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節閱讀_216
他有野心,有抱負,在登基之后重用文臣壓制武將,并非單為個人喜好,更為鞏固皇位。 高皇帝大孝剛出,便想方設法削藩,推行周禮,也是為了整個江山。 朱允炆認為自己沒做錯,高皇帝在世,不也同樣清除了跟隨他打江山的功臣? 他唯一錯的,就是過于急躁,過于相信自己的正統地位,過于……相信了方孝孺和黃子澄等一干文人。 事到如今,后悔也沒有用了。 建文帝坐在空蕩蕩的大殿中,看著去而復返的宦官,知道不會有人應詔而來了。 這一刻,他成為了孤家寡人,真正的孤家寡人。 “齊、黃兩位愛卿現在何處?” “回陛下,齊尚書和黃翰林已于兩日前外出募兵。” 建文帝恍然,道:“是了,是朕下的命令,竟然忘記了。” 想起黃子澄在蘇州無功而返,提議到外洋募兵,被方孝孺大聲斥責的情形,朱允炆突然笑了。 “事出汝等,豈可棄陛下而逃?!” “血口噴人!” “血口噴人?!若非汝謊報軍情,為曹國公隱瞞,戰況何至于此?!誤國之輩,當殺!” “你……陛下!” 方孝孺同黃子澄的聲音似乎仍在大殿中回響,朱允炆的笑聲越來越大,最后竟笑出了眼淚。 走吧,走了也好。 “陛下?”宦官小心翼翼的問道,“可要再下令?” “不必了。”朱允炆站起身,立在寶座之前,俯瞰整座大殿,臉上再無一點焦急的神色。 他是洪武帝的孫子,孝康皇帝的兒子,他有自己的尊嚴,沒有誰能夠侵犯,就算是燕王,也不行! “退下。” “陛下?” “退下!” “奴婢遵命。” 空曠的奉天殿中,只余朱允炆一人。 良久,他又開始笑,笑聲越來越大,帶著憤怒和瘋狂,傳出殿外,映襯著火起的京師,令人膽寒。 “萬歲,天子,哈哈……” 火光映紅了天幕,喊殺聲中,京城十三座內城門接連被燕軍攻下。 守城的藩王要么如谷王一般擺明立場,要么如遼王安王一般閉門不出,武將多在燕軍入城后率軍投降。不愿投降的也沒支撐多久。被征調的青壯和部分士兵炸營,奪刀擒住上官,城門很快易主。 城內的百姓紛紛緊閉屋門,卻有地痞無賴趁機作亂。 孟清和奉命往金川門處送信,親眼見到幾個賊眉鼠眼的無賴欺辱婦人,一個著儒衫的男子倒在一側,面孔已被鮮血模糊。 “殺了。” 見慣了生死,孟清和下令時沒有絲毫遲疑。 高福抽—出長刀,地痞見勢想逃,不等跑出兩步,一道寒光閃過,頃刻人頭落地。 處置了幾個地痞,孟清和沒有停留,軍務緊急,不能耽擱。高福收起刀,看著滿臉淚痕,腰纏麻帶的婦人,從懷中掏出一瓶傷藥,指著倒在一邊的書生,“給他用,養上幾天就好了。” 話落,調轉馬頭,緊隨孟清和而去。 婦人擦干臉上的淚水,走到書生身邊,咬咬牙,還是將他扶了起來。 之前,她曾指著這人的鼻子罵,今日,他卻差點為救自己丟了性命。 這份恩情,她記住了。 回想起殺了地痞的高福和在馬上下令的孟清和,婦人攥緊了手中的藥瓶,日后有機會,這份恩情也定然要報。 建文四年六月乙丑,燕軍下京城,困皇宮。 京內勛貴紛至燕王駕前痛陳皇帝無道,聽信jian臣讒言,迫害功臣后代。 “吾等愿歸殿下,請殿下為周公輔政。” 燕王含笑,卻沒點頭。 眾人以為臺子架得還不夠高,正想繼續努力,卻見燕王擺手。 “公等都是深明大義之人,一心為國。孤已秉承太祖高皇帝遺訓靖難進京,當下以捉拿jian臣為要,其他可再議。” 隨即,燕王令人取出擬好的jian臣名單,交給在場眾人傳閱。 被列入jian臣名單的共有五十余人,左班文臣共二十九人。 太常寺卿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文學博士方孝孺赫然在列。另有禮部尚書陳迪,刑部侍郎暴昭等,但凡曾被朱棣拉黑過的,一個也沒落下。 雖有道衍從北平來信,稱方孝孺學問不凡,雖聲名有墮,仍受士林推崇,萬萬不可殺。 大和尚開口,朱棣自然不會不給面子,不殺他,卻不妨礙將其列上jian臣名單,再潑幾瓢臟水。 造反期間,朱棣沒少挨罵,大部分檄文都是出自方孝孺之手,怎么著也得出了口氣。 負責草擬并抄錄這份名單的正是待詔解縉。 由于歷史發生一點點誤差,攻破南京城門的日期稍有提前,解大才子沒來得及夜奔,但在燕王入城后,卻同胡靖等人第一批出迎,給朱棣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名單末尾寫明,凡文武官員軍民人等,綁縛jian臣,各有賞賜。 文武升官,軍吏升級,庶民給錢。 最后一條是在孟清和的的建議之下加上去的,草擬告示的解縉很不以為然,區區一個武官竟在此指手畫腳?思及自己新投燕王,立足未穩,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燕王攻下內城之后,發布了捉拿jian臣的告示,并沒進皇宮,反而帶兵進駐龍江,下令不得擾民。 很多人看不明白燕王此舉的意圖,看明白的卻閉口不語。 燕王以退為進,單看天子如何選擇。 生還是死,全在一念之間。 翌日,天剛明,皇宮突然起火,火光沖天,濃煙滾滾。 朱棣聞聽消息,立刻趕往皇宮,至東華門時,火已撲滅。 滿面烏黑的守軍跪在朱棣馬前,“稟殿下,火自奉天殿起,卑職趕到時,天子,皇后及太子均已葬身火海。” 聽到消息的魏國公徐輝祖長嘆一聲,跪在徐達的神位前久久不起,直到深夜。 寺廟道觀的鐘聲又一次在京城內外響起,向天下宣稱,建文皇帝已然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