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節閱讀_81
走上這條路,是他自己的選擇。 既然選了,就不能后悔! 宋忠戰敗的消息傳到南京,朝廷再次震動。 沒人認為宋忠能戰勝燕王,卻也沒想到他會敗得這么快。 伴隨著宋忠的死訊,還有通州,薊州,遵化,永平相繼失陷的消息。 建文帝當即下令,征討燕王的大軍即刻出發。不能等了,火燒眉毛了,再等燕王就要打到南京了。 大軍尚未全部集結,糧草騾馬也集中有限,可皇帝下令,佩大將軍印的長興侯耿炳文也不能有二話。 為激勵士氣,建文帝親自送耿炳文出征。但對耿炳文和軍中將領來說,他來了,真不如不來! 皇帝當著眾人的面,竟然說出一句“勿使朕背負殺親之名。” 聽聽,這叫什么話? 不殺親,就是不殺燕王。 皇帝親口下令不能傷害對方主帥,這仗還怎么打? 耿炳文無語了,他開始后悔,怎么沒早點退休,偏要攤上這么件事! 可皇帝金口玉言,不能不聽。 長興侯只能長嘆一聲,在建文帝的殷切期盼中,帶領號稱三十萬,實際只有十三萬的朝廷軍隊,滿懷心事的出發了。 第五十二章 受到驚嚇的孟僉事 朝廷大軍出發不久,消息就傳到了燕王耳中。包括統兵將領,大軍人數,甚至連建文帝送大軍出征時說的那句話,都清楚明白的寫在紙上,送到燕王面前。 “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祥之極。今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毋使朕有殺親之名。” 看到此言,燕王只有冷笑。 他這個侄子讀書讀傻了,如此自作聰明,當真是愚蠢至極。老爹沒教過他的東西,做叔叔的應該教一教,做了婊子就別想立牌坊,想占便宜總得付出代價。 當即派人前往南京,與送出消息的人秘密聯絡,隨時關注朝廷動向。 自燕王舉兵,北平城內的朝廷耳目幾乎被殺得一干二凈,還活著的多倒戈燕王成了反賊。 燕王妃也知道自己兄弟的立場,再沒有書信寫往南京。魏國公徐輝祖對北平諸事是兩眼一抹黑,建文帝很難第一時間得知燕王的動向。 燕王則不然,朝廷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由建文帝身邊的宦官想方設法送出消息。有徐增壽在宮外幫忙,送信人進出南京很少受到嚴格的排查。 建文帝自始至終被蒙在鼓里。即使知道,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燕王能對王府長史教授落下屠刀,建文帝總不能把皇宮里的宦官都殺了吧? 內宮的宦官,女官,宮女,組成的各種關系網絲毫不亞于朝廷官員之間的聯系。 燕王大范圍撒網結交宦官,比起建文帝只走高端路線,高明的不只一星半點。 此時,燕王正駐兵懷來,接到朝廷大軍開拔的消息,令部下張玉,朱能,邱福等率軍加快速度掃清永平,灤河等地,務必在朝廷大軍到來之前構筑起一道穩固的防線。之后密信不久前駐兵大寧的陳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字里行間挑撥他同大寧都指揮卜萬的關系,并許諾,若陳亨率兵來投,必將掃榻相迎。 這種熱情誠懇的態度令陳亨極為感動,很快派人回信,將大寧軍隊將出松亭關,過沙河,進攻遵化的消息告知了朱棣。 燕王大喜過望,親自執筆,又寫了一封聲情并茂的書信,派遣細作潛入大寧,同時下令在北平奪門戰中表現不佳的何壽,領五百騎兵和一千五百步卒作勢進攻大寧,與陳亨依計共同擒拿大寧都指揮卜萬。 