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節(jié)閱讀_386
書迷正在閱讀:渣男系統(tǒng)[快穿]、來啊互相傷害![重生]、總有皇帝在找我、公子孫默、重生之養(yǎng)歪了怎么破、今天也在拯救全人類[重生]、我要溫柔[快穿]、替婚、花式攻略對手[系統(tǒng)]、不可抗力
回宮之后,永樂帝當(dāng)即召見工部尚書和左右侍郎,當(dāng)日便下令南京兵仗局軍器局,參照大寧進獻的圖紙制造火炮火銃。 命令本身沒多大問題,關(guān)鍵在于,要求的數(shù)量有些驚人。 皇帝大筆一揮,命南京兵仗局造銃一萬七百,炮一千,箭十有二萬五千。軍器局造銃一萬,炮八百,箭十有二萬五千。均備御邊之用。 括弧,需要某年某月某日前完工,括弧完畢。 命令到手,兵仗局傻眼,軍器局亦傻眼。 兵仗局總領(lǐng)太監(jiān)立刻派人快馬飛馳北京,向白公公要圖紙,借人,十萬火急。 軍器局沒有兵仗局的條件,也不屑于向宦官低頭,只能想方設(shè)法從附近州府抽調(diào)人手。應(yīng)天十八府,一個沒落,江浙地區(qū)的造船廠都過了一遍篩子。當(dāng)?shù)馗莨俨铧c抱著工部來人的大腿哭,人手一下少了三分之一,這是要了親命了! 南京兵仗局和軍器局被皇帝逼得掘地三尺,四處挖人期間,孟清和關(guān)緊府門,依皇命撰寫練兵概要。 不是他不想出門,實在是出門太危險。 兵仗局和軍器局已經(jīng)暗地中放話,同興寧伯勢不兩立。別看兵仗局總領(lǐng)太監(jiān)和軍器局大使各種不對付,在敲興寧伯悶棍這件事上,絕對立場一致。 孟十二郎嘴里發(fā)苦。 這次,永樂帝沒剝削他,卻生生給他拉了十二級的仇恨值。 日子還能過下去嗎? 還能不能愉快的做官了? 孟清和在家老實“修書”,兵仗局和軍器局找不到出氣對象,只能悶頭發(fā)展大生產(chǎn)。 永樂帝始終沒忘敢在他跟前蹦高的安南,敕令西平侯沐晟,自云南四川等都司選卒七萬,并敕蜀王于成都三護衛(wèi)選卒五千,集結(jié)精練。其后敕令順天合兵五萬,以定國公沈瑄為總兵官,南下征討。 大軍合用糧儲,以戶部,應(yīng)天府庫,天子內(nèi)庫共同調(diào)運。 順天八府不出軍糧,嚴(yán)備韃靼侵?jǐn)_為上。 邊軍南下之前,也孫臺率領(lǐng)的韃靼騎兵侵?jǐn)_宣府開平一帶,被架在城頭的火炮和投擲而下的火雷直接趕跑。沒有短兵相接就死傷上百人,別說也孫臺,換成阿魯臺,鬼力赤,照樣撐不住。 孟清和的填堵隘口,挖掘深壕之計發(fā)揮了不小的作用。 扛不住炮轟,想繞路都找不到地方,也孫臺偷雞不著蝕把米,損失了近三百部落勇士,連粒糧食的影子都沒見著。 此戰(zhàn)過后,鬼力赤立刻率領(lǐng)部落轉(zhuǎn)道,東南有危險,必須往北走。實在沒糧食,和瓦剌互砍,同兀良哈做不平等交易,也比被明軍大炮火雷群轟強。 韃靼吃了癟,瓦剌不會笨到以身試法,北邊頓時安靜不少。 接到敕令,沈瑄離開興和所,先到北京,同徐輝祖商談之后,待五萬邊軍集結(jié)完畢,登臺點將。 號角聲響起,戰(zhàn)鼓陣陣。 沈瑄步下點將臺,躍身上馬。 銀盔銀甲,腰懸長刀,刀身似帶著血光。墨眉星眸,側(cè)面看去,仿若血色霞光,戰(zhàn)場兇戾凝結(jié)而成的剪影,殺意凜然。 朔風(fēng)起,百戰(zhàn)雄獅,塞北鐵騎,如奔騰的洪流,向南席卷而去。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家宴 五萬邊軍南下,奉旨征討安南,于朝廷而言,是一等一的大事。 北疆邊軍以騎兵為主,善用弓弩長刀。 步卒多攜帶強弓,長槍,火銃,腰刀,以刀盾列陣。 兀良哈和韃靼騎兵擅使馬刀,從邊軍中選拔的精銳,則對制式長刀和加裝了鐵刺的長槍情有獨鐘。 槍身灌入了鐵水和銅水,刀砍不斷,堅固無比。