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書迷正在閱讀:她的盛世美顏有時限[重生]、偽裝純情、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嬌氣包meimei、失序 (停更中)、睡服那個作精(1V1高H)、顧氏女前傳、妖獸兇猛(異界,種田,NP)、悄悄的,遠遠的、忽然之間、玩具
張太師臉色一僵,他可不是這個意思啊! 皇帝卻接著說道:“先帝臨死之前,還曾提起過未能修著大典的憾事,朕身為人子,身為國軍,于情于理也該完成他的遺愿才是。” “既然張太師都覺得大典是好的,那就請諸位卿家同心協力,共著大典,以傳千秋。” “微臣遵旨。”張太師只能答應下來,其實作為文人,他心中何嘗沒有修撰名著流傳千秋百世的心思呢,不過是有其他考慮罷了。 皇帝的目光又放到四皇子身上,交代道:“珩兒,此事事關重大,或許要多年才能有所得,你身為皇子定要以身作則,為朕,為大周好好修書。” 四皇子臉上帶笑,連聲說道:“兒臣謹遵圣旨,定不會讓父皇失望。” 皇帝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宣布無事退朝。 離開了宮殿,朝廷文武百官的臉色越發精彩,武將們對修書的關注不大,文臣們卻不同了,一個個還未走出宮門就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 四皇子走到太子身邊,笑著說道:“大哥,弟弟我才疏學淺,說不得就要借用張太師、楚太傅等人修書,到時候還請大哥行一個方便。” 太子瞇了瞇眼睛,冷笑道:“張太師楚太傅都是朝廷命官,又不是我的內侍,四弟要征用只管問父皇便可,何必來問我。” 四皇子卻笑盈盈的說道:“父皇已經答應了,只是弟弟想著這兩位大人時長出入東宮,想必事務繁忙,總得跟大哥說一聲的。” 太子的臉色冰冷,俯視的眤了他一眼,嗤笑道:“秦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你就不怕自己吃不下撐死了!” 四皇子卻絲毫不懼,拍著肚子說道:“好巧不巧,弟弟我別的沒有,肚子倒是挺大。” 太子盯著他的眼神恨不得沖上去將他撕碎,好歹他還有理智,知道皇帝已經對自己多有不滿,這會兒鬧起來自己絕沒有好處,最后竟是忍下這口氣轉身走了。 贏了一場,四皇子頗有幾分得意洋洋,暗道蘇鳳章不愿意與徐家親近又如何,最后得力的還不是他。 別看主持修著大典的事情繁雜凌亂,看起來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皇帝可下令他能夠征召天下文人,也就是說作為《宣武大典》的主持,他完全可以招攬天下名士。 在此之前,即使有徐家在,但真正投靠在四皇子門下的人并不算多。 畢竟在眾人的眼中,太子是元后所出的嫡長子,五歲就被封為太子,這些年來雖說并不出彩,但也勤勤懇懇并無差錯,實為正統。 四皇子卻不同,他的母親徐貴妃出生一般,徐家在青州都算不得大族,只是徐貴妃受寵之后才日益發達,其實根基粗淺。 寵妃幼子,這般的出生就注定四皇子在這一場權利角逐中占據劣勢,更別提張太師等人一直以來都旗幟鮮明的站在太子那一邊了。 四皇子能夠依仗的,也不過是皇帝對徐貴妃的偏愛和對他的疼愛,只是這幾年徐貴妃色衰愛弛,雖說并未失寵,但皇帝對她也遠不如當年了。 偏偏新上位的寵妃玉妃是方家女,雖然也出生青州,但對徐貴妃只是平平,反倒是與無子無女的繼后親密異常,這實在是讓四皇子心中焦慮。 徐貴妃也曾向玉妃遞出橄欖枝,只可惜玉妃入宮時吃過這位貴妃的排頭,如今想要挽回卻不是容易的事情,幸虧玉妃入宮完,膝下也并無子嗣。 一想到通過修書能夠招攬到天下文人,四皇子的一顆心都沸騰起來。 與他的高興相反,太子殿下在外還能維持平靜,一回到東宮就揮手掃落了一桌珍寶,雙拳擊中桌案,罵道:“該死的秦珩,他想要做什么!” 楚太傅隨后進來,瞧見太子殿下失態的模樣也是皺眉,勸說道:“殿下,您是太子,四皇子不過是光頭皇子,何必與他計較。” 太子聽了這話卻越發憤怒,罵道:“他是光頭皇子,可父皇卻讓他主持修書,楚太傅,你是讀書人,難道不知道這代表著什么嗎?” 