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我回家養豬了 第156節
家里來客人了,陳歡歡也趕緊跑下來幫忙泡茶端茶,孫一飛他們本來想說太晚了不用泡茶了,可一聞著茶香,行吧,偶爾喝一次茶應該也沒啥,再說了,今晚還得熬夜整理今天搜集到的資料呢。 唐新嵐急著叫唐爸幫忙熬粥,可不是因為他們晚上沒吃飽,實際上今晚山榮村長的招待席面特別豐盛,他們都吃撐了。 不過,回來的路上,三位教授都在說今晚無論如何要把今天拿到的資料給整理出來,這一聽就是要熬個大夜班啊! 章月紅出去了一趟,叫了人過來幫忙把樓上四間客房都打掃了出來,他們一共九個人,安排兩個女生睡比較小的那個雙人間,剩下的三間房七個大男人擠一擠也夠了。就是疫情反復之后,他家客房已經有一段時間沒人住了,不過也不要緊,浮塵擦一擦,把茶杯茶壺洗一洗,再換上新的布草,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部弄好了。 唐媽帶著人整理客房的時候,一幫人也沒閑著,唐新嵐的臥室外間,之前為了方便直播,隔出了一個工作室,做了一個大木臺子,三位教授借著這個長條桌,現場拿出電腦,正好都帶了學生,讓學生幫著一起整理資料錄入電腦,忙得連茶都來不及喝。 這就是研究方向不一樣的痛苦了,明明去的都是一個地方,看的都是一樣的風景,回來之后需要重點梳理錄入的信息卻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唐新嵐打死也不考研究生的原因了。 她這輩子最恨的就是寫論文!!! 打掃好客房,聽說教授們晚上還要加班趕材料,一鍋紅薯粥當宵夜,也未免太寒酸了,章月紅想了想,現在發面做包子顯然來不及了,索性拿了絞餡兒的機器出來,泡了點香菇木耳,又叫唐爸去洗了幾根胡蘿卜,從冰箱里拿了一塊rou出來,臨時做了一盆rou餡兒,包了幾十個拳頭那么大的大餃子。 這種大餃子不需要發面,直接搟面皮包好,醒一下,上蒸籠蒸二十分鐘,拿出來就可以蘸著蘸料吃了,不蘸料吃也可以。 有了點心,章月紅又從壇子里拿了些泡菜出來,切了兩盤子。想了想,又舀了一碗辣椒醬出來,切了一盤醬蘿卜條,煮了十幾個咸鴨蛋,這些小咸菜和咸鴨蛋涼了也沒關系,等到晚上十點多,一幫人忙完之后下樓準備吃粥,就發現桌上已經擺了滿滿一桌小菜,廚房兩口大鍋,一口里面溫著香甜的紅薯粥,另一口鍋上面架著兩個籠屜,揭開蓋子,里面是一個個胖乎乎的大餃子…… 這一刻,孫一飛突然覺得,自己似乎知道,為什么之前鄭嘉樹和沈興海這兩個家伙一定要幫這個丫頭說好話了。 人與人相處,從來都是真心換真心!像他們這樣出來考察的,學校每天的差旅費都是固定的,其實接待他們這樣的客人真心賺不了幾個錢,可唐爸唐媽還是把他們當自家的貴客一樣招待,絲毫不提什么餐費標準。 吃著香噴噴的蒸餃,孫一飛已經在心里想著該怎么幫唐新嵐她們盡力爭取到這個項目了。 接下來的幾天,三位教授就帶著幾個學生往返于上唐村和板栗溝之間,早出晚歸,樂此不疲,中間還叫人送了好些采集樣本的工具之類的過來,不過,因為關系到科研成果問題,這一次他們并沒有對外報道,唐新嵐也很識趣,后面幾天干脆就沒去打擾他們了。 她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呢。 地里的蘿卜收上來之后,緊跟著就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春種了——因為凍干蔬菜廠的銷量實在是太火爆了,今年唐新嵐打算重點開發那幾種可以做凍干蔬菜的野菜,找人耕地、施肥、播種,還要再買一批小雞苗養著,增加野菜種植基地的附加值……忙的暈頭轉向。 