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
書迷正在閱讀:獨寵嬌女、奈何公子太嫵媚、[綜]身為唐門弟子,陰陽師和審神者是什么鬼?、重生之紈绔小狼受、全身都是刺[星際]、[網王]致蘿莉、周琳的古代幸福日常、重生之嬌妻在上、撩漢這件小事[快穿]、將軍相親記
李永邦的心思被她看穿,對她報以歉意的一笑,裴令婉回以諒解。 大家既然已經達成共識,李永邦頓感如釋重負,問道:“你剛才說你父親是裴仲年,勿怪乎你精于茶道,原來是家學淵源。裴公曾經著有《茶經》,其中許多章節都失傳了,朕這些年來四處尋訪,也不過拼湊了一個大概,實在是可惜。尤其是其中關于煎茶的部分,裴公是個中權威。既然是令尊,那改日你便來未央宮替朕演示一遍?”說著,輕笑道,“省的他日在群臣跟前賣弄,不小心失了分寸,貽笑大方。” 裴令婉含笑道‘是’,恭送皇帝出了永樂宮。 翌日,皇帝便派人接了裴令婉到未央宮,裴令婉親自演示了他父親認為正確的煎茶的做法與飲法,總共分十一道步驟,過程極其繁瑣——首先,掰碎茶餅,放在火上炙烤,用均勻的火力至少來回烤兩遍,越干燥越好,這樣可以使茶味濃醇厚道。接著把烤好的茶葉趁熱放進紙袋子里,防止香氣外泄;蔭涼了后,把茶葉倒進專業的茶碾子里,碾的越細越好,粉狀是最佳的。若成有碎屑的話就再倒進茶羅子里,篩選一遍,反正就是要細細的粉狀。等茶粉都準備完畢,就可以開始燒水了,裴令婉的父親認為,用山泉水煎茶最好,江河水次子,井水是最差的。工具也挑剔,必須用特別的風爐,上好的炭,專門燒水的小鍋釜,燒到水面有魚眼紋,微微發出聲響的時候,確定叫‘初沸’,立刻加鹽。小鍋釜邊緣連珠冒泡的時候就是‘二沸’了,用瓢舀出一碗水來,放在旁邊備用。之后,一邊用竹具攪動鍋里的沸水,一邊往里面加茶粉,很快水又開了,把剛才舀出來的那瓢水再倒回鍋里,壓一壓火頭,防止茶粉迸到外面來。加了茶粉后的水越燒越旺,是為‘三沸’,這茶就算煎好了,必須立刻撤火,千萬不要繼續煎。分茶的動作要快,把茶水上的浮沫均勻的放在茶碗里,高手甚至能將浮沫做成各種圖案以此來斗茶。最后,煎一釜茶最多只能倒五碗。 裴令婉從小耳濡目染不假,可全憑的是母親的口述,皇帝口中的那個裴公死了自然沒可能親自指導她,所以說到底,她是母親領她進門,其他的全憑無師自通。 為皇帝展示完一遍之后,裴令婉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皇帝贊許道:“今日一展身手,果然名不虛傳。朝中那么多大臣,沒一個如你這般細致講究。” 裴令婉赧然道:“娘娘不喜歡喝煎茶,臣妾也很久不做了,怕是有些生疏,陛下不介意就好。” 李永邦輕輕抿著新鮮出爐的茶湯,道:“這可比之前宮里的人弄得好多了。你就說那個王翰吧,總是對朕說現在外面的人流行喝煎茶,還吹噓滿朝文武里就屬他的手藝最好,前兩天特地請朕喝了,這滋味……真是一言難盡。”李永邦搖頭道:“朕告訴你他們都是怎么喝的!就是把茶葉碾碎了放在水上烤,烤的又紅又干,再燒水。水開之前往鍋里加上各種作料,至于是什么料,看你自己的口味,王翰替朕加了蔥、姜、花椒、還有桂皮和大棗。聽說市井還有人加薄荷、橘皮和酥酪的。等水開了再把茶葉倒進去跟著作料一起攪拌,煮成一鍋粥一樣的喝,真是……”李永邦不斷地擺手道,“罷了,一言難盡,實在是一言難盡,這滋味不堪回首啊。” 裴令婉忍不住笑了,用袖子掩著嘴角,自那之后,裴氏便經常出入未央宮,后來干脆得了特許,可以在勤政殿陪著皇帝看奏折,皇帝朱批,裴氏就在一旁研磨。歇下來了,裴令婉的學識也叫李永邦刮目相看,說不上博古通今,起碼下棋的水平與宮里的棋待詔不相上下,不像其他女人只會阿諛奉承。裴令婉的話不多,十分安靜,且下棋不看人,不會因為他是皇帝就讓棋,兩人經常一下午在一起對弈,李永邦覺得時間久了,看裴令婉比從前順眼多了,年關封印之前,有意提她為嬪。 為此,特地去找了儀妃。 