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農家少年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2
這一日,季夫子留給吳肅一個問題:“為何西楚霸王項羽敵不過漢王劉邦?” 歷來關于“劉項之爭”就各有說法。總之漢王斬蛇起義,自承天命。楚王任人唯親,識人不明,不得不烏江自刎,真是時也,命也。 于是吳肅就這么將文章做了出來,中心思想是楚王爭不過漢王,是他命不好。 季夫子看到的時候,有些吃驚。 吳肅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按理說正是“男子漢頂天立地,勢必要有一番作為”的時候,小小年紀就開始認命,季夫子不得不問起緣由來。 吳肅自小備受寵愛,吃穿不愁,還在圣賢之道上別有天賦,如今消沉也不過是因為自小的朋友被逼出走,自己卻束手無策的事情耿耿于懷罷了。 即使這些天一直在讀“家國興替”,看到了世事的無常,卻看不清自己眼前的霧障。 季夫子聽了吳肅所困惑的事情后,道:“自古民不與官爭,知縣不曾動他老母親,已是寬厚有余了。” 吳肅沒想到季夫子會這么說,感到萬分失望。 季夫子又道:“你在后悔自己不曾信他,也不曾幫他,那我要問問,你怎么信,又怎么幫?” 吳肅道:“至少在他回信去的時候,不該說他的猜測都是無稽之談。” 季夫子道:“按照你的說法,衛老先生只是贊揚他年少有為,知縣更是親自上門卻被拒之門外,這是他自己的選擇所造成的結果,與你有什么關系?你又有什么好愧疚的?” 吳肅低聲清了下嗓子,別開了頭,不知說什么。 確實沒什么關系。 只是不想就這么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凈。 “夫子舉人功名,學識淵博。”吳肅問道,“為何不去考進士呢?” 季夫子家世清白,沒什么不能說的,道:“家父家母已然仙去,余生既不需要光耀門楣,何苦宦海沉浮。” 吳肅問:“《橫渠語錄》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老師是有大為之人。” 季夫子道:“與君共勉。” 不管怎么說,讀史確實很有用處。 衛老先生不得不離開景寧了,他必須親自坐鎮京師,否則遠離權力中心太久,再要回來就不是原來的局面了。 和來的時候一樣突然,他走的時候也很急切。 吳肅的父親有幸成為送別中的一個,看著車輪滾滾,仿佛也看到吳家輝煌的未來。一場有來有往的合作,互惠雙贏,沒有更好的了。 衛老先生離開后,吳肅和季夫子一同回了梧桐村。 吳老太太想念孫兒想念得緊,天天念叨著,一聽衛老先生已經上京了,催著兒子把孫子帶回來。 正好吳肅的父親認為吳肅是時候下場參加童生試了,他要考校吳肅的制藝和策論水平,于是就讓吳肅回來了。 季夫子于是不再論史,只是出題讓吳肅做。 就這么又過了一年。 李昕伊在處州府,畫賣得很好。一年來,他跟吳參斷斷續續地有過幾次通信,每次寄信,必有一封家書是給李母的。 吳參也很厚道,景寧發生了哪些事,他事無巨細地寫在了信件上。包括衛老先生不久后就離開景寧進京了,吳肅過了縣試和府試,只要過了院試,就是秀才了。 以及,家里養了四只貍花貓、五只蘆花雞,和一條大黃狗。李母身體康健,精力十足。 李昕伊在家書中寫道,想把李母接到處州來,母子二人相依為命。但是吳參回信道,李母養著萌物們,不方便帶著它們一起來。 李昕伊沒想到,才不過一年,自己就失寵了,心酸難耐地回絕了房牙子,續租了原來的房子,繼續和房主人做鄰居。 李昕伊賣畫是攢了不少錢,但是處州房價高,想買下一座地理位置好,寬闊還帶院子的房子,至少還得繼續攢上半年。于是寫信請求李母千萬要保重自己的身體。 李昕伊的畫一直掛在墨泉閣賣,剛開始賣的時候,也不是不怎么有人買。 他心里急,但還是耐著性子,多題材、多數量的創作。如今他不僅只畫花卉,便是畫風景、畫人物,甚至畫菩薩也是很在行了。 等手頭不再緊巴,寬綽起來后,李昕伊又重新畫起了二十四花卉。上個月,他畫的四十八花卉還賣了一個高價。 李昕伊因為畫賣得好,常去墨泉閣,和那里的管事已經很熟悉了。碰上過節的時候,還能約管事出來登山、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