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絕代小后媽[年代] 第100節
(bushi,有的人一輩子都會很幼稚,永遠不會成熟……) 小予嘆了口氣,奶聲奶氣的說:“哎,我什么時候才能長大,我不想這么幼稚?!?/br> 程山摸了摸女兒的頭發:“你現在就很聰明很機靈啊,不幼稚。爸爸心里你是最棒的。” 小舍努了努嘴,“爸爸,那我呢?” 程山看著不臭的臭小子,“行,你也不幼稚。你也很棒。”說完寵溺的看了看女兒,在她小酒窩上輕輕親了一下。 舒老太太把小舍拉到懷里,“快坐下,典禮要開始了。” 小舍看著什么都好奇,一會又跑到了程白楊懷里,一會又去小姨舒蘭懷里,在幾個人當中竄來竄去,好像有釋放不完的體力精力。 舒月記得,原來看過新聞,清大的通知書、畢業典禮都極具特色。可這一年的畢業典禮,在形式上只能說平平無奇,沒有好看的學士服,連臺上的背景板都只是紅布標語。 也許他們是恢復高考后第一屆畢業生,所以各方面還是顯得倉促了些。 清大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而舒月正是這一精神的寫照。所以在全校畢業典禮上,舒月作為畢業生代表進行了發言。 舒月在臺上發言,一家人都聽得聚精會神,不斷鼓掌。小舍和小予都自豪極了,兩個人爭搶著說“我mama最棒”、“我mama才最棒”…… 舒蘭揉了揉兩顆小腦袋,“你們是同一個mama哦!” …… 臺上領導講話、學生代表等環節結束后,各院系便開始了合影。大家都是穿著自己的衣服,和系里的老師、同學進行合影。 畢業典禮后,舒月要去參加系里的聚餐,所以家里人都先回了家。 參加聚餐的有班里二十一個同學,還有蓬修然等幾個年輕老師代表。 他們平時幾乎都不沾煙酒,在畢業前“最后的晚餐”上,連女生都豪言壯語地拿起了酒杯,男生更是放話“不醉不歸”。 不知是真醉還是假醉,趁著酒勁兒很多人開始互訴衷腸掉眼淚,把四年學習生涯中的希冀、遺憾、收獲、悔恨、不甘等等,那些曾經不好意思、深埋心底的話,抓住最后的機會一一倒出。 說完了,才能輕裝上陣,繼續前行。 班里的一個女生抓著田國芬不知道說什么,忽然兩人就抱頭痛哭起來。 舒月疑惑的問冉珍珍:“她倆怎么了?” 冉珍珍聳聳肩,“不知道,她倆好像不是特別特別熟。不過他們都要去京市外國語大學當老師了。” 蓬修然是跟班里同學打交道比較多的老師,所以每個同學都來敬他一杯……他早就喝得有點暈了,趴在桌子上,狀似喝醉。 冉珍珍也有感而發,感慨這四年時間飛逝,“我覺得上大學真好,上了大學才知道外邊還有這么廣闊的天地,還有你這樣的牛人。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你和國芬……” “還有鄔利朋吧?”舒月打趣地問她,“啥時候辦婚禮?” 冉珍珍依然像個純情懵懂的小女生,一提起來就臉紅,說:“過幾天,他八月底就要走了?!?/br> 突然,她倆看見關平露一個人坐在那喝悶酒,一邊喝一邊哭,越哭越喝,越喝越哭,她們又過去安慰關平露半天…… 一頓畢業聚餐下來,唯二清醒的人就是舒月和冉珍珍了。 畢業后,很快就到了八二年春節。在春節前幾天,舒月正準備讓陳文卿代繳房租的時候,收到陳文卿的消息,說吳教授的孫子要來京市上學,所以他的兒子一家打算八二年的夏天搬過來,也就是說頂多還能住半年。 程白楊和舒蘭還有三年半才畢業,而程白鷺還有一年半高中畢業。舒月原本想在這住到幾個孩子都畢業后再考慮搬家,看來不能如愿。 另外李嫂的孫子快出生了,她也要辭工,不能再幫忙帶小舍和小予了。 所以家里就剩下程山、舒月、程白鷺、小舍小予和舒老太太,程白楊和舒蘭倆人可能會日常住校,偶爾回家。 程山在海軍家屬大院有一套住房,有四個房間帶一個小院子。舒月算了算,程白楊和小予可以住一家,舒蘭和程白鷺可以住一間,舒老太太帶著小予一間,倒是也夠住了。 另外,家里那兩套四合院也都可以居住,有十幾間房,完全不發愁夠不夠住。 但海軍家屬大院的優勢在于離清大比較近,主要是程白鷺需要走讀,每天搭乘公交車,如果太遠了上學不方便。而且小舍小予可以去海軍機關幼兒園上學,也名正言順。 所以舒月和程山商量,清大家屬院的房子不再續租了,等春節后全家搬過去住。 