自從儀妃和華妃撕破臉后,儀妃也懶得在皇帝跟前裝什么賢良淑德,溫柔恭順了,她很知道自己在皇帝眼里到底是個什么形象,如此一來,干脆懶得再做自我包裝了,沒想到歪打正著,皇帝比從前信任她。 這一日,李永邦問她:“你說,宮里會有女人一無所求嗎?” 儀妃坦言道:“一般來說不可能。就算開始一無所求,時間久了,也會有所求。畢竟環境改變人,特別是作為陛下身邊的人,要是連基本的榮華富貴都沒有,那怎么在宮里生存下去?也沒必要進宮。人活著,總有一個盼頭吧?這世上不存在無欲無求的人。想要擁有一個眼前的既得利益是再平常不過的了。” 儀妃說的是大實話,李永邦聞言默默地頷首。 “只是……”儀妃幾不可聞的一嘆,“后來臣妾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怎么講?”李永邦示意她說下去。 儀妃道:“謙妃jiejie滑胎那件事算是叫臣妾看明白了,很多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臣妾無辜被冤,謙妃jiejie痛失孩兒,咱們兩個都是受害者,要不是皇后娘娘英明,發現胭脂里叫人摻了夾竹桃,臣妾當真就百死莫贖了。當然了,這事也不能怪謙妃jiejie,她那個節骨眼上傷心過頭,容易叫人給誤導,可惜啊……直到現在行兇者是誰都不知道,想想實在叫人心驚。那夾竹桃的毒究竟是如何流進宮里的。”儀妃抱女兒在懷里輕輕的搖,“所以在那之后,臣妾一想到榮華富貴,只覺得是過眼云煙,至于權力什么的更是不敢肖想。陛下能恩賜玉綺給臣妾,臣妾已經心滿意足了。” 儀妃說完,低頭哄著玉綺,并不看李永邦,倒是李永邦心頭總像是被什么東西給縈繞著,反反復復的念叨著‘夾竹桃’三個字,一邊道:“你說的對,夾竹桃有毒,宮里向來不許種植,不管是慈寧宮還是鐘粹宮,哪怕是浣衣局都沒有,就是怕出了人命不好收拾,這毒是怎么跑進謙妃的胭脂里的……” 當時這件事皇后來向他特別交待過,他們心中都有數,能在胭脂里動手的都是些什么人,為此,他懲罰了內務大臣陸耀,也懷疑過華妃和太后有勾結,不過沒有證據。但是現在夾竹桃這個關鍵詞的出現令事情有了一個新的突破,理由很簡單,放眼大覃治下的九州,夾竹桃最多的地方,就是平州。那里易于夾竹桃的生長,而華妃的弟弟恰好那么巧就在平洲當總兵,還是他親自派出去的,他會不清楚?! 他吩咐儀妃照顧好玉綺便斂了袖子出了長春宮,儀妃望著皇帝離去的背影淡淡一笑。 轉眼又是一年冬天,黃色的臘梅花在墻角打了苞,幽幽的暗香撲鼻而來,李永邦望著不遠處的永樂宮大門,回勤政殿后便擬旨晉升令貴人為良嬪,且連良嬪這么好性子的人純妃都容不下,那便把良嬪送到了蘭林殿和裕貴人、關婕妤一起住,倒也熱鬧。 之后,便痛快的封印了,等著過大年。 第100章 常雩禮 宏文四年的春天,良嬪有孕,李永邦的第四個兒子誕生在霜降這個節氣里,本來好端端的一件喜事,結果因為有心人的暗中作梗而變了味道。 先是欽天監的人,對皇帝啟奏道:“陛下,此年此日此時分生者,命苦寒而無福,克父克母。” 李永邦看著欽天監主簿涼涼道,“沒看出來,卿不管起星象,倒學會了算命。” 欽天監的人和良嬪沒交情,又聽聞她無甚背景,看起來是個好拿捏的,既然他要攀交情的這位有意要堵死四皇子的前途,他何不順水推舟?只是沒想到皇帝眼都不眨一下就如此回答,欽天監的人一時也不敢再言,默默的抹了把額頭的汗。 但是不知怎么回事,像是為了暗合欽天監的預言似的,太皇太后居然毫無征兆的病到了,不省人事。 晏州又不停傳來急報,說是自去歲秋末,晏州便無一滴降雨,導致糧食全部曬死,顆粒無收,而今熱死的和餓死的災民更是不計其數,晏州當地官府的糧倉已是入不敷出,因此懇請朝廷賑災,并免去一應賦稅。 皇帝大怒,將奏本一把丟到地上,叱道:“去歲的事情居然瞞到今日才報,足足過了一年之久。” 一名監察御史出列道:“臣以為此事倒也并非是肖大人的過錯,去歲秋末無雨,誰也不會料到晏州會持續一年不下雨,此等旱情,實屬罕見。