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求援
第五零一章求援 馬進寶深知,這伙明賊的厲害之處,便是火器。 憑借手中的連發火銃,這伙人往往僅數百之眾便敢肆意沖殺,硬是將他的堂堂萬人之陣殺了個落花流水。 最令人膽寒的是,他們還擁有一種聞所未聞的“怪異火炮”! 這種怪異火炮的炮筒子毫不起眼,遠沒有紅衣大炮來得威風,發炮轟擊時,也無紅衣大炮那種震天動地的巨響。 可是,它們不僅十分輕便,隨時隨處便能發炮,射程還遠到不可思議,而其噴射出的炮子,更是名副其實的開花彈! 這種落地即炸的開花彈,不但威力極大,一炸響便是血rou橫飛,哀嚎一片,關鍵是,如此恐怖的殺傷力,每每讓他的兵將們喪魂落魄,一潰而散。 那是怎樣的一種絕望——任你如何彈壓,如何吼叫,鞭打刀砍都止不住哇! 每到此時,除了跟著大伙一起跑,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心念及此,馬進寶不禁一聲長嘆:“這是天欲亡我哪!” “明賊的船隊,真的尚未南下?” 轉了半天圈圈后,馬進寶終于開口問話。 “回大人,明賊幾條大炮船尚在淮安,并無動作,” 屏息侍立的塘馬小心回稟道,“其余的,已開往洪澤湖……” “你們回途中,沒有遇到明賊的探馬?” “回大人,沒有,一路平安。” “嗯……” 馬進寶略作沉吟,又問,“寶應……有什么動靜沒有?” “平安無事,” 塘馬猶豫著回道,“不過……小的們路過寶應時,還是昨晚……” “嗯,退下吧。” 馬進寶擺擺手,屏退了塘馬,隨即吩咐仆人,去將幾個將佐屬官都請來。 隨后,他癱坐在太師椅上,疲憊地閉上了雙眼。 漕督陳錦那點人馬,一戰而潰倒是完全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問題是,陳錦敗了,接下來,就該輪到自己了。 下一步,這撥明賊很快就會向揚州殺來。 他知道,磨磨蹭蹭并不是這伙人的風格。 這些人事事雷厲風行,如今又打慣了順風仗,自然不會在路上多加耽擱,必定直取揚州,南北夾擊了。 只要對兵制地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揚州這個鹽都,無險可守卻又如此重要,實在是個是非之地。 這里,是明賊必奪之地,自然亦是他必守之地…… 此城不守,對朝廷來說,不僅僅是失去了大筆鹽稅那么簡單——丟了這座大城,將來再要反攻南京,便難如登蜀道一般了! 如此一來,不戰而逃,別說皇上,洪大人也是決計饒不過自己的! 馬進寶深知當今皇上年少氣盛,動輒誅戮漢人大臣,揚州一失,他除了投繯自盡,以身殉城之外,別無他法。 想到這里,馬進寶不由打了一個冷顫――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要盡快拿個主意才是! 他腦海中首先跳出的,自然是兩個字——求援! 如今,陳錦下落不明,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 當初打發自己來揚州的時候,他便明白,這個同為喪家犬的頂頭上司,已經靠不住了。 從那時起,他便使人到處活動,大筆拋灑金銀游說各路大佬。 一來,他想為自己爭取個活命的機會――最好是朝廷能將自己調任別處。 只要能調任,哪怕不再帶兵,混個閑職也好哇。 事實上,他這個提督本也不太擅長打仗。 在浙江提督任上的時候,他便數度提兵,或出臺州海門或出定海,分路進攻那伙長期盤踞舟山海中,誓不投誠的明賊。 然而,在與明賊偽魯王麾下的,張名振與張煌言等悍將的數次大戰中,他并未占得甚么大便宜。 幾經惡戰,數度拉鋸,手握優勢兵力的他,卻總是無法徹底掃蕩這伙明賊,為此,還屢次遭到朝廷的訓斥…… 二來,即便調任不成,他也要弄清楚,那位手握重兵的五省經略洪大人,對待自己的態度。 若能得到這位大佬的垂青,一旦揚州有事,他自然不會見死不救…… 這些事,花去了自己大量的錢財。 他并非不是惜財之人,單單在浙江提督任上,他就收過各路絲商的巨額賄賂,還受人之托,幫不少土豪縉紳整死過他們的對頭…… 可事到如今,跟自己的烏紗帽和性命比起來,金銀錢財還算得了什么。 烏紗不丟,金銀財寶自然還會滾滾而來……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一番運動下來,幾乎毫無成果! 調任?簡直是白日做夢! 前線到處吃緊,兵敗的噩耗一個接一個,即便他把全部身家都獻了出去,也不會有人愿意來換他當這個替死鬼! 唉! 面對這個鐵打的事實,除了戰死,還能怎么辦? 棄官潛逃?天下之大,哪有他馬進寶的藏身之處? 投誠?像他這個級別的統兵官,按例老婆孩子俱在京中滯留,擺明了就是朝廷的人質! 退一萬步說,就算自己拋家棄子毅然反正,還得人家瞧得上,愿意收留不是? 這伙悍賊,與自己即無桑梓之情,又無鄉黨之誼,他們能輕易饒恕自己這個雙手沾滿百姓鮮血的“清狗”? 他馬進寶,區區一個提督,又拿得出什么樣的價碼,去跟這伙人談條件? 這伙人,既不能以懷柔之情去籠絡,更無法用錢財打動之,實在是油鹽不進、提刀就上的主! 據說,這伙人早年便在西洋干海盜的營生,早已富可敵國,縱使兩淮的所有鹽賦,恐也遠不能與之匹敵…… 再說,一旦揚州得手,兩淮的財富還不盡是他們的囊中之物,哪輪得到自己這個喪家之犬白送人情? 左思右想,唯一能阻止他們前進腳步的,也只有力保揚州不失,狠狠挫一挫他們的囂張之了! 可是,要在這伙人手下偷得一次勝仗,又談何容易! 他手下,頗有一些屬官和將佐們愚蠢地持樂觀的看法。 他們認為揚州城堅糧足,又有一萬多兵將守衛,背后還有洪大人的精銳可以隨時呼應,只要援軍來得及時,內外夾擊之下,趁勢滅了這伙明賊也不是沒有可能。 另一部分幕僚的看法卻完全相反。 他們堅決反對守城,因為當年杭州亦是“城堅兵多”,還有浙西山區憑險而設的層層防御,最后還不是灰飛煙滅,只不到一月便被人家趕過了長江…… 他們的主張,是立刻拋棄揚州,速速退往廬州或鳳陽,背靠大樹才是萬全之策…… 這兩種論調,他覺得都是無腦只見。 主張棄城而逃之徒,固然是只顧自己的小人,盲目樂觀之輩,更是無知之極! 他比誰都清楚,不論野地浪戰還是憑城拒守,手下這幫成天牛皮哄哄卻一無是處的綠營兵,均遠非明賊的對手。 看來,也只有寄希望于那位洪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