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吳貴妃提起女兒,慈愛的笑了起來,再見那女娃,就更多了些喜愛。 二人正說話間,一旁的宮殿側門里走進了個小道士打扮的童子,托著一方錦盒,對皇帝道:圣上,這是今日的丹藥。 皇帝嗯了一聲,取出丹藥就著茶水服下。看在薛令蓁眼中,卻覺這倒是自己爭取地位的一番機會。 用罷丹藥,皇帝忽地對那小道童道:你去將國師請來,他早說要前來一睹祥瑞風采,如今正是好機會啊。 不過一會,一個仙風道骨、鶴發童顏的道士走進宮殿,頗有些傲骨,對著皇帝與吳貴妃不跪不拜,只行了一個道家禮儀便了事。不過,卻在見到薛令蓁時,面色大變,滿是敬畏,行了跪拜大禮,讓皇帝與吳貴妃二人更是震驚,更別說這宮殿中其他的人了。要知道,這國師乃是得道之人,號太虛道長,三年前,皇帝大病垂亡之際,他進宮來救了圣上一命,從此被奉為國師,助圣上長生一事。他素來是目中無人的,也只有對上圣上和宮中最高位的吳貴妃才有些尊敬,就連太子也討好他不得。 皇帝道:國師,你可看得出這薛三姑娘是何等來歷?他頗有些驚疑,若當真是個大仙人下凡,那自己就真要改變一下態度了。 太虛道長閉眸凝神,忽然神情大喜道:仙人來歷自是尊貴,不過此乃天機,怎可泄露。仙人下界,正是于國運有利、于龍體有利,圣上大喜啊! 皇帝難掩激動之情,若這太虛道長都對這祥瑞畢恭畢敬,那豈不是祥瑞有大來歷的?聽國師之話,有仙人在,那大齊的國運長久昌盛、自己得道長生不也是可期之事?細想之下,皇帝愈發歡喜。 張德壽面露笑意:奴才賀喜皇上得祥瑞降世,必是千古明君啊!方才,在國公府中,奴才還見這薛三姑娘手捧美玉呢,不知可是其法器? 皇帝笑罵:既是有此事,你還不早說,快快請了祥瑞的寶物來。罷了,你們這些俗物,還是朕親自去取。 他走到薛令蓁跟前,再看這女嬰,便全然都是喜愛,這可真是難得,他諸多子女,除了嫡長子太子外,還有何人能得這般喜愛?見女嬰一見自己,便張開緊握的拳頭,露出龍眼大小的一塊瑩潤美玉來,泛著淡淡霞光,論其色韻光澤,實在是舉世無雙的美玉。皇帝只覺得,與這玉石一對比,自己那玉璽也就成了俗物。 當皇帝碰到這玉石時,便不覺是頭腦一陣清明,暗道是這寶物奇效。他也是心里明了,這法器非是凡人可用,他是九五之尊,卻也是凡間的人皇,尚未成仙,此物于他無大用。贊嘆過后,便將美玉還放入了薛令蓁手中。 薛令蓁收回晶石,看了眼那道士,見其面色平淡無波,實在猜不透他這般夸贊自己的原因,不過,對于自己計劃有利罷了。方才那般輕易地將晶石遞給了皇帝,也不過是讓其相信這祥瑞的神通。 他驚喜地看著薛令蓁,吳貴妃馬上關懷地靠近詢問,皇帝卻擺擺手,無事,朕今日得見祥瑞,知國祚昌運,頗為高興,竟是身體比以往松快許多。 吳貴妃不疑其他:臣妾常說您要心情寬松些的。不過,這薛三姑娘誠如國師所言,的確是于您龍體有利啊。 皇帝大笑幾聲,沉思一番:既是如此,朕便封了蓁姐兒為泰安郡主如何?就燕陽作其封地。 吳貴妃見其已親近地稱呼為蓁姐兒,驚訝道:圣上,祥瑞封作郡主也不出格,歷代也有舊例可尋。可以燕陽作其封地,著實有些再者如今諸皇子之女中,也只有康怡封了郡主,她是太子長女,尚且沒有封地實封,薛三姑娘如何擔得起?再說,這燕陽意味深重,如此確實有些不妥。 皇帝不理會她,問向太虛道長,太虛道長掐指合算,對貴妃的眼神視而不見,道:圣上英明。此舉正是于國運有利。 國師既然都這么說,哪還有什么不妥。燕陽意義特殊,乃是我大齊興國之地,但論起來也不過是小地方,若賜它為祥瑞封地,自然可得庇護,對國運有大益啊,貴妃!皇帝拍著吳貴妃的手,細細說道,吳貴妃這才大悟,不再有異議,慚愧道:是臣妾目光短淺了,比起國家昌盛,這些小事實在算不得什么。只怕康怡怕是有些不高興了。 皇帝不在意道:康怡是庶出之女,因是龍鳳呈祥的好彩頭,又是太子長女,朕才封了郡主,她該知足了。 張德壽將皇帝神色看在眼中,他自是有仇必報之人,心思百轉,計策便上了眉頭。 謝嬤嬤垂首站立在殿下,懷中抱著的薛令蓁見目的達成,便歡快地把玩著晶石。可這謝嬤嬤只覺是懷里抱著的是個舉世珍寶,雙手有些激動地出了汗,卻又怕驚擾了祥瑞,只得依舊保持姿勢。她現在迫不及待要回府將國師所言告知出去,原以為姑娘大概就是個花仙轉世,卻沒料到來頭這么大,得了如此封賜,便是那些公主郡主也比不上的,日后太太的好日子就有了。 那邊圣上已寫好圣旨,并著一眾賞賜命傳旨太監送去陳國公府,見外頭天色不早,對張德壽笑道:天色已晚,德壽,你命人將蓁姐兒送回府中,命薛林夫婦好生看顧,若出了差錯,只讓他們自己掂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