槍頭加長,加粗,楔有數(shù)十枚長短不一的鐵刺和刷了桐油的木刺,鋒利駭人。 工匠在制造長槍的過程中,結(jié)合狼牙棒和狼筅的特點,制造出了邊軍獨有的變種版長槍。其威力已在同韃靼騎兵的對戰(zhàn)中得到過驗證,遇敵之時,迎面互沖,刀砍不及,一槍橫掃,只要碰到身上,不死也要戳幾個窟窿。 有兵仗局工匠開動腦筋,認(rèn)為這樣的戰(zhàn)果還不夠給力,制造出了變種長槍終極版,槍身上不只帶有鐵刺木刺,另加裝數(shù)枚倒刺,寒光閃閃的亮出來,不用親身體驗,憑想象就知道被戳一下會是什么滋味。 邊軍給出了一個十分貼切的形容,“鐵扒犁”。在軍中幾經(jīng)流傳,演變成了“鐵扒皮”。 光聽名字,已是霸氣側(cè)漏,見到實物,更是血腥氣迎面撲來。 總之一句話,鐵扒皮一出,誰與爭鋒。 兵仗局的白公公十分滿意,撫過不長胡子的下巴,連連點頭,好,很好! 咱家接管兵仗局,為的就是率領(lǐng)大家努力創(chuàng)新,制造出高水準(zhǔn),跨時代,殺傷力驚人的武器,狠狠壓南京兵仗局和軍器局一頭。如今終于做出了成績,自當(dāng)向朝廷上奏請功! 功勞不小,問題也隨之而來。在工匠的不斷改進中,變種版長槍的威力提高了,重量也邁上了新臺階,即便是最強壯的兀良哈騎兵,拿著這樣的武器,也無法在馬背上揮灑自如。 一沖,一挑,隨著慣性,立撲。 十次沖鋒,九次會栽到馬背下邊。 白公公想不出還辦法,卻不愿舍棄此等神兵利器,沈瑄得知,直接找上了兵仗局,將庫房里的成品全都提走。 “騎兵不可,步卒當(dāng)有大用。” 五千大寧和北京步卒組成的隊伍,在南下之前練成新陣,即以鐵扒皮開路,長矛和刀盾手在兩側(cè),中有火銃兵及弓弩手,后有刀手。每四十至五十人一隊,由總旗率領(lǐng),兩隊一結(jié)陣,由百戶號令。繼而組成五百戶陣,千戶陣,直至千萬。 組成新陣的多是百戰(zhàn)之軍,或分散或結(jié)成整體,于行進間已然有了默契。 “定國公大才!” 觀看過小規(guī)模cao演之后,隨沈瑄一同南下的大寧開平宣府等邊衛(wèi)將領(lǐng),紛紛豎起了大拇指。論軍事謀略,排兵布陣,縱觀北疆,也只有魏國公能同定國公旗鼓相當(dāng),略高幾分。便是甘肅總兵官宋晟和寧夏總兵官何福,也要甘拜下風(fēng)。 沈瑄下令,大軍一路急行,繞開農(nóng)田,在郊外扎營。除必須,過驛站不停,臨城池不入。 能如此迅速南下,除了邊軍的體魄高人一等,多仰賴北疆各鎮(zhèn)糧食豐產(chǎn),隊伍攜帶的糧草充裕。雖然不足以支撐五萬抵達邊境,滿打滿算,吃到南京完全沒有問題。 “明日過濟南,傳令各營,不得擾民,不得踐踏農(nóng)田,違者軍令處置!” “遵令!” 總兵官的命令很快傳至全軍,沈瑄的目的很明確,以最快速度趕到南京,同朝廷調(diào)集的幾路大軍匯合,接收糧草,誓師南下。 編練新戰(zhàn)陣,也是為此次征討安南做完全準(zhǔn)備。 北疆多荒漠草原,空曠無際,最適合騎兵沖鋒。西南林木茂盛,多雨多瘴氣,騎兵未必施展得開,火銃和步卒將有大用。 一旦攻入安南境內(nèi),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都要提前做好計劃。 展開孟清和的書信,撫過信末的私人印鑒,薄唇輕彎,一抹笑紋乍然閃現(xiàn),旋即隱去無蹤。 永樂四年六月中,朝廷調(diào)集的各路大軍在南京匯集,沈瑄于中途趕到。五萬邊軍渡江之后,同大寧邊軍一起駐扎在城外。 邊軍的強悍,雄壯,令行禁止,絲毫不亞于靖難之時。 沈瑄入城,到五軍都督府簽字蓋印,證明五萬邊軍一個不少,全都來了。 前腳離開都督府,后腳就遇上了宮中來人。侯顯笑呵呵的一躬身,道:“國公爺,陛下召見。” 沈瑄安排好軍營諸事,換下鎧甲,隨侯顯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