楚太傅自然十分明白,但在太子面前卻說:“殿下,不管四皇子打著什么主意,修著大典都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想要招攬文人也不是易事。” 太子冷笑道:“確實不易,可大典就是最好的筏子。” “父皇在一日,他便能修一日,便能招攬一日,天長地久,誰知道等父皇……” 楚太傅皺眉道:“殿下!” 太子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深深吸了口氣平息了一些怒氣,又問道:“張太師那邊如何?” 楚太傅只能回答:“在此之前,太師也并未聽到風聲。” 太子更是皺眉,心中不詳的預感更甚:“父皇怕是對我起了疑心,不然也不會刻意避開張太師,他這是在防孤。” “不至于如此。”楚太傅雖然這般安慰,可心中卻覺得這是實話。 皇帝年紀越發大了,但不是服老之人,這幾年甚至開始寵幸年輕貌美的玉妃,而太子卻快到而立之年,只要皇帝不想退位,兩人的矛盾就會越來越大。 身為元后嫡長子,坐擁太子之位,是太子最大的優勢,但同時也是他最大的劣勢,只因為皇帝的身體康健的很,只怕沒有十年八年都不會萌生退位的想法。 可太子呢,有四皇子的虎視眈眈,他真的還能穩坐釣魚臺嗎? 太子身上陰郁暴躁之氣不散,忽然問道:“父皇怎么會忽然起意修書?” 楚太傅答道:“翰林院簫翰林面圣之后,陛下才起了心思,當時殿內只有陛下、四皇子、簫翰林和李公公,具體說了什么無人可知,但……簫翰林不是這般膽大之人。” “如今圣旨都下了,他還不夠大膽?”太子冷笑道。 楚太傅猶豫了一下,還是低聲說道:“金科狀元樓蘇鳳章,如今便在簫翰林手下辦事,聽說他們二人關系極好,十分相得,簫翰林獻上的藏書索引便是蘇鳳章所作。” “蘇鳳章!又是他!”太子咬牙切齒的喊道,他可還沒忘記當初殿試之時,便是蘇鳳章壞了他的好事兒。 “他不過是一個編撰,竟敢如此!” “是不是他,過幾日便能知道了。”楚太傅如此說道,他們的陛下賞罰分明,如果此事與蘇鳳章有關的話,不可能對此毫無表示。 楚太傅嘆了口氣,又忍不住說了一句:“若沒有四皇子,這蘇鳳章倒是人才。” 太子冷笑一聲,罵道:“蘇莯這個廢物,有池良俊幫扶還如此無用,實在是浪費孤的時間,至于蘇鳳章,既然他要幫秦珩做事,就休怪孤不能容人了!” 楚太傅張了張嘴,很想說一句此事與蘇莯無關,倒是池良俊為官多年,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被人下絆子,讓簫翰林和蘇鳳章直接上報到了皇帝面前,才是真的無用。 只是他想到太子殿下一直對池良俊青眼有加,池良俊的幼女還是太子的寵妾,到底是將一肚子的話咽了下去,罷了,事情既已發生,就算讓太子對池良俊不滿也無濟于事。 第141章 升官來的太快 皇帝的圣旨從天而降,直接炸裂了整個朝堂,而翰林院更像是被人從外往里扔了一把炸藥,差點就要燒得一干二凈。 雖說圣旨里頭并未提到簫翰林的名字,但后腳便有人來調走了簫翰林,到時候他會作為副總裁統領一部分修著事宜。 以簫翰林的履歷來說,這簡直就是飛一般的升職,更可怕的是這件事并未經過池良俊。 梁成大學士那邊直接派人過來,二話不說就把簫翰林帶走的,跟著他一起離開的還有蘇鳳章,這就像是一個巴掌直接落在了池良俊的臉上。 明知道簫翰林背著自己在陛下面前做鬼,池良俊卻拿他沒有絲毫辦法,如今這兩人都不出現在翰林院了,即使他還是明面上的頂頭上司,又能如何? 用惱怒都不足以形容池大人此刻的感受,偏偏在外人面前他還得裝作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不然就是對皇帝的不敬,對四皇子的不尊。 回到房中,池良俊卻伸手砸了自己最愛的那個硯臺,心中恨毒了這兩人。 “我倒是沒想到,這姓簫的竟是一條毒蛇,這些年的老老實實都是裝出來的,果然這些南蠻子就是jian猾,不能與之為伍。” “還有那蘇鳳章,哼,他以為這樣就能出人頭地嗎,一個無依無靠的狀元而已,進了那攤子渾水可有得好受,我就不信他能得到什么好處。” 蘇莯站在旁邊眼觀鼻鼻觀心,心中卻也激蕩不已。 等池良俊發泄完了,才看向他說道:“你也別傻站著,若不能讓陛下喜歡你,重用你,殿下那邊可不好交代。” 蘇莯只得表心意:“是,大人,下官會努力的。” 池良俊顯然不滿意他的說法,但皺了皺眉頭揮手讓他出去,不想再多說。 