這邊忙完之后,幾位教授帶著搜集到的資料回去了,唐新嵐又趕緊打電話給合作的種子公司,把之前預定的三百畝菌棒運回來——他們要趕在第一場春雨下下來之前,把這些菌棒全部送到山里的種植基地。 半個月后,孫一飛教授那邊終于傳來了好消息——不需要通過項目審核了,李俊教授所在的農大植物保護學院,決定在板栗溝專門成立一個特殊菌種培育基地! “基地的相關費用都是農保院那邊走審批流程,村里什么都不用管。” “另外,野豬泛濫的事情,我們這邊也會幫忙出一個證明,到時候讓村里去相關部門審批一下,我建議最好是以基地的名義去審批,這樣成功的概率會大很多。” “還有,小唐啊,你家那個客房,我們怕是還要再續訂幾個月了,培育基地那邊接下去肯定要蓋房子安排專人去那邊值班的,過兩天估計李俊也會給你打電話,別跟這小子客氣,他富裕著呢!就你家那伙食,別說人均一天一百了,就是二百塊錢一天也值了!” 孫一飛大概是經常被同事們調侃“是個富裕人”,背地里毒舌起同僚們也是很無情的,對李俊這樣經常申報國家級項目的,就調侃人家是不差錢的“國家隊”;對鄭嘉樹這樣喜歡薅資本家羊毛的,就說人家是財大氣粗的“資方大佬”,沈興海這樣喜歡鉆深山老林的就叫“考古隊”……幼稚又毒舌。 唐新嵐掛斷電話就給沈凱平打了過去,跟他說了這個好消息,順便叫他回去跟沈mama說一聲,可以把家里的菜園子給整出來了,先施點底肥,撒一層打碎的菌棒,過幾天她托人把唐媽育好的菜苗和家里的菜種子都給捎過去。 “嵐姐你不說我都差點忘了,這幾天村里不是在放菌棒么?我媽也上山去幫忙了,每天早上跟著村里一幫嫂子嬸娘們上山,傍晚再下來,高興的不得了。”沈凱平在電話那頭都忍不住笑出聲來了。 “那可太好了!其實只要阿姨心情好了,身體也會慢慢好起來的。等過幾年你結婚生孩子了,說不定還要阿姨給你帶孩子呢。” “啥孩子啊?我現在忙的連吃飯的時間都沒了,對了姐,咱村又搗了兩個野豬窩,晚上你們村的人回來,我叫他們給你捎點野豬rou哈。”沈凱平那邊好像真的是很忙,說完就急匆匆把電話給掛了。 最近上唐村這邊的活兒做的差不多了,唐新嵐這邊不需要那么多勞動力了,正好板栗溝那邊缺人手,沈凱平和孫今妍關系不錯,請她幫忙,找村里的勞務公司緊急調了一批人過去幫忙,所以最近每天都有很多上唐村的村民早出晚歸往那邊跑,當天晚上就有人背了兩個大編織袋送到了唐家。 “嚯!這么大兩條野豬腿?這里還有一扇肋排呢。”章月紅打開編織袋,從里面倒出了兩條已經褪好毛的野豬腿,還有一大塊足有十來斤重的肋排! 這種肋排可不是菜市場里那種帶點rou的小排骨,而是整塊連皮帶骨頭的,切開了,排骨可以紅燒、燉湯,連著皮的五花rou也可以燒菜吃。 “這小沈也太客氣了!”章月紅一邊收拾豬rou,一邊在心里尋思著再找機會還點什么東西回去。 “媽,我看沈mama挺喜歡吃你腌的泡菜的,咱們這春筍馬上要下來了,不如今年你多腌兩壇子酸筍,回頭我給小沈捎過去,他肯定高興。” “那行!你明天不是要托人給她捎菜苗么?我再撈點咱家的泡菜,先給他們吃著,咱家去年腌的太多了,得抓緊吃完。”章月紅去前面拿了幾個干凈的塑料袋,每樣泡菜都給沈凱平裝了滿滿一大袋子。 晚上唐有才回來,看到廚房屋檐下掛著的兩條大豬腿,嚇了一跳,聽說是板栗溝那邊打的野豬,這心思一下就活了—— 板栗溝那邊除了上千畝的板栗林之外,聽說還有一大片野生的橡子樹? 橡子這玩意兒家豬野豬可都愛吃,與其白白便宜了野豬,叫他看,板栗溝還不如自己弄一個養豬場呢! 以前好些養殖戶都嚷嚷著養豬容易賠錢,其實養豬成本主要還是豬飼料,他們村以前為啥能靠養豬賺錢?還不是因為他們村的豬基本上都能吃老百姓吃不完的紅薯和菜園子里的各種蔬菜邊角料? 就像板栗溝這樣的,無需太多,只要有個十幾畝橡樹林,把這些橡子打下來,再把板栗林收獲的殘次品掃一掃,就夠撐起一個養豬場的了。 