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二百八十四章不爽
李世民也喜歡李靖的戰法。 不過無論上層人再怎么喜歡,打仗的終究是將軍們。 對于將軍們來說,有一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我為國家獻上勝利,那么至于我是怎么打贏的,又有什么關系。 …… 平行時空,大明王朝,太皇太后張氏時期。 張氏接見了三楊和張輔。 “四位,于謙的事情,你們想必也清楚了吧。” “說說自己的想法。” 張輔底下頭顱,深深的底下,完犢子,他和他帶領的武將們丟人現眼了。 于謙一個文臣表現的那么能打,帶領一堆后勤部隊一戰平了中亞,打退了歐洲聯軍,他們之前可是一直沒整平中亞。 而且要不是他們的戰略失誤了,于謙也沒機會親自上戰場。 綜合來說,于謙就是給他們彌補了一個失誤。 “老臣有罪。” 張輔底下頭,小聲的道。 張氏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你當然有罪,我之前就讓你努力提高那群勛貴的水平,你為什么視而不見?” “還有之前海邊走私的事件。” “這些哪個沒有你們軍方插手?” “你忘記你爹是怎么戰死的了嗎?” “你忘記你們家的爵位是怎么來的了嗎?” “當初大家一起打下的這個江山,這才兩代人,你們就墮落了嗎?” “張輔,來,給我句準話?” “是不是墮落了?” 張氏惡狠狠的瞪著張輔,一聲聲的質問。 張輔渾身顫栗,不敢說話。 旁邊的楊士奇看不下去,起身。 “太皇太后,這事也不怪英國公,勛貴子弟不好教導,一個個祖上都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戰斗在最前線,實在難以教育。” 楊士奇無奈的道。 大明最難搞的一群人就是勛貴子弟。 當年朱元璋對自己的兄弟們都手下留情了一次,很多人都沒有下殺手。 再加上大明爵位不掉級,永流傳的破事,這些勛貴子弟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出身。 他們唯一需要謀劃的就是領兵打仗的位子而已。 爵位給了他們最低保障,以至于他們完全不用擔心出身問題和生活問題,故而非常不好教育。 張氏也知道這些,但是沒有辦法。 張輔嘆口氣,這也是他為難的地方。 張氏面無表情的坐回去。 根本問題不好解決啊。 “推恩令,用這招吧。” “直接告訴那些勛貴子弟,取消爵位永傳,告訴他們,一代削一級,上一代不好好干活,下一代別想接受國家給勛貴后人的官位。” 張氏惡狠狠的道。 張輔想要反對,結果被一眼瞪了回去。 楊士奇三人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中的喜悅。 這事他們早就想做了。 “還有,建立軍校,允許勛貴子弟優先進學。” “張輔,這已經是我能做到的極限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道理想必你也明白。” 張輔嘆口氣,無奈應下。 他已經盡力了,張氏這是再給他們機會。 楊士奇三人并沒有反對。 他們對于這事持贊賞態度,勛貴子弟嘛,該給的福利還是要給的。 如果一點福利不給,人家又怎么會愿意為國家征戰呢。 而且勛貴子弟高人一等,沒有福利怎么顯示出來。 張氏看三楊沒有反對,微微一笑,可以,這三人智商還在線。 “太皇太后,臣建議在建立一座文校,這樣兩校并立,文武分家,對大家都有好處。” 楊榮起身建議。 張氏早有預料,點頭應允。 “軍校的教材已經有人提供了,文校的教材就交給你們了。” 張氏知道輕重緩急,并沒有過分的難為人。 三楊松口氣,他們也算是有了一個交代。 于謙,真坑啊。 三楊和張輔無奈的想道。 要不是于謙搗亂,他們何至于此。 建立軍校,給勛貴子弟優先錄取的資格,那你就得給文臣一個交代。 文校也就應運而生。 文臣子弟也得擁有優先錄取的資格。 “太皇太后,于謙英勇,可坐鎮中央,如此可以節約出一部分武將,臣懇請調度,讓于謙回都城來鎮守。” 楊士奇想了一下,于謙那種愣頭青,還是放在自己身邊的好,安全。 張氏點點頭,允許。 三楊也是講究平衡的人,三個老頭并不喜歡一方勢力過于強大的情況,縱使是他們的文官體系。 反正明朝講究的是鄉黨師徒關系,和世家玩的家傳不一樣。 他們三楊倒臺之后,自己的后人真不見得成為自己所在派系的領導人。 明朝唯一想要要父死子繼派系的就是姓嚴的,最后倒了血霉。雖然不是這個原因吧。 三楊看的很清楚,故而他們想維持一種平衡,于謙那個愣頭青,簡直就是一鍋粥里混入了老鼠屎,惡心人。 如果不是于謙能力破表,又簡在帝心,他們早就讓于謙滾邊疆吃沙子去了。 當然,他們看張氏這么費勁吧啦的給于謙收拾爛攤子,一句話不提處置于謙,就知道讓于謙吃沙子不現實。 “對了,讓在中亞的軍隊和后勤,給于謙先補充一下物資裝備。” “雖然可恨,還是讓他活的舒服點,千萬別出事。” 張氏頭疼的道。 三楊和張輔對視一眼。 可怕,這種有能力又簡在帝心的人,最是不好對付。 最重要的是,于謙這個人又足夠忠心。 “臣,告退。” 三楊和張輔退下去。 …… 出了宮門,張輔擦擦額頭的汗水。 “我都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失望了,有一個明白事理的領導人確實不錯。” “但是有太考驗實力。” 張輔忍不住吐槽道。 他們算上張氏和朱祁鎮,伺候的是第五屆領導人了。 他爹跟過太祖,然后跟朱棣,之后朱高熾和朱瞻基,現在又是張氏,整整五屆。 這五屆領導人,全都不錯,雖然性格各異,特點分明,但他們都是優秀的領導人。 正是因為他們優秀,所以才考驗底下人的能力。 他們是真正的那種能者上,庸者下。 胡惟庸和李善長,兩人那么作死,可朱元璋一開始也沒有弄死兩人。 不就是能力強嗎? ………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