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鎮宅之寶
歐陽平沒有去觸碰佛龕,他指著佛龕,然后又朝樓梯方向指了指,和水隊長、李文化打了一段時間的啞語。 歐陽平走出東廂房:“大姐,我們還想看看庫房?!睔W陽平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掃了一下大廳的寬度。大家應該能明白歐陽平的意思,用大廳的寬度減去庫房的寬度,不就是墻的厚度嗎。 李文化心領神會,在歐陽平和陳梅夫妻倆說話的時候,他在大廳里面走了一個來回,水隊長走到羅開良的跟前,跟他借了一下火。羅開良很配合,不但為水隊長按著了打火機,還遞了一支牡丹牌香煙給水隊長。 大家請看清楚——或者記清楚了,李文化一共走了十八步。 陳梅自知有些失禮,她的表情溫和了許多,動作也積極主動了許多。她吩咐羅開良將畫從墻上拿下來。 羅開良搬起一把椅子放在畫的下面,然后站到椅子上,踮起腳尖,將畫從墻上拿了下來,前面沒有來得及介紹,畫是一副松鶴圖,松鶴圖兩側的對聯很特別,它的內容是“當凌絕頂,一覽眾山”,這是由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簡化而來的,去掉兩個字,意更深邃,境更高遠。 松鶴圖的上面還有一個橫批,橫批的內容也是四個字:“風清月朗” 陳梅打開庫房的門,由于先前的目的性不夠明確,筆者的介紹比較簡單和粗糙,現在有必要做一些補充,庫房的門很厚——有十公分左右,門的外面包了一層比較厚的鐵皮——鐵皮是是用鉚釘鉚到門上的。門鼻子深植于門框里面,門鼻子有成人的食指那么粗。鎖就更大了——總之,同志們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鎖。 陳梅用力推開門,打開電燈,然后站到一邊去了。 五個人依次走進庫房。 大家還記得嗎?西廂房下面的密室和庫房之間有一個通道,通道的長度在一米五左右,一米五就相當于三步,李文化一共走了十八步,除了這三步,還剩下十五步。 那么,庫房的寬度——或者說庫房東西的長度是多少呢? 李文化在庫房里面走了一個來回。 大家猜猜看是多少? 如果猜不出來,那就看看李文化和歐陽平交流的眼神吧! 你應該能猜出來。 對,庫房東西的長是十一步。 這也是說,庫房的東墻和東廂房的佛龕之間的厚度竟然有四步,在這個世界上,有四步厚的墻嗎? 歐陽平和同志們完全可以確信,四步厚的墻里面一定有一個通道。這也就是說,從東廂房,也能進入庫房,既然能從東廂房進入庫房,就一定能從東廂房進入西廂房下面的密室。 陳家的稀奇古怪的事情還真不少。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本來是不能示人的,所以,那些經過長時間尋覓和窺探的人,能發現這些玄機,也不能算是簡單普通的人物。有這些玄機做鋪墊,想讓陳耀祖死于無形,應該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難怪,吳所長和汪小引介入此案后,一點疑點都沒有找到,最后不得不不了了之。兇手果然老道。 東廂房的佛龕后面似有玄機。 歐陽平自知,同志們的刑偵思路是對的,如果不深入到案子的核心地帶,是無法知道陳家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的,如果不知道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是無法掌握案子的來龍去脈的。 離開后院之后,歐陽平一行決定去找一個人。他就是陳耀祖遺囑的公證人鄧大平,歐陽平可沒有忘記這個人。能作為遺囑的公證人,一定是陳耀祖十分信任的人。 遺囑這種東西有兩種形式:一一種是事發突然,遺囑的人在臨終之前留下遺言作為遺囑;這種遺囑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鉆空子,比如說大清王朝的康熙皇帝,盡情享受他的帝王生活,一時忽略了百年之后的事情,結果被四阿哥胤禛奪了皇位。 另一種是遺囑人未雨綢繆,提前用文字的形式立下遺囑,這類遺囑是在遺囑人活著的時候就準備好了的,比如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他在位的時候——同時身體康健的時候,就決定傳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就是后來的嘉慶皇帝。乾隆汲取了康熙的教訓,不但使帝位順利交接,還做了一段時間的太上皇。那份遺囑——應該叫遺詔的公證人是幾位顧命大臣。 所以,這樣的遺囑對公證人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公證人一定要守口如瓶,否則會節外生枝,影響遺囑的保密性,進而影響遺囑的執行,基于這種考慮,公證人必須是遺囑人非常信賴的人。既然是非常信賴的人,那就應該是知根知底的人。 這個鄧大平到底知道陳耀祖那些根底呢? 現在,歐陽平一行就去找鄧大平要答案。 鄧大平的家在左所大姐482號,巧的很,左所大街482號就在扁擔巷里面。 走進巷子才知道,這條巷子之所以叫“扁擔巷”,是因為它兩頭略窄,中間稍寬。鄧大平的老婆說鄧大平道逍遙堂泡澡去了,剛走十幾分鐘。 幾個人又趕到了逍遙堂。 問了幾個廳,最后走進了一號廳。 跑堂的說,鄧大平正在池子里面泡著澡。 一個搓背的中年男人沖進浴室,把鄧大平叫了出來。 當鄧大平出現在一號廳門口的時候,歐陽平他們確實有點詫異,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鄧大平的個頭非常矮,看上去頂多一米五零。 別看鄧大平身高只有一米五零,在東門鎮,他可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出身在京劇世家,父親是荊南市有名的反串花旦,是程硯秋先生的弟子之一,這個鄧大平從小受父親的影響,也迷戀上了京劇,但由于其貌不揚,只能在戲里面演一個丑角,武大郎就是他扮演的最多的角色,這個鄧大平為人聰明機靈,又勤奮好學,竟然把武大郎演得惟妙惟肖。 鄧大平的年齡在七十歲左右。雖然是一個年已古稀的人,但身子骨很結實,精氣神也不錯。 鄧大平有些緊張,因為歐陽平一行四人穿著制服。 鄧大平從座位上拿起一條浴巾裹在腰上:“歐陽科長,你們找我?” “鄧老師,您還認得我嗎?” 鄧大平仔細打量一會,道:“你是小汪,我明白了,你們是為陳家的案子來的?!?/br> “鄧先生,我們想向您請教幾個問題?!?/br> “歐陽科長,請教不敢當,請稍等一下,我這就穿衣服——我們借一步說話?!?/br> “這——不妥吧!您剛下去泡澡,要不這樣,您再下去泡一會,我們等一下?!?/br> “那怎么能行,事情總有一個輕重緩急,我們找一個地方說話,等你們辦完正事以后,我再接著泡。我每次都要泡很長時間的?!?/br> 鄧大平為什么要借一步說話呢?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又不方便讓別人知道的事情,歐陽平對鄧大平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