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節
歷史總是驚人的輪回。 何貴妃目光打量這些不安的女人,也有人縱然恐慌,卻在竭力壓抑。興許也是因為高位妃嬪的責任使然,而鎮定——像麗妃和錢昭儀,明明臉都嚇白了,鼻尖滲出細汗,卻還是一語不發,死死掐著衣襟。 盡管何韻致一眼看得到她們的衣服被汗水打濕,正無力靠著丫鬟。 六宮妃嬪們面面相覷,褪去了最初的驚慌與迷茫后,悲憂的眼神下,有什么在破土欲出。 她們終于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沒有皇帝,沒有太后,沒有滿朝文武,沒有可依賴的父兄,如今外面發生了兵變,卻只能由她們來面對,無論何等失措,也必須馬上拿出決定。 這太可怕了。攸關生死,放目四顧,卻再沒有能夠依靠的人。她們生于閨閣,養于后宮,大事都是父兄拿主意,她們哪里做過什么決定? 呆了片刻,忽然有人哭出來:“我家里也不知怎樣了,太后娘娘和德妃娘娘究竟如何了?我們……我們怎么辦哪!” “別哭了!還嫌不夠亂!”坐在前席的錢持盈回頭斥道。昭儀娘娘絕少這樣嚴肅,一時間所有人愣了一下,倒沒心思為她感到意外。被她訓斥,那個哭的人便抽抽噎噎不敢再出聲。 錢持盈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一片空白,慌了手腳。可她不能表現出慌亂的模樣,她是九嬪之首,該以身作則;更何況她是九星,無論如何也要把氣勢撐住了。 可還是冒出了冷汗,她心中不斷默念著,要冷靜,要冷靜……以前曹皇后經常教訓她遇事容易慌亂,要閉上眼睛讓自己平靜下來…… 那抽泣的宮嬪雖然噤了聲,然而恐慌悲戚的情緒,依舊無聲蔓延。鄭麗妃想到太后和謝令鳶二人生死未卜,一時怔然,怎么也反應不過來,只覺得心頭空空的,沒忍住眼睛也紅了。 林昭媛一直呆坐著,低頭一語不發,神色已很難看。她和謝令鳶不對付了半輩子,卻沒有想過會有這樣的結局——剛有了朋友的好感和默契,那層橫亙在二人之間的堅冰似將融化,謝令鳶就出了事。 除了茫然,和不知哪里絲絲繞繞纏上心頭的傷感,心中剩下的,全是對那些兵變世家的深惡痛絕,恨不得除之后快! “別哭了,別害怕。”她聲音不大地重復了幾遍,想起自己還有大司命的巫術,若是兵變擋不住,守軍敗退,能以此暫時幫謝令鳶守住皇宮也好。 她暗自捏了個訣,還未嘗試,胸口卻兀的傳來一陣劇痛。 她險些脫力,軟坐在席上。看來上次在煌州邊界,遇到睿王爺和蕭雅治的時候,她被少司命封了巫術,迄今也未能解封。 她嘆出口氣,心頭亂緒如麻。 一屋子人有沉默的,有焦躁的,有偷哭的,有嘆氣的,有嚇傻的,有自言自語的……形形色色,好一卷百態人生。何韻致坐在主位上,有些頭疼,任她們驚惶無措去了。 她心里盤算著,內城現在應該剩了哪些人,可以為她所用。 除了宮里的妃嬪外,內城還有文武大臣的家眷,全是老幼婦孺。一旦城破,必淪為人質,下場凄慘,所以,眼下他們應該算是一條心的。 她思緒逐漸清晰——那些文武大臣,總不可能都死了,估計正陷入一場進退不得的局面,雙方角力,等待平衡的打破,來自天意的審判。 世家,部曲,陳留王,突如其來的兵變……朝臣,家眷,后宮,可以利用的兵力。 她做出了判斷。無論堂姑姑與謝令鳶遭遇了什么,如今是否平安,她的擔心都是無用的。她能做的,就是爭取機會,創造有利的局面,盡快在這場角力中,打破平衡。 這是自保,也是救整個長安,救動蕩時局。 。 何貴妃是何太后的侄女,是整個宮里地位最高的人,闔宮上下所有妃嬪,自然都將她當做了主心骨。錢昭儀也終于冷靜下來,問道:“貴妃娘娘,眼下該如何辦,可有示下?” 何韻致意外地看了她一眼。