莎也能早點習(xí)慣。這樣家庭才和睦。所以她閉了嘴,不再提出任何建議。 第2章 萬能的麻辣燙 譚麗莎走出李澤家所在的胡同時,忐忑又后悔。她怕李澤追上來,但也不希望他連個追的動作也沒有。她本來是個好脾氣的人,不該對這幾句話產(chǎn)生這么大的反應(yīng)。怎么最近總壓不住火? 心里亂,北京復(fù)雜的交通倒成了優(yōu)點,可以讓人機械而平靜地行走。譚麗莎穿過胡同,走上大街,上了公交車,又轉(zhuǎn)乘了地鐵。等到了家,進門就聞見一股麻辣燙味兒。 這是她的室友兼房東陸霞在做飯。陸霞有句名言:當(dāng)你不知道吃什么的時候,就吃麻辣燙。 在陸霞眼里,麻辣燙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食物:開水煮過,干凈衛(wèi)生。食材豐富,可葷素搭配。制作簡單,食用方便。只需更換鍋底和醬料,就可以更換口味。煮起來也沒有油煙,減少了廚房清潔工作。 在制作麻辣燙這件事上,陸霞的態(tài)度非常專業(yè)。她把超市打折時買來的不同口味的火鍋底料分成小塊——經(jīng)過數(shù)次實驗,她已經(jīng)精準地掌握了一份麻辣燙所需的分量。同時,她的冰箱里常備數(shù)種利于儲存,適合做麻辣燙的食材:大白菜,凍豆腐,腐竹,鵪鶉蛋,魚丸,海帶。櫥柜里有打折時囤積的粉絲,粉條,掛面,方便面。再隨意搭配點時令蔬菜,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燙就出鍋了。 而最專業(yè)的環(huán)節(jié)則是在她開煮之前,永遠會問室友一句“要不要來一份”?這話不是白問的,她的麻辣燙收費。 陸霞還有個理論,所謂專業(yè)的意思,就是你能靠這件事賺錢。所以,雖然陸霞根本不會炒菜,但她已經(jīng)可以算是個專業(yè)廚師了。 譚麗莎對陸霞這夸張的舉動早就習(xí)慣了。陸霞是譚麗莎的學(xué)姐,兩人不是同一個系,但分在了同一個宿舍。在學(xué)校期間,陸霞就是女生宿舍樓有名的商業(yè)大佬。她的床位就像是一個小型的雜貨鋪,儲存著各種女生需要的廉價小零碎。 那時候陸霞就是個專業(yè)廚師,賣方便面。她在屋子里偷偷藏了一套野營瓦斯爐,和一個迷你野營用的二手小冰箱,里面存著生菜,雞蛋和飲料。她一直對寢室夜間熄燈感到不滿,這使她不能儲存并售賣冰激凌。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她在搞笑,但是很快,整樓的女生都會在熄燈后訂她的方便面當(dāng)夜宵。等面的功夫,又常會順手買點零碎。 畢業(yè)后,陸霞又創(chuàng)造了一項奇跡: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她硬是沒有為房租付過一分錢。 頭兩年她一直免費住在學(xué)校宿舍里,靠著譚麗莎這個內(nèi)線,每天在夜不歸宿的學(xué)妹們遺留下的空床上度日。直到有一天,宿管阿姨終于發(fā)現(xiàn)陸霞這本科念了六七年還沒有任何畢業(yè)的意思,才把她趕了出去。 從此陸霞就住進了公司。所有的同事都痛恨公司的加班文化,除了陸霞——這讓她可以名正言順地在工位上放了個睡袋,每天吃著加班餐,喝著公司的桶裝水,半夜爬進睡袋睡覺,起床了就開始工作。公司有優(yōu)惠的健身卡,那就是陸霞的洗澡卡。 于是她不但生活成本接近于零,還成為了公司的模范員工。老板看著陸霞蓬亂的短發(fā)和遮住半張臉的黑框眼鏡,龍心大悅,深表感動,一路給她加薪,年底也給最多的年終獎。 就這樣,陸霞終于在兩年前成為了北京房東。還是三室一廳的房東。這套三居室還沒有很多新房的一居室面積大,是標準的老破小。但陸霞看重的是三居室利于分租,老舊小區(qū)的物業(yè)費低廉。 而譚麗莎之所以榮幸地成為了首批房客,不僅因為之前的交情,也因為陸霞在首付上差的三萬塊錢,是譚麗莎借給她的。說起來三萬塊錢不多,但很少有人會像譚麗莎這樣毫不猶豫地拿出來。 陸霞還款的方式也與眾不同。她給了譚麗莎一個價格優(yōu)惠的房租,然后每個月從欠款里自動扣除,還一絲不茍地發(fā)電子收據(jù)。如果譚麗莎要吃麻辣燙,她還給打八折。 不管生活進行到哪一步,陸霞都會發(fā)展出新的省錢秘笈。麻辣燙就是她現(xiàn)階段的省錢秘笈之一。 此刻,煮著麻辣燙的陸霞習(xí)慣性地問譚麗莎:“要不要來一份?”隨即她醒悟過來:“哦對了,今天你應(yīng)該是吃過了……” 譚麗莎說:“要。加兩份粉絲。” “啊?你沒在李澤家吃飯啊?”陸霞有點詫異,但仍然很專業(yè)地說:“好嘞。” 另一個室友tiffany過來打招呼:“莎莎,回來啦?”一邊說,一邊就跟著進譚麗莎房間。似乎是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