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99節
連最和沈翠不對付的陳氏都這般說了,家里其他人就更沒意見了。 熱鬧的過完了中秋節,便到了翠微眾人搬去府城的時間。 第一百一十二章 出發之前,沈翠問過周氏,是在家等穆云川回來,然后隨他直接上京城。還是去府城等著,等穆云川過去了再從府城去往京城。 前者更簡單一些,省的周氏再舟車勞頓。但是周氏選擇了后者,她其實到現在對于跟著穆云川上京赴考這件事還心理沒底。 畢竟這中間還需要一個她和穆云川交流的過程。 這是他們夫妻需要商談的事兒,她并沒有指著讓沈翠幫自己出面,只是覺得在她身邊,自己會有底氣一些。 沈翠也由她,畢竟就她所知道的劇情,穆云川考完之后還要在省會那邊滯留一段時間。 他滯留的時間,也就是衛恕他們入府學的時間了。 前頭他們對府學一無所知,不好打聽消息。 等進去了則又兩說,自然能打聽清楚穆云川跟誰一起去考的,大概去哪里租了院子,也就能使下人去給穆云川傳信了。 一行人到了府城后,沒再去衛恕租賃的小院了,直奔了那三進的宅子。 衛家下人提前一步出發,他們從沈翠這里拿了鑰匙,不止把各種行李都運了過來,還把里外都灑掃了一遍,修剪掉了格外繁茂的雜草。 也得虧有他們在,不然讓沈翠他們自己動手收拾這么大一間宅院,又要廢不少工夫。 而且托這里是‘兇宅’的福,里頭的家具或許也被前頭住過的人忌諱,基本都沒帶走。 雖然不少都是有些年頭的老物件兒了,但因為前頭的幾任屋主都比沈翠富貴的多,所以他們留下的家具,在沈翠看來都是非常好的,并不需要再花錢替換。 時間增益已經許多天沒派上用上了,沈翠立刻開始著手在系統內規制書院。 前頭村里舊宅就那么幾間屋,她都能規制出來,眼下屋子多了就更簡單了。 把書院規制在中間成片的幾間屋子里,而后把最后頭連通后門的正房、東西耳房和后罩房劃在書院外,用作日常起居和待客之類的,另外把最靠近的大門口的幾間倒座房劃給衛家幾名下人使用。 這樣說是一整間宅子都是書院,其實就是中心那塊地方算做系統承認的、不能有外人涉足的‘書院’。 另外少年們還是想住一起,到底只是租來的宅子,也不可能在人家的宅子里砌土炕。 沈翠就自己畫了簡單的圖紙,找匠人定制了兩張上下兩層的架子床。 木料她自然選的是最便宜的,所以只需要另外支付一點手工費,手工費不便宜,但沈翠并不在這上頭儉省。 一切都規制好后,就是挑選一天好日子掛上匾額,辦個簡單的書院落成禮。 沈翠都敢住這‘兇宅’了,也不用看什么黃歷,就把日子定在了八月末,也恰好是衛恕他們去府學報到的前夕。 早先時候她說好邀請崔五娘過來觀禮的,所以提前她就寫了帖子送過去。 沈翠的字練了這么些年,依舊說不上大好,但好歹下了不少苦工的,也不至于丟丑了。 本來沈翠還想著崔五娘貴人事兒忙,前頭可能是一時興起,眼下新鮮勁兒該已經過了,或許并不會過來。 但崔家門房一聽說翠微書院這邊下的帖子,就笑道:“我們家主早就吩咐過了,說這幾日有書院下帖子,不論定在何時,她都是有空的。” 得了這么句準話,沈翠這邊也就放心準備了。雖然是小辦,但既然有客人來,總得多添兩個菜。 另外早些時候在村里,就只有勞不語和孩子們用茶盞喝茶,那是她從牙縫里省出來的購物點,從系統里買的,保溫效果更好一些。 其他人日常則都用的大海碗,到時候總不能用海碗給客人上茶。 到了辦酒那日一大早,衛家的下人又早早地起身開始鄭重灑掃——沈翠交代過,他們日常活動范圍就是二道垂花門之前的前院。 