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 第325節
華夏百姓對官府的要求從來就不高,能有一口飯吃,能活下去,就會安分守己,然則絕大多數朝代,他們總是饑腸轆轆,總是徘徊在生死的邊緣…… 崔宏年紀輕輕,更引起百姓的惻隱之心。 李躍停下鞭子,大聲道:“你看到了么?這便是華夏百姓,你怎忍如此虧待他們?你有何臉面虧待他們?” 崔宏回頭,早已淚流滿面,“臣錯矣!” “看在譙縣父老的面上,今日到此為止,望你能引以為戒,勵精圖治,不要辜負他們?!崩钴S心中一嘆。 崔宏向周圍百姓拱手。 “謝殿下開恩!”百姓們比崔宏還高興,歡笑到日落才退走。 這場鞭刑,反而促進了官府和百姓之間的感情和信任。 連王妃的親弟弟都被行了鞭刑,其他人更不在話下,對梁國官場風氣也是一次肅清。 親衛們攙扶著崔宏回到內堂,李躍令人尋來傷藥,為他敷上,又開了個方子,調養幾天,應該就能痊愈。 兩人全都沉默無聲。 末了,李躍拍拍他的肩膀,然后一言不發的走了。 崔宏追了出來,身體站的筆直,然后拱手一禮,“殿下……” 李躍笑著揮揮手,然后星夜趕往陽城,比起崔宏,現在更想見的人是王猛。 譙縣距離陽城不算太遠,兩三天工夫也就到了。 不過方圓百里內已經被戒嚴。 李躍快馬行軍,事先沒有通知陽城。 兩千騎兵風塵仆仆的趕來,立即引起了守軍的戒備。 沿途不斷有輕騎前來詢問,李躍一概不答,沖著陽城飛奔而去。 王猛練兵怎么樣,就看他們反應如何。 眼看陽城就在前方時。 嗚、嗚、嗚—— 四面忽然號角聲起,風塵大作。 北面、南面、東面,各有一支步騎趕來,堵住了李躍兩千精騎的退路。 李躍放眼望去,前排士卒,清一色的黑沉盔甲,長矛森森,有如蘆葦一般圍攏而來,士卒步伐沉穩,未見慌亂,陣列整齊,氣勢士卒,卻少了些殺氣。 畢竟是沒見過血的新軍。 兩列的騎兵聲勢如雷,如長蛇一般包抄過來,馬上士卒人高馬大、身軀健壯。 “爾等何人,安敢擅闖重地,速速下馬!”一名騎將帶著數百騎,橫槊立馬于前。 此時親騎的速度并沒有減緩,這么多人沖過去,足以將他們踩踏致死! 李躍的親騎都是百戰老卒,裝備精良,煞氣沖天,兩千騎足以對付數倍之敵。 尋常士卒站在他們面前都驚懼不已。 但這支人馬卻一步不退,還向李躍舉起了騎矛,“此乃國家重地,速速下馬!” 距離七八十步的時候,親騎忽然一個折轉,繞過了他們,緩緩停下,卻并未下馬。 三面步陣圍攏過來。 李躍從軍陣中走出,脫下頭盔。 “殿下……是殿下!”對面傳來一陣陣驚呼聲。 新軍中有大量良家子,還有尚武堂子弟,見過李躍的人不在少數,當即收起了兵器。 幾員將領趕忙前來拜見,“不知是殿下親至,多有驚擾,殿下恕罪!” “爾等盡忠職守,何罪之有?免禮!” 這么快就能集結五六千人前來攔截,還有人敢擋在兩千親騎之前,足見其膽氣。 有膽氣的士卒就有血性,上了戰場,絕不會差。 至于實戰經驗,打著打著就有了,這年頭誰沒見過血見過殺戮?新軍的骨干有不少黑云老卒。 李躍相當滿意,示意眾將不必緊張。 這時王猛帶著一眾將吏慌慌張張的趕來,隔得老遠就聽見魏山的大嗓門,“殿下遠道而來,也不先知會一聲。” 李躍哈哈一笑,“若是提前知會,怎知此軍之底細?” 王猛連忙下馬,小跑一陣,拱手一禮,“拜見殿下?!?/br> “免禮?!崩钴S也下馬,“你這陽城大營,不比當年細柳營差?!?/br> 周亞夫軍細柳,連漢文帝都擋在外面。 漢文帝雖然沒責罰周亞夫,但周亞夫也因為性格問題,在漢景帝時悲慘收場。 李躍這話帶著一些責備之意,王猛練兵大半年,也不上個奏折呈報一下進度,弄得朝堂上頗有微詞。 王猛一揮衣袖,笑道:“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還望殿下恕罪!” 言語間頗有些傲氣。 難怪王猛人緣不太好,這種孤傲的性子,得罪了不少人。 