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名柯同人] 偵探們都以為我是渣男、[名柯同人] 威士忌今天被逼瘋了嗎、[排球少年] 他說月色之外、[綜漫] 論六眼與普通人的適配性、[綜英美] 如何避免成為羅賓鳥、[HP同人] 長腿叔叔、[綜漫] 肝帝辭職不干了
“真的,我已經打聽出買你娘的那家人,你跟我一塊走,我帶你去找你阿母。”樊準堅定地道。 樊準帶上小男 孩繼續往前走,讓兩個侍從分道去贖小男孩的阿母。 一路看來,民生凋敝,百姓煎熬。賑得了十天半月,卻賑不了一季,而且賑濟往往有名無實。 在一處傳舍,樊準給朝廷上書,請求將冀州和兗州過活不了的窮人遷到荊州和揚州等物產豐饒的地方。 沒有存糧,粟麥未種。如今朝廷西邊開戰,東州餓殍遍地,國庫空虛,根本賑濟不過來,只能讓百姓遷移,另尋生路。樹挪死,人挪活。 樊準將奏表命人送出,快馬加鞭往治所趕,到地方后立刻開倉放糧,又勸富戶捐糧捐錢,救濟百姓。 朝廷接到樊準的奏章后,鄧綏交付百官商議,國庫空虛,大臣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只好依從樊準的意見,督令富戶堅守故土,并為窮人提供供他們去荊揚二州的衣糧盤纏。 劉隆才剛開始識字,認不全樊準上的奏表。鄧綏讀給他聽,聽到樊準投宿的經歷,劉隆喉嚨干澀,眼睛發紅,問道:“母后,國庫可有糧?” 鄧綏道:“國庫中糧各有用處。樊準是能吏,他會把事情辦好,隆兒不必憂心。” 看到劉隆這個樣子,鄧綏有些后悔將如此殘酷的現實說給這么小的孩子。先帝連同諸子都體弱,劉隆只算身體好些,比那些將門子弟還差了一些。 鄧綏摸摸劉隆的頭,勸慰道:“隆兒有愛民之心,這就很好了。你現在年紀小,以學業為重,其他的事情有母后。” 劉隆聽完,才意識到自己還是兩歲的孩子,此時恨不得一下子長大,想為這個國家百姓做些事情。 “母后,上林苑、廣成苑和鴻池很大,能不能讓百姓進去種田?” 皇家的生活現在過得精窮精窮的,劉隆想了一圈想不出還能減那些用度,于是盯上皇家游獵的上林苑和鴻池。 難為皇上這么小的年紀就提出這樣的愛民之策,鄧綏沒有打擊他的積極性,一口應下來,還完善了建議,賜予貧民種子農具,又叫鄭眾親自去辦這件事,務必辦得漂漂亮亮。 劉隆松了一口氣,國家蒙難,他能做一點是一點。 只是,有能力出力的人卻袖手旁觀,甚至趁火打劫,大發國難財。 他們就是東漢的豪族,連當年的光武帝都沒有徹底搞定他們。劉隆不知道他將來能不能做到。 第26章 理冤獄 艷陽高照,天空湛藍湛藍的,天邊飄著幾朵扯絮似的白云,整個北宮被照得明晃晃的。 劉隆下了學,站在桃花臺前看樹底的雜花。桃花早已落盡,青葉之間掩映著青澀的小桃子。 樹下生了一層密密的柔軟的細草,細草里竄出幾枝花穗,滿滿一穗米粒大小的小紫花。 江平見劉隆看了半響,也湊上前看,一堆綠草雜花,不如名貴的花兒草兒好看,況且這草是拿來襯桃花的,不明白皇帝為什么看得入神。 劉隆直起身,道:“走吧。”江平緊緊跟在后面,江平之后又有一大群宮女寺人捧漆盒、執傘、拿鞭、提壺…… 劉隆身后的架勢,倒是像搬家一般,這還是精減過的。 他早早回了前殿,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后殿找母后。 鄧綏這天在雒陽寺按察冤獄。劉隆不知道天大旱與冤獄有什么關系,反正母后連去好幾天。 據說還真遇到了一樁糊涂案,現下已把雒陽令收監抵罪。 劉隆聽見此事,轉念一想,便明白了其中原委。雒陽令糊涂判案確實有罪,但能做到雒陽令又“糊涂”判案的人要么是豪族子弟,要么是豪族的門生,按“理”不會被判這么重。 母后心思縝密,洞悉人心,提犯人出來,一看神色就知道有冤屈。于是這雒陽令就做了天下大旱的替罪羊。正因為這人是非不分,冤屈無處訴說,才導致了天不降甘霖。 劉隆表示學到了,學到了。 觀其日常言行,母后不信什么巫術詛咒神明,如今連日去理冤獄,仿佛真信冤獄理清,就能天降大雨緩解旱情。 說到旱情,唯物主義的劉隆就十分氣憤,這賊老天是專門阻止他躺平的人。莊稼授粉它下雨,莊稼收割它還下,今年終于不下了,灌漿時又鬧氣脾氣旱了一兩月,粟麥瘦得和枯草一樣。 賊老天,劉隆又暗暗罵了一句。 回到前殿,劉隆拿出作業溫習,就聽到尚方令蔡倫過來通稟。劉隆叫他進來,抬頭看見蔡倫一臉笑意,背后還有個小黃門捧著匣子。 蔡倫拜見后,將匣子呈到劉隆身前,道:“去年承蒙主子提點,尚方局里實驗了將將一年,才制出圣上說的好紙來。 ” 盒子掀開,露出一刀雪白雪白的紙張,劉隆拿起一張,輕輕用力,只見紙張堅韌,撫摸上去十分輕軟,然后看向蔡倫。 蔡倫笑道:“圣上,這紙張不僅好看,還能浸潤保墨,不易腐爛蟲蛀。” 劉隆聞言,叫蔡倫親自寫一個字給他看。蔡倫上前,寫了一個“紙”字,字體舒朗勻稱,烏黑秀逸,黑紙白字煞是好看。 “母后看過嗎?”劉隆問。 “工匠制造出紙張,就快馬加鞭送來,一送到奴婢就拿來給圣上過目。”蔡倫回道。 劉隆頷首:“等母后回來,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她。這紙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