何況肖大人也親自開倉放糧,最重要的是……”監察御史頓了頓,眼皮微微一抬,“去歲正值陛下喜獲佳訊之時,肖大人怕是會敗了陛下的興致,之后陛下封印,迎新納福,再開封之際,晏州已開始新一輪的耕種,肖大人凡事親力親為,與百姓一起同舟共濟,哪里會料到……唉。”御史嘆息一聲道,“陛下,當務之急,是朝廷命欽差前往賑災,事不可緩啊。” 皇帝準了。 但是御史話里有話,晏州旱情的開始正是令貴人封為良嬪,懷上孩子的時候,到了孩子落地,旱情才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隱隱暗示一切和良嬪肚子里的孩子有關。 剛剛出生的四皇子毫無疑問的成為了靶子,朝臣們紛紛言此子不祥。須知臣子們無法左右皇子的生死,但不妨礙他們發聲左右皇帝。裴令婉無權無勢,得知消息后,全然不知道該怎么辦,終日里只知道哭:“孩子至今連個名字都沒有,再這樣下去,只怕這孩子是活不成了,那我也活不下去了。”裴令婉哭的泣不成聲,一把握住上官露的手道:“娘娘,這孩子是我的命,宮里的其他人不懂,您一定明白我的心情。” 上官露牢牢反握住她的手道:“別慌。就當為了孩子,拿出點勇氣來。很明顯,這件事是有人為了對付你,專程沖著你來的,你沒有平白任人宰割的道理。”說完,轉過頭去吩咐凝香去辦三件事。 一,請董耀榮在最短的時間內無論用什么方法必須救醒太皇太后,老祖宗要是這時候賓天了,本來就命運多舛的孩子,只怕是九死一生。 二,急令神官進宮。既然海內不平,四處天災*,欽天監事先又毫無預測,無能至斯,是時候該讓有能者居之了。 三,加緊暗造一塊石碑。 幸運的是,這三件事很快完成了。 太皇太后在董耀榮的施針下不日便幽幽轉醒,皇后第一時間到病榻前匯報了裴氏孩子的事。太皇太后哼聲道:“荒唐!哀家已是耄耋之年,若當真去了,也是順應天命,關孩子什么事!哀家還沒走呢,不過就是闔起眼來打個盹,立刻便有人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動手腳,好啊,拿孩子來做文章。哈!那哀家就順了他們的意!即刻傳哀家的旨,純妃孝道有德,恪恭萱華,甚得哀家的歡喜,純妃的孩子也是機敏伶俐,若是哪一天哀家真的西去,怕是路上孤苦依,就讓純妃下來與哀家作伴,以盡孝心,也準明亭與他母親團聚,一同蹈義。” 純妃接旨后嚇得再也不敢讓欽天監的人出聲了。 然后,輪到玉衡君登場,以神官的身份入宮。 玉衡君此人,究竟師從哪門哪派,世人并不知曉。有人說他活了上千歲了,不老不死,是鬼谷子的門生,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也有人說在市集上親眼見他救過一個老嫗,有起死回生之能;還有人號稱親眼目睹他撒豆成兵。總之,傳言五花八門,玉衡君被形容的好像天神下凡一般。 而玉衡君去過慈寧宮后,太皇太后的身體漸愈,神官的聲名更振。 李永邦遂請玉衡君入紫微臺,擔任紫微令一職,司轄欽天監一干人等,掌天文歷法,推算易學。 宮里眾人對于神官的出現都持懷疑的態度,且只有皇帝和太皇太后見過玉衡君的真面目,玉衡君終日神出鬼沒,宮中的女眷并無一人得見,華妃便假借探望太皇太后的名義,特地在慈寧宮外等著,都沒有見到玉衡君的真人,只聽宮人隨著董耀榮一起出來,董耀榮吩咐道:“玉衡君給太皇太后的藥還要定時服用,本官的方子玉衡君業已看過,作輔助之效。”芬箬點頭應是。 與董耀榮錯身而過,華妃上前熱絡道:“芬箬姑姑,老祖宗的氣色今日還好嗎?” 芬箬中規中矩道:“勞華妃娘娘掛心了,適才玉衡君來過,說是并無大礙,只要靜養。” 華妃左右張望了一下道:“芬箬姑姑,您別嫌我多事,這個玉衡君到底是何方神圣?我在宮門外等了這么些時候,并沒有見到人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