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閱卷日。 八名考官輪流閱卷,一人一桌,看得最順眼的打圈,接下去三角、一扛、一和叉,以此代表順眼度逐漸減少。最后圈最多的十份考卷,送到皇帝面前,皇帝親自點前三名。 今年春闈難,能走到殿試這一步的,對國之大事都有了解,每一題都能講出點道理來。考官們看著看著,紛紛點頭,覺得不少人想法讓人眼前一亮。 可惜亮點雖多,完美無缺的少。 一個考官拿到了一份卷子,看到了上面工整的字,先一步點了點頭。字好看,不錯。 第一印象有了,他開始看內容。 不看不知道,一看倒抽一口氣。這第一題大部分人都以國子監為切入點,這沒什么問題。結果這人竟然說讓國子監另劈一院,專設師學,去天下講學掃盲。 這是何等荒謬! 但考官細看下去,這人細節寫得非常好,說了一下掃盲益處,老百姓懂了很多基礎務農的知識,就樂意去想辦法用學到的東西去改善自己生活。 這文章就是讓人覺得: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啊?知識改變命運,并不止是科舉一條路。挺有道理的。而且老百姓學點基礎,犯不著用紙筆,而有點上進心的,自然會主動借著機會來學習,這就打了民眾基礎。 考官被說服了,想打圈,又有點猶豫,于是看向了第二題。 第二題更加厲害了,說近來老有人想從軍籍動歪腦筋轉農籍,說明軍籍最不足的地方,是待遇不夠好。保家衛國給夠飯吃還有點余錢拿來以后娶老婆,哪里有人會樂意跑呢?別的戶籍也是一樣的。 如果覺得給錢不爽,那就讓他們做事情。不打仗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為國為民事情多了去了。 至于錢哪里來呢?統籌收入再分配,國家先用錢投入建設基礎的東西,再通過這些基礎的東西賺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再用之于民,反正就生生不息成活水。 當然,這里軍籍也要分保家衛國和平時做雜事的。 接著,這位學子又說了點戶籍改革的事情,仿佛是真正管理過戶部的人。 考官琢磨了一下各種觀點,覺得有點道理。 連著兩題看下來,考官覺得這人觀念新奇,確實開闊了他不少想法。但他還是猶豫,沒敢給圈,決定再往下看看。 第三題,國家錢袋子的預算與決算。 這一題,學子沒那么大膽亂寫了,反而是詳細講了第二題里點到為止的一些關于錢的想法。用詞用句都非常簡單,把事情捏碎到只要識字,人就能看懂。 這學子還引經據典了一下,賣弄了一點文化。但著實是務實到讓人覺得:此法可行,此法真的可行,而且是有錢大家一起賺的法子。從收入一直說到分配,再從預算說到決算,再從決算引出新一年預算。 看著有意思。 考官批卷到這里,終于忍不住了,往前開始瘋狂打圈圈,打完了不少圈,再回頭來看最后一題。 看完后,他就想起家里老小。 考官們基本上人到中年,很能理解什么叫一人影響全家人。這學子說得很簡單,就是一個人生病了,整家人都會受影響。一家人過不好,說明一個地方有點小問題。一個地方有問題,說明一個國家有缺陷。 反之亦然,想要治理好國,首先要治理好家,而家的治理,要精確到個人身上。 最有意思的是他還提出了試點,以及居安思危的預警機制。就是想象一個地方可能會發生的某個事情,然后想出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法。等碰到了事,就按著這個思路走,不全然模仿,也可以從中找到一點解決方法。 考官開開心心打完了一堆圈,咳嗽一聲,把考卷給了下一個考官。 他生怕對方下手太快,還說了一聲:“這卷子有點意思,看完了再評分。” 另一個考官心中不屑:呵,看來是個走后門的,老子最多給你個三角。 等看完了四道題,這位考官打了一串的圈,然后咳嗽一聲,接著傳下去,一模一樣警告了一聲:“看完了再評分啊。” 第三位考官莫名其妙看了他一眼,心想:啥玩意,這考生賄賂了兩? 到看完卷子,他終于明白了前兩個考官的想法,發出了困惑的聲音:“這人怎么那么敢想,那么敢寫?一個不慎就是三甲啊。” 其余幾個考官抬頭好奇:“什么卷子啊?” 于是一群人湊到了一起,研究起了這一份卷子。 “哎喲,這個想法不錯啊。” “第一題怎么寫得像做夢一樣。嘿,還真敢想。” “要不是最后一題,我絕不會給他前面打圈,最高就是個三角。” “這份卷子我覺得要給陛下看才行。即使就拿個第十吧……也算值得了。” “太激進了,我覺得不太成。” “你又不成!你天天不成!你拿出一個卷子來比他寫得好的啊!別人那叫優秀,這叫什么?這叫千年難得一遇!