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劉瑾一時煩躁不堪,抓著幕僚、心腹們開會,要研究應對王岳的對策來。 他的幕僚們則認為,別說皇上未必會再用王岳,就是讓王岳回來,也比現在丘聚這樣個禍害掌東廠要強。 畢竟,王岳一直以來都是剛直不阿,而丘聚的心狠手辣,大家已經有了新的認識。 所以就在丘聚聽著風聲后卻不好妄動,只等著劉瑾頭一個跳出來反對王岳出山,自己敲敲邊鼓時,劉瑾竟站出來推動了這事兒一把,使得皇上下旨斥責了揚州府上下以及當地鎮守太監、錦衣衛等,然后讓東廠派人調查此案,再度啟用南京的王岳負責此事。 丘聚氣得七竅生煙,回頭將珍姨娘打個半死,嫌她出了餿主意,又抓緊派人去補救,甚至想過要不要再殺王岳一次,一時手忙腳亂。 時近臘月,王岳在經歷過數次暗殺后,終于全須全尾抵達了揚州,接掌了京中派來的東廠番子和當地錦衣衛的調度之權。 他悄悄遣人回京,拜謝了劉忠和沈瑞,若非順風標行的鏢師相護,他只怕再次死在丘聚的刀下了。他表示讓兩人放心,他這次,定要皆審案釘死丘聚,讓他萬劫不復。 王岳的人緊趕慢趕,總算在前年抵京,而同樣趕著年前進京的,還有松江府知府董齊河的折子。 折中仔細稟明賑災詳情,大贊以沈家、陸家為首的松江府望族鄉紳深明大義,積極響應官府和買政策,以平價賣糧,又帶頭組織當地積善之家捐布匹、衣被等物到府衙,由府衙統一分派到各縣,幫災民過冬。 松江府奉旨以工代賑,開門接納流民,讓其為工,在未上凍之前將松江府諸官道一一修整,又修河堤、海堤,修防倭工事等。 既未讓流民有餓死凍死者,又將當地基礎設施修繕一新。 此外又在做工中,將其中一些心靈手巧肯干活之人送往當地商事學堂、匠人學堂,擬學成后由織廠、船廠招收為正式工匠。 此次上折除了稟明賑災事宜外,主要也是想請示一下,一般災情過后總是要遣返流民的,而松江府希望這些成手流民能夠在本地落籍。這些人雖有手藝,卻也是民戶,并非匠戶,不服匠戶之役。 時逢年節,松江府的折子在一片慘淡賑災、求朝廷多撥糧米的折子中格外耀眼。 小皇帝大喜,褒獎松江府,賜沈氏、陸氏等族“積善之家”匾額,又賜賑災中舍糧米多的幾戶人家祖上從六品虛銜。 原本,新推行的法令里,這樣的虛銜是要不少銀子才買得來的,還得切切實實修條路搭座橋出來才行,如今只是舍些糧米就得了這樣彩頭,一時江南不少人家心動,也不再在和買中耍花樣,少賣甚至不賣糧了,大大方方的把些陳年舊米拿出來與官府,也想換個“祖上榮光”。 也有些府縣效仿松江,也開始以工代賑修些工程,算是造福地方。 如此賑災效果倒是比先前好了許多。 正德四年正旦那日,萬卷閣正式落成,孝廟實錄也恰在此時完成。 一時百官稱頌,龍顏大悅。 參與萬卷閣建設及書籍刊印,參與永樂大典摘抄,參與纂修孝廟實錄的諸官員皆有賞賜。 監修實錄總裁張懋、李東陽、焦芳、楊廷和,副總裁梁儲,及參修翰林等賞金銀、絲羅等物,倒是今科三鼎甲及二甲三甲傳臚各有升遷,三鼎甲各升一級,胡瓚宗則升了兩級,成了翰林修撰。 最大的彩頭落在了沈瑞身上。 去年臘月,通政司右通政叢蘭升了左通政,未幾奉旨與大理寺左少卿周東、尚寶司卿吳世忠分別往延綏、寧夏、薊州等處各清理屯田。 遂升左參議羅欽忠為右通政,右參議劉達、魏訥為左參議。右參議的位置倒空了出來。 沈瑞此次便以主管萬卷閣書籍刊印、參與永樂大典摘抄刊印,以及,最重要的獻策以工代賑、約束族中配合賑災有功,升了右參議。 從正七品位置直接升到通政司正五品參議的位置上,沈瑞也不是頭一個,任良弼、叢蘭,都曾是這樣。 朝中雖有議論,但通政司這三年來薦拔的人多了,這次沈瑞也算內部升遷。 而要論功勞,那些嘴上說說酸話的人,心里也不得不承認,旁的不論,就說適逢災年,自家便是族長也是沒法子說動族中配合官府大批量和買糧米的。此功確實無人能比。 這個官職對于沈瑞來說也極為意外。 倒不是沒想過升品階,在董齊河折子報上來時,壽哥就曾見了沈瑞,褒獎一番,又暗示要給他升官。 沈瑞當時還曾與楊廷和父子及沈瑛議過,沈瑛、沈瑾(丁憂)都在詹事府,皇上是不可能再放一個沈家人在詹事府了。 而其他地方,從六品委實沒有好缺,還不若呆在通政司正七品的位置上。 而若是正六品,在六部做個主事,倒可謀劃謀劃,從官職上說,當然首選吏部,但吏部在焦芳手里,只怕于前程有礙;其次便是戶部,而沈瑞自己對工部頗感興趣。 正六品之后再三兩年,若是有機會,上了從五品,由從五品職上轉正五品通政司參議便水到渠成了。 他們再怎么謀劃,也都想的是跳了兩級便是頂天了。 卻不想小皇帝這樣大手筆,直接給了正五品的右參議。 便是楊廷和,也不能免俗,感慨著圣眷隆重,直說了好些好生做事以報圣恩的話。