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在下千手、紅顏風華錄、[綜漫]游戲才不會變成現實、[綜漫]琴酒和紅方稱兄道弟、朕有特殊和諧技巧、香濃入骨、鐵骨英姿之小妻要逆襲、(穿越、重生)軟男嫩女H、嬌養成歡:鞏爺的隱婚夫人、我有一個恐怖直播間
看著顧錚,體會話中之意,楊瓚再度生出懷疑。 這孩子的親爹,當真是顧世子? 是日,慶平侯父子家宴豪飲,侯府酒庫告罄。 面對空空如也的庫房,侯府長史欲哭無淚。 宮城內,天家同樣設宴。 仁壽宮中,王太皇太后,吳太妃,張太后,各抱一個滿身通紅的胖娃娃,笑得合不攏嘴。 朱厚照坐在下首,眼巴巴的瞅著,就是沒膽子搶。只能化悲憤為食欲,和皇后一起啃玉米。 “福兒,再給朕生幾個公主吧。” 夏皇后咬著玉米,用力點頭。 “好,妾必定努力。陛下想要幾個?” “兩個,三個,不,五個?” “成,沒問題。” 伺候的女官宮人眼尾齊抽。 沒聽見,她們什么都沒聽見! 如此混不吝,不著調,絕非天家第一夫妻,國朝帝后! 長春、萬春兩宮的美人,終于解除“禁足”。 嬪位以上有幸至仁壽宮,陪坐家宴。余下在長春宮設席,也能熱鬧一番。 按照世人看法,皇宮家宴,當該美酒瓊漿,珍饈佳肴才對。 現實卻是,仁壽宮的宴席上,主角非是山珍,亦非海味,而是甘薯和玉米。 有楊瓚獻上的食譜,尚膳監開足馬力,幾個大廚一起下手,耗費心思,花樣手段盡出,以甘薯和玉米為主,添加各式配料,竟成三十余道新菜。 然而,無論多少花樣,最受歡迎的,依舊是烤甘薯和玉米烙。 不提皇帝皇后,太后太妃都用了兩盤。 女官心驚膽戰,生怕三位吃撐。 一則,太后太妃都有了春秋,稍有差池,伺候的人定要擔責。再則,冬至佳節,喚太醫入宮,就為開消食藥,像話嗎? 不舍的看著玉米烙被端走,太皇太后抱著曾孫女,道:“天子,欽天監可算好日子,何時為皇子公主取名?” 咽下甘薯,飲半盞蜜水,朱厚照方道:“出臘月即可。” “甚好。” 太后和太妃互看一眼,抱著胖娃娃,笑得舒心。 “天子可有計較?” 朱厚照點頭,道:“依圣祖高皇帝之冊,皇子論序,中擬載字。宗人府以世次取雙字,五行偏旁當取土。皇子依此例,公主可由朕定。” 話落,朱厚照又開始啃玉米。 一旁伺候的張永,想起堆在乾清宮的幾摞宣紙,滿紙的福祿壽瑞,妦媖妧妡,立刻低頭,下巴幾乎要抵到前胸。 不是欽天監上表,宗人府奏請,天子的心思,九成九仍在兩位公主身上。皇子殿下的名字,都會拋到腦后。 國朝開立至今,寵女兒的天子不是沒有。但寵成這樣,實屬首例。 預測小皇子的人生路,當真會聞者落淚,聽者心酸。 三個娃娃,完全聽不懂大人之言,正咧開粉紅的小嘴,揮動著藕節似的胳膊,抓著小腳丫,笑得無比開心。 京城之內,無論官員百姓,皆是闔家團圓,杯酒言歡,喜慶佳節。 不知誰家,忽起樂舞之聲。 非是妖嬈冶麗,更非靡靡之音,反而帶著聲聲雄壯,慨然似邊鎮鼓角。 鼓樂聲中,將士沖鋒廝殺,酣暢淋漓。 驟然落幕,則萬籟俱寂。 一將功成,萬骨皆枯。 四夷館內,鴻臚寺官員送來酒菜。 停留數月的琉球使臣,新來朝貢的兀良哈指揮,以及女直各部首領,分桌而坐,猜拳行令,觥籌交錯。 兀良哈和女直首領都是海量,互不相讓,全喝得酩酊大醉。 少數幾人竟撒起酒瘋,光著膀子,跑到院子里叫嚷。最后被護衛敲暈抬走,關到隔間醒酒。 琉球使臣均有幾分醉意。 