這樣的話,也省了一筆租金,同時和方大嫂一起買的四合院就閑置了下來,可預見的是幾年都不會住,所以還可以租出去,賺一筆租金。 舒月算了一下賬。 住了四年的清大家屬院的三居室七八、七九年的時候還是八塊錢一個月,到了八零年漲到十塊錢一個月,而八二年的行情是十三塊錢一個月,租金快要翻倍,一年要花掉一百五十多塊錢。 那套四合院租出去,完全夠四戶人家住,算下來一年租金還能收入至少六七百塊錢。 少花一百五十塊錢,還能賺六七百,所以一年下來對家庭收入來說可以增加小一千塊了。 算明白了這筆賬,舒月更堅定了要去海軍家屬大院住。不住白不住,反正不能往外租。 這個春節,方大嫂家也過得熱鬧,陳新覺正式退休,在除夕這天終于回到了京市,一家團圓。 半年前陳洪澤和程白楊一起參加高考,他考上了首都醫科大學,平時在學校住宿,所以他們一家也準備年后搬到四合院去住。 春節是兩家人一起過的,也是最盛大的一次過節了。家里張燈結彩,每天都胡吃海喝。一邊慶祝小家團聚,一邊又傷感兩家要分開了,不過好在都在京市,離得不遠,舒月準備有空就去看看陳司令和方大嫂,免得他們兩口子無聊。 在元宵節的當天,程山找了兩輛車來,早上把自家的東西拉到了海軍家屬大院,上午又幫方大嫂他們把東西拉到了四合院,好在他們都是說生活用品,沒什么家具,所以搬起家來還好一些。 最麻煩的是搬完東西之后的收拾整理,舒老太太趁著小舍小予上幼兒園的時候在家收拾,舒月白天忙著出版社的事兒,晚上也一起收拾,足足收拾了一個禮拜才把家里理順。 “真好,又過上了有院子的生活?!?/br> 舒月在穿書之前,住了兩年有小院的房子。穿書后去了楓明島,又住了七年多這樣的房子,現在想來,還真有些懷念。 懷念那個五環菜地,懷念謝老師給的花花們,懷念那個涼亭和葡萄藤,以及那棵一到秋天就碩果累累的海棠樹。 懷念夏日坐在房頂吹海風,懷念冬日一家人圍著火爐烤紅薯…… 不過好在人沒變,中間幾度波折差點分居,最后都整整齊齊的在一起。 第88章 暢銷 接到錢瑟瑟發抖 海軍家屬大院住的都是海軍司令部的軍官和家屬。 東邊隔壁住的是已經退休的一個領導姓江, 現在帶著兒子一家住在這,他老伴王玉荷看上去五十多歲,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盤在腦后, 整個人看上去干練又干凈。 王玉荷帶著八個rou包子給他們送了過來,“歡迎你們搬過來,這是我剛蒸的包子,給你們拿來嘗嘗。” 舒老太太笑著接過來, “太客氣了, 謝謝?!?/br> 舒月招呼她進去坐,“王阿姨,進來坐。” 說話間,一個身穿的確良的中年女人走了進來,“這是我們家做的獅子頭, 嘗嘗。” 這是西邊隔壁住的那家人的女主人, 他丈夫是海軍司令部的張鈞,具體職務忘了, 舒月記得程山說過跟他級別差不多。 舒月接了過來, “謝謝馮大姐?!?/br> 鄰居已經見過面了, 這是他們出于禮節第一次來送東西,舒月也就不客氣的收下了。第二天,舒月包了餃子又給她們一一還禮。 從楓明島海軍家屬院到清大教職工家屬院,再到海軍司令部的家屬大院,舒月感慨, 一直住在這種高素質社區里, 極品少,大家都和睦友愛,鄰里關系上還是很舒心的。 謝秋珊和艾冬雪家里已經安了電話, 她們勸舒月也裝個電話。不過舒月還是跟他們寫信來往。 主要是,舒月不想裝電話、電視機這些新興起的玩意。它們的技術還不成熟,電視上也沒多少節目,還死貴死貴的。 一部電話得幾千,一臺電視機也得上千,性價比極差。她可是用過比這玩意高級智能得多的東西,所以對初級版的電話電視并不是很感冒。 所以她寧愿留著錢干別的,暫時不打算買。 另外,書信也有書信的優勢,落到信紙上的文字更加細膩,還能想寫多長寫多長,也更有儀式感。所以她還是堅持寫信。 她在信里說自己畢業了,準備開公司,一家人搬家住進了海軍司令部的家屬大院,還說了說幾個孩子的情況。她們之前來信一直問她啥時候回去看看,她現在事業剛起步,只好再次推遲了回去看看的時間。 寫完信以后想起楓明島漁村那邊一直想要辦廠的小虎爸,舒月覺得也許現在時機已經到了。 前兩年剛剛改革開放,各種阻力還是很大。但是現在京市的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例如,街頭出現的私人飯館、私人小店越來越多,原來的“黑市”現在已經合法化了。還有一些國外品牌已經來到國內,諸如可口可樂、保潔之類的品牌產品已經開始辦工廠、打廣告,搶占國內市場。 