雖說他們是衛家的下人,但衛恕私下叮囑過,讓他們萬事以沈翠這山長為先。 而且前頭衛恕在青竹書院的時候,并不能帶下人進去,他們都是在衛員外家。 衛員外人很和氣,但原配去后一直沒有續娶,家中庶務無人管理,他們的住宿環境還不如這里。 另外沈翠除了最簡單的活計外,并不是一味無休止地趨使他們,偶爾使他們傳個信、打聽個消息的,也都客客氣氣的,并沒有頤指氣使。 他們還挺樂得在這里的。 到了上午十分,崔五娘就帶著賀禮上門了。 那會子沈翠他們都已經起了,做過了早cao,吃過了早飯,少年們開始早讀,沈翠也當了好一會兒的陪讀。 聽說客人來了,沈翠沒驚動少年們,起身親自去迎。 兩人見了面先寒暄了幾句,沈翠的目光落在崔五娘侍女捧著的匣子上,笑道:“都說了您人來就成,不用準備什么賀禮,太過客氣了。” 崔五娘笑著擺手:“不是什么金貴的東西,就是一些書而已。你知道的,我家開書局的,最不缺的就是書。” 說著話,她們相攜著進了二道門,崔五娘立刻聽到了郎朗的讀書聲。 她也沒提要去看看課室,壓低聲音道:“別打擾他們,咱倆進屋去說話。” 沈翠就把她迎進了主屋,周氏沏好了茶水端過來——她們婆媳倆日常起居肯定是不會去用衛家的下人的,而且那些人到底是外男,多有不便,所以她們還跟從前一樣,事事都親力親為。 崔五娘還未見過周氏,沈翠就給她介紹道:“這是我大兒媳。” 周氏雖還是有些靦腆,但在場合上并不會再縮手縮腳的,給客人上了茶,她抿唇一笑,半福了福身,行了個晚輩禮。 崔五娘笑道:“沈山長真是好福氣,不止小兒子孝順長進,這大兒媳婦看著也招人疼的很。” 其實談論這個話題是有些尷尬的,畢竟崔五娘看著二十五六了,而沈翠雖然比她大幾歲,但因為原身在容貌上乘,她穿過來后一直用著后世的護膚品,保養得宜,所以兩人看著差不多大。 看著差不多大的兩人,沈翠已經有了穆二胖那么大的兒子,更有周氏這么大的兒媳婦,而崔五娘還梳著姑娘家的發髻,并未嫁人。 但崔五娘這樣的人物顯然不會在意這種細枝末節,說完又打聽道:“那您家大兒子現下也在書院?” 沈翠說不是的,“他入學早,我開辦書院的時候,他已經考上了秀才,入了府學。現下正在省會參加鄉試還未回來。” “這不是巧了嘛!”崔五娘擱下茶盞,繼續笑著道:“我家弟弟今遭也去了參加鄉試,前頭也是在府學的,他倆大概是認識的。我能冒昧地問一下你家大兒子的名諱嗎?” 崔五娘前頭提到家中調皮的弟弟,都會特地點出是堂弟。 這次提到的卻只稱為‘弟弟’,想來就應當是她的親弟弟了。 這個本沒有什么好瞞的,而且后頭穆云川還會過來,所以沈翠坦白道:“我夫家姓穆。” 穆這個姓并不算常見,剛還笑著的崔五娘正色道:“是連中‘小三元’的穆云川?” 沈翠依舊不卑不亢地點了點頭,崔五娘又笑道:“這真是緣分,穆公子和我弟弟交好!他從前不怎么愿意在府學待的,早先甚至還不想科考了。多虧了穆公子來了,他整個人都開朗多了,今遭去臨南府參加鄉試秋闈,就是他倆一道去的。早知道這樣……” 說著話,崔五娘又開始打量宅子了,顯然她又覺得不該把這‘兇宅’租給沈翠了。不同的是,前頭她是不忍心‘坑’沈翠,現下是覺著沒得壞了兩家的情誼。 沈翠并不想沾穆云川的光,今遭要不是崔五娘問起,她也壓根不會提起穆云川,便道:“買賣是買賣,人情是人情。這里真挺好的,您不用想那些。” 一邊說,沈翠一邊也在努力回憶原書劇情——劇情里穆云川一路青云直上,當然是少不了各種貴人扶持和幫襯的。 