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戰時盟國之間發生的第一次直接軍事沖突,起因于進入昔日敵國首都柏林的通道。1948年,作為對西方盟國三個占領區合并的回應,斯大林切斷了通往柏林的道路。西柏林基本上只能靠美國空運物資來維持,直到封鎖結束。 斯大林是如何分析這些客觀因素的呢?1989年,我與安德烈middot;葛羅米柯進行了一次談話,很好地厘清了這個問題。葛羅米柯擔任蘇聯外交部長28年,直到新上臺的米哈伊爾middot;戈爾巴喬夫把他明升暗降到禮節性的主席位置上。因此他有許多時間和我討論他眼中的蘇俄歷史,也不用謹小慎微地保護自己的前程。我問他,鑒于蘇聯在戰爭期間傷亡巨大、破壞慘重,假如美國對封鎖柏林做出軍事反應,蘇聯會如何應對呢?葛羅米柯回答道,斯大林也曾經回答過下屬提出的類似問題,大意是:他不相信美國會在這么一個局部問題上使用核武器。如果西方盟國沿通往柏林的道路發動常規性、試探性的地面進攻,蘇聯軍隊受命不必請示斯大林即可發起抵抗。如果美國軍隊全線出動,斯大林說,就來找我。換言之,斯大林對局部戰爭胸有成竹,但不會冒險與美國進行全面戰爭。 從此以后,兩大陣營尋求壓制對方的氣焰,而無法消除潛在的危機根源。歐洲剛脫離了納粹的魔爪,又面臨被一個新霸權統治的危險。新獨立的亞洲各國體制脆弱,面臨深刻的國內(通常是民族)分裂,本來可能實現自治,卻遇上了一種敵視西方且不利于國內及國際多元共存的理念。 在這個緊要關頭,杜魯門做出了一個對美國歷史和國際秩序演變至關重要的戰略抉擇。他不再接受以往單打獨斗的誘惑,讓美國投身不斷塑造國際新秩序的努力。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倡議。1947年的希臘;土耳其援助計劃取代了英國的作用。英國曾直接提供補貼,維系這兩個至關重要的地中海國家,但現在英國再也無力支撐了。1948年的馬歇爾計劃提出了一項復興計劃,及時恢復了歐洲的經濟健康。1949年,杜魯門的國務卿迪安middot;艾奇遜主持儀式,創立了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美國主導的國際新秩序至此達到頂點。 北約是建立歐洲安全的新起點。國際秩序不再是傳統上多個國家合縱連橫的歐洲均勢。相反,不管以前是何種均衡,現在只剩下兩個核超級大國之間的均衡。如果一方消失或者置身事外,均衡便不復存在,對方則將占據統治地位。1990年蘇聯崩潰屬于第一種情況;冷戰期間美國的盟國一直惴惴不安,擔心美國對歐洲的防御失去興趣,這屬于第二種情況。北約的其他成員國提供了一些軍事力量,但充其量是為了獲得美國核保護傘的庇護,而不是用來進行本土防御。在杜魯門時代,美國構建了一個傳統聯盟形式的單邊保障體系。 架構搭好了,關于美國外交政策終極目標的歷史爭論再次浮現。這一新型聯盟的目標是道義性的還是戰略性的?是和平共處,還是擊敗敵人?美國是尋求改造敵人,還是讓其自然演變?改造需要誘導敵人全面徹底地告別過去。演變則是一個漸進過程,愿意以不完美的步驟追求外交政策的終極目標,在確保向前推進的同時,客觀現實地對待敵人。美國將選擇什么路線?實際上,美國兼顧了二者,表明了它在這個問題上一貫的矛盾心態。 冷戰秩序的戰略 冷戰期間最全面的美國戰略構想出自一位不知名的外交官喬治middot;凱南,他當時是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政治處的負責人。沒有別的外交官對美國世界角色辯論的影響可與凱南比肩。華盛頓依然相信斯大林的友好,沉浸在戰爭時期的亢奮之中,而凱南卻預言沖突已經隱約可見。他在1945年給同事的私人信函中斷言,美國需要面對現實,戰爭結束之時,便是蘇聯由盟國變成對手之日: 因此,在大西洋海洋國家和心懷戒備的歐亞大陸國家的利益之間,一場根本性沖突正在歐洲展開。歐洲需要維持活躍而獨立的政治生活,而蘇聯總是追求向西擴張,而且根據它自己的安全觀,恐怕要一直擴張到大西洋。5凱南建議做出明確的戰略回應:把我們所有的牌都握在手里,并完全打出它們的價值。凱南的結論是,東歐將被蘇聯控制。東歐離蘇聯的權力中心比離華盛頓更近,而且遺憾的是,蘇聯軍隊已捷足先登。因此,美國應該鞏固美國保護下的西歐勢力范圍;分界線貫穿德國;并賦予其足夠的力量和凝聚力,以維護地緣政治平衡。 這種對戰后格局的先見之明被凱南的同事查爾斯middot;奇普middot;波倫拒絕了。波倫的理由是威爾遜式的,即民主國家不能采取那樣的外交政策。只有極權主義國家才可能制定并執行那樣的政策。6華盛頓或許可以接受均勢是一個事實,但不能把它當作政策來執行。 1946年2月,美國駐莫斯科使館收到華盛頓的一份電報,詢問斯大林所做的一次教條式講話是否會改變蘇聯對保持國際秩序和諧的承諾。當時作為駐蘇聯代辦的凱南得到了一次許多外交官夢寐以求的機會,不需大使批準便可向高層陳述觀點。7凱南用19頁單倍行距電報紙分五部分回答了這個問題。這份長電報的精髓是,美國有關蘇聯意圖的整個辯論需要調整。蘇聯領導人認為,東西方關系是兩種對立的世界秩序觀之間的競爭。他們表現出俄國人傳統和天生的不安全感,并植入了一種放眼全球的革命學說。克里姆林宮依據蘇維埃學說解釋國際事務的方方面面,認為國際事務就是斯大林所謂的兩個世界級中心之間爭奪優勢的斗爭,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全球競爭不可避免,而且最后只有一個贏家。他們認為斗爭不可避免,于是便讓斗爭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