印象中,這個昭儀向來唯諾膽小,且是曹皇后一黨,歷來同她重華殿不和。 沒想到這緊要關頭下,第一個站出來,幫她主持局面的人,竟然是錢持盈,真是讓她刮目相看,又生出些微妙的欣慰。 她沖錢持盈點頭,目光落在眾人身上,無聲地讓她們恢復了安靜。 “城外兵變,只有兩種結果。其一,他們兵敗;其二,他們進城。” “所以對我們來說,也只有兩個做法。其一,開城歸順;其二,誓死對抗。這兩個做法都是豪賭,并非萬無一失。運氣好,我們有可能平安無事;運氣壞,也有可能……受亂軍之辱。” 她們都是門第出身的嬌女,養在宮中難免心氣高,有人聽到“受亂軍之辱”幾個字,當場就有些受不了,搖搖欲墜。 “若是那樣,污了門庭,我還不如一早死了!” “你別死啊死的掛在嘴上,都這樣了,真不吉利!”有人趕緊阻止。 “貴妃娘娘,您汝寧侯府上戰功彪炳……您可得知會他們,救救咱們……” 何韻致揚聲打斷她們:“我們若不想落到那個地步,就得打起精神,不能幻想太后或陛下或者別的誰,回來救咱們!要設法守住內城,與外面取得聯系,求得援兵。” 她的決定是不開門,不棄城。然而一旦失敗,她明白,自己會比所有人更慘——她是汝寧侯何汝岱的嫡長孫女,何家這些年跋扈,沒少了得罪那些人。 如今不止她,何家也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朝夕間便是覆亡。 她當然可以舉家歸順叛臣,但無論如何,實在低不下這個頭,忍不下這口氣。 何家人都要強,要面子。 。 殿外傳來通報,禁衛統領羅守準被傳喚了過來。他卸了刀,進殿之后不自在地行了軍禮,這是第一次進入后宮之地,頭也不敢抬,他將馬校尉等人的所見所聞,都一一稟報。 聽到參與兵變的有十多個大小世家,以及那些名字之后,何韻致幾乎推出了前因后果。 這是撕破臉了,那些世家本身有反意,直到今天在南郊,估計是被何太后用刀架了脖子,狗急跳墻,倉促之下兵變。 她的心中不由燃起一絲希望。南郊沒傳回信,說明局面還在僵持中。那些亂臣賊子妄圖以兵變,挾持整個內城作為人質。 既然如此,更不能讓他們得手,決不能變成人質,拖累了太后和德妃! “那個……兵變的人里頭有蘄州高家是嗎?”群中,忽然有人出聲。何韻致循聲望去,是崔充容,她不確定地道,“兵部尚書高邈是我表姐的姑丈,興許……我向他們求情,咱姐妹們還能得救……” 其他妃嬪被提醒,也恍然,紛紛想起了自己的家族勢力。 “說起來,樂平趙氏的二爺趙鐸,是我祖父的門生,大概會看情面放過我們……” “豐城伯的妻舅,是我外祖父的袍澤,私交甚篤!” 她們目光發亮,仿佛迎來了轉機,充滿期冀,可不免又有些遲疑。 宋靜慈直言反問道:“所以,你們是打算開內城門,投降么?” 她用的很不中聽的詞,卻拆穿了她們抱存的僥幸心,一時間氣氛凝滯,有人低頭,有人咬唇,悄悄看何貴妃的反應。 “只是想保全姐妹們的性命……” 不開城門,難道真的要對峙么?就如貴妃所言,萬一城破,她們這些妃嬪,往往都是遭**的命啊! 她們一時間難以抉擇,汗都流出來了。 何貴妃冷冷看向她們:“別天真了。你們降了,內城淪陷,整個京城就成了叛臣之地,所有重臣家眷作為人質,他們會恨死你們。你們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宋靜慈亦道:“待那時,闔京上下,將不得不聽命于叛臣,朝廷再無力回天。陛下御駕在外,被釜底抽薪,縱然回京,亦將為叛臣所挾——”她們這些后妃,又能有什么好下場? 那幾個妃嬪絞緊了帕子,貴妃和宋婕妤說的有道理,她們雖心中遲疑,卻還是認同這個道理。 殿內一時又僵滯。何貴妃主導會議,道:“都表個態吧。先從本宮開始。” 她默了默:“太后臨走前,交待宮務由本宮來代掌。