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武后點了點頭,她也不喜歡世家,世家那一套對她來說,根本就跟放那個一樣,一個個道貌岸然,為了自己的利益,啥事都干得出來,偏偏在對別人的時候,一個個標準倒是挺高。當初那些世家想要讓李治另娶一個世家女,不肯讓李治立自己為后的事情,她還記著呢!而若是作坊落到皇家手里,其實也就是落在他們兩口子手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武后覺得自己應該也能從中得到不少的好處。 李治沒注意武后的神情,他只是嘆道:“寧州的事情,是委屈了十五郎了,回頭啊,在封地的事情上,咱們得好好補償一下他!說起來,他和新城不是跟蜀商在合作嗎?要不,不如將十五郎封為蜀王?” 武后笑了笑,說道:“十五郎總有各種想法,要不,還是等到十五郎回來再說吧!”益州雖說是個好地方,但是那里未必符合李悅的心意,那邊實在是太封閉了,當年李恪也算得上是英武了,但是作為蜀王,李恪也沒翻得起什么風浪來。另外就是,益州那邊也太遠了點,關中對益州很多時候其實鞭長莫及。武后根本沒有意識到,她其實如今對李悅已經有了一些忌憚之心,沒錯,李悅雖說年紀還小,估計暫時也不會有什么想法,但是,他如果真的封到了益州,再遇上像是如今在寧州這邊發生的事情呢?到了那個時候,他還肯像是如今一樣,痛快地放棄自己手里的基業嗎?只怕就算是他肯,跟隨著他的那些人都不愿意了!益州是有割據的本錢的,別的不說,只要是隔絕蜀道,就能造成不少的麻煩了。益州自個能夠自給自足,而長安對于益州卻沒有足夠的制約手段。甚至,那些蜀商都會極力支持李悅,畢竟,李悅是真的能給他們帶來巨量的財富。 武后可是想好了,要是李悅真的選擇了益州,那么接下來,她對李悅的態度就會有一定的變化了。 李悅要是知道武后居然能想這么遠,一定很無語,果然是老李家的媳婦,或者說,果然是未來要做女皇的人,誰都要防著,不累嗎? 李悅這邊已經接到了返回長安的詔令,他又不是回去領罪的,所以,他最后帶回長安的東西并不是很多,等到時候確定了改封,再把該帶回去的東西帶回去就是了。 這一次返回長安,李悅心情就有些不一樣了,哪怕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是被人摘桃子,總歸是叫人不痛快的! 李治也知道自個那般不厚道,因此給了李悅很大的優待,又是嘉獎了李悅守土有功,一大堆的賞賜賜下來,然后又是額外賞賜了李悅一千戶的食邑,算起來,如今的親王里頭,在食邑上,幾乎沒人能夠勝過李悅了! 其他人也沒什么嫉妒李悅的地方,李悅又不缺這一千戶的食邑,他的產業,隨便拎出來一個,一萬戶的收益都抵不上!如今帝后要將寧州那邊的產業收為己有,自然得付出一定的代價,要不然難免要讓宗室寒心。 李治給,李悅也就笑瞇瞇地接下來了,不要白不要嘛!倒是李治心中覺得頗有些愧疚,在家宴上,就跟李悅說道:“之前在寧州的事情,卻是多虧了十五郎主持大局,要不然就憑著寧州那些廢物,只怕寧州未必能保住!只是,十五郎這般,難免也惹了許多人的眼,如今朝堂上,朕說是皇帝,實際上,也并不是真的能一言九鼎,所以,真是要委屈十五郎了!” 李悅笑道:“圣人說笑了,臣弟也姓李呢,這都是為了咱們李家的江山!” 李治頓時露出了欣然的神情:“不錯,還是十五郎清明,咱們家那些人啊,一個個自覺自己是宗室,就理所當然地要享受榮華富貴,在封地上橫征暴斂,欺男霸女,為所欲為,偏偏不想想,他們鬧得那般民怨,百姓怨恨的便是咱們李家,民怨太深了,咱們李家的江山還坐得穩嗎?” 這年頭的人就是這樣狹隘,皇家也是一樣,你若是在皇家說什么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他或許明面上不會拿你怎么樣,但是你之后就得小心皇帝給你穿小鞋了。就像是孟子他老人家,說是亞圣呢,實際上在歷朝歷代,一直不怎么得意,無非就是孔子鼓吹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結果孟子這邊卻來一個,君視臣為手足,則臣視君為腹心。君視臣為犬馬,則臣視君為國人。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為寇仇。還有說什么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直接否決了君權的至高無上,哪個皇帝喜歡才怪呢!就算是李世民,嘴上說什么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但是,他本心還是將自己視作至高無上的君主的! 因此,在李治這里,你不能喊什么一切為了大唐之類的口號,你就得說,一切為了咱們老李家的江山,這樣,李治就開心了。 然后,李治就說道:“不管怎么說,十五郎已經做了好幾年的寧王,也該到了改封的時候了?朕想著蜀地富庶,十五郎你正好也正準備重修蜀道,不如讓十五郎為蜀王,如何?” 李悅可從來沒想過要做什么蜀王,那里雖說是好地方,號稱是天府之國,但是對于李悅來說,那邊終究太閉塞了一些,東邊是云貴,西邊是吐蕃,再往南也沒什么好地方,或者說,那邊安逸是安逸了,但是回頭真有什么風向變動,李悅在益州可就被動了,因此,李悅便是說道:“蜀道的事情本來也用不著臣弟盯著,他們要的無非就是鐵軌而已,不管是從寧州買,還是從關中買,都沒什么問題!比起蜀地那邊的群山,臣弟還是準備去海邊看看,聽說大海波瀾壯闊,臣弟還沒見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