可是在原書劇情里,穆云川是和衛奚同年下場后,一道進的府學,衛恕不放心弟弟,后頭經常請假往府城跑。 所以在這期間,穆云川走的最近的還是衛家兄弟,一個負責幫襯他,一個負責和他較勁。 穆云川也知道衛奚天賦上佳,怕他發起狠來,真打亂了自己要連中六元、青史留名的計劃,便也不敢懈怠,朝乾夕惕,和府學里其他同窗來往自然少了,都是泛泛之交而已。 這崔家公子,又是哪里冒出來的? 第一百一十三章 沈翠努力回憶了一遍,確認了原書中穆云川在府學的相關劇情里,并沒有這個崔公子的影子。 這也不難理解,人家是天道的親兒子,相關劇情因為她的緣故而被改變了,那么肯定會有替補站出來。 這崔家公子,大概就是那個替補了。 不然光是去省會臨南府參加鄉試的路費和住宿費,穆云川可能都湊不出來。 聽著崔五娘的話,這崔公子認識穆云川之后,倒完全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了。反正崔五娘是對此是十分樂見其成的。 對此沈翠沒置喙,而是接著笑道:“那真是趕巧兒了,前頭我想著把書院搬到府城的時候,云川已經離開府學提前去赴考了。我還沒跟他通信呢,可能托你家幫著知會他一聲?” “舉手之勞而已,不必客氣。”臨南府雖然和青州府相隔得頗遠,但崔五娘本就記掛著弟弟,這幾日正準備差人去詢問他的成績呢,捎句口信而已,不值當什么。 不過這件事倒讓崔五娘嗅出了一絲旁的氣息——這穆云川和家里的關系好像不大好? 不然若是通信的頻繁,應該不會出現這種信息差才對。 穆云川在自家弟弟嘴里那真是天下頂好的人了,而她和沈翠幾次接觸下來,也覺得對方為人很不錯。 她又不動神色地仔細打量了沈翠一番,她這個年紀如何也不該有穆云川那個年紀的兒子才對。 那就是繼母和繼子了? 這穆家當家的男人到現在也沒露過面,怕是該是不在了,所以就是繼母和繼子之間不和了? 那好像也不對——周氏奉完茶之后,就坐到沈翠邊上了,若是沈翠不先前介紹了,而兩人年紀又對不上,光看二人相處融洽的模樣,不知情的還當她們是親母女呢。 不過到底是人家的家事,崔五娘想過這么一遭,也沒再接著探究。 很快課室那邊,少年們的早讀結束了,而唯一的賓客崔五娘也就位了,沈翠便帶著眾人去了大門口,一道看著衛家的下人把翠微的匾額掛了上去。 再象征性的在廊柱下系幾根紅帶子,便算是簡單地行完了禮。 后頭幾個少年都來給崔五娘打招呼。 都是文質彬彬又清清爽爽的少年郎,還一水兒的好模樣,崔五娘心里默默又把家里那些不省心的堂弟和侄子吐槽了一番。 眨眼到了中午時分,周氏麻利地燒了一小桌菜肴來。 這些菜肴當然不能跟崔五娘日常用的那些相提并論,但她前頭連牙行的高沫茶都一樣喝,這會子當然也不會嫌棄。 而且周氏的手藝是真不差,家常菜式到她手里,自有另一番風味。 一頓飯吃下來,崔五娘比平時還多用了半碗。 今遭因為有客人來,所以沈翠沒開時間增益,飯后也就帶著崔五娘過去參觀了一番。 前頭衛家捐給書院的那些擺件,放在老宅里頭固然增添了一些雅致,但其實因為舊宅太過破爛,總有些格格不入。 放到此處就正正好,越發相得益彰,看著就真有些書香門第的味道了。 眾人的書桌不用像從前似的擠在一處,一排三張,排成了兩排,井然有序。 他們的書桌上大多還攤著未讀完的書或者未寫完的字,崔五娘其實也只能算粗通文墨,能識文斷字而已,多么飽學那談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