依本宮的決定,人活一口氣,這氣不能丟,城門不能開。” “諸位姐妹們若有擔心,想茍存性命,本宮理會,也不強迫你們。要是實在怕得緊,可以自己出宮投誠,報上你們的家族名姓,興許能求得個安穩。” 她放了話,不強迫她們一起困在后宮。 這樣坦然且無畏,反而震懾住了浮動的人心,眾人都在權衡風險。 此時麗妃忽然明白了“人心向齊”的意義,想到蕭懷瑾出征前的托付,她道:“我聽貴妃的,我就留在宮里。我們又不一定輸,贏了可獲得封賞、可晉位,榮及家族、光耀門楣;即便敗了,最壞不過是一死……死在二十歲最妙齡的時候,花開正盛,也算死得其所,總比茍且偷生的強。” 沈賢妃也表示要留在宮里,高位妃嬪紛紛表態,輪到宋靜慈,她只言簡意賅:“德妃娘娘回宮時,曾講過十二娘子祠。” 這話喚起了她們曾經的感動感佩,她說完后,殿內就格外沉默,有人神情都變了。 當然她們留宮,卻不是為了祠堂。然而人總是希望成為自己敬仰的人,而非落得不齒之名。 一盞茶的功夫過去了,沒有人離席。再也沒有人動心思出宮。 做出了決定后,反而能平靜下來了,她們等著何貴妃發號施令。 兵荒馬亂之際,身為女子總是風雨飄搖,出身尊貴則更是一朝命如草芥。正因如此,才更張皇。 既然什么人都指望不上,什么人都靠不住,那就指望自己,至少她們還能反抗,將選擇抓在手里。選擇生,或選擇死。 難得人心向齊,何韻致終于露出了今天第一個笑,淡淡卻又堅定。 “姐妹們留守內城,是為了能活命,也為朝廷爭口氣,不能在長安百姓面前,把這個臉丟了。我何韻致在此,立誓,只要你們不叛不棄,我必與你們生死共存。” 她回憶姑姑向來遇事鎮定的模樣,一改往日驕橫,擲地有聲地留下這個保證。 在麗妃等人的帶頭下,其他人行了一禮:“自當不叛不棄,與姐妹們生死共存。” “關閉城門。”何韻致起身,揚聲道:“準備迎敵!” 第一百六十章 按著何貴妃的吩咐,皇城除了恩光門和含耀門, 所有宮門落鎖緊閉。 重華殿的外廊上, 傳來一陣急促的奔跑聲。 韋無默的松花綠裙裾掃過臺階,煙紫色的綃紗披帛在風中飄零。 她在長生殿, 聽說外城兵變, 與內城即將交戰,不祥的猜測涌上心間,匆匆跑來重華殿。停在門外,她忐忑伸手, 推開了殿門。 重華殿內, 隨著推開門涌入的光, 被辟開一縷明暗。 何貴妃正伏案書寫什么,麗妃坐在何貴妃的身側, 林昭媛背對著門, 身邊蹲了一只大鳥, 聽到動靜后,一人一鳥默契回頭。 韋無默驚魂未定地急促喘息,本就白的臉更無血色, 那一貫美得刻薄的臉上,滿溢著不安。她竟然躊躇在門口,袖子下的手攥緊了,喉頭一動,不敢發問。 她往殿內踏了一步,擋住了外面的光, 聲音壓在喉嚨,幾乎有些含糊不清:“聽說兵變了,她們……出什么事了?” 麗妃知道她問的是太后與德妃:“莫急,林昭媛正要往南郊送信,海東青一來一回很快,安心等著,莫亂了心神。” 韋無默身子一軟,有些踉蹌地走到何貴妃面前,心頭懸著一口氣,不上不下。她始終記著,自己還未完成故人的托付。 喘了半晌,她才找回聲音:“那你們……” 她后面的話音止住,因為看到案上有滴水漬,好像是何韻致落了滴眼淚,但很快被其用衣袖拂去了。 案上的信箋字跡工整清晰,言辭縝密,一切如常。 。 何韻致一早得知消息后,便忙于安撫后宮眾人,顧不上自己。到如今,見到韋無默,才忽然有很多心情。想起她以前對自己其實頗有偏見——大概是自己怨責過太后。現在想想,姑姑雖冷淡,其實卻總在保護她。 眼下獨自面對困境,不免悲從中來。 韋無默低頭,看向何貴妃,后者偏開臉。 韋無默忽然很復雜。 她曾經有點嫉妒何貴妃。何容琛是太后名正言順的堂侄女,不像她——生于韋氏榮華,卻困于牢獄;長于掖庭為婢,也只是不為人知的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