離國數月,目睹明朝繁華,國力強盛,對比在島上生活,竟生出念頭,希望能長留此地,再不歸家。 隨行倭人早抱著酒壺,躺在地上,不知今夕是何夕。 鼾聲隆隆,手里仍緊緊抓著一只雞腿。 倭國正逢戰亂,如能留在明朝,這些流亡倭人,必是彎腰到底,千萬個愿意。 無論付出何等代價。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結局 冬至節后,朝廷下旨,敕吏科都給事中嚴嵩為正使,護衛三百,出使琉球,宣示天恩。 臨行前,賜宴華蓋殿。 賞琉球國王銀五十兩,寶鈔十萬貫,絹布百匹。并令內府造木牌,賞琉球王尚氏。 張永出宮,往四夷館宣旨。其后屏退他人,與琉球正使密談。 因即將返程歸國,無望留在明朝,琉球使臣倍感沮喪。 未料,得天子敕諭,聞張永之言,使臣立即雙眼圓睜,精神百倍。 “天使所言俱為實情?” 鴻運當頭,實在不敢相信。 琉球使臣狠掐一下大腿,疼得冷嘶,嘴角卻是越咧越大。 “自然。” 張永袖著手,抬起下頜,神情中帶著輕蔑。 “蕞爾小國,豈被陛下放在眼里。幾次挑釁,意圖染指大明海疆,縱容盜匪,竊我大明金銀,此等屢戒不悛,怙惡不改之輩,理當予以懲戒。” “對,對,天使所言甚是!” 琉球使臣點頭如搗蒜。 “正使歸國之后,可報琉球王,天子允其請,明年將派海船市貨,并于當地設互市之所。” “那衛護?” 張永瞇眼。 “自當從沿海衛所調撥。” “甚好,甚好!” 琉球使臣再次點頭,幾乎成了應聲蟲。 “圣天子旨意,小臣必定帶到。” 琉球使臣握緊雙拳,想到來之前的遭遇,不禁咬牙切齒。 “倭人性惡,屢次侵擾我國。小臣國內,無論官員百姓,早對倭人心生恨意。苦于民不尚武,無兵可調,屢遭倭人欺凌殺掠,無力抵擋。今得圣天子敕諭,派兵相助,實感激不盡。國內上下,必萬眾一心,北逐倭人,出一口惡氣!” 張永頷首,留下賞賜,告辭回宮。 張公公前腳剛走,琉球使臣便召集同行之人,宣布好消息。 “上國應允派兵?” “當真許設立互市?” “國主必定欣喜!” “倭人內亂,各大名廝殺不停,戰敗武士和失地農人四處流竄,我國邊境委實不安穩。如上國能駐扎衛兵,諒倭人不能來去自如,再不敢肆意燒殺劫掠,害我百姓。” “天使言,明年正月后,朝廷將遣船市貨。” “明年正月?” 室內陷入沉默。 兩個月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倭國愈發混亂,流亡之人越來越多。 大明嚴守海疆,遇倭人侵擾,必要吊打沉海,琉球卻無這份實力。如不借外力加以防備,臨近島嶼都要受災! “不能早些嗎?” “這……”正使面現難色,沉吟許久,終下定決心,毅然道,“明日赴宮宴,我等一同跪請圣天子!” “好!” 聽聞此言,眾人不假思索,連連點頭。 能提早幾天是幾天。如果能派兵同歸,更好! “那些倭人該怎么辦?” “好辦。” 正使握緊佩刀,沉聲道:“此番歸國,有上國衛軍同行,這些倭人已無用處。然上國有意,以其引路上島,尚要留些時日。防其狡詐,不能直說,需得讓其明白,敢生他心,必是死路一條!” 說白了,倭國陷入戰亂,戰敗的大名小名不死也被囚禁。 這些流亡在外的倭人,失去依靠,沒有生計來源,既無田可種,又不會經商,除揮刀砍殺,再無一技之長。養活自己都費勁,家人早丟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