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文濂與孟薛濤關系匪淺, 可這老鬼臨了也沒伸手, 任由他將文濂逼落到那樣窘迫的境地, 趙秉安就知道縱使這個人大局觀再正,他骨子里也沒有一點人氣。 這種涼薄的老家伙除了自己誰也不會在乎,想讓他自套枷鎖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為何?他不過一介堂親,還是隔了房的, 你為何要為了他冒這么大險?現在這里沒有外人, 你也不必跟老夫繼續打晃眼,你的人,根本沒出北直隸吧?” “孟公可以賭一把啊,反正小子是無所謂,橫豎一條命,帶上幾大世家一起走, 我也不虧!” “你……,區區一庶房” “那是我兄弟!我認下了他就會一輩子護著他!我不是你,誰敢算計我家人一分,我必千倍萬倍以償。只要我還能喘氣,誰敢朝他們伸手,早早晚晚我滅了他滿門!” 世家又如何,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等回了京城,趙秉安會教教他們,何為“家世顯赫”“門當戶對”。 孟薛濤從未像今天這么憤怒過,他將面前的茶盞直直的對著趙秉安扔了過去,壓抑著聲音咆哮。 “你懂什么!如若不是為了孟家,你以為老夫會在河北龜縮這幾十年!” 河北總督一茬茬的換,但布政使卻雷打不動就一個,乾封帝從不詔其回京述職,吏部上下也都默契的忽略這個人。孟家最后一個政治棋手在河北邊界守了二十年沙土,他兢兢業業的經營著河北的民生,穩定河北政局的平穩。北疆窮兵黷武,抽的是是河北百姓的血,吃的是河北百姓的rou,換個人來,早不知起了幾次暴亂了。 “呵呵,我都快笑掉大牙了,為了孟家?你知不知道,沒有我,孟家早就成了笑話!孟守德、孟守義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在朝堂上杵著,除了把自己折騰成笑話,就是被人當成傻子玩,太子妃在東宮受盡冷落,被人打壓的連璽印都保不住,那時候你在哪? 你知不知道,孟家人是怎么評價你的,孟守義喊你二叔,他一直傻愣愣的以為你是被困在河北戰場,所以才回不去。你又知不知道,孟家人為了保住太子妃的位置,到處求人,在京城里遭遇了多么大的冷遇。孟家嫡玄孫孟希來是跪著求到我面前的,拿著老祖宗的文墨,低聲下氣的求我在東宮面前美言幾句。為了討好夏皇后,孟家子孫甚至不惜以身替刀,護著夏家三房幼子,這事京城里誰背后不說道。 這些年,孟家過的有多坎坷,我不信你一點都不知道,可也沒見你有什么動作啊。 聽聽外面那些人,一口一個孟公,你早就在河北站穩腳跟了,若是有心,怎會對孟家不管不顧!” “哼,老夫不聞不問,他們頂多是受些冷遇,平安康健還是能有的??梢抢戏蛘境鰜?,他們連這樣的日子都不會再有。老師門徒千萬,忠肝義膽者盡埋骨北疆,剩下的那些躲在邊邊角角,恨不能把過往洗得一清二白??纯淳徘淞磕切┴N,他們哪個沒受過老師和大兄的恩惠,可現在誰還敢以孟家門徒自居,老夫獨自一人在河北撐著這沒落的門戶,其中辛酸豈是你能體會的?!?/br> “狗屁!” “你說什么……”孟薛濤一拳砸在桌面上,蒼老的聲音里似乎蘊含著毀天滅地的怒火。 趙秉安卻一點也不在乎,他輕蔑的朝著對面那須發灰白的老頭子斜了一眼,然后往旁邊啐了一口。 “我說這些都是狗屁,孟璋要是看到他苦心經營的家族淪落到現在這個模樣,估計九泉之下都不得安穩?!?/br> “住嘴!”說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提這個名字。孟薛濤的命運是孟璋一手改寫的,他可以受萬人唾棄,但不能允許任何人詆毀義兄。 “得了吧,你真在乎孟家這個姓氏,也不會對兩個侄子一次次的求援視而不見。趙家在河北那些分家,爛攤子一大堆,我也煩,恨不得一個個都掐死了事,可到最后,我還是認命的給他們收拾,為什么,因為他們姓趙,和我同宗同脈。今兒只要我在考場里罹難,你信不信他們能帶兵沖進來,跟你拼個魚死網破。 家人,族人,不是用利益得失來衡量的,重要的是我們要站在一起,風雨同濟!像你這樣,就算在河北改天換地又如何,孟老太爺到死也不會放心他那兩個孫子,太子妃就算勉強登上后位,身后無勢力支撐,下場也不會好到哪去。敗落的孟家屆時恐怕連祖墳的規制都保不住,您那位大兄在地底下能瞑目才怪!” “你……”孟薛濤被氣得整個人都有些恍惚,嘴皮蠕動著什么話也說不出,指著趙秉安的手指都喪失了力氣,頹喪地砸到了桌面上。 他不是不想與京中的老師來往,可他真的怕,怕大兄交給他最后一批勢力無謂葬送,守德、守義早早就被人引廢了,他苦苦堅守在河北就是想撐到孟家第四代長成。河北雖然貧寒,但有他這么多年的根基在,孟家遷來之后,足以休養生息。圣上心里對大兄有疤,除非老師壽終,孟家只能圈禁京城。 可最難解的就是太子妃,原本在他的計劃里,太子妃不該堅持那么久,只要那孩子早早被廢,或者喪沒東宮,孟家就算是解開了最后一道枷鎖。 豎子壞事!孟家早幾年辭官他是知道的,可他千想萬算沒料到居然是趙秉安這小王八羔子在背后搞的鬼,他以為自己干了什么好事,殊不知他扶起了太子妃,卻把孟家和皇室綁得更緊了。 “太子妃有孕,你幫的?” “我可沒那么大能耐,全靠太子妃爭氣!” “豎子!老夫掐死你!”混賬王八羔子,太子妃得寵有孕不僅意味著孟家再無脫困之機,甚至等太子繼位以后,還要牽扯到下一場奪嫡,就孟家目前那底子,贏面不超過一成,他這是要把整個孟家往斷頭臺推啊。 趙秉安不知道這孟老鬼突發什么癔癥,反正讓他等著挨打是不可能。 一老一少繞著桌子玩起了追逐戰,就孟薛濤那體力,沒出一刻鐘就癱在一邊喘了。 趙秉安深呼一口氣,直接反手把孟老頭給壓在了椅子上。到了現在這種情景,也沒什么不好說的了。 “孟家已經被我拖下水了,他們走不了跑不掉,還有你那些學生,以為藏到閔宏達麾下就安全了嗎,別做夢了。我五叔已經接掌兩江,收拾他們都不廢片刻功夫,你別不識時務!” “筆墨在那邊,我就不替您cao筆了,自己動手,給東宮寫一封自薦書吧?!?/br> “孽畜,孽畜,邵雍怎么會教出你這么個jian佞……” “甭拿我師傅壓我,他老人家一輩子善心正直,到頭來還不是被人算計自圈,我學儒就是為了守護我想守護的人,國朝大義,公道是非,在我眼里狗屁都不如。你寫還是不寫,不寫的話別怪我沒提醒你,我能一手把孟家扶起來,也能再把他們摁到泥潭里去,還有你那些弟子,蘇申譚家沒一個能容得下的,沒了我五叔照應,都等著好下場吧?!?/br> 真以為趙懷玨不惦記侄子呢,他可是早早的就預備了后手,只要趙秉安在河北稍有不測,兩江數道求援信就會八百里急遞發往河北,有這位布政使在,趙秉安就是闖出天大的亂子也會有人收拾殘局。 