一個養豬場,刨開幼崽期和育種哺乳期需要補充的營養和飼料之外,其他時候基本不需要額外買豬飼料,控制好成本的話,多了不說,一年起碼二三十萬能給村里掙回來,趕上行情好,就像前年那樣,一斤豬rou三四十,這錢起碼還能再翻一倍! 第276章 沈凱平對于在村里建一個養豬場還有些猶豫,因為現在村里明顯是要走林下經濟這條主路的,不過山榮老村長卻對這個提議很感興趣,最主要的是,唐爸跟他提到的用橡子養豬這個點子—— “這法子好啊!咱們村何止十幾畝橡樹林?” “再往東,還有好幾個橡樹林呢,都是野生的,每年不知道要結多少橡樹子,不然咱們這里也不會有這么多野豬了,一個個的吃的膘肥體壯的!” “沈書記啊,我看老唐這個點子能做!這樣,種香菇這事兒你來管著,我反正快退休了,這養豬的事兒,干脆就包給我好了!” “我也和老唐一樣,跟咱們村合股辦個養豬場,每年給村里交份子錢!” 山榮主動把這事兒給攬過去了,沈凱平也不好跟這位老人家爭什么呀。 再說了,他也親眼看到過山里成群結隊的野豬,那是真的膘肥體壯!明顯是山里的伙食很好,壓根也不需要豬飼料,這養豬場真要是辦成了,每年多了不說,只要能給村里分個十來萬,他有信心像上唐村那樣,也給村里人多搞點福利,尤其是晚托班,一定要辦起來! 至于修路的事情,沈凱平現在已經完全不擔心了——孫教授說得對,李俊教授不愧是國家隊的,項目落地之后,順帶著就把他們村通往外面那條路的拓寬資金也給搞定了。 雖然至今還沒弄懂那個其丑無比的變異菌到底有什么巨大的科研價值,但從省農大植物保護學院的重視程度來看,能給國家創造價值那是肯定的! 唐新嵐和唐有才開著自家的拖拉機過來的時候,外面已經有工程車和施工隊開始拓寬原先的水泥路了,到了村里,家家戶戶幾乎都看不到人影兒,不用問,肯定都是到山里干活去了。 在城里一天賺一百塊錢,大部分都要拿出來養活自己,可在自家村子里,每天拿到手的工錢幾乎沒有額外開銷,都能攢下來。 算明白了這筆賬,今年整個板栗溝竟然沒有一個人外出打工的,且他們已經打聽過了,現在不止是板栗溝,上唐村和紅泥溝那邊也缺人呢,到時候村里的活兒做完了,他們完全可以像現在上唐村過來做工的人一樣,去別的村子找活干,辛苦自然是辛苦的,打工人哪有不辛苦的呢? 能攢下來錢才是最要緊的! 唐有才先開著拖拉機,去村委把沈凱平接上,三人一路開著拖拉機去了沈家租住的房子,沒想到這房子的主人今年也回來了,院子就有點擁擠了。 “我跟村里買了一塊宅基地,已經找人在蓋房子了,快的話今年年底就能住進去了。”沈凱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媽喜歡這里,我就想著干脆把她戶口也遷了過來,以后就在板栗溝安家落戶了。” “是該這樣的,城里的小區住著是方便,但沒有咱們鄉下熱鬧,有人情味,左鄰右舍的也能互相幫襯著。”唐有才倒是很贊同他這個決定,“我聽鎮上的人說,陳書記有意栽培你,往后你肯定是要回鎮上去的,你是個大學生,前途遠大著呢,早早的找個地方把你mama安頓好,以后你也能安心在外面打拼了。” 把唐媽給的菜苗和各樣泡菜找地方放起來,三個人又回了村委,唐新嵐想去看看香菇菌棒放的怎么樣了,就讓沈凱平陪著她進山轉轉,唐有才則拉著山榮老村長,倆人合計著盡快把養豬場給辦起來,正好唐有才去年育種的一茬小豬崽都給了紅泥溝,下一茬干脆就直接給板栗溝這邊好了。 山榮一聽是他們家的小豬崽,頓時樂了,原來,他本來也想撬一撬紅泥溝的墻角,想從唐有才那里弄一批小豬崽的,畢竟他家的豬崽成活率高,遠近聞名,養過豬的都知道,養豬最重要的就是挑選健壯好養活的小豬崽,不然養到半大突然死了,那損失可就大了——而且到時候還不一定有新的豬崽可以補充。 