改革開放只會越來越深入,這場東風已經吹起來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應該已經吹到了楓明島上。 因此,舒月給小虎爸也寫了一封信,告訴他現在京市的一些情況,鼓勵他“干一番事業的時機已經到了?!?/br> 小虎爸八一年初當上了公社副書記,感覺到肩上的擔子,他行事反而變得更加謹慎。但是辦食品加工廠的想法一直沒有放棄,他一直在等待時機。 收到舒月的信,他大受鼓舞,首都是各種政策的前沿陣地,既然首都都可以私人辦廠了,那他們這應該也沒問題。 他這些年經常外出考察,對各地的食品廠都有所了解。加上現在當上了公社副書記,很多事情辦起來要方便容易一些。所以,他準備貸款,帶領社員們開社辦工廠,把漁村的優勢利用起來,讓楓明島的海產品走出小島,讓更多人品嘗到,與此同時,還能給社員們提供很多工作崗位,大家共同發家致富。 他在回信里還告訴舒月一個好消息,就是他的兒子小虎考上了連城市外國語大學,學的也是英語專業。他記得舒月上大學學的是英語,所以才讓兒子也選擇了這個專業。 孩子們開學后,舒月的出版社經過兩輪考察面試,陸續招到了一些員工。 編輯王麗是個二十歲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的本地女孩,策劃劉青青大專畢業,外聯宣傳鄭洋、負責印刷的鄧治國等都是中專畢業,行政程小菲是初中畢業,還有會計小楊等,出版社陸續招到了十五個員工。 這年代大學生是國家分配工作的,在出版社這種私企工作,肯定沒有國家分配的鐵飯碗香。所以舒月原本也沒期待招到大學生。 這些大專中專高中畢業的孩子,舒月參照其他單位的工資水平,結合他們的學歷和能力,給她們二十到三十塊錢的工資,明確了以后會根據表現漲工資,干得好還有季度和年度獎金。 她準備好好培養,培養出幾個優秀骨干,以后給他們更多的擔子,讓他們陸續能夠獨當一面。 “咱們公司要出版的書籍,就是中外溝通的橋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橋梁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科技、文化應該是無國界的,所以咱們不僅要引入國外優秀的作品,也要把咱們優秀的傳統文化翻譯成英文弘揚出去,讓它閃耀在世界各地……” 舒月寫了厚厚的一本講義,對員工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詳細培訓。 她講解了出版行業、出版現狀、公司的出版計劃、各個職能負責人的工作等,還帶員工們去外文出版社進行了參觀考察。 經過一個禮拜的培訓與參觀,大家不僅認識了自己的工作和職責,還振奮起了精神。 王麗激動的說:“舒總,我原來不了解這個行業,現在覺得咱們公司的工作特別有意義。我覺得等看到書印刷出來以后,我會激動地哭的?!?/br> 其他人被她說的逗笑了,一陣哈哈哈。鄭洋也真情實感的說:“就是,從今天開始我就要好好記單詞了,以后爭取讀懂咱們公司出版的書,或者能當翻譯。雖然我也就是個中專生,但人還是要有夢想的,對不對?” 負責策劃的劉青青頭腦靈活,經過培訓立刻就領會了公司的發展方向,“舒總,我再把今年的出版計劃給詳細做出來,到時候您敲定一下具體的……爭取咱們今年多出版一些……” …… 舒月既當老板又當導師,高屋建瓴的同時,也參與到日常事務中,帶著公司逐步走上了正軌。 冉珍珍和鄔利朋春節期間在老家簡單舉行了婚禮儀式,在京市則沒有大辦,只請一些朋友同學吃了一頓飯。 吃完飯后,舒月拉著冉珍珍和田國芬去她家玩,順便她要跟田國芬聊一聊合作的事兒。 “田老師,你們也搞個翻譯小組,跟我們公司戰略合作唄。” 田國芬之前也參與了清大的翻譯小組,她對這個模式很熟悉,早就有這個想法,“必須支持!我回去就申請。出了書有人給出版,老師學生們都能出書的話,院領導應該很樂意的?!?/br> 舒月朝她嘿嘿嘿邪魅一笑,故意撒嬌道:“就知道你對我最好了。謝謝你,田老師!” 冉珍珍有點看不下去了,“你倆也太……那個,你看我能干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