這叔侄倆,都是吃墨水長大的,肚子里七拐八繞,每一圈都能給人挖個套。 孟薛濤幾十年的堅持已經被永安侯府這叔侄倆都毀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心酸苦累,替這小子做了嫁衣。 “東宮謀武事,你不怕適得其反嗎?” “誰跟你說,我想動糧道了。就算以前想,現在手里握著這些世家,我還要那出力不討好的糧道干嘛,討嫌嗎?”蘇家不就欺負他背后沒有自己的根基嗎,這次他就替他們尋個對手好好玩。 隴西對江南,可勁兒掐去吧。 凌家等世家一入京城,勢必會侵占原江南士族的權益,屆時,身為江南魁首的蘇家豈能不聞不問。 東宮底子薄的可憐,好不容易有人投效還要被排擠,乾封帝到時的臉色應該很好看。 河北考場這個案子,趙秉安可沒打算瞞下去,不僅沒打算瞞,他還打算讓蘇派那些人來揭這個疤,時間當然得安排在河北諸人投效太子以后了。蘇澤衡不是一再給他設局嗎,禮尚往來,他也給蘇家挖個大坑,乾封帝不成就讓東宮接著厭惡,兩代君主,根基再深厚的世家也能打趴下了。 而且,蘇家也不是吃素的,凌家敢入京爭地盤,不付出一些代價那是不可能,屆時趙秉安大可過河拆橋,用完凌家再把何家推出來搶成果,涉及利益之爭,他可太清楚這些世家的嘴臉了,人腦子能打成豬腦子,到時候不用趙秉安動手,他們自己都能咬一嘴毛。 一箭三雕,既在東宮面前立了大功,又收拾了蘇家和今天這些逼迫他的混賬,趙秉安心里盤算的美美的。 當然,這些計劃就不用朝孟老頭報備了,方才的契書一簽,他的價值就降了大半,現下逼他入伙,也就是為了讓他在河北繼續當勞力,畢竟這個案子得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后續麻煩也得有人收拾。 而且,糧道現在不取不代表以后不取啊,留一道后手,預備著吧。太子沒披上皇袍之前,一切都還是變數,這糧道是與武勛交易的最快途徑,將來說不準能用到呢。 寫,孟家還有搏一把的可能,不寫,萬事成空。孟薛濤踉踉蹌蹌站起來,一把推開了趙秉安。 既然孟家已經出不了局了,那就豁出去賭吧。在東宮登基之前,趙家這小王蛋和他是利益一致的,只要他能多活幾年,撐到太子妃之子長成,屆時孟家也不是一絲贏面都沒有,中宮嫡子,可運作的余地還是很大的。 其實要是孟薛濤知道孟老太爺已經和趙秉安定下婚約,那他今日的抗拒會小很多。但這件事,老永安侯千叮嚀萬囑咐過,在東宮登基之前,絕不可泄于人前。甚至要是孟老太爺突然卒了,那這樁婚約就作罷,趙秉安是他們永安侯府最寶貴的種子,可不能被孟家那么個大包袱拖累。 趙秉安瞧著這一頁略有些虛浮的字跡,心里最后一塊石頭落了地。 輕輕吹干上面的墨嘖,趙秉安將剛才的契書與這自薦書分裝兩封,小心翼翼的揣到了懷里。 “考場里頭的驅寒藥茶配料出了差錯,致使應試士子無辜受累,這件事被布政使司衙門右參政年處仁獲知,他為了掩蓋自己的失察,瞞報實情,暗害士子,考場大夫以次充好,同流合污,兩人一同犯下了這滔天大案,證據確鑿。 案子不必做的多精細,留下一二破綻,過不了多久,會有人來翻這樁舊事的,到時候咱們就能知道是誰在背后設計這一切了?!?/br> 現在跟孟老頭說背后真兇是蘇澤衡,他肯定不信,無憑無據的連趙秉安自己都不能確定。隴西這些世家離進京還早,就用這個案子先在兩方中間點點火吧。 “老夫知道了,但考場中暈倒的那些人你準備怎么處理?殺了?” “哼,滅口是最蠢的,他們可以死,但都必須在知道‘真相’后死在考場外面,這樣才能在情理上做到天衣無縫。不然,十幾戶人家,再怎么掩蓋也不可能一絲紕漏也無,越多人命,事態就越容易失控。動靜鬧大了,您是遮不住的?!?/br> “你算計的還真是全面……,那此事就定在鹿鳴宴之后吧,屆時秋闈已經塵埃落定,這件事的影響會減到最小?!?/br> “這個就不關小子的事了,您記得在榜首給我騰個位置就好。” “呵!” 趙秉安懶得理這陰陽怪氣的老頭子,他大步踹開閣門,徑直下了高臺,路過下面瞧見幾十位陰雨中佇立的高官時,他臉上揚起“自己人”的笑容,拍著胸脯,露出一個你知我明的表情,果然,所有人都松了口氣。 疾步快行,到最后甚至小跑著出了考場,趙秉安沒接趙佑扶著他的手,一腳用力就蹬上了馬車。 “火速派兩列鐵衛往京都、兩江而去,兩日之后原路返回?!?/br> “少主?少主?” 趙佑耳朵細,馬車里的呼吸太快了,他覺得不正常。吩咐身邊心腹去cao辦此事之后,他悄悄掀開車簾,結果卻發現萬事不驚的少主此刻渾身都在顫抖,他立刻放下葦簾,自己充當車夫,以一種桀驁不馴,高人一等的姿態昂然離場。 第162章 鄉試(八) 無奈收場 河北考場上萬學子進出,少了十幾個人根本沒人會注意。而且體力不濟昏在場中者, 不管哪科哪場都不少, 大家也都習已為常了。 暈過去的那十幾個人里有不少原本就是體弱之輩, 對常人無礙的分量到了他們身上便成了致命的毒藥。再說考場配的藥茶, 性子有些沖,常人喝下去只覺稍有些燥熱,不一會兒便會發散出來,但他們這些常年需要溫補的人卻不行,略微有些霸道的藥性都會刺激他們的腸胃,讓烏頭的毒性更早的暴發出來。 趙家二十幾房分家現在挨個派人盯著這些昏迷的士子,大夫的診斷與說辭都是按照他們設計好的來, 保證不會出現任何紕漏。 第二場開考之時, 北直隸從四面八方涌進了萬余軍士, 廂軍在里面也是加倍警戒。秋闈在一片詭異的平靜中順利完成了第二場。 五經一道,并試“詔”、“判”、“表”、“誥”各一道。 這就是特權階級明晃晃開的后門,因為后面四道題皆是官宦世家的必修課,只要家里有人是當官的, 這幾種規制你能在案幾上看到吐。 而那些平民百姓, 上哪能找到這樣的官府內部流通文件,鄉間甚至連書信都不暢通,府衙政令全靠里正一張嘴。 趙秉安從小就在書房看這些東西,下筆都不需要動腦子,只天半的功夫就交了卷。第二場考試,也少有挨到最后的。 已經三天過去了, 北直隸表面風平浪靜,內里大軍已經篩了一遍又一遍,可除了年處仁那一個漏洞,其他地方真是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 任重已經開始炮制年處仁的“罪證”,那十幾個士子都還吊著命,等著恰當的時機上訴。 而隴西那些世家卻已經坐不住了,八月十三,趙秉安出考場的當夜,凌家就再提聯姻之事。 河北大名府正五品同知凌兆之嫡女,年方九歲,比十一稍幼一齡,其父凌兆與凌家嫡支尚還未出五服,這應該是凌家能提供的最佳人選了。 不過,趙秉安早早的就把凌家算在了棋盤里,又怎么會讓十一結這樣一門將來注定會左右為難的婚事。 何家的消息“靈通”,他們火速推出的人選比凌家更甚一籌。真定知府何維斌的嫡次女,身份上比凌家女高兩階都不止。 其實對于凌家不聲不響就跟永安侯府混一塊,何家是頗有微詞的。