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焚香祭酒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117
“先生的三策,‘上’與‘中’二策,在元娘看來甚為相似,何故一為上,一為中?” 郭嘉回答:“兵者之道,在于勢,在于權。主動出擊,借力造勢,掌握主動,必為上策。如能權衡利弊,借勢避難,立自身于不敗之地,必為中策。若是只能守成,縱然一時無憂,終免不了被動難安,此為下策。” 元娘聽得兩眼暈眩,本該更加云里霧里的崔頌竟是意外地聽懂了郭嘉的意思。 得益于另一個“崔頌”幾日來的惡補與教導,他對兵法中的一些專業術語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郭嘉的言論,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在該蟄伏的時候蟄伏,尋找機會主動出擊,借助一切能借助的,將不利因素化為有利,這是最明智的選擇。懂大局,隨機應變,力圖求穩以自保,這算一般明智的做法。至于“被動的防御”,這是實在沒辦法的辦法,不予提倡。 總結來說,就是主動gt;被動,創造有利條件gt;等待有利局勢,和另一個“崔頌”曾教導他的“勢不如人,宜先發制人,狡道而取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崔頌若有所悟。 元娘想不通,只得從“上策”的字面意義上入手:“先生說要‘忍一時之氣’,要我們等。那究竟要等多久,而且……為什么要等?” “等一個與楊、白二族結盟的合適契機。”郭嘉道,“如果我估計的沒錯,最多不過一個月,白氐一族將逢巨變。那時即是與白氐一族結盟的最好時機。” “那楊氏一族呢?”元娘問,“楊氏與扎格斯彼此看不過眼,而這幾年以來我族與楊氏互通有無,與楊氏結盟應當是水到渠成的吧?” 郭嘉并不似元娘這般樂觀:“沒這么簡單,其中必定還有波折。” 其他的話元娘都能聽進去,只這一件事,她認為郭嘉將結果想得太遭,等她送給楊氐的信一到,與楊氏結盟不是問題。 然而,幾日后,與崔家仆人一同來的,是一封客氣的回信。 大意是: 我們將貴部落視作朋友,愿意報以最大的誠意與善意。但是我們熱愛和平,那扎格斯人雖然可惡,不讓他們參加我們的集市也就罷了,何必大動干戈。這結盟的事,還是算了吧。 元娘不敢置信地將信讀了兩遍,再看郭嘉的時候目中帶著折服:“竟真的拒絕了……我們現在應該怎么辦?” 郭嘉毫不猶豫地回答: “先造勢,再游說。” 族中的下奴帶著回來喬姬去給衛郎等人枕脈,崔頌亦一同跟了去,主帳中只剩元娘與郭嘉二人。 元娘再次向郭嘉表示謝意,郭嘉卻是搖頭道: “不必謝我,我與扎格斯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因此,必定會助卿……除惡務盡。” 第48章攻營占地 兩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當寒冷的朔風夾著第一片雪來到西山,崔頌與郭嘉的傷勢亦有了痊愈的跡象,雖然被喬姬嚴厲禁止一切劇烈活動,但最基本的行走已是沒了問題。 由此崔頌可以窺出喬姬的醫術水平著實不錯,畢竟傷筋動骨一百天,能在兩個月內治療到這種程度,縱是對醫術一無所知的崔頌也明白其中的不易。 同樣接受治療的寨中孩童也漸漸恢復過來,然而重金屬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哪怕在現代也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女羌族的下一代們算是半毀了,這讓寨中的獵手們愈加痛恨帶來這一切的扎格斯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出事那天,那個叫馬于榔的黥面少年被眾人為難的時候,崔頌和郭嘉就事論事的態度在無意中幫了少年一把,還了他一個公道,自那天后,寡言又陰沉的黥面少年便時常跟在二人后頭,隔著不遠不近的位置,不說話也不打招呼,像一只毫無存在感的幽靈一樣飄著。 寨中有熱心的半大少女憂心忡忡地提醒崔頌:這鬼之子該不是在下降頭(一種害人的巫術)吧?你們可要小心點。 崔頌不由黑線。依照漢律,黥為rou刑,所謂的黥面,不是天生就長有丑陋的胎記,而是在臉上刺字。除了某幾個少數部落有這神奇的習俗,在古代,這一般是罪人的象征。 比如漢高祖時候的黥布,本名英布,就是因為犯了秦律而被刺了臉。 這少年小小年紀就受了墨刑,女羌族的人又對漢人的刑罰了解甚少,于是就把他臉上的刺青當成天生的,視作神降之罰,對他避之不及。 這黥面雖看得滲人了些,但崔頌在現代什么殺馬特沒見過,馬于榔臉上恐怖的黑色紋路完全激不起他內心的波動。至于郭嘉,對一個小小年紀就因家族之罪慘遭rou刑的少年生不起任何偏見,亦是平常以待。如此一來,這馬姓少年來得更勤了。 而其他部族的局勢,確實如郭嘉所料——一個月前,白氐族大亂。原本坑了白首領一把,奪得部族領導權的白副首領毫無預兆地被親信毒殺。而當部族陷入混亂,被白副首領關押的白首領想要借機奪回權利的時候,一支強大的隊伍黃雀在后,飛快地鎮壓了亂軍,占據山頭。 白首領在混亂中中箭身亡,新來的黃雀清點幸存的族人,將他們融入自己的班底。 本該沒落的白氐族就這么壯大了兩倍不止,引來周邊部族的注目。 經過查探,其他部族都知道吞下白氐族的“黃雀”不是別人,乃是曾經聯合外族奪走自家山地、將自家部族生生割走一半人馬的前·白氐族副首領——白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