被村里的狩獵隊來回掃了幾趟,現在靠近村子附近的板栗林已經沒有野豬敢過來了,林子下面除了留出幾條路之外,剩下的地方全部擺上了香菇菌棒,唐新嵐蹲下來看了看,外圍有些擺得早的,已經開始有小香菇丁冒出來了。 “希望今年風調雨順,產量能跟得上蔬菜廠那邊的訂單,你是不知道,蘇彭生怕你們產量跟不上,都跟我說過好幾次了,要是這邊資金不夠,他也可以入股的,被我給打回去了。”唐新嵐開玩笑地說。 其實并不是資金不夠,她真想擴大生產規模的話,以板栗溝現在和省農大的合作關系,就算采用賒欠的方式先弄一批菌棒出來,等到香菇賣出去再支付貨款,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板栗溝這邊好些板栗林都靠近深山,攤子鋪得太大了,管理不到位,那些外圍的菌棒被野獸毀壞了,可就白白增加成本了。 沈凱平也是這么想的,不過他已經想到了解決辦法—— “我打算等這一茬香菇菌棒種下去了,和老村長一起帶著人往深山里走一走,聽說再往里還有一些散落的小村子,山榮村長說那些都是早年間沒有遷出來的山民,也不知道現在那些村子還在不在了,要是還有人的話,倒是可以和他們聯手,咱們把這一片林子都管起來。” “聽說那些山民都精于狩獵,到時候外圍有他們看著,咱們就能進一步擴大生產了,到時候要是資金不夠,也不是不能再加幾個股東進來。尤其是蘇彭哥,他現在可是我們種植基地的大客戶。”沈凱平一邊走,一邊把自己和村里的打算跟唐新嵐解釋了一下。 “老村長跟我說了,叫我先問問你這邊,要是你愿意再繼續入股的話,咱們就不找外人了。”沈凱平特意挑了兩個人在外面的機會說這句話,就是因為這話其實并不適合在村委說,也不是他這個當村支書的該說的話,因為有點內定的意思了。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板栗溝能有今天這樣好的局面和前景,唐新嵐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太大了!村里承了她這么大一個人情,用山榮村長的話說就是,咱們窮得叮當響的時候,人家又是出錢又是出力的,幫扶著咱們把村集體的產業給做起來了,沒道理現在咱們發達了,倒是一腳把人給踢開了。 在山民們看來,什么內定外定的,那都是山外邊的規矩!他們山民講究的就是恩怨分明,誰對他們有恩,他們就要報答誰,內定咋啦?也就是他們現在沒錢,要是有錢,就是分點干股給唐新嵐,他們也樂意! 沈凱平以前沒跟山民接觸過,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差點心態都崩了。 后來還是去鎮上開會的時候,私底下跟陳新平聊了一會兒,小沈書記才勉強把自己崩壞的心態給打好了補丁, 陳書記說得對,基層管理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山民們是難管,可管好了,那政績也是實打實的亮眼! 既然陳新平愿意替他挑這個擔子,沈凱平也想把這件事情做好。 這段時間他跟著村民們一起上山干活,聽著老百姓聊起以前在深山老林子里的生活,心里滿不是滋味的。 沈凱平老家也是農村的,他爸當兵那些年,他一直和他媽在鄉下生活,知道農民生活有多難,可再難,也沒有板栗溝這幫老百姓這么難啊。 城里人都羨慕山里人喝的都是山泉水,吃的都是自己種的無公害蔬菜,可他們卻不知道,山里的山泉水里也有好多致命的寄生蟲,辛辛苦苦種的瓜果蔬菜,有可能被野豬盯上了,一夜之間就給你連吃帶踩,糟蹋個精光…… 聽說就是因為玉米紅薯種不下去了,好多年前村里才開始改種板栗樹的,誰知道又被野豬給盯上了,再加上山路不通,板栗長得再好,也賺不了幾個錢,還要跟野豬搶收成。