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 第199節
李躍一道宣令下去,濟南、樂安、城陽等靠近兗州的州郡紛紛開城迎接崔瑾和薄武的大軍。 長廣、東萊、齊國等地卻還在負隅頑抗。 不過崔瑾長驅直入臨淄,猛攻十余日,城破,盡屠城中頑抗的胡人,人頭堆成京觀,震懾了其他郡縣。 隨后拿出臨淄城中的錢帛賞賜南軍,南軍士氣如虹,青州各地乞活軍紛紛響應,崔瑾一路攻陷西安、東安平、廣饒、昌國等縣,橫掃半個青州,聲勢震天。 除了攻戰,崔瑾還發揮特長,沿路撫慰青州百姓,但凡歸順的郡縣,全都秋毫無犯。 青州人心盡歸黑云軍,很多百姓主動帶路,各地豪強也紛紛為內應,協助崔瑾破城。 黑云軍席卷之勢已成。 剩下的幾郡大勢已去,被收復只是時間問題。 原本青州就沒有什么厲害人物,之所以頑抗,是因為有很多從冀州逃難過來的胡人。 崔瑾對這些人沒有手軟,一路殺伐果斷。 看著從青州送來的捷報,李躍比自己打了勝仗都開心,憑借此功,軍中不會有人再質疑他的能力。 除了崔瑾,此戰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高云,幾場大戰,都是高云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墻,指揮士卒一同血戰胡人。 身披十余創,力戰不退。 崔瑾在捷報中贊其有大將之才,其他黑云郎也極其勇武。 李躍讓黑云郎同行,正是為了鍛煉他們,溫室中養不出棟梁之才。 第二百五十九章 枋頭 夾擊段龕之議,冉閔非常爽快的就同意了。 鄴城都快到人吃人的地步,正是饑不擇食之時。 兩邊商議的異常爽快,糧食、牲畜歸冉閔,俘虜、戰馬都要吃糧食,歸李躍。 春耕結束時,李躍率兩萬黑云軍北上,與徐成會合。 冉閔親率一萬步騎南下,進駐元甫城。 而段龕盡起族中青壯,連壯婦人都走上城墻防守,拉起一支四萬人馬,留親弟弟段羆守城,自引五千精騎游蕩在淇水之西。 李躍大軍剛出黎陽,冉閔卻早已火急火燎的攻城。 永嘉之亂后,段氏鮮卑實力不在慕容之下,一度是遼東霸主的存在,跟石勒打的有來有回。 后趙建武三年,慕容皝立燕國稱王,遭段氏侵擾,一度威脅其都城,于是向羯趙稱臣,以其弟慕容汗入趙當人質,約定東西夾擊段氏。 段氏不敵石虎、慕容皝夾擊,遼西公國滅亡,但段氏鮮卑并沒有滅絕,在燕趙夾縫中反復橫跳,挑起燕趙大。 十三年過去了,段氏實力有所恢復。 尤其河北大亂,段龕趁機吸納晉人、烏桓、胡人、羯人,還占據枋頭這種戰略要地,對鄴城虎視眈眈。 沒有一定的實力,絕不會有如此膽量來冉閔眼皮子底下。 而冉閔的攻城并不順利,遭到了段羆的頑強抵抗。 連續猛攻七八天,城池屹立不倒。 枋頭跟魯口地形相似,三面環水,東面是淇水,南面是清水,東面是菀水,北面是苻洪修建的一道三丈高的長城。 苻洪當年被石虎猜忌,遂加固枋頭城,作最壞的打算。 段勤當初能攻陷此城,也是趁著冉閔十萬精銳出征襄國,枋頭兵力空虛之時突襲。 李躍帶著親兵察看了附近的地形,靠人力,不知要多少將士的性命填上去。 辛苦積攢這么多年,手上精銳也就三萬。 這亂世還看不到盡頭,李躍不得不小心謹慎。 “陛下有令,欲在淇水、清水上游作堰,水淹枋頭城!”多日不見的董閏又成了兩邊的聯絡人。 常煒不同意道:“盧令君曾有《征艱賦》曰: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枋頭城立于高堤巨堰之上,水攻恐難見效,唯一攻城之法只有圍困,待其內變,然后可圖也!” 盧令君便是襄國遇害的盧諶。 想要水攻枋頭,只怕冉閔的元甫城大營被淹了,枋頭都沒事。 若是水攻能奏效,慕容恪、慕容垂早就發大水淹沒魯口城了。 選枋頭作屯糧之地的曹cao,和選魯口作后方基地的司馬懿,都是百年難遇的梟雄,戰略眼光從來不會差。 “雖是如此,但陛下只怕沒有如此耐心?!倍c低聲提醒。 “水攻勞民傷財,不一定奏效,莫要忘了,段龕還有一支精騎在外,隨時可以襲擾?!崩钴S也一陣頭疼,冉閔不會顧及這么多。 常煒拱手道:“段龕兵精糧足,不怕我等速戰,卻懼我等長期圍困,還望董將軍多多向陛下諫言?!?/br> 董閏滿臉難色,冉閔先殺直諫的韋謏,再殺王泰,已經沒人敢向他進諫了,“在下盡力而為……” 這場大戰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就看誰能沉得住氣。 