明明說好了他們關凌何三家同心協力,共守隴西呢。結果凌家這是不動聲色就要撇開他們往京城蹦了?科場中的案子何家人也牽扯其中,但因為官階不夠,所以被排斥在高臺之外,可當日趙秉安與諸位高官之間的眉眼官司,他們何家人又不瞎,事后自然會去打聽的。 一打聽,結果就出事了。何家不是傻子,這樁聯姻處處透著詭異,永安侯府庶出那一房是什么貨色,他們又不是不知道,七八年前,那趙懷珉還是他們下手擠走的,不看在老永安侯軍威甚重的面上,他們能扒趙四一層皮。 凌家一向心高氣傲,處處標榜世家風范,此次怎會舍下臉皮結這么一樁婚事,明擺著這里面有鬼嘛。 作為老牌士族,在北直隸這一畝三分地上,鮮有什么事能瞞得住何家的,加上趙秉安私底下推波助瀾,所以很快何家就查到了凌家投效東宮的事實,介紹人就是永安侯府,據傳這兩家已經訂立盟約,聯姻不過是表面的幌子而已。 何家是既怒且慌,原本五大世家中何家勢力就墊底,說是一起玩,但關凌兩家從不拿他們當自己人。歷來,關家嫡支都只和凌家嫡支通婚,輪到他們何家的時候,不是旁支就是分家。 每次隴西有大變動,凌家得到的消息永遠比他們早,等到搶地盤的時候,那就更不用說了,隴西上層高官他們何家連一層油水都刮不到,出苦力的地方倒是都塞他們去,不就是欺負他們何家沒出過閣老,在京中沒有根基嗎。這次何家也豁出去了,關凌兩家不帶他們玩,他們就自己找路子,反正永安侯府又不蠢,誰給的條件好這不是一目了然嗎。 凌家也是懵的,他們想不明白為什么何家會出來橫插一杠子,還擺出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來,簡直是職業拖后腿。 永安侯府剩下的未婚嫡系子孫就趙秉宱一個,其他人的聯姻不具備結兩姓之好的資格。凌何兩家就盯準了這個小胖子,誰也不肯讓步。 關家作為老大哥,自然不能看著兩個小弟內訌啊。本土的關家勢力直接與趙秉安接觸,推出了一個三方都勉強同意的人選。 承宣布政使司衙門正五品僉事,關北師,其外家是凌家三代以內旁系,岳家是何家未出五服的直系,身上還掛著一個中順大夫的虛銜,算是不高不低正合適。他膝下有三子兩女,長女是嫡出,比十一大兩歲,現在正陪著其長兄在京都姨母家應試。 趙秉安先前并不滿意這樁婚事,誰家未婚女郎會跋山涉水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去陪考,這里面恐怕故事多著呢,不是關家內宅不寧,就是兩家有意結親。現在拿這樣的人選來搪塞十一,當他永安侯府是什么阿貓阿狗隨意打發嗎,這關家未免把自己的臉面看得太大了。 后來還是邵家人出面,解釋了其中緣由。關北師原配夫人早年病逝,留下一堆兒女無人照料。這些年關府老太太也上了年齡,竟有些癡障之癥。這種情況下,關府幾位少爺小姐的婚配便成了難事,總不能讓關北師一介大老爺們出去咂摸結親人選吧。而且,喪母長女這個名頭到底不好聽,背上這樣的名聲,關家女郎在河北哪還能找到門當戶對的親事,無奈就只能托付給京城的小姨子了。 之所以不送去京都關宅,也不過是“親疏遠近”一詞罷了。小女孩,跟著姨母,怎么也比跟著關系淡漠的族嫂族嬸強。 當然,如果趙秉安應下這門婚事,那關家那位小女郎還是要回關家大宅備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