他們這里尚且如此,那些住在深山里的山民,估計比他們更艱難。 “那倒不至于,其實把蘇彭拉進來也好,這種富二代血最厚了,咱們現在看著是一帆風順,不過做農業的都要看天吃飯,免不得遇到什么天災人禍的,萬一遭災了,有蘇總這個土豪在后面撐著,咱們說不定日子還能好過點,起碼能撐過難關。” 唐新嵐摸了摸下巴,決定回去就執行引進富二代股東的計劃。 板栗溝這邊的菌種分布,是農大專門研究食用菌的專家親自指點的,唐新嵐這個外行看不出什么門道,不過想來教授們也不敢坑他們——農大新建的菌種培育基地可還在這里呢,真鬧了什么病蟲害,他們頂多損失一些產量,教授們的科研成果損失更大好嗎? “好了,有省農大的專家們給村里背書,你們趕緊給村里的板栗想個好聽的名字吧,陳書記應該跟你說過了吧?鎮上打算整合一批轄區范圍內的特色農產品,統一幫咱們申請土特產商標,你不蹭一下這個免費政策,難道以后自己花錢申請嗎?”下山的時候,唐新嵐好心提醒他。 “嗯,陳書記跟我說過的,村里已經開會討論過了,老村長的意思是,咱們吃水不忘挖井人,既然要取名字,干脆就用最開始帶著板栗溝人種板栗的那位先輩的名字,老村長說那也是咱們村第一任女村長,叫山櫻子。” “山櫻子……山櫻子板栗,這個名字好聽!”唐新嵐點了點頭,總比叫“板栗溝野生板栗”好聽,雖然后者更容易被記住,但是也太拗口了些。 從板栗溝回來,第二天唐有才要去紅泥溝看一看之前送過去的小豬崽長勢怎么樣,唐新嵐也跟著過去了,順道看看新的豆制品廠的建設進度,沒想到到那一看,嚯!半截墻都砌起來了! 不過,在工地上轉了一圈,唐新嵐就知道紅泥溝為什么要這么急著把幾個產業項目先造起來了。 回遷房那邊很快就要啟動交房了,一旦拿到鑰匙,村民們為了盡快搬回來,也會馬上開始裝修——去年雖然因為疫情,災民們沒辦法出去打工,但村里活兒多啊,再加上豆制品廠一直在加足馬力生產,別的地方先不說,光是進廠的那些災民,去年人均年收入起碼也有五萬左右。 災民住的是不要錢的安置房,每個月還有政府的生活補貼,進廠的中午還管一頓飯,生活上幾乎不需要花多少錢,這筆錢攢下來,就足夠老百姓把自己的新家簡單裝修一下了。 農村人裝修可不像省城,還要請設計師設計裝修效果、搭配不同風格的裝飾、買全套的家用電器之類的,只要能通水電,簡單把墻面粉刷一下,買好桌椅和幾張床,再買個燃氣灶,能做飯就行了。 至于家電?沒錢就先住進去嘛,以后有錢了再慢慢添置,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誰家能闊氣到一口氣把所有房間都裝上空調呢? 所以說,最快三個月,老百姓就會陸續搬回來了,到時候這些人的工作問題怎么辦? 還不是要他們這些開廠子的趕緊完工投入生產? 汪書記這算盤,打得可真是密不透風啊!! 第277章 不過,對于新廠子,唐新嵐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汪書記,下個月我們就要啟動招聘了,您看鎮上要不要再發個短信通知?之前也說了,紅泥溝這邊的豆制品廠,我是打算辦成那種半開放式的參觀工廠,可以體驗傳統豆制品做法的旅游景點,也會設置工廠超市,這些崗位都是需要提前到崗培訓的。”唐新嵐找到了汪金俊,請他幫忙發個招工啟事。 本來當初拿地的時候,合同里是有約定的,他們這批低價拿地的,同等條件下必須優先招聘紅泥溝本地老百姓。所以唐新嵐趕緊來打個招呼,她那邊是不能等的,如果到時間了報名人數還不夠,就只有在鎮上開放招聘了。 “放心吧!肯定給你招滿!”汪金俊早就有了一系列的應對計劃,甚至為了省錢,他還一次性買了一萬條的短信通知,其中一部分就是為了給本地企業發布招聘啟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