段龕孤軍南下,周圍幾乎沒有能支援他們的勢力,內部各種勢力紛雜,圍上一兩月,內部必定生變。 董閏與常煒一同回返城北的魏軍大營,冉閔這一次居然沒有一意孤行,取消了水攻枋頭之策,在城北修建營壘,開墾田地,補種莊稼,以為長久之計。 李躍也趁機在周邊開墾田地,補種莊稼。 菀水之東有同山陂、白祀陂。 陂,其實就是有水的田地,這兩塊陂一向也是枋頭的糧倉,如今他們縮入城中,這兩塊良田自然落入黑云軍手中。 李躍干脆將大營建在同山陂與白祀陂之間,將這兩塊大田收入囊中。 兩軍偶爾也會合力發動一次突襲,但段羆也非泛泛之輩,防守的滴水不漏,黑云軍和魏軍一次都沒有登上過城墻。 冉閔制作了兩百多輛投石車,晝夜不停的轟擊枋頭。 不過枋頭實在堅固,一二十斤的石頭,蜻蜓點水一般。 水攻不行,冉閔又動用了火攻,從鄴城運來火油,連著木頭一同拋向枋頭北城,段羆取土沙蓋滅之。 在城外游蕩的段龕時不時的襲擾后方,讓魏軍疲于應對。 魏軍累的筋疲力盡,鮮卑人在城頭上一邊大笑一邊辱罵。 冉閔恨的牙癢,野戰他天下無敵,但面對堅城,同樣無計可施,如今的魏軍已經不是之前的魏軍,襄國一戰,十余萬精銳全軍覆沒,幾乎是致命打擊。 冉魏的脊梁都被打斷了,從巔峰跌落谷底。 如果不是冉閔在此創造軍事奇跡,冉閔差不多改滅亡而來。 久攻不克,冉閔只能聽取常煒意見,每日不間斷的將勸降信射入城中。 有取段羆人頭者,升將軍,封百戶侯,開城投降者,亦封百戶侯,賞千金。 李躍反倒心平氣和起來,攻打枋頭這種堅城,心急也沒用。 此地水土肥沃,李躍干脆讓周牽率奴隸和南軍北上,將黎陽至枋頭一線的良田修整出來,補種些豆菽、蔬菜。 奴隸耕種,南軍則立營戒備,防備段龕騎兵襲擾。 不過段龕似乎看冉閔順眼了,一直襲擾魏軍后方,有時還攻入鄴城周邊,焚毀了不少村落,一度推進到鄴城之下耀武揚威。 這一圍困、對峙、拉扯,便是兩個月。 魏軍精疲力盡的同時,枋頭城人心也開始浮動起來。 有晉人士卒乘夜逃城,將枋頭的虛實暴露出來。 城中羯人、胡人自然要死戰,抵抗的意志不高,晉人和鮮卑人在冉閔許諾既往不咎侯,斗志不高。 段氏跟拓跋、慕容大為不同,并非純粹的鮮卑人,其始祖段日陸眷曾為烏桓貴人家奴,漁陽大旱,段日陸眷率兩百余人乞食于遼西,招募各族流亡者,快速壯大起來。 “再有一個月,此城差不多了?!崩钴S望著枋頭城墻,守軍盡顯疲態,而逃城的人越來越多。 “都督,段龕有密信至!”張生野忽然前來稟報。 “段龕給某密信?”李躍有些不可思議,仗都打這份上了,總不會握手言和吧? 第二百六十章 退兵 “足下,冉魏襄國大敗,十萬精銳盡沒,國中人物皆死,敗亡之日不遠。且閔剛愎自用,殺伐由心,為石虎養孫,屠石虎二十八孫,為石遵抬舉,殺石遵全家,為李農盟友,夷李農三族,足下與其為盟,獨不見三人之慘狀耶?河北血流成河尸堆如山,皆此人而起,今其累攻枋頭不克,師老兵疲,鄴都空虛,向聞足下志在恢復華夏河山,時機已至,何不趁勢而取鄴都,然后夾擊冉閔?若能如此,龕愿奉足下為主,擁推為帝!屆時足下鎮冀兗之地,龕為前驅,則天下旦夕可定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愿細思之!” 李躍看完信后,不得不佩服段龕目光之敏銳,心思之深沉。 能解枋頭困境的,只有離間冉閔與自己的關系。 怪不得段龕一直盯著冉閔打,原來早有打算。 鄴城近在眼前,不心動是不可能的。 冉閔襄國大敗,冉魏其實已經大勢已去了。 不過這個念頭在心中一閃即逝,段龕用心也非常險惡,黑云軍真拿下了鄴城,城外的冉閔會善罷甘休么? 肯定會不死不休。 到時候段龕成了漁翁,自己和冉閔成了鷸蚌。 無論冉閔做了多少錯事,多么背信棄義,不可否認的是,他給諸胡帶來沉重打擊,令北國千千萬萬被壓迫被奴役的華夏百姓奮起反抗。 別提什么民族融合,沒有強大的武力支撐,只能被別人奴役、融合…… 河北哪來的這么的胡人? 還不是羯趙轉化諸族而來? 如果石虎多活十年,說不定李農子孫和廣宗乞活軍后代都會成為“國人”…… “將此信送給魏主?!崩钴S吩咐身邊親衛。 人無信不立,背刺盟友這種事,后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