鬼才知不知道?” 說著說著吵起來了。 到了最后,這份卷子依舊成功殺入了前十,送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今個心情特別好。 最近吧,京城里事情有,但都是小事情。天下送上來的折子,除了個有病天天喜歡跟他說他們那邊今天有沒有下雨的臣子,其他都沒什么大事情。 然后皇后親自給自己開小廚房,做了一碗雞蛋羹。 雞蛋羮好啊。 他心情非常好翻起了考卷,都沒讓人給他念。 第一份,什么玩意。 第二份,幼稚。 第三份,還行吧。 第四份,夸朕夸得不錯,馬屁精。 第五份,這不就是前段時間那誰說的么?要么他學生,要么他兒子,沒意思。 第六份,幼稚。七八九,勉強。 看到最后一份卷子,一看開頭,皇帝想罵考官,結果眼睛往下一瞟,又多看了幾行字。 這有點意思啊。 第79章 了解封凌的人很容易可以分辨出他的卷子。 他自命不凡, 眼光長遠, 一個想法放到百年后都可用。就如閱卷考官之一所說,他是個鬼才, 千年才能碰上這么一個。 仲永神童每個地方都能出一兩個, 過目不忘的人每回科舉都有。但到封凌這樣地步的人,太少了。 而他最大的問題, 便是觀點太過新,每一個想法實施起來, 牽一發動全身, 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保守之人會很難接受,利益受損之人更加不樂意。 唯有他將朝廷某種程度攪合成一言堂才行。 想要讓朝廷成為一言堂,這可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太多的人所受的教育和一直以來認定的立場,是與他這樣的考生全然不同的。 飲食都分南北, 有人就是甜咸有喜好。這人前瞻性足夠, 但最終是否能落到實處,那是另外一碼事。 皇帝掃完了整個卷面, 手指點了點卷面, 對著身邊的大太監說了一聲:“非常敢寫啊。他第一題就說要讓天下人, 人人識字。” 旁邊太監心頭一跳, 細聲細語低頭回著話:“陛下, 筆墨昂貴。要不是先皇恩典,陛下心善,我等哪里機會自小進宮,得以識字伺候陛下。這天下人識字, 哪里來的錢呀?” 皇帝點頭:“是。” 太監躬身,揣度著皇帝的意思,試探性說了一聲:“而且都去識字了,誰來種田呢?百姓總要吃飯不是?” 是啊,所以這人在后頭又說了戶籍的事情,又說了錢的事情。 別人是四道題分別作答。 這人是四道題并成了一道在答題。 皇帝再度點頭:“對,要吃飯。” 太監見皇帝沒有什么太過生氣的模樣,又換了個口風:“不過這人能想到這些,是與常人不同。陛下圣明,天下才子相信在陛下治理下,必然有一天能衣食無憂,人人識字。” 皇帝瞥了眼一直跟著自己的太監,笑了一聲。 這笑聲含義太多,驚得太監背后一層冷汗。太監不在吭聲,神態更加恭敬。 其實每回科舉送卷子來,按理是將最符合狀元、榜眼和探花的三份卷子放在最上面,然后官員親自給皇帝讀卷子,還只讀前三份。等皇帝下了命令,才往后繼續讀。 但當今皇帝恣意慣了,認為臣子怎么也不能凌駕于皇帝之上,所以官員們飛快改了方法,就將好卷子往后放,讓皇帝自己看,或者聽太監讀。 皇帝從后面挑選,就會有種科舉全然在自己掌握中的歡愉。 小小的破壞這種規矩,皇帝就覺得很高興。 當然,雙方心里都有數,這是君臣之間的“默契”。 “我看他們在卷子上畫了那么多圈,看來是很喜歡這份。”他再從卷子里挑了一下,坐起記號,“還有這個,這個。前三。這狀元。這份還行,榜眼。這字不錯,探花。” 太監恭敬取了卷子,雙手捧著所有卷子,躬身小步后退,等退出屋子后才送到外頭候著的官員手中。 卷子很快從皇帝這兒重回閱卷考官那兒。 考官們正在拆卷子登記所有人的考試成績,也就是所謂的皇榜。 此刻前三空著,二甲第一和三甲第一也空著。 放榜傳臚日。 京城外,所有人都相當心焦。 兵部尚書早已派人鎮守了相關地點,而其中華蓋殿前已有不少錦衣衛守著。 要是順天府的差吏能有機緣進入宮殿,自然會發現此刻站在皇帝身邊的錦衣衛領頭男子,正是那天進入監獄斷了行刺兇手所有指頭的錦衣衛。 他一身華貴衣袍,腰間繡春刀,神情淡漠,挺直站在那兒。 皇帝耐心在邊上。他腳碰觸地,發出極為輕的響動,有節奏打著拍子。 一下,又一下。 文武百官早就穿好官府,在金鑾殿準備候著新同僚出場。成績要出來,一場大科舉沒出什么不好的事情,大伙兒都心情不錯。 “莫山。”皇帝叫了聲自己身旁的錦衣衛。 莫山當即側身,微欠身:“在。” 皇帝看了眼外頭,覺得太陽爬挺高了:“名動天下是什么滋味?” 莫山淡然回復:“屬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