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地理大發現時代的開始、印刷術的發明以及基督教教會的分裂這三大歷史事件,宣告了舊的大一統理想的終結。查理五世去世時,巨大的變革已經打破了中世紀的政治和宗教秩序,同時擴大了歐洲人的視野,他們開始從全球角度而不是區域角度看問題。 一幅地圖反映了中世紀受過教育的歐洲人眼中的地球,北半球和南半球從東邊的印度一直延伸到西邊的伊比利亞半島和英倫諸島,地圖中心是耶路撒冷。8中世紀時期的人認為,這不是一張供旅行家使用的地圖,而是人類依照上帝的旨意上演救贖戲劇的舞臺。根據權威的《圣經》,世界表層的6/7是陸地,1/7是水。由于救贖的教義一成不變,因此可以在基督教世界已知的地方傳播這些教義,冒險涉足文明世界之外的地方不會帶來任何好處。但丁在《地獄篇》中寫道,尤利西斯為了探求知識乘船穿過赫拉克勒斯之柱(位于地中海最西端的直布羅陀巖石和毗鄰的北非高地)駛向大海,因違反上帝的意圖而受到懲罰。他的船連同所有船員被一場颶風吞沒。 當富于開拓精神的國家為了追求財富和榮耀開始探索海洋和海洋另一邊的未知世界時,世界步入了近代。15世紀,歐洲和中國幾乎同時開始走向世界。當時世界上體積最大、技術最先進的中國船只開始了探索之旅,遠達東南亞、印度,直至非洲東海岸。中國人與當地的達官顯貴交換禮物,把各國君主納入中華帝國的朝貢體系,同時把種種珍奇藝術品和動植物帶回國內。1433年大航海家鄭和去世后,中國皇帝終止了海外探索的航海活動,艦隊也被遺棄。此后中國仍然堅稱自己的世界秩序原則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改為在本國內及周邊地區鞏固自己的世界秩序觀,再未有過大規模的航海活動。這種狀況也許一直持續到今天才結束。 60年后,在各君主國相互角逐的歐洲,一些強國開始走向海洋。各國君主紛紛解囊資助航海活動,希望借此取得針對對手的商業優勢或戰略優勢。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船只遠航至印度,西班牙和英國的船只漂洋過海到了西半球。這兩條航線打破了當時的貿易壟斷和種種政治結構,開啟了歐洲主宰世界事務長達300年的時代。昔日的國際關系只限于一個地區,此后在地理上以歐洲為中心擴展到了全球。歐洲詮釋了世界秩序概念的內涵,并決定了這一概念的實施。 自那以后,人們對世界政治版圖的看法發生了重大變化。如何看待從前不為人所知的地區的居民?他們與由帝國和教皇組成的中世紀世界又是什么關系?1550~1551年,查理五世在西班牙城市巴利亞多利德召開了一次神學會議。神學家們得出的結論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靈魂的人,因此也應該得到救贖。當然,神學家們的這一結論也是為征服和強迫他人皈依所做的辯解。歐洲人于是可以一面發財,一面獲得良心上的安慰。他們為攫取領土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的角逐改變了國際秩序的性質。歐洲人不斷擴展視野,直到歐洲各國的殖民活動覆蓋了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世界秩序概念與歐洲的均勢運作融為一體。 第二件大事是15世紀中葉鉛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使昔日難以想象的大規模知識傳播成為可能。中世紀社會靠死記硬背、手抄宗教教義或依據史詩了解歷史的方式積累知識。在探險時代,不斷發現的新事物需要被認識。借助印刷術,介紹新發現的著述得以流傳。對新世界的探索同時還激發了人們重新發現古代世界及古代真相的興趣,尤其關注個人的中心地位。人們越來越把理性視為說明和解釋世界的客觀力量,從而動搖了既有的機構,包括此前不容置疑的天主教會。 第三件大事是新教改革運動。1517年馬丁middot;路德開啟了這一改革。他在維滕貝格萬圣教堂的大門上張貼了《九十五條論綱》,堅稱個人可以直接與上帝建立關系,提出救贖的關鍵是個人良知,而不是正統教義。一些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權勢,借機支持新教并強迫自己的子民改信新教,同時沒收教會土地據為己有。雙方都把對方視為異端。由于政治和宗教爭執交織,雙方之間的分歧轉化為你死我活的較量。隨著各國君主紛紛支持鄰國國內往往是血腥的宗教爭斗,國內之爭與國際之爭的界限頹然坍塌。新教改革運動蕩除了依靠教皇和帝國兩把劍支撐的世界秩序觀。基督教世界陷入了分裂和內戰。 三十年戰爭:合法性的含義是什么? 新教對教會至高無上地位的沖擊影響日廣,隨之而來的是上百年時斷時續的戰爭。哈布斯堡帝國和教皇試圖壓制對自己權威的挑戰,新教徒則起而捍衛自己的新信仰。 后世所稱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把動蕩的局勢推向高峰。帝國即將面臨皇位傳給何人的問題。波希米亞信奉天主教的國王、哈布斯堡王朝的斐迪南是最有希望的接班人。波希米亞的貴族發起了一次政權更迭,主動把本國皇冠;連同皇帝握有的決定性一票;拱手讓給了一位信奉新教的德意志君主。這一結果意味著神圣羅馬帝國不再是一個天主教體制。哈布斯堡帝國調動軍隊鎮壓波希米亞人的反叛,隨后趁勢鎮壓各地新教,繼而引發了一場給中歐帶來浩劫的戰爭。(信奉新教的君主基本上居于德意志北部,包括當時仍然無足輕重的普魯士。天主教的中心位于德意志和奧地利的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