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章
堂上過審的人越來越多,案子也越發明晰。 在常給魏家診治的大夫過堂后,魏員外裝病的事被證實了。 仆婦下人、普照寺主持等人證明魏陳氏確實是魏員外吩咐出城的,并無不守婦道的行徑。 如此一來,魏員外準備潛逃的事也被坐實了,更是間接坐實了魏家有罪沒罪你逃什么? 在提審了魏家更多下人之后,魏家強取豪奪強占良田、又改良為劣進行匿稅種種皆有了人證口供。 最終案子判定:魏陳氏母子重歸本族。魏大郎雖將繼母兄弟除族,但事出有因,也多有誤會,不予判處不孝重罪,但因有損魏陳氏、魏五郎名譽,仍判他工役一年,不得以銀贖罪。 魏陳氏大鬧積善堂,其情可憫,但其行仍屬滋事,所幸沒造成特別惡劣影響,故判拘三月,旬日后可以銀贖罪。 魏家匿田、匿稅、哄抬物價罪證確鑿,魏春來身故,杖笞也就免了,魏大郎、魏二郎或多或少參與其中,分別笞五十、三十。 此外就是罰銀罰田: 因匿田匿稅,將魏家所有隱田一律充公,并罰沒魏家三成田產;追繳近五年內所短田賦商稅,并罰銀若干。 因災年哄抬米價,除罰沒差價外,另罰米糧若干。因無記錄尋不到當初買糧百姓一一退還,便將各糧鋪罰銀罰米分別入其所在坊區社倉,造福該社百姓。 判決一下,外面聽審的百姓無不叫好。 當衙役傳出魏家罰沒的田畝也將用于百姓、明日積善堂立碑儀式上將公布那上百傾田畝的具體分配用途時,百姓登時又是一片歡騰。 隨著退堂之后人群走上街頭,消息也迅速擴散開來。 翌日,積善堂里里外外人山人海,還有特特從城外左近村鎮趕來的百姓,一時熱鬧非凡。 立新功德碑儀式順利舉行,當眾宣布了種種造福地方的工程以及“專款專用”“賬目公開”諸制度后,沈瑞依諾向百姓們公布了對于所罰沒隱田的處理方法。 蓬萊縣所查隱田、折畝田共計四百八十九頃,擬撥百頃為府學、縣學等官學的學田,設立各級獎學金制度,鼓勵學子勤勉讀書,尤其是為寒門學子解決生活之憂; 擬設立魯班學堂,撥百頃為學堂學田,試驗田以及學堂開銷皆自此出。 雖名為“魯班”,卻并非單純的匠人學堂,而是仿京中青翼學堂,設立耕種、商事、木匠、織工、船工等多個分類學堂,目前不收束,還管一餐飯,若有做工,還付給一定工錢。 繼續推進朱子社倉,擬撥百頃田,貼補各地社倉開銷。 繼續招募各類“專家”和“助教”,擬撥五十頃田,供專家助教一應費用。擬按照貢獻為專家助教劃分等級,依等級發放月俸、津貼。 對外招募醫藥人才,擬撥三十九頃田,對蓬萊境內各大藥鋪、醫館進行一定貼補,鼓勵醫者精研醫術,設立公益金,定期開設義診,貼補義診診金藥錢。 另有百頃田暫歸縣里,備各種應急事用,若有新設項目,再從此項撥付。 百姓聽聞,山呼青天。 有鄉紳耆老高呼要與沈青天蓋生祠,沈瑞固辭,表示所有盈余銀錢不若捐與積善堂,繼續造福百姓。 百姓更是感動,此后不知多少人家在家為沈瑞供了長生牌位。 三日后,沈漣一家帶著松江府一干織匠工匠抵達府城。 魯班學堂正式掛匾成立。 此時節氣已過了立夏,農人耪地也多結束,一時閑下來的百姓紛紛涌入魯班學堂,有想學份手藝的,有想賺份工錢的,又有干脆就是家里想省口嚼用的,無論哪種,魯班學堂來著不拒。 沈漣暫代了魯班學堂的山長。 他也不含糊,走馬上任頭一樁,便是去游說了府城內幾大商鋪,簽訂了“委培”合同,代為培訓伙計、賬房、掌柜等人才。 隨后又去與造船大塢、陸家等海商簽訂了“用工”合同,定向培養造船、修船工匠,以及水手船工,學成即上崗。 末了,他與雷家簽訂了共同研發山蠶繭綢織品,成品由陸家代銷遼東與海外,得利三三四分成。 同時,蓬萊織廠也在搭建之中。 因府城建了朱子社倉,要向入社的百姓租賃織機,沈漣便準備將織廠化整為零,一方面收散戶布匹,一方面在各坊單獨設立小型織廠,只置幾張、十幾張織機,收坊中女眷來上工。 其中又有漣四太太支招,讓女工們在家門口上工,開工時間靈活,再雇上幾個灶上人,只照管一頓飯食,其他時間則幫著女工們照看孩子,又或低價收衣物來洗,免去許多女工的后顧之憂,自然有更多手藝好的女眷樂意于出來上工貼補家用。 這一套下來看得沈瑞也咂舌不已,也是服了沈漣夫婦的經商頭腦。 有些其實是他前世見過的,隨口同漣四叔提了一句,他也不是事事都懂,許多都只描述了一下現象,提個點子。 不想漣四叔卻十分上心,研究了一套適合本土的法子來。 想到沈漣一家就此常駐登州了,能幫他更長久些,沈瑞便也是干勁十足,加快推進他振興登州的計劃。 而就在府城熱火朝天推進各個項目時,大批流民抵達了蓬萊。 第六百六十章 向海而生(一) 論起處事圓滑老辣,王棍子當然比不過蛇信子出身的田順,但他自帶兇煞之氣的面相和簡單粗暴的手段,倒是意外的適合收拾流民中那些教唆領頭的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