蘇莯走出門,心里頭卻沉甸甸的,這幾日宣武大典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連帶著池大人對他的態度也冷落了不少,若是繼續這么下去怕是不好。 再想到蘇鳳章一聲不吭的鬧出這般大動靜來,蘇莯心中更有幾分嫉恨,一時間陰暗的心思閃過,只盼著他會摔一個大跟斗。 不少人都盼著蘇鳳章能摔一個跟斗,誰讓他進入官場不久就鬧出了這般的事情,四皇子現在有多喜歡他,太子一脈的人就有多厭惡他。 可就像楚太傅猜測的那般,皇帝是個從不掩飾自己偏愛的人,宣武大典的修著還在準備中,蘇鳳章的升遷公文倒是先下來了。 他被任命為翰林院侍講,實際上卻干著修著的事情,也就是說,現在他的品級已經跟簫翰林持平了,成為了這一屆進士中第一個升官的人。 幾個月的沉寂還沒讓健忘的百姓們忘記這位當初風頭無二的狀元郎,如今更是頻頻提起,京城人士最喜歡的就是談論朝政了。 輿論的最中央,蘇鳳章其實也暗暗叫苦,他提議簫翰林修書的事情,不過是因為索引目錄的改編并不大,需要再加一個籌碼。 誰知道皇帝一聽,竟是干脆利落的頒發圣旨,一副大動干戈的架勢。 四皇子更是已經開始詔令天下文人捐送藏書孤本,一時間天底下都在談論宣武大典,一瞬間讓蘇鳳章想到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 天知道他也沒想過鬧得這般大動靜,可誰讓他碰上一個心隨意動的皇帝呢。 既然鬧大了,如今他也只能跟著一起干。 幸虧皇帝一番人員安排下來,以他的履歷只能當一個跑腿的罷了,連簫翰林幾乎都排不上號,反倒是變得不起眼起來。 蘇鳳章也努力讓自己顯得不那么突兀,不該說的話一句也不多說,倒是讓負責的兩位大學士心生好感,暗道這蘇鳳章也不是那種不知天高地厚之人。 《宣武大典》的修著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光是準備就十分繁雜,按照蘇鳳章的計算,如果皇帝真的打算弄一本百科全書出來,恐怕至少也得十年時間。 如今藏書都還未整理完畢,蘇鳳章每日看似忙忙碌碌,其實做的都是打雜的事情。 他倒是甘愿如此,不過這一日卻特意請了假,只因為等了幾個月,他家中親人今日會抵達京城,蘇鳳章自然是要親自去接的。 京城碼頭上,蘇氏一家正收拾著行囊準備下船,白姨娘亦步亦趨的跟在蘇趙氏身邊,又勒令一雙兒女不可亂走,心中總有幾分擔心的樣子。 蘇趙氏倒是放松許多,笑著勸道:“白姨娘,你擔心什么,這里是京城,天子腳下,不會有人作亂的。” 白姨娘卻說道:“小心駛得萬年船,這都到了地方了,可不能出了亂子。” 蘇蘭章卻已經待不住了,兩只眼睛一刻不停的往外瞧,興致勃勃的說道:“娘,姨娘,這里就是京城嗎,看著果然比咱們湖山縣熱鬧多了。” 蘇慧慧在旁邊笑道:“當然熱鬧,這里可是京城,大周最繁華富貴的地方。” 自從幾個月前家中得到了二哥高中狀元的消息,一家人嘴上的笑容就沒有停歇過。 原本蘇趙氏是不想進京的,怕一家子老小反倒是拖累了蘇鳳章,再者按照大周朝的規矩,入朝為官之后,每三年官員是可以請一個長假回家探親。 村長族老那邊都等著蘇鳳章回家探親,到時候好開祠堂祭祖呢。 只是過了一段時間,蘇鳳章寫信回鄉,道明了翰林院暫時不準假,至少也得等到明年才行。蘇趙氏這才改了主意。 只有蘇阿榮一個在蘇鳳章身邊,她是如何都放心不下的,兩個大男人一時半刻還好,長年累月的沒有人照顧哪里能行。 蘇趙氏怕兒子吃虧,又見蘇鳳章心中寫到蘇蘭章的教養和蘇慧慧將來的婚配問題,這才下定決心入京,只是前前后后的準備起來,他們抵達京城已經是中秋之后了。 白姨娘一把拉住活蹦亂跳的兒子,叮囑道:“別亂跑,待會兒丟了我可不管。” 蘇蘭章嘻嘻一笑,拿起一個包裹就說:“娘,我來幫你。” “哪里要三少爺幫忙,奴婢來就行啦。”說話的是蘇趙氏后頭才買來的丫鬟杏兒,她年紀不大,力氣倒是不小。 魏娘子也笑道:“是啊,這些讓奴婢們來就成了。” 正說著話呢,兩個男人走了進來,正是蘇二叔家的蘇辭章和蘇草章兄弟倆,前者笑著說道:“嬸子,可以下船了。” 蘇辭章摸了一把蘇蘭章的腦袋,笑著說道:“哥哥來就成,你這細胳膊細腿的別折騰了。” 蘇家除了蘇蘭章都是女眷,蘇蘭章有還是個孩子,蘇氏一族自然不放心他們單獨出門,最后便讓蘇家兄弟倆來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