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朝野終將是年輕人的朝野。 他對少年人很有好感。 每年春闈,金榜題名時,自有無數青年才俊,踏馬游街,他們手攬馬轡,腳蹬馬鐙,興致勃勃,雙眼明亮地打量著京城繁華的長街。 他們胸口噴吐的意氣,是山水天下,是想要為民請命,青史留名的豪情壯志。 他們以四書所揭橥(揭示、標志)的為宗旨,具有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愿意在必要時自我犧牲,并且以此為榮。 這股子學生氣,雖然未免失于莽撞,但這正是少年人的可愛之處。 若引導得當,或許會給這個龐大的帝國帶來勃勃生機。若引導不當,也極容易被人所利用,成了他人手中彼此攻訐的工具。 他與梁武帝關系非比尋常君臣,也因此,這些學生犯了什么錯之后,每回都是他幫著兜底。 不過他身為一部尚書,正二品的大員,說話做事不得不嚴厲一些,故而這些少年都怕他得很。 這么想著,俞峻他就忍不住想到了前幾日在杏子巷石桌前碰上的那少年。 思及,俞峻收攏了思緒,提筆在紙上做了些注解與批注,手指骨節微彎,翻到了第三頁。 一直以來都作為師長形象出現的俞峻,或者說現在該叫俞吉了。進入越縣之后,他就改了姓名。 思及前幾日陶汝衡同他說過的話,難得向這位“小輩”征求了建議。 對于自己的困境,他并未回避他。坦言直問,他如今是否該去書院教書。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希望對方能給他一個方向。 而如今,這第三頁紙上正記著對方所說的話。 偶像難得征求建議,張幼雙斟酌一二,慎之又慎地在心里反復掂量了好幾遍,這才落筆。 沒有擺出什么“為往圣繼絕學”的孔孟大道,也沒有長篇大論。 畢竟她只能給出大概的方向和建議,決定權還在這位巨巨自己,她寫再多也沒用。 紙上的字跡峻拔有力: ……晚輩認為,“教書”并不是什么退而求其次的無奈之舉!教育是立國之本! 少年慷慨激昂陳詞: “需知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戎狄(此處作了改動,歐洲),則國勝于戎狄,少年雄于天下(地球),則國雄于天下。 《書》有言:“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 “晚輩以為,思想就是那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必將摧枯拉朽般地席卷一切舊的、腐朽的風氣。為國家吹來一陣新風!” 擱下筆,張幼雙也忍不住長舒了口氣,心情激蕩,渾身上下熱血沸騰。 酣暢淋漓! 有種將憋著的一口氣一吐為快的暢快之意。 穿越至今,雖說《五年科舉三年模擬》成了坊間最受歡迎的科舉輔導用書,但矯情點兒說,她依然有種孤獨感。 她和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天差地別,這導致了思想也天差地別。 這讓張幼雙有點兒失魂落魄。 她唯一能溝通的對象只有張衍。 可是當娘的,又舍不得將現代這些自由平等民主科學的思想全都傾灌在張衍一個人身上。 這不是藏私,當思想超越了時代的局限,只會為張衍帶來格格不入的痛苦。 古往今來,這些諸如李贄之輩的思想家,下場實在是說不上有多美妙,“人不知而不慍”的境界又談何容易。 她雖然不知道和她通信的這位巨巨姓什么名什么。 但透過這些書信,也依稀能看出這位不知名的巨巨,肯定是個受過良好教育,地位崇高的人。否則也不至于被堂堂書院的山長三請四邀的。 借這位巨巨之手,說不定她這微小之力也能帶來些翻天覆地的改變呢! 哪個穿越者會甘于平庸,做封建禮教的擁護者。 至少,她張幼雙不是。 她,張幼雙,要果斷地對這些封建禮教,德言容功說聲不。她要搞事業! 哪怕這或許會給她帶來無邊無際的痛苦,至少她熱烈地存在過!重活一生,卻不是行尸走rou,渾渾噩噩地,像老太太的裹腳布那樣過活。 此時此刻,我手寫我心。終于將穿越以來的這股憋悶都小小地抒發了出來! 方才搖擺不定的心,也終于落到了實處,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對!就像今天下午和吳sao年商量的那樣,寫小說,借文字來抒發自己的所思所想! 她不甘心只寫點兒教輔!她要做大梁朝文娛行業的TOP1!要做站在大梁朝文娛教育事業頂端上的女人! 在越縣,這個不大的屋子里,女郎翹起唇角,黝黑的瞳仁里倒映著燭火,勾勒出兩輪彎彎的小月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俞峻低聲念了兩遍,默記在心,默默咀嚼了三四回,皺著眉垂下了眼。 眼前卻又奇異地再度浮現出了那下棋的白衣少年的模樣。 明明不過第一次見面,這少年卻十分貼合他心目中學生的模樣。 或許這少年當真冥冥之中與他有什么聯系。 寫完信后,張幼雙倒沒有著急上床睡覺,又招招手把張衍給叫過來了,擺出促膝長談的架勢,將這段時間在心里反復思忖過的事兒給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