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書迷正在閱讀:知更鳥、死對頭老公出軌觀察日記、707公交游客守則[無限]、我們不熟(一見鐘情 1v1 h)、百慕(1V2 h)、何所欲也、乖乖女(SM)、未來前夫失憶了(1v1)、背德專題(短篇合集)、養成日記gl (簡體版)
他出身廟堂,一朝醒悟便棄之如敝履,沉入社會邊緣,打起游擊隊式的圣戰。他激情如火,戰斗形式卻是原汁原味的職業調查新聞。他的攻擊點非常明確,集中在當代政治和美國/以色列政權,以事實為根基,越做越嚴謹。然而他也無法突圍。他缺乏昂茨那種民族主義旗幟下的廣泛受眾,也沒有ur那樣龐大堅固的平臺。機器無法從內容上擊敗他,只需要把他孤立在邊緣。 最近(2022年),麥克斯遭到了youtube鎮壓,mr頻道的大量新報道通不過youtube審查。mr廢棄之后,麥克斯和本也分頭行動。本獨自繼續他的南美激情;而麥克斯回到grayzone,和老搭檔艾倫重整旗鼓。 互聯網廣漠如海。但機器留給他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非典型網絡小說的造神之路 嚴曦 我是作者和翻譯,也是一位英語教師?,F在算是職業還是業余寫作,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有點迷惑。《造神年代》是我的第二部 長篇科幻小說。在此之前,我寫過一個短篇(《客星》,2009年倪匡科幻獎三獎),兩個中篇(《鏡中的罪犯》,2009,星云7;《螞蟻的吶喊》,2011,新幻界?鏡像),和一個大部頭長篇(《星路:天人覺醒》,2018-2019,豆瓣閱讀)。前面這些作品都是業余寫作。唯獨《造神年代》是以純粹的職業態度和工作節奏來寫的,一年之中幾乎不做其他任何事,從設計到寫作到修改一氣呵成。為此我調整了工作,甚至家庭生活?,F在,我又忙于教學工作。鑒于這種穿梭狀態,說我是職業或者業余寫作都行。 《造神年代》于2020年寫完,2022年4月上網發表,參加豆瓣閱讀長篇拉力賽。不到一年后,chatgpt引領的ai新革命就爆發了。這讓作者有點欣慰:書中預言的ai革命與現實對照,突破點、路徑和本質頗有符合之處。但更多的是惶恐——原先預計的二十年ai發展歷程(我真的計算過),在現實中滿打滿算只用了兩年!這是當代科幻作者的共同焦慮:被現實追逐、超越,甚至遠遠拋在身后。 目前,科幻世界正在努力推進《造神年代》的實體書出版。就在被現實追逐的賽道上,實體書尚未出版的不安時刻,《造神年代》獲得了釣魚城科幻獎最佳長篇獎。這對作者來說不僅是意外的榮耀,更是極大的肯定、安慰和定心丸。作品被科幻界同仁看見了,還被給予高度認可!為此,我深深感謝釣魚城科幻獎主辦方、各位評委的慧眼和胸懷。 發表于網絡的傳統科幻 在另一條賽道上——以“不正經”自詡但極為活躍的網文讀者評選獎“晨曦杯”,《造神年代》頗受關注,獲得了“chatgpt大力點贊獎”。這個獎,單憑這不正經的名字就讓我引為知己。網文圈的注目和寬容,讓我對作品的閱讀影響層面有了自信,對讀者和評委心生感激。因為《造神年代》雖然首發于豆瓣閱讀,但它并不是一部網絡小說。 別誤會——我對網絡小說沒有任何成見。我自己就是狂熱的網絡小說讀者,還曾經嘗試寫過,只是寫不好。我認為二十世紀末到2010年代的中國網絡小說鑿空而出,居功至偉,在一片荒野中開辟了中國通俗文學的新天地。 然而實話實說:《造神年代》除了首發是在網絡平臺,其余特點都是網絡小說的反面。 《造神年代》完本、修改一年多之后才上網參加豆瓣閱讀長篇拉力賽。因此它不是真正的連載寫作(也真不會),當時我反而因為賽制限制必須慢慢貼而懊惱。這本書適合一口氣讀完。 全書約31萬字,40章。長度相對典型的網絡小說只能算是個短篇,而章節比起網絡小說可謂巨大(最長的一章有16000字)。每個章節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很強,不太適合碎片化閱讀。 最大的區別,可能在于這本書的作者-讀者關系。書發在網上有個好處:作者能實時看到讀者的直接反饋。我看到的讀者感受,有“刺激”,有“燒腦”,有“迷惑”,有“過癮”,有“又看不懂了”,也有“停不下來了”。甚至連書的節奏速度,也有截然相反的讀者觀感:有人認為全篇節奏疾風暴雨,多線場景切換太快,故事太短;也有人認為海量的技術細節討論過于艱深冗長。 然而,沒有一個讀者說讀這本書“輕松”。 作者自己認為,這是《造神年代》和典型網絡小說的本質區別。網絡小說通常是給讀者一個舒適空間,讓讀者拾起熟悉的節奏,放松、解壓、過癮、娛樂。而《造神年代》從設計理念開始,直到修改結束,目標都是引領讀者,從身邊的現實跨進一個險峻的陌生空間,用智能機器的節奏、技術研討節奏、追捕和逃亡節奏、甚至戰爭的節奏紛繁組合,沖擊讀者。用高密度信息洪流轟炸讀者,收緊注意力、持續高壓、過癮、娛樂。 《造神年代》是對讀者的挑戰。絕對不輕松,有多娛樂由讀者自己決定。 以上種種,讓《造神年代》在理念上就是一部傳統的科幻小說。非常傳統,甚至有點復古。主題方面,它寫的是當代各種科幻作品都很熱衷的人工智能。書中的每一個科技點,都是其他傳統科幻作品涉及過的。 但我不認為這會對作品的創新和獨立思考、對閱讀沖擊力構成什么障礙。我向來認為,科幻寫作過度追求新奇“點子”、新的“幻想科學高度”是舍本逐末。當代科幻寫作的創新,在于作品對點子的解析穿透和眼界擴展,在于點子與故事、科技與生活的巧妙結合,在于擊穿認知障礙、把這些思想以故事形式轟進讀者大腦的文學技法。這三個方面的創新是一片藍海,高度永無止境,任何舊瓶都可以變出提神醒腦的新酒。這才是文學的魔法和科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