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之君_分節閱讀_82
馮印揮了揮手,轉頭看向身邊的人,“如此看來,柳從之是真的病重?” 他身邊之人柳眉鳳目,氣質沉穩,不是袁承海又是誰? 袁承海面上一點聲色也不動,淡淡道:“陛下曾有舊疾,傷情嚴重?!?/br> 馮印似笑非笑:“你已經把他賣了,還叫他陛下?” 他話里帶刺,袁承海一點不接他的話頭,淡淡道:“他此刻仍是陛下?!?/br> 一句話直指重點,馮印臉色沉了下去,“你還有其它可用的消息么?” 袁承海遺憾道:“陛下所藏甚深,其余的我也不清楚?!?/br> 馮印冷冷看他一眼,似乎在掂量他這話有幾分真幾分假。袁承海面色不變,任他打量。過了半晌馮印笑道:“也罷,我就看看,銅墻鐵壁,他柳從之要怎么才逃得出去。還有你……”馮印瞇起眼睛,“袁大人不是對柳從之無限忠心么?怎么風向才一變,你就跑得這么快?” 袁承海神色仍是淡淡的:“我只尊勝者?!?/br> 馮印笑了,“只尊勝者?” 袁承海也是斯斯文文地一笑,“識時務者為俊杰?!?/br> “說得好!”馮印微微一嘆,“只望袁大人你做得了這個俊杰。” 袁承海點頭,“那我就不叨擾了,如有其它用得到的地方,請盡管開口。”說罷從容不迫,轉身離開,馮印盯著他的背影,目光沉冷,狠戾如狼。 “大人,這人真的可信?”良久,馮印身邊謀士出聲。 馮印緩緩收回目光,冷笑一聲:“可信才怪,袁承海這人jian猾似鬼,又是柳從之親信,如何能為我所用?不過也罷……”他一拂袖,“宣京已在我手,既然他送上門來,也不怕他出什么幺蛾子。繼續給我加派人手搜城,城門把守好,一個也別放過!” 作者有話要說:_(:з∠)_好久沒有這個點更新了,這章從昨天開始寫,今天才寫完真是抱歉…… 柳攻表示他有了不得的毛病,已經要從霸氣攻轉為病嬌攻的節奏…… 小薛表示看柳攻病嬌了心頭暗爽就沒那么煩了【喂 ╮(╯_╰)╭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風水總是輪流轉啊,好運享夠了總會倒霉的…… 章節目錄 第46章 不如意事 宣京封城三日,城門緊鎖,戒備森嚴,連只蒼蠅也飛不出去,城內流言四起人心惶惶,縱然重壓之下未能鬧得滿城風雨,恐怕也不遠矣。比之平民百姓不解內情的惶惑,朝中知情者才真是叫苦連天,好容易改朝換代安定了下來,結果皇帝一夕喪命——又或不知所蹤,開國武將以兵力把持宣京,一手控制朝堂,手段堪稱鐵腕。一時馮黨之人水漲船高,揚眉吐氣,其余人敢怒不敢言,至于薛朝舊臣,更是人人自?!T印下的第一道令是通緝薛朝亡國之君薛寅,第二道令是徹查薛朝舊臣,美其名曰是尋覓刺客,清除有不臣之心的薛朝余孽,以祭皇帝在天之靈。 要說宣京薛朝舊臣還真不少,但改朝換代,地位自不可同日而語,君不見當初朝中最風光的華公公早見了閻羅,朝中最清正的霍方霍大人雖得風光大葬,但也是命赴黃泉?倒是那朝中最不起眼的五品小官顧均一度被重用——雖然很快被打回原職,仍是五品。但總而言之,亡國之后大多薛朝上流人物的日子都不好過,從薛寅這個亡國之君到一大堆臣子,日子都過得憋屈——沒辦法,誰叫你亡了國呢?總得知道亡國奴三個字是怎么寫的。 就這么憋屈地過了一段,等這一下毫無征兆地變了天,許多人才開始想哭——早知道就不怨柳從之這個笑面虎偽君子了,笑面虎好歹懂進退知分寸,下手給人留三分余地,不濫殺不放縱,堪為明君英主,如今換了馮印這只渾身戾氣的惡狼,日子才真真是難過,一時只得夾緊尾巴做人,求神告佛不要被盯上,要是不幸被盯上了,那就只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奈何老天不長眼,總有人是不走運的。 袁承海府上,偏廳之中,袁府管家給來訪的客人倒了一杯茶,緩聲道:“顧大人還請稍等片刻,我家大人稍后就來。” 顧均點一點頭,端起一杯茶拿在手中,卻不飲茶,他神色沉凝,愁眉不展,顯然情緒低落。管家識相地不打擾,讓周圍下人都退下,留他一人在廳中小坐。 顧均抬頭,只見袁府裝潢典雅大方,周遭陳設處處可見用心,可堪“古雅”二字。顧均出身有名的書香門第,家境雖非大富,也是小貴,并且見識廣博,眼力極好,自然看得出這屋中樣樣東西都是精品,不說其它,就連他手中的茶碗,也是大有名堂。 袁氏一門書香世家,本來絕不應有這等富貴,然而任何事在那位袁大人手中,似乎都并非不可能。這位袁大人看著是最中庸不起眼的人,卻能違背祖訓,將老父氣得吐血,干出欺君罔上,謀逆造反這等駭人聽聞的事情來。他一介文人,本當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可他卻能做低賤市儈的商人,做領兵的將領。柳從之在時,他是柳朝最忠的忠臣,如今柳從之出事,他又搖身一變成了馮黨的附庸。 不夸張地說,袁承海離經叛道,不忠不孝,走至這一步,不說萬人唾罵,但其名聲已是十分糟糕。嚴格來說袁承海出身清流,然而朝中清流圈子卻已容不下這號人,如非必要,顧均也不愿登袁府的門,可如今情勢比人強,他不得不登門拜訪。 等得小半個時辰,袁承海才姍姍來遲,顧均不怒不躁,起身見禮:“袁大人?!?/br> “顧大人?!痹泻I袂槠胶停稽c頭:“請坐,不必多禮?!鳖櫨矸葸h不如袁承海,袁承海其實實在不必稱他“顧大人”,但他仍是如此做了。袁承海此人行事謹慎中庸,如非必要,卻是不肯得罪半個人的。 二人實在無甚私交,顧均也非擅長寒暄繞圈子的人——逢場作戲他當然也會,但他這點道行在袁承海面前是不夠看的,無事不登三寶殿,顧均索性很快步入了正題,“袁大人,下官此來,乃是有一事懇請大人相助。” 袁承海挑一挑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