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 第200節
“魏主外寬內忌,此信送上去,定會多疑。”魏山對冉閔頗有微詞。 “我們不送上去,若是段龕挑撥,必會生出事端。” 漢末馬超、韓遂聯軍攻打曹cao,席卷關中,聲勢極大,卻被曹cao以書信離間之,馬超韓遂自相殘殺。 如今形勢,羯趙雖然滅了,形勢并無好轉,取而代之的劉顯割據襄國,擁諸胡部眾十余萬,北面還有慕容氏等待時機。 一旦兗州與鄴城同室cao戈,北地華夏百姓再無出頭之日。 與此同時,枋頭之北,魏軍營壘。 冉閔也收到一份降表,只要冉魏退兵,段龕愿獻上一萬頭牲畜,十萬石糧食,并遣親弟弟段欽為質。 段龕實際上也被逼到絕境。 枋頭雖然堅固,但這么一直圍困下去,誰也扛不住。 “細作近日傳報,劉顯在襄國厲兵秣馬,似有圖我之心!”王簡沉沉咳嗽了兩聲。 襄國大敗消息傳回鄴都后,王簡當場吐血,身體一直到現在都沒恢復。 “汝意接受段龕請降?”冉閔臉色猶豫起來。 冉魏還未從襄國大敗中恢復過來,又圍城兩個月,連續發動數次猛攻,魏軍士卒身心俱疲。 王簡語重心長道:“段氏一族反復無常,不可信也,兗州已是陛下唯一的盟友,不可棄也。” 冉閔默然無語。 這時親衛匆匆來報,“陛下,近日后方有流言,段龕與李躍合謀,將取鄴城!” “哼!”冉閔拍案而起,臉色急速漲紅,“賊子安敢如此!” 此時此刻,他仍未從襄國大敗中恢復過來。 一直處于驚惶緊張狀態,所以當王泰拒絕他時,他毫不猶豫的就除掉了鄴城唯一威脅他的人。 以己度人,若冉閔處于李躍的位置,只怕腦中第一反應便是毫不猶豫的攻取鄴城。 而冉閔一路走到今日,一直都是這么做的。 “消息從何而來?”王簡淡淡道。 親衛道:“斥候從流民口中得知……” 王簡一笑,“流民怎會得知如此大事?段龕若真與李躍媾和,必秘而不宣,豈會弄得人盡皆知?此必段龕反間之計也。” 冉閔臉上的潮紅淡了下去,踱了兩步,“雖然如此,不可不防,鄴都乃朕之根本,枋頭旦夕難破,今劉顯蠢蠢欲動,不日將攻我,傳令,準段龕請降!” 鄴城仍處在虛弱狀態,劉顯當初被逼的走投無路,才答應投降。 如今緩過氣來,肯定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 而鄴城、襄國距離太近了,兩邊一伸腳就能踩進彼此的地界。 除了劉顯,羯趙余孽石琨還在冀州晃蕩,都是鄴城的威脅。 王簡劇烈的咳嗽起來,“陛、陛下……” 冉閔大手一揮,“無妨,屆時送李躍一半牲畜即可,他愿戰,隨他之意,此戰因他而起,朕出兵攻打枋頭兩月,足矣。” 兗州承諾的三十萬石糧食,已在這兩個月陸陸續續送入鄴城。 城中饑荒暫時得到緩解。 冉閔想到什么便做什么,段龕第一批牛羊、糧食送來后,當即下令退兵。 而此時李躍的信剛剛送來,冉閔掃了幾眼后便揉成一團。 軍令已下,段龕的東西也收了,不可能再戰…… 李躍萬萬沒想到會是這種結果。 冉閔退兵,枋頭壓力大減,黑云軍壓力驟升。 段龕的離間之計基本成功了,鮮卑騎兵已在西南方向若隱若現。 自古聯軍就容易出幺蛾子。 利益不一致,心思不一樣,很難同心協力。 “這還打個鳥?枋頭威脅鄴城,又非我兗州,他走了,我們也走!”魏山氣呼呼道。 “段龕實力未損,我軍即便攻下枋頭,也損失慘重。”常煒臉上全是失望之色,聯合冉閔夾擊段龕是他提出來的,如今計策不成,他臉上也無光。 李躍還不至于怪罪他,問題出在冉閔身上。 “黑云軍不退!”李躍沉聲道。 魏山道:“何必為冉閔出頭?” “不是為他出頭,而是我軍一退,段龕喘過這一息后,便成了氣候,枋頭乃黃河重鎮,背后便是鄴城,他日冉魏覆滅,段龕將先一步于我們拿下鄴城!”李躍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冉魏一定會滅亡,這一點無從更改,君主的性格決定了國家的命運。 