幸虧是遇到了自己,歷史上也是遇到了寬仁的苻堅。 李躍哈哈一笑,不以為意,有本事的人自然有性格,“景略所言甚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王猛一揮手,“退?!?/br> 身后令旗翻動,士卒們轉身,轟隆退走。 一炷香功夫,士卒從容退下,旌旗不亂、陣型整齊。 大軍團作戰,看的就是這個,各種旗號、命令、鼓點互相配合,才能達到如臂指使的地步。 烏合之眾能把人堆上戰場而不亂朝著一個方向跑,就算訓練有素了。 “今日一睹此軍,便知他日大事可期!”李躍與王猛并肩邊走邊聊。 王猛卻換了一個話題,“臣以為按照如今的趨勢,只怕大戰會提前到來。” “哦,這是為何?”李躍準備明年開春動手,但慕容氏未必會按部就班。 “燕人耐苦寒,寒冬臘月,冰天雪地,河水結冰,正是燕軍鐵騎南下之時,前者慕容恪、慕容垂攻取代郡,是為了掃清后方威脅,將所有國力投入決戰,以燕國如今形勢,他們也等不下去。” 河北很多防線都是依托河流建立的,一旦結冰,就很難阻攔燕軍。 四年前羯趙覆滅,慕容儁親率十幾萬大軍繞過魯口,南下冀東三郡,也是在冬天。 如今燕國矛盾重重,只有對外擴張,才能整合內部各種勢力,一致對外。 “既然如此,孤當先下手為強,率十萬精銳北上,攻打中山、襄國,牽制燕國主力,景略率大軍攻略并州?!崩钴S沉聲道。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 與其等著燕軍南下,不如自己先動手,將戰火推到敵境,給慕容儁一個措手不及。 梁國上下早就完成了戰爭動員。 “哈哈,殿下所思與臣一般無二!”王猛拱手。 第四百二十五章 利器 前幾次大戰,雖然擊退了燕軍,但并未取得決定性的大勝。 慕容恪隨后在敕勒、張平、拓跋什翼健身上找回場子,從外表看,不僅沒有衰落,反而在壯大。 腐爛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只有一個燕國,李躍不介意等下去,但秦、晉都在壯大。 江東、關中都是一個完整的地緣板塊,中原卻是開放的,如果不能在他們崛起之前,擊敗燕國,全據關東,未來只能面臨三方的夾攻。 從大戰略上看,擊敗燕國,事不宜遲! 王猛也沒吝嗇,第二日便帶李躍巡視諸軍。 軍中井井有條,幾萬人的大營不見雜亂,士卒們太陽剛剛升起就開始訓練。 李躍忽然發現一件怪事,長矛步陣中,夾雜著很多短矛,只有長矛的一半,一丈左右(魏晉一丈2.412米)。 不,不應該叫短矛,而是長槍。 槍頭更為鋒利,增加了破甲能力。 鐵槍在戰國時就已經出現,名為“鋋”,不過只是作為守城武器,方便城頭廝殺,野戰還是三丈的長矛為主。 漢代出現了矛頭較短,較矛更為節省金屬而更實用的鐵槍。 到了魏晉十六國,連年大戰,到處都在打仗,各種裝備都不斷改良之中,長矛不適應復雜的地形,如林地、山嶺等。 尤其對付騎兵,你擺好架勢,但聰明的騎將會繞著大陣轉,密集的長矛陣列轉彎都困難。 諸葛武侯在蜀中就曾改良過長矛,一種是兩丈長的木柄槍,一種是二丈五尺長的竹柄槍。 比長矛短一些,卻沒有王猛弄的這么短。 “陣所實用者,莫若鋋也,折轉靈活,便于刺殺,節省將士體力!”王猛在一旁解釋。 古典戰場,騎兵沒有馬鞍、馬鐙,也不像現在這么普遍,兩邊擺好陣列,堂堂正正的廝殺,長矛當然更為合適。 但時代已經變了,戰場上從來都是無所不用其極。 很多時候,敵人不會給你擺好陣勢的時間,或者,你列好陣勢,別人掉頭就走了。 加上梁國的敵人基本是夷狄,擅騎兵,因此長矛的價值越來越小。 “此物倒是適合與燕人廝殺!”李躍打了這么多年的仗,自然能看出此物的價值。 而長槍長槊也是日后戰場的一大趨勢。 王猛帶來的驚喜不止長槍,走到另外一軍前,“殿下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