安排好這一切,燕王于七月底回師北平。 朝廷大軍將到,他要親自會一會被建文帝寄予厚望的長興侯耿炳文。 身經百戰的老將就一定會旗開得勝?未必! 他會用事實給侄子好好上一課,戰爭可不是書上寫的那么簡單。 北平城內,朱高煦朱高燧隨燕王一同出征,北平政事及燕王府內諸事多由世子朱高熾做決斷。北平布政使張昺被燕王殺了,代行其責的是布政司參議李友直。李參議同燕王府紀善金忠一同進言朱高熾,可借燕王回師之機收攏民心。 “王爺歸來之日,世子當親自出迎。王師入城,百姓必夾道相迎,民心可定矣。” “李參議所言甚是。”朱高熾這段時日又瘦了不少,五官變得明朗,輪廓深刻,相貌極類燕王。只是臉上時常帶笑,神態間顯得溫和,讓王府官屬頗有如沐春風之感。 思及燕王,再看世子,不免會覺得納悶,不看長相,單論性格,當真是南轅北轍。 送走了李友直和金忠,朱高熾摸摸肚子,立刻叫人送上茶水點心。整天都在處理政務,不得歇息,又累又餓,剛要吃點東西,李友直和金忠又找來了。 談的是正事,沒法敷衍,礙于王府紀善在側,更不能像往常一樣想吃就吃,當真是折磨人。 想到王府紀善,就不免想起投繯的王府教授。朱高熾自八歲起就跟隨余教授學習儒家經義,對余教授極為尊重,不想他竟然投靠了建文帝。 立場不同,朱高熾不便對余教授的死多說些什么,只能在父王要追究其親族時勸說幾句,保全他們的性命,算是盡了師徒之情。 朱高熾肚子開始響,王安催著小宦官去取點心,“快點,世子這邊等著吶!” 仔細聽著朱高熾那邊的動靜,見世子又在嘆氣,也沒法勸上兩句。朱高熾性格仁厚,輕易不責罰身身邊伺候的人,可也不能犯了他的忌諱。沒弄清世子是為政事還是其他的事情擔憂之前,王安不敢輕易開口。 自燕王出征,燕王妃擔心燕王和其他兩個兒子,不免對世子有些疏忽。世子妃出身不高,也難同世子說上幾句知心話。 世子整日忙著政務,心里有事也無人能夠開解,瞧瞧這些日子瘦的哎! 王安越想越是心酸,忍不住擦了一把眼淚。一邊擦一邊偷眼瞅著,世子看見了沒?看見了?那他得再哭一會。 做宦官這份職業,必須讓上司感受到溫暖,感覺到貼心,工作才會有前途。這還是某日同孟僉事交流時得到的啟發。 如今看來,很是實用。 果然,下一刻朱高熾就叫人了,“王安,進來。” 王安擦擦眼淚,改日得找孟僉事再好生交流一番。 燕王抵達北平當日,朱高熾率領城內官員列隊出迎。城內及附近各縣百姓也涌在路邊,翹首以待。 遠遠的,一隊衣甲鮮明的騎兵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燕王一馬當先,朱高煦和朱高燧并未跟在他的身邊,而是同沈瑄等將領走在一起。 軍中紀律嚴明,經過這段時間的征戰,朱高煦同朱高燧脾氣依舊暴烈,行事卻變得穩重。 騎兵之后,著鴛鴦戰襖的步卒如一條長龍,旗幟赫赫,槍矛林立,行動間殺氣凜然,空氣中似有血色彌漫。 待燕王走近,朱高熾立刻上前幾步,對燕王行大禮,“兒恭迎父王凱旋!” 他身后官員同時大禮參拜,“恭迎王爺凱旋!” 朱棣大笑三聲,縱身下馬,扶起朱高熾,道:“我兒很好!” 隨后叫眾人起身,“孤出征期間,勞煩諸位了。” “王爺過譽,臣不敢!” 事先安排在人群中的“喊托”趁機帶頭高呼,恭迎王爺凱旋,王爺千歲! 呼聲帶動了更多的人,從一到十,再到百,乃至千,轉瞬間響徹大地。 見到這樣的場面,燕王神色間難掩激動。朱高熾趁機言道:“請父王上馬,兒為父王牽馬入城!” 驚訝很快被笑容掩蓋,燕王再次言道:“我兒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