襄國之戰,冉魏其實已經大勢已去了,沒有資格再跟慕容氏爭鋒,剩下的也就回光返照而已。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退 河北這么多無主之地,段龕全都不選,偏偏選枋頭落腳,其心思不可謂不大。 亂世之中從來都不缺這種有天馬行空想象力之人。 去年麻秋還想弄死苻洪后,兼并其眾,據關中稱帝…… “段龕不可不除。”李躍淡淡的一句話,卻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圍都圍了兩個多月,同山陂、白祀陂糧食都快成熟了,這個時候撤退豈不是前功盡棄? 退軍之時,若段龕、段羆以輕騎吊在后面,黑云軍想從容撤退都難。 魏山見風使舵,“哈哈,都督所言甚是,憑我黑云軍便能攻破枋頭,何須魏軍助力?” 常煒道:“都督若要攻破枋頭,只怕要增加兵力,如今我軍還在攻略青州。” “那就盡起陳留精壯,圍死枋頭!” 無論如何,枋頭不能存在另外一股敵對勢力。 不干掉段龕,陳留寢食難安。 段氏鮮卑不同其他勢力,他們更有家底,到時候振臂一呼,河北段氏舊部云集響應,說不定就撲騰起來了。 “遵令!”帳中諸將紛紛拱手。 李躍遂令魏山率八千黑云軍入駐魏軍留下的營壘。 陳留青壯和兗州各地南軍源源不絕的渡河而來。 李躍下定了決心,步步為營,幾乎動用了整個兗州的力量,前前后后,七八萬的青壯加上三萬南軍北上。 十余萬人每天別的事不做,就一直挖塹壕,堆土一層接著一層,徹底困死枋頭。 枋頭周邊所有能開墾的土地,都被修整起來,補種上豆菽和各種蔬菜。 青壯們還引清水、淇水入營壘之中,既可以防備段龕的騎兵,也順便養上了魚。 魏軍雖然退了,但枋頭的包圍更加嚴實。 沒有冉閔的掣肘,黑云軍反而上下一心。 李躍也不攻城,就這么困著枋頭,看段龕能撐到什么時候。 一場大戰,決定勝負的往往不是奇謀妙策,而是看哪一方先出錯、先沉不住氣。 “都督,許昌張遇五萬大軍進駐長社,有北攻之意。”張生野收集斥候傳回的各種消息。 長社西北六七十里是滎陽,東北百余里是陳留。 屯兵此地,明顯有覬覦兗州之意。 李躍道:“去信一封給張遇,言黑云軍皆在枋頭,陳留空虛,請速速提兵北上,不要遲疑。” 魏山一愣,“這……” 常煒大笑:“張遇一向謹慎多疑,我軍若是重兵防備,其必糾纏不休,但若是請他北上,必定遲疑。” 張遇這兩年一直窩在許昌,右邊站著桓溫,左邊站著殷浩,一直不敢動彈。 黑云軍已經不是當年的黑云軍,而張遇還是當年的張遇。 江東又在鼓搗北伐,李躍就不信他敢在這個時候大軍北上。 換句話說,現在是干掉段龕的最好機會。 圍困一直持續著。 面對李躍的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段龕的幾千輕騎根本無計可施,只能襲擾后方。 不過進入七月,天下又開始震動起來。 慕容彪圍困中山大半年,終于破城,冉閔中山太守侯龕投降慕容氏。 受此戰激勵,劉顯舔舐好傷口后,率五萬大軍南下,攻打鄴城。 襄國大戰的影響逐漸展開,明眼人已經看出冉魏時日無多。 段氏鮮卑另一股勢力,段龕的堂兄弟段勤也從北方南下,竄入平原郡繹幕縣,擁胡、羯部眾一萬余人自稱趙帝。 河北乞活將豪強朱禿、杜能、丁嬈、孫元等各據郡縣,或稱將軍,或為都督,割據一方。 冉魏的徐州刺史冉遇、豫州刺史魏統、荊州刺史樂弘各攜城池歸順東晉,平南將軍高崇、征虜將軍呂護拘捕洛州刺史鄭系,以洛陽歸順東晉。 冉魏的疆域只剩下鄴城周邊的數郡。 很多名義上臣服于冉閔的勢力也不再臣服了。 而段龕也活躍起來,進入七月之后,連續數次與枋頭城中段羆發動反攻。 攻城,李躍承認一時半刻拿他們沒辦法,但野戰,黑云軍等的就是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